书名:大秦嬴鱼

大秦嬴鱼 第246节

    开始的几天,他这里每天都能收到好多赵人送来的尸体,着实让李斯好一顿忙活,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近期送来的尸体逐日减少,至今天,他一具尸体都没有受到。
    闲的他只能坐在马扎上数蚂蚁打发时间了。
    突然,李斯侧耳细听......
    “大人,大人,秦国的大人......”
    李斯抬头去看,只见不远处,一个泥猴子般的小儿被秦军卒给拦在三丈之外。
    那孩子不知道说了什么,一个军卒快步向李斯走过来。
    李斯起身,抬脚迎了上去:“发生何事了?”
    这个秦军卒道:“李吏,有赵人来报,他们救了一位同袍,还活着。”
    李斯眉头一跳,忙问道:“人呢?在哪里?问清楚了吗?”
    李斯心下虽然对秦国出钱跟赵人买尸的行为不以为然,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秦国做出这个决定的尊重和敬佩。
    秦军卒回道:“这小儿说,他的大翁和伯父在后面护卫着同袍,但恐力有不逮,请我等派人去接。”
    李斯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诈,但他又看了看他们这仅有一个什加一个吏的队伍,能有什么诈是针对他们这几个秦国最底层军卒的?
    李斯虽心下狐疑,但他也迅速做出了应对,道:“你等这个伍随我去接人,另外一个伍留守,若半个时辰之后我等还未回,留守的伍直接回军营汇报,请大军来寻人。”
    秦军卒:“唯!”
    等李斯带着五名秦军卒和犬娃迎上荃翁的时候,荃翁已经跑的几无气力了,他将担架交给秦军卒,又哭道:“还有两位壮士,为我等拖住了赵国的军卒,他们现在,也不知是死是活了......”
    李斯无法,只能留下两个军卒先将担架上的人送回,他则是带着其他三个秦军卒,在利伯的带领下去寻找那两位“义士”。
    等寻找到赵军卒和那两个汉子交战的地方的时候,两个汉子终究双拳不敌四
    手,被长矛给扎的浑身血窟窿,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了。
    李斯带来的秦军卒如恶狼入羊群一般,迅速将这四个赵军卒放倒,李斯去查看那两个血流不止的人,一人给塞了一个药丸,又用随身带着的白纱布暂时裹住几处血流最大的伤口,然后在赵军卒的眼皮子底下,将这两个汉子给抬走了。
    抬人的担架,也是现做的,用的就是赵人手中的武器,长矛。
    就是这么嚣张,就是这么欺负人!
    李斯看着帐篷里气息奄奄的三人,他问还能站着的利伯:“邯郸城外,似这等人多么?”
    利伯以为李斯说的是被他们给救回来的那个秦军卒,就回道:“禀大人,秦大军在离开的时候,就将能带走的秦人..尸体都给带走了,带不走的,都是被掩埋在其他尸体和沙土之下不好寻找的,所以,我等能寻到的秦尸并不多,似那位大人一般还有气息的,自我出城之日以来,只见到了这一人。”
    李斯颔首,继续问道:“如今的邯郸城外,是何等情形?”
    利伯抹了把脸,悲戚道:“家家做丧,户户白衣,似小人等庶民,只能以捡尸为活,小人和荃翁、犬娃是老天赏饭吃,运气好,捡到了那位大人,但更多的,都是活不下去,不得不被赶出来捡尸的。”
    “也不知道今春,要饿死多少人嘞......”
    李斯突然有一个念头涌上心头,对利伯道:“你可愿带路,带我去邯郸城外看上一看?”
    利伯道:“能为大人效死,利伯敢不应从,只是......”
    他面有赧色,期期艾艾道:“秦人之前说好的,给小人等的报酬......”
    李斯笑道:“你们救了我等同袍,奖赏翻十倍,一分都不会少了你的,另外,你与我带路,我会另付你一份报酬,你看如何?”
    说罢,李斯从怀中掏出一串秦半两来,往利伯的方向送了送,示意他接下来,这就是给他的报酬了。
    利伯忙摇手,惶恐道:“用不了这么多,用不了这么多......”又苦笑道:“小人等也用不了这秦钱。”如今邯郸城里物价飞涨,他就是拿了这秦半两,恐怕也买不了什么。
    李斯也不推辞,他笑道:“那我允诺,多与你一升粟
    米如何?”
