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用巨星系统练花滑

我用巨星系统练花滑 第14节

    章光华忍了忍,还是没忍住:“花滑选手没有出道就能拿大赛金牌的,无论是多么天赋异禀的选手,都要经历比赛的磨练,才能滑出成绩。”
    花滑的分数可不仅仅只看技术,还有很重要的艺术表现力,这个艺术表现力的分数其实很玄学,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裁判对选手的脸熟程度以及所属国家的国力强弱。
    亚洲的花滑选手出道时的艺术分通常是被压得极低,很难出道时就摸牌子,除非是自身技术十分过硬,上场就是几个难度跳跃,clean全场用纯技术分吊打其他选手……不过那怎么可能呢?
    花滑选手普遍年轻,哪有小选手心态这么好,刚出道就能在国际赛场上完成clean?还能有那么多的难度储备?
    章光华还想再多说两句,被林博文打断了。
    林博文:“好的好的,明白了明白了!”
    林博文推着章光华,“走吧走吧,快去看看的你宝贝花滑队,再在这里晒下去我可要融化在这里了。”
    八月的阳光还是太毒了,稍微在室外站一会就会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
    再这样下去,林博文觉得自己可能要先中暑倒下去了,当然,他也不是很想听老友的长篇大论。
    章光华带着林博文走进训练馆中,一阵冷风吹来,驱散了盛夏带来的闷热,林博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情也舒快了几分,“走吧,咱们的第一站是哪里?”
    “你想先看哪里?”章光华反问,这还是他第一次邀请记者来做专访,根本不知道流程。
    “好吧好吧!”林博文投降,“那么我们先去看看训练基地的基础设施吧,像是小选手们的住宿环境,还有食堂环境,医疗设施等等,心疼孩子的家长,肯定最关注这些了。”
    章光华想了想,觉得林博文说的没错,那些老牌俱乐部能招收到那么多学员,也是因为他们是按照课时缴费的,同时提供较为优渥的训练条件和教学资源。
    s市是整个华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平均工资就是其他城市的好几倍,能送孩子来学花滑的,就没几个是穷人,自然不会在意那一点小钱。
    他们也不是冲着让孩子去做运动员来的,大多数还是作为兴趣爱好,而花滑队这种官方队伍,给所有人带来的印象就是辛苦、条件差,孩子家长怎么会愿意让孩子来这种地方受苦受累呢?
    如果能宣传一下花滑队优渥的基础条件,说不定能打消一些孩子家长的担忧。
    这么想着,章光华点头:“走吧,我先带你去食堂看看。”
    ·
    黎楠这边的项目测试进行的很顺利,在黎楠测试耐力跑的期间,三位教练凑在了一起交流。
    “不错啊,这次建国找到了个好苗子。”林春亚看着手中的记录表,“几项数据测下来,比体校这个年纪的孩子差一点,不算多,就是力量还有点不足,不过看那瘦胳膊瘦腿,没半点肉的,想也知道力量不够,进队后让食堂给多补充点蛋白质,练练肌肉,力量就上去了。”
    别看黎楠的测试数据和体校的孩子差不多,甚至还低一点,就觉得他天赋一般,实际上这更能说明他天赋有多好。
    那些体校的孩子可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了,而黎楠从来没有进行过体能训练,还能有这个数据,显然是天赋绝伦。
    “没想到建国这一趟居然还真的有收获。”林春亚笑道。
    姜锐达沉默地点点头。
    丁建国爽朗一笑,自得道:“那当然,我可是在冰场一眼就相中了这孩子,我看得出他眼里有光,那是对滑冰无法割舍的热爱,那种热爱可以燃烧一切,最后浴火重生!”
