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熙熙攘攘见明月

熙熙攘攘见明月 第41节

    曹连又说:“这次西征,到底花销多少,还不是凭你那张嘴?谁知道你有没有中饱私囊!”
    “一应花销皆有账目,也交有司核算过,曹伯父若有疑虑,只管告上官府,再核对一次。”陆鸢早就料到会有商户事后翻脸不认人,一切账务皆过了官府,虽然手续麻烦,花费也多些,但胜在有官府作保。
    曹连哼了声,“你这是国公夫人做久了,也学会狐假虎威了,谁不知道这次领兵的是你夫君,圣上眼前的红人,谁敢去质疑什么?你们两口子狼狈为奸,趁人之危,谁又敢说个不字?”
    他如此胡搅蛮缠,陆鸢自知再难说通,毕竟利益攸关,他又怎会推己及人,虑想别人的难处?
    陆鸢不再白费口舌,只说:“曹伯父若果真有疑问,便去官府求个公道,若无真凭实据,还当慎言,侄女明白你一时口快,旁人可要当你污蔑朝廷命官了。”
    陆鸢本是一番好意,怕他祸从口出,曹连却以为陆鸢狐假虎威,借夫家的权势震慑他,大为恼怒,高声吼道:“呵!这就护上了!威胁我是吗,行啊,你去告诉你夫君,说我污蔑他,我倒要看看你这个白眼狼还能做出什么事来!”
    陆鸢颦眉,不欲和他做无谓纠缠,刚想叫人送客,忽听“噔”一声,房门被人踹开了。
    褚昉一袭紫袍站在门口,不怒而威。
    扫了曹连一眼,抬步进门,在陆鸢身旁站定,看向曹连道:“你可知,对国公夫人出言不逊,是何罪?”
    他声音不重,却自带一股威压。
    曹连骤然生惧,忙笑说:“我与侄女儿开玩笑呢,哪有出言不逊,是不是侄女儿?”
    陆鸢从没想过借褚昉的权势为难他,替他解了围,命小厮送客。
    褚昉见陆鸢神色平静,无喜无怒,略一沉吟,问道:“可是遇到了难事?”
    陆鸢温笑着摇摇头:“没事。”
    褚昉以前总是告诫她不可借褚家权势谋生意,陆鸢怕他知晓自己商队少主的身份后,又要她放弃一些正常的生意往来,遂特意隐瞒了这层身份。
    褚昉默了会儿,没再追问。她一向如此的,不管是生意,还是家宅,从来不肯给他找麻烦。
    “长姐,没事吧?”贺震也找了过来。
    陆鸢道句无事,留贺震与褚昉说话,与掌柜商量事情去了。
    贺震又说起之前的事,问褚昉:“将军,你不给长姐一个公道,不怕她怪你吗?”
    褚昉自嘲地笑了下,“我自是希望,她能怪我。”
    有希冀,才会有怨恨,可陆鸢毫不在意,凭他如何处置,包庇表妹也好,心存愧疚也罢,陆鸢一点儿也不在乎,一点儿也不稀罕。
    “子云,今晚帮我约康大哥出来。”
    贺震疑惑:“你找康大哥何事?”
    褚昉不回答,贺震便知问不出来,也不多话,颔首答应,压低声音苦口婆心地说:“将军,你好好哄哄长姐,你不是说过吗,人不怕错,得有悔过的态度!”
    褚昉扫他一眼,微颔首嗯了声。
    “姐姐!”
    褚昉与贺震正要下楼去,见陆鹭火急火燎冲进来。
    “阿鹭,怎么了?”贺震箭步迎过去,只当她还在为失手杀人的事担忧,宽慰道:“别着急,慢慢说。”
    陆鹭见褚昉也在,眉心一蹙,道句没事,撇开贺震独自找陆鸢去了。
    第40章 要去探病 ◇
    ◎周玘比她的生意重要◎
    “姐姐, 元诺哥哥病重!”
