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零年代拖油瓶

七零年代拖油瓶 第168节

    晚饭过后,便是闹洞房。
    这个热闹,徐瑶没去参与,而是和妈妈收拾着饭店,等他们把饭店打扫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时间很迟了,这会也没公交车,自行车又被其他人骑走,母女俩只能一起走路回家。
    “瑶瑶,我送你们回去吧。”朱旺也没去凑热闹,而是帮着打扫卫生。
    “不用麻烦你。”徐瑶道,“你家和我们不是一个方向,你送我们回家,还要再走一大段路,太迟了。”
    “有我妈妈陪着我,没有事的。”
    徐美珍也点头说是,待会让朱旺自己回去,她也不放心,“是啊朱旺,你一个人回来,阿姨也不放心的。”
    “没事的阿姨,我现在不是小时候了。”朱旺坚持送徐瑶母女回家。
    这时身后传来汽笛声,三个人一起回头看去,直到小车停在他们边上。
    蒋成烨从副驾驶下来,“徐阿姨,你们上车吧,我爸妈让我来送你们。”
    看到还有个朱旺,他不认识,但还是问朱旺家在哪里,待会一起送朱旺。
    时间比较迟,既然是蒋成烨过来,徐美珍便没客气,笑着说了谢谢。
    三个人一起上了后排,先送朱旺回家。
    再到家属院时,已经十点出头,徐瑶和蒋成烨道谢,“你们回去慢点,明天中午来家里吃饭。”
    本来姚虹是想让蒋家人住杨家,但蒋家亲戚在平城有套房子,那家人正好最近不在平城,他们便住在亲戚家。
    好在离家属院不远,开车十分钟路程。
    蒋成烨点头说好,他中午喝醉后,现在风吹来还有些头疼。徐瑶的声音很轻很柔,他在军校里没接触过徐瑶这种女生,所以每一次见面,他心里都是有点忐忑的。
    进了家属院后,徐美珍回头看了眼,还是忍不住好奇,拱了拱女儿的手,“怎么样?”
    徐瑶用力摇头,“人是蛮好的,但是太正了。妈你知道的,要我端庄贤淑,我可以演两天,但做不到演一周。”
    “人家一身正气,不一定要你也那样啊。”徐美珍道,“他对自己的标准和对另一半的肯定不一样,不然再找个和自己一样的,多没意思。”
    “我看他对你挺有意思的,但你没想法,往后几天找个理由出去玩吧,人家也就懂你的意思了。”
    蒋家是姻亲,还是要处好关系,不然以后见面尴尬。
    “我还想着大嫂刚嫁过来,我陪她玩玩呢。不过你说得对,我还是不在家比较好,反正大嫂有大哥陪。我明天吃完饭,就去找婷婷,她要去进货,我跟着她去一天,后天再回来。”
    徐瑶说完时,母女俩走到家门口,他们刚进家门,其他人也回来了。
    第二天中午吃过饭,杨守春说带岳父岳母一家去听相声,徐瑶主动表示约了曾婷婷。
    本来蒋伊人想让她哥送徐瑶去,但丈夫轻轻拉了下她衣袖,便没有多话。
    等下午只有夫妻两个时,蒋伊人才问丈夫怎么了。
    杨守春如实道,“徐瑶觉得你哥挺好的,但人太板正了,和她不是一个性格的人。”
    “这倒也是,我哥那个人,其实最适合和他一样在部队的女孩。我就是看徐瑶那么好,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才积极介绍。”
    蒋伊人遗憾道,“不过也没事,相亲不成,情谊在。他们也没发展什么,以后见面不会尴尬。”
    杨守春点头说是,不过他那个大舅哥,好像是上心了,刚才还问他徐瑶什么时候回来。
    他说要明天时,蒋成烨的眉头微微拧了下。
    同一时间的徐瑶和曾婷婷,已经到隔壁市的服装厂。
    只是到了服装厂后,对方表示没有货了。
    “为什么没用?我可是交了订金的。”曾婷婷的脾气一下上来了,“半个月前我久给了订金,怎么突然没有货?”