    林春亚摇了摇头,“你还是老样子,喜欢说这种怪肉麻的话。”
    丁建国摊手,显然觉得自己说的很诚恳,并不算肉麻。
    遇见黎楠的那天他刚好从体校出来,又一次被一个家长拒绝了,实在没办法,就跑去附近的业余冰场蹲蹲人。
    花滑队刚刚成立,选手真的很少,但四个项目中,唯有他的男单项目和隔壁冰舞项目空无一人,其他无论是双人滑还是女单那边都有几个小选手,林春亚和姜锐达都不着急,只有他丁建国最着急了。
    qz
    至于冰舞,s市冰舞项目的主负责人都还没有选好上任呢,没有选手也是件正常事情。
    倒不是担心会失业什么的,就算现在没有,之后也一定会有,不怕没有学生。
    他只是单纯的热爱花滑这个项目,一腔热血不知道往哪里用,只能到处蹲人,试图找几个学员入队。
    黎楠就是在他不抱希望之下遇见的。
    比起体校,业余冰场更加不靠谱。
    体校的孩子还是愿意走体育专业,只是对花滑项目不看好而已,业余冰场的孩子就没几个愿意走体育这条路的,都不是缺钱的家庭,谁愿意孩子去走体育这条路的?
    除了极个别能登上世界级比赛,拿到奖牌的运动员,会受人敬仰以外,其他的运动员不都是到了年龄就要退役,没有成绩也没多少工资,整个青春还被浪费在训练上,耽误了学业,一旦退役就是失业,不但找不到工作,还浑身是伤……
    哪个有钱人家会让孩子去做专业的运动员?
    没有。
    在冰场的时候,丁建国不知道怎么就看见了黎楠,他看见那孩子的眼中有光,是和他一样,对那片冰面无比炙热的感情,在看到那孩子交不起押金失望离去的时候,丁建国不知道怎么就迈开了步子,租下了两双冰鞋。
    黎楠也给了他很大的惊喜,竟然在没有专业训练的情况下,仅仅凭借着自己的摸索,跳出了3t,即使周数不足、落冰不稳差点摔了,那也是个三周跳啊!
    据他所知,如今的华国,十岁这个年纪出三周跳的仅仅只有那么一个,八岁出三周跳,十一岁集齐三周跳,那是国家队倾全力培养的下一任男单,听说他现在应该已经在筹备升组了,计划进军两年后的冬奥会。
    黎楠这种自己摸索出两个三周,看他后面的练习,似乎其他的三周也马上要出来了,这种天赋简直可怕。
    如果不能把这个孩子要到花滑队来,丁建国觉得自己会后悔一生。
    就在几位教练商讨的时候,黎楠的耐力测试也已经结束了,林春亚看了一下表格,对着他微笑着开口:“测试项目都差不多了,走吧休息一下,咱们下午上冰看看。”
    体能测试消耗的有点大,黎楠的额头上也冒出了点汗,头发零碎地黏在了一起,但不知为什么,看上去并不狼狈,反而有种说不出来的好看,周身环绕着莫名的气场,闪闪发光夺人眼球。
    林春亚将这归结于黎楠的长相过于优秀,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对于林春亚的这个问题,黎楠摇摇头,“不用了,直接继续吧,我现在就可以上冰。”
    林春亚讶异:“现在?你还有体力?”
    那么多项目测试下来,就算是普通的运动员都要休息一会,黎楠这种没有训练过的孩子,一下子经历了这么多,居然还有上冰的体力?
    林春亚觉得黎楠可能是在强撑,随即露出一个更加亲和的笑容:“不用勉强,休息一下反而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实力,不是吗?”
    黎楠思索片刻,“好吧,那就休息一下吧。”
    教练都不着急,他着什么急?
    今天的体能消耗确实很大,如果是上一世已经经历过很多训练的身体自然不会倒下,可现在黎楠这个身体是年轻的,没有经历过任何训练的,这么多测试下来,现在应该已经累趴下了才对。
    但黎楠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身体里的劲用不完,像他还可以上冰跳好几个三周那样精神奕奕。
    这确实很不对劲,黎楠被林春亚提醒了,开始思考自己身体到底哪里不对劲。
    唯一的不同应该是……他今天抽到的那张[超闪亮巨星光环24小时体验券]吧?
    不会吧……?
    黎楠点开系统商城研究了很久,还是没研究明白,系统终于忍不住告诉了他。
    【巨星怎么能有疲惫的时候呢?身为巨星在人前就应该是闪闪发亮,永远元气满满的样子。】
    黎楠:……
    黎楠瞠目结舌,原来这个光环还能这么用?!
