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零年代拖油瓶

七零年代拖油瓶 第146节

    “美珍呐,我不是让你们去查查孟萍这几年的事,有消息了吗?”
    “还没呢,立廉说孟萍离婚后就离开平城,也没和孟家人联系,没那么快能查到孟萍这几年的事。”
    徐美珍也好奇孟萍这次回来的目的,但还是先安抚婆婆道,“妈你别急,不管她想干什么,都有我和立廉在呢。几个孩子都能明辨是非,也不会被哄骗了去。”
    同样是当妈的,徐美珍倒是能理解孟萍想看孩子的想法,但孟萍只是单纯想看看孩子,大可不必这样纠缠。本来听夏三个就对孟萍没好印象,还一直缠着不放,只会让听夏三兄弟对孟萍的印象越来越差。
    姚虹看了眼二孙子,长叹道,“真不懂她在想什么。”
    徐瑶的眼珠转了转,突然有了想法。在奶奶说去准备午饭,二哥上楼后,徐瑶回房间换了一身衣服,和家里说要出去一趟。
    到家属院门口,徐瑶看到孟萍还站在马路边,她跟着等了一小时,才看到孟萍没耐心地走了。
    她立马跟了上去。
    虽然徐瑶很久没住在平城,但对平城的街道还是很熟悉。
    跟着孟萍拐了两条街,坐了六站公交,徐瑶看到孟萍进了一家门匾掉漆的招待所。
    第108章
    “大爷, 您知道和平西路往哪走吗?”
    徐瑶提着一袋橘子,走到招待所门口,和门卫大爷套近乎。问话时, 已经塞了两个橘子过去。
    门卫大爷看徐瑶说话带笑,态度客气,热心地给徐瑶指路, “就在前边右拐,你走到尽头就是了。小姑娘, 你是去找谁啊?”
    “找我姨。”
    徐瑶轻声叹气,“我有好久没见她了, 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刚才我看到一个人进你们招待所, 身形和我姨好像, 差点我就认错了。”
    她尴尬地笑了笑, 把话头带到孟萍那。
    “那你是真认错了, 她可不是本地人, 她们母女俩在我们招待所住一周了。”门卫大爷说着撇撇嘴,压低音量, “我瞧着啊, 刚才进去那个就不是啥好东西,天天穿得花枝招展,就不像良家妇女。”
    “她每天都出门,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你说说,哪有人一直住招待所?”
    现在人的思维还很保守,要不是徐瑶提前知道孟萍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肯定要反驳门卫大爷几句, 穿衣自由又不代表人品不行。
    不过从门卫大爷的话中,她也得到一个重要信息——孟萍带着女儿来的。
    听奶奶说, 孟萍离婚后,马上就结婚了,有个女儿也不奇怪。
    只是孟萍回来后一直住招待所,怎么连孟家也不回?
    徐瑶想到这里时,抬头看到孟萍又出现在招待所的大厅,赶忙和大爷说了谢谢,她笔直往前走,拐到右边的街道才停下。
    看到孟萍再次出门,徐瑶又跟了上去。
    这次孟萍没有坐车,拐了几条街后,孟萍买了几个橘子,找到一家老式大院门口。
    徐瑶刚跟着到附近,就看到一个大娘和孟萍说话,她坐下假装休息。
    “哟,这不是孟萍么,前几天你回来,我还不敢认你。你穿得可真洋气,难怪你嫂嫂不让你进家门。”
    “葛大娘,我穿什么和我嫂嫂让不让我进门,这是两回事。你有空在这里嘲讽我,倒不如想想你家的老姑娘怎么嫁人,我记得小翠今年二十八了吧?”
    孟萍嘴上一点也不饶人,把葛大娘说得面红耳赤后,又冷笑一声,“不过小翠不嫁人也好,省得离婚了,你不是说离婚的女人都是破鞋么,你就养你家小翠一辈子吧。”
    “孟萍!”
    葛大娘要气晕了,奈何家中女儿确实嫁不出去,她说不过孟萍,只能看着孟萍进大院。
    等孟萍走后,她才敢大声骂,“你有什么好猖狂的,当谁不知道你那点破烂事?”