    陆鹭关好门,才敢与陆鸢细说:“大夫说是昨晚喝酒的缘故,长公主府得到消息也派了御医过去, 但现在元诺哥哥昏迷不醒, 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
    陆鸢无意识拨乱了手中的算盘,抬步要出门,到了门口才觉不妥,忙问:“尹大夫和韩大夫已经去了吗?”
    这两位大夫是周玘的主治大夫,相伴多年, 对周玘的心疾最是熟悉, 有他们在,多少有些胜算。
    陆鹭点头:“已经过去了,昭文也过去了,我,我想你, 也去看看元诺哥哥, 你知道,他最想见的是你……”
    陆鸢站了会儿,摇头:“我不能去,你去,去守着他, 叫他不要放弃……”
    陆鸢再说不下去,咬紧了唇,合上眼睛逼回将要涌出的泪, 推着妹妹往外走:“阿鹭, 再帮我一次……”
    陆鹭握住陆鸢手臂, “姐姐, 你别怕,我有办法支开安国公,你就去一次,去看看元诺哥哥,求你了!”
    陆鸢甩开她手,急切地说:“我不能去,你别再说了,快去看他!”
    陆鸢不由分说推走了妹妹,看着她打马离开,直到她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仍然呆呆立在原地。
    心里空落落的。
    “长姐,阿鹭她没什么急事吧?”
    直到贺震问话,陆鸢才回神,稍稍缓和了面色,说:“没什么事。”
    贺震看出陆鸢心不在焉,冲褚昉递个眼色,示意他关心一番,而后寻个借口告辞。
    褚昉并不知陆鹭来意,只当她因误杀孙嬷嬷的事害怕,这才来找陆鸢,遂宽慰说:“别担心,我会处理的。”
    陆鸢回头看他,努力安定心神想他话中意思,问:“处理什么?”
    褚昉微微垂下眼皮,“我欠你一个公道。”
    陆鸢想了片刻,意识到他在说郑孟华下药一事,心下考量须臾,说:“国公爷若真觉得欠我一个公道,那就两清吧,望你别再计较我没有喝药的事,我也不会记恨你包庇表姑娘。”
    她不想为他生儿育女,拒绝调养只是为了离开褚家,可褚昉既已知晓周玘的事,必然会将此事算在周玘头上,若能借郑孟华之事稍稍驱散褚昉心中对周玘的介意,这个公道不要也罢。
    褚昉点头,看着陆鸢认真说:“那种事,绝不会再有第二次。”
    最初知道她骗了他时,他确实愤怒不甘过,可后来,更多的是庆幸,庆幸她没有喝药,没有中毒。
    陆鸢想给出一个无所谓的笑容,却只是弯了弯唇角,带不出半点笑意,借口还要看账本,让褚昉自作消遣,把自己关回厢房。
    她确有很多事要处理,生意上的损失、死伤护卫的抚恤所费都需核算,茶酒经营也需谋求与官府合作,可是她没有办法静下心来。
    “阿娘,容我偷会儿懒吧。”
    陆鸢按着鬓角自言自语,心乱如麻。
    周玘不是说就喝了些许,无碍的吗?怎么又昏迷不醒了?长公主也派了御医过去,是想探探虚实,看周玘病情真假吗?
    陆鸢自知枯想无用,却又忍不住去想,不觉竟蹉跎了几个时辰,夜色已至。
    小厮敲门送来晚饭,身后跟着褚昉。
    陆鸢无甚胃口,匆匆吃了几口,说句“国公爷慢用”便离席看账本去了。
    褚昉只当她为生意烦心,并没出声打扰,很快吃完饭,命小厮收拾残羹,只留了一碟栗仁。
    他并没多言,只是把栗仁放在了陆鸢左手边,见她锁眉专注于账本,没再多留,关上门出去了。
    听到他离开,陆鸢才松了口气,烦躁地扫一眼栗仁,远远推开去,勉力镇定神思,细想周玘的病。
    陆鹭和陆徽都已去看他了,今晚必定能带回消息,到时候问问便罢。
    想到这里,陆鸢才勉强静下心,稍稍有了精神,继续想算生意上的事。
    ···
    康延植收到贺震消息便来了福满楼,心中不免奇怪,褚昉借的五百两银子已经还了,找他还能有何事?