    利伯喜不自胜,连连叩首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一升粟米啊,省着点,能吃好久呢。
    荃翁和犬娃就留在这秦军营地里,利伯则是作为向导,带着李斯和另外两个秦军卒朝邯郸城的方向走去。
    在秦军暂时驻扎的营地里,李斯还能只当自己只是一个收尸的小吏,只专注于眼前之事,当他离邯郸城越来越近,见到越来越到的赵人之后,那种铺面而来的绝望和悲凉就越来越浓重。
    他在利伯的带领下去看了赵人集中埋尸之处,去看了邯郸城墙下正在麻木抬尸的老弱妇孺们,同时也看到了站在城墙上高高在上俯视着下面人间惨剧的赵国贵族官员们。
    或许是衣裳整齐的李斯在这佝偻褴褛的赵人当中太显眼了,也或许是李斯异于常人的从容神态太出类拔萃了,他只跟城墙上的人对视了一眼,不一会,就有一队赵军卒来到李斯面前,请他入城一续。
    李斯对利伯道:“许诺你的粟米,你回我的营地去取就行了。就此别过。”
    李斯让利伯自行离去,他则是随着那一队赵军卒进了邯郸城。!
    第212章 赵国
    邯郸外城,看着并没有比城墙外头好多少。
    秦军攻城的时候,用到了黑/火/药,即能爆炸,还能燃火,所以,这受到黑/火/药爆炸轰击最严重的外城,就到处都是黑漆漆坑哇哇,空气中还能闻到没有扩散干净的烧焦的气味,迷蒙又荒凉.
    有三两个衣不蔽体的庶人畏畏缩缩的掩藏在断掉的房梁之后,警惕的窥探外界,见有人来,立马双手抱头缩成一团,假装自己不在此人间。
    李斯目之所及,不见行人穿梭,不闻鸡鸣犬吠。
    让人心下不觉凄凉万分。
    这可是赵国的邯郸城啊,当世最富盛名的城市之一,纵使只是外城,即便遭遇战火,也不该衰败到了如此地步。
    赵国的军卒将他带到了一处华美的车架前,车架前有穿绫罗绸缎的人在躬身等候,车架周围有执戈配剑的甲士在森严守卫。
    李斯依着这架势在心里评估,车架的主人不是君就是侯,就是不知道是赵国的哪一位了。
    李斯心下稍许紧张.李斯原本只是楚国的一个小吏,日常往来之人也都是跟他大差不差的身份地位,实在没有太多登高门楣的机会,这是他头一次单独会见君侯,心下自然是紧张的。
    但他又自负才学,可以和任何人当堂论道,荐于诸侯,辅佐君王,是以,他虽然心下紧张,但这紧张,却也并不多。
    李斯站在车架不远处负手而立,等待将他召来的主人从城墙上走下来。
    果然,稍许,一群高冠博带锦衣华服之人簇拥着一个面容姣好身高体健的美男子徐徐从乌漆嘛黑残破许多的城墙上走下来,打眼望去,被簇拥之人头戴金玉冠,腰悬红绶带,足登翘头履,身披貂皮大氅,很是不凡。
    有赵国官员提醒道:“当面者乃建信君,下者何人?”
    建信君?赵王的男宠?
    也是赵国的相邦。
    赵国还有另外两位假相邦,一个是信平君廉颇,一个是武襄君乐乘,两人都是以武封君,位至相邦,但都在建信君之下,只能为假相邦。
    李斯一面心念电转,一面执文士礼相拜,不卑不亢道:“在下李斯,见过建信君。”
    李斯?谁?没听说
    过?!
    建信君脸上不辨喜怒,问道:“你不是老秦人?”
    李斯说的是通行六国的纯正雅言,听不出是哪里的口音。
    他素色大氅下穿的是灰黑色的直裾袍,冬日的直裾袍做的过于厚重了,弯腰行礼时,袍脚过于挺括,微微上翘,微微露出了穿在袍子里面的衣裤长靴。
    李斯这一身打扮和平素见到的秦人士大夫别无二致,但他目测身高七尺,和平均身高八尺的秦人有所不同,面容也斯文俊秀,和方脸阔腮的关中人长相也有所不同,是以建信君猜测,李斯是秦人,但不是老秦人。
    现在的秦人,并非都是从关中来的老秦人,其他六国之民只要有了秦国的户籍,也可称秦人了。
    秦人和老秦人这个说法,李斯早在荡阴城的时候就区分过了,是以,他回道:“在下楚人,既不是秦人,也不是老秦人。”
    建信君脸上神色缓和了一些,继续问道:“为何着秦衣?”