    “气死老娘,哥嫂不疼,每次来都穿这一件衣服,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是落魄到只有这一件能穿出来的了吧!”
    徐瑶看葛大娘骂累了,又往大门瞥了眼,葛大娘说话声那么大,大院里的人应该都听到了,心想孟萍心理素质可真好。
    此时的孟萍,再一次被她嫂嫂拦在门口。
    李芙蓉一只脚踩在门框上,她对孟萍这个小姑子一直不太喜欢,丈夫因为婆婆的死也恨上孟萍,所以孟萍几次三番上门,都被他们夫妻挡在门外。
    “嫂嫂,你让我进去呗。”孟萍放低姿态,笑眯眯地道。
    “不行。”
    李芙蓉干脆利落地拒绝了,“你哥哥交代过了,不能再让你进孟家的家门。当初你非要离婚,还和男人私奔,弄得我们孟家一直被人戳脊梁骨,妈就是被你气死的。”
    “嫂嫂,我和钟庆华是领了结婚证的,怎么能说私奔。”
    孟萍为自己辩解道,“我那个时候也是迫不得已,后来我给妈写信,你们也没回。”
    “你好意思提写信,你和钟庆华跑了后第二年才给我们写信,那个时候妈都死一年了,还给你回什么信?”
    李芙蓉说到这个就来气,她这个小姑子打小就不本分,奈何婆婆和丈夫都宠着,她也就说不了什么。后来相亲嫁给杨立廉,婆婆那叫一个高兴,杨立廉是军医,人还长得好,但她这个小姑子就是不满意。
    “我不知道嘛。”孟萍道。
    李芙蓉摆摆手,“现在知道了就滚蛋吧,当初是你自己选的路,现在是好是坏,也别来找我们。”
    她有派人打听过,小姑子这几天都住在一家招待所,同行的还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招待所的人说她们是母女,但李芙蓉知道小姑子生不出那么大的闺女,那就是继女。
    不过钟庆华并没有女儿,小姑子从哪里找来那么大的继女?
    虽然心里有很多疑问,但李芙蓉可不敢让小姑子进门,一旦她松嘴放小姑子进门,以后被缠上可不得了。
    她很了解自家小姑子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小姑子真的过得好,也不至于一直上门找他们。
    孟萍看嫂嫂怎么说都没用,干脆坐在石阶上,“嫂嫂不肯让我进去,我就坐在这里等哥哥。”
    从小到大,哥哥是非常疼她的,如果能见到哥哥,就算被打被骂几句,她都忍下,总能换来哥哥的心软。
    李芙蓉深吸一口气,“我说孟萍,你真那么不要脸了吗?”
    “我来找我哥,有什么厚脸皮的。嫂嫂尽管说吧,我都听着就是,当年确实是我没顾及到大家。”说着,孟萍眼眶湿红。
    拦在门口的李芙蓉看孟萍哭了,反而有种她在欺负人的感觉,心底的火气蹭蹭往上冒,“咣当”摔门。
    孟家门口热闹,大院的其他人都在注意这边的动静,葛大娘进来看了一眼,又跑了出去。
    “姑娘,孟萍没走呢。”葛大娘找到徐瑶,她刚才收了徐瑶的橘子,加上她对孟萍恨得牙痒痒,听徐瑶也是孟萍的死对头,很乐意帮徐瑶跑腿。
    “我看她坐在孟家门口,八成是想等她哥哥回来。你可能不知道,以前孟均可宠孟萍了,也就是家里太疼爱,才会把孟萍养得那么自私。孟萍和钟庆华跑了没多久,她妈妈就被气死了,所以这些年来,孟均都听不得别人提到孟萍。”
    “过去一周里,孟萍来了孟家四次,每次都提一点点东西,但都被她嫂嫂拦在门外。”
    “要说孟萍是良心发现,想要回来认亲弥补,我是绝对不信的。她要是会有这种想法,当初就不会不管不顾地和人私奔。”
    ……
    徐瑶坐在石凳上,听葛大娘说了一小时,直到葛大娘突然用力拽下徐瑶的袖子,说孟均回来了,她才转头去看。
    远处走来一个戴眼镜,面相斯文的男人,他推着自行车进了大院。
