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熙熙攘攘见明月

熙熙攘攘见明月 第24节

    作者有话说:
    谢谢宝子们的支持、善意和正义~一诚足抵万恶,我会稳住的~
    第25章 心系之人 ◇
    ◎从不是他这位夫君(三合一)◎
    褚昉在璋和院站了会儿, 命人去药铺抓了几副补养解燥的药,提着药去了兰颐院。
    “国公爷,御医们怎么说?”陆鸢试探地看着褚昉眼睛, 温声问, 听来竟有些惴惴。
    也不知她到底是在为自己的身体担忧,还是在为骗他一事担忧。
    褚昉目色无波,平静道:“御医们说,暂时诊不出异样,但那毒狡猾, 潜伏体内也未可知, 他们开了几副解毒的药,你先喝上一段。”
    顿了顿,又道:“御医还说,一物降一物,新开的药剂微毒, 药性亦有些跋扈, 你若察觉不适,便立即停药,叫他们再来诊脉。”
    陆鸢面色沉重,点头应好,吩咐青棠拿药去煎。
    褚昉借口有事, 并没留在兰颐院用晚饭。
    陆鸢用过晚饭,青棠照旧端了药来,小声问:“夫人, 这药需要喝吗?会不会体内真的留有残毒?”
    陆鸢摇头, 端了药倒进红梅花盆里, “我问过了, 那药虽毒,但我就只喝过三次而已,不会有大碍,御医们诊不出来,说明我确实没有中毒,不须喝什么解药,说不定喝了反而不好。”
    褚昉站在窗外,贴墙站着,亲眼目睹,亲耳听闻,才知御医们所言不虚,他的妻从来没有喝过药。
    仅仅喝过三次,还是因为当着他的面,逃脱不开。
    为何?她为何如此做?
    还是因为平妻的事,气不过,报复他吗?
    可她该清楚,为他生下嫡长子,为褚家生下嫡长孙,她的位置才更加稳固,就算表妹进门,也动摇不了她的地位。
    何况,他说过,平妻之事会解决,让她不要胡乱揣测,平添烦忧,她从没有相信过他么?
    她不曾喝药调养,又一次次以此为借口自请休弃,到底是何意?
    难道果真想离开褚家么?那她为何又如此千依百顺,事事以他这个夫君为先?
    褚昉百思无解,想冲进去质问陆鸢为何这样做,却隐约有些惴惴。
    不说别的,单表妹下毒害她却全身而退一事,已经足够堵他的嘴。
    褚昉没有进去,回了璋和院,望着铺进来的月光一夜无眠。
    第二日,年初七,陆鸢找了过来。
    她气色很好,容光焕发,显是昨夜没有他相扰,睡的很好。
    “国公爷,今日阿鹭约我去文庙拜文曲星,所以我想,今晚就宿在娘家了,到上元节前再回来。”
    初七拜文曲星,祈愿儿郎增慧开智,金榜题名,一路高升。
    褚昉莫名想到那只猴子布偶。
    又是去文庙啊。
    褚昉怔忪片刻,淡漠地说:“去吧。”
    陆鸢察觉褚昉心不在焉,却也无意深究他因何事烦忧,道过恩谢便走了。
    褚昉看着她背影,不知何故竟生出一种形单影只的落寞来。
    她这个人,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做什么,去哪里,只会来跟他说一声,从不多问一句他是否同去。
    他们是夫妻,却似只是帐·衾之内的夫妻,更多时候,他们只是同一屋檐下两个独立的人而已。
    她从不依靠他,从不开口邀他相伴,甚至,她骗他,骗得如此理所应当,没有半点愧疚不安。
    为何要骗他?为何明明善解人意、愿意体谅他支持他、却又不愿替他生儿育女?
    褚昉心如乱麻,想不通理不顺,在家中坐不住,打马出府,找贺震喝酒去了。
    贺震自从知道福满楼的东家是陆鸢后,但凡喝酒都要来福满楼,就当间接讨好长姐了。
    今次带褚昉同来,他竟没推拒,倒让贺震摸不着头脑。
    “将军,你是不是做错事了?”二人在雅厢一坐下,贺震就笑嘻嘻地试探问。
    概因心中有愧,褚昉竟脱口而出:“你怎知道?”
    贺震兴致顿起,“你真做错事了?难怪呢,以前我请你来福满楼,你说什么都不肯,好像来这喝顿酒割你肉似的,今儿倒没说什么,痛痛快快就来了,是不是也想讨好长姐?”
    原来说的是这事,褚昉扫他一眼,“胡言乱语。”
    “那你这是怎么了?大过年的,家国太平,又不用当值,有什么好烦的。”
    贺震想不通像褚昉这种修身、齐家、治国样样皆精的人有什么好烦恼的,不像他,准媳妇儿对他忽冷忽热的,让人摸不透。
    褚昉难以启齿,拎着酒坛子与贺震相碰,朗声道:“喝酒!”
    贺震问不出褚昉的心事,只能捧个人场,陪他尽兴,酒过数巡,褚昉话渐渐多了起来。
    “子云,你说,要是有个女人,对你百依百顺,你说什么,她做什么,从不忤逆,从不反驳,从不质疑,从不抱怨,是不是说明,她心里是有你的?”褚昉按着酒坛,望着窗外,眼神有些空茫。
    贺震哈哈大笑:“从不忤逆,从不反驳,从不质疑,从不抱怨,将军,你说的是人吗?还是女人?怎么可能?你说的是个提线木偶吧?”