    看来他是想得太简单了,系统出品的其他道具都那么不可思议,怎么可能真的有没用的道具!
    这光环看上去平平无奇,字面意思就只有个磨皮效果,实际上它还可以维持他精神饱满的状态!
    他错了,这不是什么没用的光环,这简直堪称神器啊!
    那他以后训练的时候,弄一个这个光环带着,岂不是一直训练都不会感觉累吗?
    【……】
    黎楠感受系统的欲言又止,但他没有多在意,还沉浸在发现了商城道具的另一种用法中,畅想美好的未来。
    第13章
    中午黎楠一家是在训练基地的食堂吃的,一进食堂除了黎楠外的四人全都惊住了。
    因为他们看见食堂的每一个窗口前面都有个显示屏,上面播放着每个窗口售卖的食物,上面没有售价,只有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表以及标签分类。
    例如:[增肌]、[减重]等等。
    黎家人:痴呆.jpg
    不是,虽然知道你们是专业的,但是食堂搞成这样,还让不让人有食欲了?
    “运动员在吃食上都很严格,比如全年禁止食用动物内脏之类的,我们花滑队的食堂菜单是严格按照国际运动员饮食标准制定的,科学健康,还有专门的营养师帮忙配置食谱,以后你入队了,我建议三餐都在食堂使用,外面的餐馆风险还是太大了。”丁建国现如今已经把黎楠看做是自己的崽了,对于这些基本常识恨不得一口气全部都说给他听,眼神满是慈爱。
    黎楠:……
    虽然说的都是他早就知道的东西,但为什么他感觉怪怪的。
    沈旭东看了几眼,发现那些窗口的食物看着就很难吃,不是清蒸就是水煮,看着还没多少调味品,脸色有些发绿。
    丁建国给黎楠一家刷卡买了五份教练套餐给他们,教练餐和运动员的套餐不太一样,糖油量更多了一点,看起来滋味也更好了一点。
    沈旭东的脸色才好了一点,“这不好意思让您给我们出钱,多少钱我可以直接付的。”
    丁建国摆摆手,“不用不用,教练和运动员在食堂吃饭是不用交钱的,我们队里有补贴的,等黎楠过来之后,办一张内部的卡,那张卡不仅可以刷进出门,也是食堂买饭用,还有预约各种基地内设施使用的。”
    听见这么说,沈旭东也没有非要付钱,他回头看了一眼零散的几个小孩的位置,发现他们面前的餐盘里都是那些看起来就不好吃的食物,不禁发问:“运动员都要吃这么难吃的东西吗?小楠以后不会也要吃这种吧?”
    讲真,没有糖油的食物不能算是食物!
    丁建国回答:“那倒是不一定,因为每个运动员每周的食谱都不一样,是营养师根据教练给出的要求调整食谱,比如这周要求孩子增肌,那这周的食谱就会多蛋白质,如果这周要求孩子减重,那这周的食谱就会围绕着减重来安排。”
    沈旭东点头:“原来运动员这么辛苦啊。”
    此刻黎家的四位大家长心中不约而同地升起一个念头:要不还是算了吧。
    这个运动员,不当也罢。
    不能享受美食,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连一直支持黎楠为国争光的黎宏国也沉默了。
    老一辈的人生活过的苦,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如今时代变好了,家庭变富裕了,反倒是让孩子吃得更差了,咋能这样呢?
    当然,并不是说花滑队的食堂吃得差,而是在老一辈眼中,没有大肉就不算是吃得好。
    运动员怎么可能吃得了红烧肉之类的高热量食物,那些水煮鸡胸肉在黎宏国的眼中那真是太差了。
    黎楠倒是吃得很香,一点都不为接下来吃什么而忧虑。
    他保持这个饮食习惯都十几年了,没有什么吃不惯的,况且他上辈子在餐饮上的要求更严格呢。
    黎家食不知味地吃完这一餐,丁建国便把他们带到了花滑队的训练馆中。
    半个小时后进行上冰训练。
    考虑到下午还要上冰,黎楠中午也没有吃太多,这会他在原地蹦跶消食,顺便做了一套上冰的热身运动。


上一章
返回

我用巨星系统练花滑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