    葛大娘积极地道,“我去帮你听听,他们待会说什么。”
    徐瑶看葛大娘撒腿就跑,心想今天买的橘子都物超所值了。
    大院里的孟萍刚看到哥哥,就期期艾艾地喊了一声“哥哥”,但他哥哥却皱紧眉头。
    “你来做什么?”孟均语气不善。
    “我想来看看你,让你带我去给妈扫墓。”孟萍低下头,眼泪顺势落下。
    “不必了,妈临死前说了不想见你。”孟均沉着脸道,“在我面前,你不用装出这幅假惺惺的模样,我不是外边的男人,不吃你这一套。”
    “不管你有什么目的,我都不会再帮你。”
    孟均刚转身要走,就被孟萍拉住手。
    “哥,我求求你了,我现在就你一个亲人了,我和钟庆华早就离婚了。”孟萍哭着道,“我嫁给钟庆华没多久,钟庆华就因为留学背景被下放。在农村里,我每天吃的都是残根剩饭,十二月的天气里连一件棉衣都没有。”
    “我知道我冲动了。所以不敢写信给你们,后来我……”
    “够了,不必多言。”
    孟均转过身,背对着孟萍,“那些年的好坏,都是你自己选择。妈的死,永远都不会原谅你,你要坐这里就坐吧,我不会给你任何帮助。”
    葛大娘看孟均进了家门,任凭孟萍怎么拍门都不开,笑嘻嘻地出去找了徐瑶。
    徐瑶听完葛大娘的转述,想着孟萍应该会再待一段时间,而天已经快黑了,她谢过葛大娘后,便起身回家了。
    等徐瑶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奶奶絮叨着她怎么回来得那么迟,又一边把锅里热的饭菜端给徐瑶。
    吃过饭后,徐瑶去找了她妈妈。
    房间里,徐瑶把白天听到的都和妈妈说了,分析道,“依我看来,孟萍的日子应该不太好过。当初为了爱情选择那个叫钟庆华的男人,但我看孟萍的样子,不像是会吃苦的人。”
    “她非要回来认亲,还带着一个女儿,我觉得应该是日子过得艰难,想着大哥他们都长大了,或许有能力帮帮她。”
    “这倒是有可能。”徐美珍赞同道,“不管什么时候,一句她毕竟是你的亲妈,就可以道德绑架不少人。孟萍应该清楚你奶奶和杨叔叔的性格,所以一开始就没冲着他们去。”
    徐瑶点头说是,“这事烦归烦,但问题也不大,家属院有守卫,我们去交代一声就行。”
    “是这样。”徐美珍看着女儿道,“还是你鬼机灵,能想到去跟踪她。”
    徐瑶挨着妈妈笑,“哎呀,我这还不是想快点解决这个事。对了妈,你最近看好店面了吗?”
    徐美珍停薪留职后,一直在留心城里的几家国营饭店。虽然平城还没有私营的饭店,但首都已经有了。
    平城这里的好几家国营饭店,现在生意都不太好,只有几家有名点的还不错。
    徐美珍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接手旧的国营饭店,还一个是自己去盘个店面。
    “我看了看,倒是有几个位置还不错。”徐美珍顿了顿,突然想到一个人,“你还记得以前住我们对门的高适师徒吧?”
    第109章
    “记得。”
    徐瑶点头道, “高伯伯他们以前就住我们对门,他师傅还给你菜谱。之前我还可惜,那菜谱一直用不上。”
    “我前些天遇到他了, 他也被停薪留职了。”徐美珍和高适师徒相处过,人品都不错,“本来我想着拉他一起干, 但他说他不适合做生意,如果我能给个工作岗位, 他就很高兴。”
    会想拉高适入伙,徐美珍是冲着乔三顺去, 高适的厨艺中上, 算不上特别好。但乔三顺以前是干御厨的, 虽然年纪大了干不了活, 不过帮着把关一下菜品, 徐美珍能放心许多。
    而且开饭店, 本来也需要找厨师帮忙。


上一章
返回

七零年代拖油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