    “萧主任,我从开店起就一直和你做生意,给钱的时候,我可从来都没拖过。”
    “我知道你给钱痛快,你别急,坐下来听我说。”
    萧主任长叹一声,今天来拿货的就有三批人,曾婷婷是第四批,“我们服装厂本就不大,靠的是从别地方进半成品,再加工出售。但是前段时间,供货商说干不下去了,我们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出售半成品的地方。”
    “这两年,厂里的生意远不如从前,设备老旧需要换新,工人们上班不积极还要钱。市里去年就想扯了我们厂,厂长去写了保证书,市里才多给我们一年时间。”
    “现在啊,我们厂是真的撑不下去了。”
    “所以,你们厂要倒闭了?”徐瑶问。
    “也不是倒闭,是和附近的几个厂合并。”萧主任道。
    曾婷婷听得眉头紧皱,“你们合并后,也不生产服装吗?”
    萧主任摇头说不了,“大部分人都要下岗,只剩下一些骨干才能留在合并厂。小姑娘,订金你可以去找财务退,退完订金就快去找其他货源吧。据我所知,隔壁的江城有家大一点的服装厂,他们肯定能撑得住。”
    人家都要关门了,曾婷婷没什么好吵的,拿回订金后,当即去火车站买了江城的车票。
    徐瑶自然跟着一起去,不过出发前,给杨叔叔的单位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明天不一定会回去。
    她们到江城已经是晚上,只好先找个招待所住下,次日才去江城服装厂。
    只是她们来得突然,江城服装厂有货,却也要半个月后才能来拿。
    而曾婷婷的屯量,撑不到半个月。
    她不敢屯太多货,现在时兴的东西变得快,如果屯太多了,很可能会砸手里。
    而且江城服装厂告诉他们,附近几座城市的服装厂都是差不多情况,要么等半个月,要么去更远的地方。即使等半个月,能拿到的货量也有限。
    一时间,曾婷婷不知道该不该给订金。
    两个人蹲在江城服装厂附近,曾婷婷发愁地道,“瑶瑶,你说这可怎么办?”
    “明明我们这些开店的生意不错,怎么服装厂还会倒闭?”
    徐瑶知道这是国营企业弊端造成的,即使销售量还有,但工人成本太高,且机器老旧需要换新。这两项成本算起来,就可能让一般的工厂财政赤字。
    看曾婷婷一脸发愁,徐瑶却想到一个主意,“婷婷,我之前看你不是会缝衣服么,不如我们自己做吧?”
    只买布料便不用等半个月,可以直接出货。
    “自己做?”曾婷婷瞪大眼睛,“我虽然会缝衣服,但款式那些,我可设计不来。之前是别人给的半成品,我按着步骤去裁剪缝制,要我自己设计,我是不会的。”
    徐瑶没学过设计,但她知道以后会时兴什么。至于画图纸,她妈妈会,可以让妈妈教她们。
    “我妈妈会。”徐瑶想了想,新学一个东西需要时间,她不能百分百保证快速学会,“不如这样,你先订一批衣服。同时我们回去学裁剪设计,如果我们学会了,以后可以自己做衣服。万一卖得更好,还可以请人来做,甚至开工厂当老板,你觉得呢?”