    建信君所说的秦衣,是指李斯穿在素色棉毛大氅里面的秦国军队统一给军中小吏配发的制式衣裳,直裾袍加衣裤和翘头皮靴。
    跟寻常男子穿的直裾袍有所不同。
    寻常直裾,上身和下身衣料幅度平直,裹在身上如一个直筒,下身瘦长而窄,男子衣摆要宽一些,便于行走。
    但秦人官吏所穿的直裾不一样。
    秦人官吏所穿的直裾袍是国家统一制式,一年两身,春夏秋一身单袍,冬季一身棉袍,衣袍颜色和自身官爵秩级相匹配,以做区分。
    这种制式衣袍,上身没做改变,因为要骑马,下身裾袍便在腰的两侧加宽了下摆的布料,增加了大幅度的内摆和暗褶,日常以革带束腰,站直了看不出来,一但走动和跑动,就能看出秦人的直裾下摆幅度有多么的宽大了,可以丝毫不阻碍双腿行动,直接跨身上马,骑在马上,前身下摆布料都能垂在马镫脚边,后身袍裾能将马背铺满,看上去潇洒又漂亮,真正的豪奢!
    用做一身半的布料做这样一身衣袍,难道不豪奢吗?
    另外,现在是冬日,相比于天气暖和时可以内里光腿外头直接穿一件盖住鞋面的直裾衣,今日李斯穿的,是在直裾袍里面配了棉衣裤,蓄了薄薄一层棉花的那种,而不是
    寻常贵族男子穿的胫衣和裙裳。裤子的裤腿塞进了长至小腿的毛皮靴里,厚重密实,挡风御寒。
    再加上巴掌宽的皮质革带束腰,革带上钉了金钩,可以悬挂官印、玉佩、囊袋等随身之物......
    李斯这样一身穿着,一眼望去既挺拔豪放又雅致端正,非常凸显男子英雄气概,君子风范。
    只有秦人才会这么穿。
    在他国贵族人眼中,一般只有要下地劳动的庶民才会穿裤子。你要说秦人大贵和臣子们穷到连件裙裳都穿不起吧,人秦国纺织出来的花样多的数不清的布料他们都要抢着买,有时候那种珍贵无匹的布料他们拿着钱都买不着。
    而且,都是曲裾,人秦国的女子就能舍得大幅大幅的接长右襟,用鲜艳美丽的布料一匝一匝的往身上裹,不裹出珠玉锦缎缀满的花边绕满全身不罢休。
    有闲人统计,这秦女往身上裹的布料,都够寻常人做两身半的曲裾了,真正让天下女子羡慕死。
    谁要说秦人穷到只能穿裤子,那就真是井底之蛙了。
    只能是秦人天生就爱穿裤子!
    明明是他们赵人胡服骑射,但将这胡服贯彻彻底的,却是秦人。
    李斯是作为秦国的军中小吏临时决定到邯郸城看看的,所以身上穿的,除了外头那件素色棉毛大氅是他自己花钱买的,大氅下面穿的,正是秦国小吏制式衣着。
    灰黑色,代表着秦国官员制度中最底层的小吏。
    随着官位和秩级的提升,衣裳的颜色也随之加深,君侯和君王所着之色,就是纯正的黑色了,既为玄色。
    李斯听建信君问他为什么穿着秦国吏服,便笑答道:“某游历至荡阴,困于囊中羞涩,便暂为一小吏,获取资财。”
    建信君听李斯并不以囊中空空为羞,反倒言语风趣,姿态大方,加之他雅言说的极正,便认定他是个饱学之士,可以结交之人。
    建信君微笑邀请道:“君既是楚人,何不来我赵国出仕?我主求贤若渴,若君果真有才,千金万金唾手可得矣。”
    李斯顺势道:“某虽才不比相如、虞卿之流,但也粗通文墨,愿为君效力。”
    建信君对李斯愿意效忠于他很满意,邀请李斯上车与他同坐,他要
    试探一下李斯对时局的看法。
    坐在去内城的华车上,建信君问李斯:“秦赵和谈,君以为如何?”


上一章
返回

大秦嬴鱼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