    “你想想,这世上只有四种女人,生你养你的母亲,手足姊妹,白头到老的妻子,还有就是你的女儿,四种女人,哪个能做到你说的四个‘从不’?”
    褚昉沉思不语,不能吗?为什么印象里,他的妻子就可以做到?
    提线木偶?他的妻子是提线木偶吗?
    不,不是,他的妻子会忤逆,在平妻一事上不就拒绝了他么?
    不知为何,褚昉松了一口气。
    贺震问:“将军,你缘何有这样的烦恼?你和长姐不是一直都相敬如宾吗?”
    褚昉皱皱眉,总觉得相敬如宾四字有些刺耳。
    贺震突然脸色一变,郑重问:“将军,你不会真的要娶带回来的那个表妹吧?”
    “不娶。”褚昉随口说道。
    贺震松口气,说:“那就好,不然长姐肯定要跟你和离,阿鹭说他们陆家女儿的夫君都不能纳妾,问我能不能做到,我自然能啊,可她不信,非要我证明,这种事怎么证明啊,真是刁钻。”
    褚昉心神一醒,是这个缘故?所以说到底,陆鸢不肯为他生儿育女,还是在计较平妻的事?
    原来他没有猜错。
    可又觉得哪里不顺。
    见贺震如此烦恼,褚昉暂且按下自己的事,问他:“陆二又为难你了吗?”
    贺震点头:“可不是嘛,要我证明以后不纳妾,我问她怎么证明,她让我自己看着办,我写保证书,她说一纸废文,无用,我说我请圣旨,她说圣上不管家事,也没用,我说你想我怎么证明,她说我没诚意,都不愿意动脑子。”
    说着,委屈地抱怨句:“我都三天没见着人了,她把身边的家仆管得死死的,不准给我传递消息。”
    褚昉笑了下,颇为得意地说:“我知道,她们今天去文庙了。”
    贺震一听,当即便站起来:“你怎不早点说,走吧,咱们也去凑热闹!”
    不知是不是喝酒的缘故,褚昉半点没有推辞,痛快打马去了巍山文庙。
    ···
    来拜文曲星的人很多,熙熙攘攘,庙前敞原上,小商小贩叫卖着各式各样的祈福用品,有孔明灯,有开过光的丝带,还有特别寓意的文房四宝以及各类小吃、玩具,比年初一的庙会还热闹几许。
    在人潮中找到陆家姊妹谈何容易,但贺震极有耐心,愣是把文庙所有文娱项目跑了一遍。褚昉则漠然跟在他身边,好似单纯看热闹的,并不特别想找到陆家姊妹。
    “不会已经走了吧?”
    至夜色初临,搜寻无果,贺震泄气地望着茫茫人海。
    褚昉拍拍他肩,示意他朝卖孔明灯的小摊看去,见陆家姐弟还有两个小郎子正在挑孔明灯。
    陆家小弟和两个小郎子都穿着状元红的圆领袍子,陆鹭一身白绫榴花罗裙,外罩一件朱色貂绒斗篷,陆鸢则是鹅黄裙外罩着胭脂色斗篷,姐妹二人的斗篷同款同质,站在一处说笑嬉闹,竟都像待字闺中的大姑娘一般。
    在娘家的陆鸢,和在褚家的陆鸢,判若两人。
    褚昉在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陆鸢在褚家是人妇,是儿媳,所以她体贴恭顺,在陆家则是姑娘,是女儿,她眉眼皆笑,是褚昉从不曾见过的容姿。
    贺震喜笑颜开,“将军,还得是你眼神好,这就叫什么来着,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人在买灯笼!”
    褚昉微皱眉,却并没纠正贺震的诗赋,左右他不靠这个吃饭,无伤大雅。
    “咱们过去。”贺震抬步就要走,被褚昉横臂阻下。
    “他们好像要放孔明灯。”
    陆鸢姐妹已经挑好了灯,正往上面写字,看着是要放灯祈福,他们一共挑了五盏灯,陆家儿郎们用去三盏,陆鸢姐妹手里的两盏,不知是给谁的。
    贺震挠挠头,“咱们不就是要去看他们放灯吗?长姐那盏肯定是你的啊,阿鹭那盏就不好说了。”
    他悻悻叹口气。
    “总之,等他们放完再过去。”
    褚昉见陆鸢拿出了那只猴子布偶,正细致地系到灯下,原来那东西不是他的生辰礼物,而是祈福用的。
    难怪她一直没有跟他提过,也从没有给他的意思。
    但也无妨,那盏灯是他的就好。
    贺震想想也是,万一陆鹭本来有意为他祈愿前程似锦,一看到他过去,不定就改了主意,而且他也想看看陆鹭到底要祈愿什么。
    明灯冉冉升空,四四方方的灯罩上白底黑字,在灯火的映照下显得清清楚楚。
    一面写着生辰八字,一面写着吉祥祝语。
    放眼望去,皆是“金榜题名”“步步高升”这类吉语。
    贺震目不转睛盯着陆鹭的灯,看到上面的字时喜不自胜,不由呵呵傻笑起来。
    那灯上写着:祈愿夫君,康泰亨通,我的生意,四通八达。
    贺震笑着拍褚昉肩膀,难掩意外之喜:“将军,阿鹭那盏灯是我的啊!”
    褚昉目中无他物,只有陆鸢放的那盏灯,灯下的布偶在风中摇摆,在万千孔明灯中却是独一份的。


上一章
返回

熙熙攘攘见明月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