    “瑶瑶,我不知道为什么,每当你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时,我就觉得很有信心。”
    曾婷婷扶着徐瑶站起来,给自己打气道,“好,我听你的,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
    “我也相信你!”徐瑶搂着曾婷婷,两个人一起往江城服装厂去。
    她们交了订金,又买了一批布料,当天回了平城。
    曾婷婷是想着,试试吧,徐瑶那么聪明,万一真的做起来,那她的服装店便能继续营业。
    她现在想象不到,再过些时间,她们的服装会大卖特卖。
    第128章
    徐瑶回平城时, 蒋家人已经回去了。
    她找妈妈学缝纫,但妈妈时间有限,奶奶得知后, 带着徐瑶和曾婷婷去拜访了几个老裁缝。
    从老裁缝家里出来,姚虹交代两个孩子,“跟着人老师傅学, 要嘴甜点。她们上了年纪,可能会耳聋眼花, 有些时候生气了,你们也别往心里去。”
    “我们那个时代跟人做学徒, 那是要磕头敬茶的, 现在不讲究了, 但也要敬重人家。”
    “我知道的奶奶。”徐瑶搂着奶奶的胳膊, “还是您对我们好, 等我挣钱了, 我肯定给您做新衣服。”
    “行行行,我等你挣大钱。”姚虹笑呵呵地说完, 她打算去菜市场一趟, “你们两个先回去吧,我去买点肉。”
    大孙子和孙媳妇还在家里,她得多做点好吃的。
    徐瑶和奶奶说了再见,和曾婷婷一起回到服装店。
    往后的十几天,徐瑶都跟着老裁缝学做衣服,曾婷婷关店时也会一起来。
    姐俩天天从早忙活到天黑,累得徐瑶都瘦了两斤。
    好在徐瑶的学习能力好, 已经能独立裁剪缝纫出一整套的衣服,她按着之前学过的近代变迁, 做了喇叭裤,还有其他款式的衣服。
    因为人工有限,一开始徐瑶和曾婷婷只做了二十套,她们一人穿了一套,曾婷婷说徐瑶站在门口就是活招牌。
    确实,徐瑶身形高挑,且凹凸有致,她还用铁棒卷了一次性的头发。
    当她出现在街道上时,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第一天,徐瑶和曾婷婷做的喇叭裤全卖了,这让曾婷婷大喜。
    但是光靠她们两个人,并不足以扩大生产力,徐瑶想到了那几个老裁缝。她们都是退休的年纪,又没有事做,好几个家里孩子不在身边,平常日子也无聊,便过去找了她们。
    老裁缝们都欣然答应了,挣钱补贴家用是好事,而且几个老伙伴能聚在一起,更能打发时间。
    为此,徐瑶和曾婷婷租了一间小仓库,用来囤积布料和制作服装。
    连着卖了一周的新款衣服,徐瑶和曾婷婷每天都忙到倒床就睡。
    等奶奶提醒徐瑶,徐瑶才发现,再有五天,她便要开学了。
    “你和婷婷的生意,真的那么好吗?”姚虹坐在沙发上缝补丁,家里条件好了,但她还是会缝缝补补,反正穿睡觉的衣服没人看到,多几个补丁也没关系。
    徐瑶刚到家,坐在奶奶的边上,靠着沙发,“真的蛮不错的,我们不仅自己卖,还批发给其他商户,这两天挣的钱,比以前一个月还要多。”
    看奶奶戴着老花镜,徐瑶伸手接了过来,“我来帮您补吧。”
    “行,你慢点弄,我去给你煮点吃的。”姚虹捏捏孙女的脸颊,“看看你,脸都瘦了。以前读书也没看你那么累,不是说要舒服等家里养么,怎么那么辛苦?”
    徐瑶一边帮忙缝补丁,一边道,“我就现在弄一下,等我去学校了,主要就是婷婷弄了。”
    “我肯定是要过躺平日子的,现在辛苦不了几天。”
    姚虹已经到厨房,她是特意等孙女回来,不然她睡不着,“那你也注意点身体,别把我们的话当耳边风,家里又不缺钱。”
    听着奶奶的念叨,徐瑶反而心里很暖。
    等她缝完补丁,面片汤也煮好了,加上一层辣子,再来点醋,吃下去之后,整个人都舒服了。
    徐瑶在吃面片汤时,奶奶就坐在边上看着她。


上一章
返回

七零年代拖油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