    两人互相见礼后,康延植便直接问:“不知将军约见康某所为何事?”
    他作为商队高层决策者之一,这段日子也很忙。
    褚昉也不拐弯抹角,直入主题问:“你们少主最近可是遇到了难事?”
    顿了一息,怕康延植想歪,补充:“生意上可需帮忙?”
    康延植想了下,看着褚昉问:“将军知道我们少主是谁?”
    褚昉这次没再别扭,颔首承认。
    康延植却笑了:“既如此,将军何必舍近求远,何不直接问少主?”
    褚昉摸了摸鼻子,一时无言以对。他哪里是没有问过?问不出来罢了。
    褚昉避而不谈舍近求远的事,对康延植道:“若果真有难处,用得到我,只管说来。”
    康延植有所顾虑,一来商队生意毕竟是机密,不便与外人道,二来,陆鸢作为少主,又是安国公夫人,凭着两层身份都不曾说与褚昉的事,他怎好透露太多?
    褚昉察觉康延植的犹豫,想到自己之前给陆鸢定下诸多规矩,告诫她不准借褚家权势谋生意,才致她凡事独担,生意之事更是处处避讳他,想必康延植也有此顾虑,才不肯与他开诚布公。
    “夫人最近有些烦心,我不欲她伤神,想替她排解一二。”
    见康延植仍有疑惑,褚昉只好接着说:“你该了解她为人,她不喜麻烦别人。”所以才没有跟他说。
    话至此处,康延植会意地笑了笑。
    安国公怕是做了什么错事,想借此示好。
    若说生意上的难处,自然是有的,损失和债务自不必提,现下便有一桩生意,若能得安国公助力,大约就能平稳拿下,不必如之前筹谋的再等一年。
    茶、酒生意向来利润丰厚,朝廷看重这点,不仅新设税茶法,还欲将一部分生意收归官营,与盐铁同。茶酒商也都想借此机会一跃成为官商,从此既富且贵,故而竞争十分激烈。
    康氏商队名下的茶酒庄自然也想争取这次机会,在前期准备上下了很大功夫,若单论实力自是遥遥领先,但若论及官场人情,则弱了些。
    主管此事的度支侍郎意欲扶植表亲做这第一代官商,康氏商队势不如人,只能等势,已经决定此次陪练,在度支侍郎面前混个脸熟,争取来年入选官商。
    褚昉平常虽不关注这些,但对那度支侍郎有所耳闻,“就是那个畜养了上百美妾的黄侍郎?”
    度支侍郎与户部侍郎平阶,虽只是个四品官,但度支部常与各色商贾打交道,自然要比很多清水衙门富裕得多。
    康延植点头,褚昉又问:“他那表亲可够资格做这官商?”
    康延植无奈地笑了下,“比他有资格的,不计其数。”
    褚昉没有多问,心知度支侍郎徇私无疑,而商贾们敢怒不敢言,约有两层考量。
    一来怕徒劳无功,不仅动不了黄侍郎,还惹他记恨,以后恐更加难做;
    二来,就算能如愿扳倒黄侍郎,出头的商贾也会落得一个以民告官的名声,水至清则无鱼,在度支部那个位置上,凭谁也难两袖清风,新任侍郎就算再清正,对那出头的商贾总归要生些忌惮。如此,那出头之人不仅绝了自己的前程,更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而忍过这一时,待那黄侍郎私心得逞,再投其所好,或许还能谋求更为长远的利益。
    但这事若借力朝官,就会容易很多。
    黄侍郎立身不正,又占着一个肥差,朝中盯着他的人不在少数,只是苦于没有证据罢了。
    这种人料理起来不难。


上一章
返回

熙熙攘攘见明月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