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登堂入室

登堂入室 第178节

    严太太则是觉得宋家这位族长太太也太没有眼色了,今天是宋积玉的好日子,她总想着怎么讨好宋积云算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熊家一家三口都满意这次相亲,虽然在她的意料之中,但也肯定了她这个媒人的眼光,让她格外的骄傲、自豪。
    她懒得理会宋家十一太爷家里的,而是笑着对熊太太点了点头,示意她知道熊家的意思了,和钱氏说起话来:“我看你们家二小姐挂得这香囊上的虫草绣得栩栩如生的,是谁的手艺?我寻思着也要绣几个就好。”
    这就是给双方机会夸自家的孩子了。
    钱氏笑道:“让您见笑了。孩子自己绣着玩的。您要是喜欢,我让她给你绣几个。她性子柔静,平时就喜欢在家绣个花打个络子,莳弄一下花草什么的,有的是空闲。”
    “也不能这么说。”严太太笑道,“人家孩子闲着就活该给我白白的绣香囊啊!”
    熊太太也道:“就是!得让严太太出点大力才行。”
    “行,行,行!我出力。您就说,我怎么出力吧?”
    太太们说说笑笑,宋积玉是抬也不敢抬一下头,倒是熊文清发现后,大大方方地瞧起宋积玉来。
    宋积云在后面看着不由好笑。
    这小子,胆还挺大。
    不过,胆大总比懦弱好。
    有少年人该有的朝气。
    她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冷哼。
    宋积云不用抬头也知道是元允中。
    她不由朝元允中靠了靠,低声警告他:“绿叶!绿叶!你可别忘了,这还是你自己说的,我们都是绿叶!”
    没想到这个病毒这么厉害。我不全身痛,我不刀片嗓,我就是眼睛狂流泪,红肿,看不清屏幕……今天玩更一更,欠的更我尽早补上……更新的时间我也没办法保证了……
    (本章完)
    第253章
    元允中轻哼一声,不再说话。
    一行人在后山的凉亭坐下。
    此时女眷们已经打听过对方孩子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但“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熊文清还需要通过宋家的考验才行。
    好在是宋十一太爷常做这些事,见众人坐下之后, 熊文清就很有眼色地指使着小厮烧水泡茶,安排人守在路口免得有陌生男子闯了进来,还让人将之前就买好的点心果子装盘给宋家的人送了过去,行事作派很是稳重,看得出熊家培养他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宋十一太爷连连点头,问起熊文清的日常。
    熊文清显然也是有备而来,声音清亮而又不失谦逊:“家里请了西席先生,如今正在跟先生读《春秋》, 明年准备下场参加童子试。
    “沐休的时候会跟着家父去田间地头转一转,农忙、秋收的时候还会帮家里的管事去巡山或者是收租。”
    他们这样的人家,子弟本就应该如此。
    有读书的天赋自然是要供的,可若是没有读书的天赋,那读书就只是为了明事理,重要的是跟着长辈学习管理家业。
    宋十一太爷就更满意了,看着钱氏微微点头,示意他这一关熊文清算是通过了。
    钱氏也觉得满意。
    熊文清不仅相貌出众,而且目光清明有神,行事机敏有度,一看就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
    她也朝着宋十一太爷微微颔首。
    这事就算成了!
    熊家的人和严老爷夫妻看了都不由面露微笑,松了口气。
    谁知道凉亭里突然响起了元允中的声音:“在读《春秋》?《左传》、《公羊传》还是《谷梁传》?”
    他不紧不慢地问熊文清:“除了《春秋》, 你还读了些什么书?”
    一副要考校熊文清学问的样子。
    在座诸位的心全都一下子提了起来, 目光也不由自主地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若论学问,不要说在场的众人了,就算是整个梁县, 整个婺源, 估计也找不出一个能和他比肩的人了。
    宋家的人之所以紧张, 是怕元允中把熊文清问倒了——宋家是来和熊家结亲的, 不是来结仇的,让熊文清在这种场合丢脸,与宋家有什么好处?
    熊家也怕元允中问的问题熊文清答不出来——虽说谁都知道熊文清的学问肯定不如元允中,可今天是熊文清被女主相看的日子,谁愿意在这种日子在女方面前丢脸?
    众人都心生焦虑。
    只有熊文清,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尽量大方得体地回答着元允中的话:“启蒙的时候读的是三百千,之后又按着先生的吩咐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夫子说《春秋》在《左右》,因而让学生读的是《左传》。”
    三百千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左传》则是《春秋》三大注解之一的《春秋左氏传》。
    元允中闻言淡然地点头,道:“不错!《左传》以事解经,初学者应该以《左传》入手,再读《公羊传》、《谷梁传》。”
    “是!”熊文清道,恭敬地道,“夫子也是这么说的。”
    元允中点头,道:“你这夫子请得还不错。”
    熊老爷忙道:“是个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
    元允中道:“有些人自己读书不行,教书却不错!”
    在座诸人听了,提起来的心重新落定,目光灼灼地望着他,等着他继续提问。
    结果……大伙儿安静地等了半天,元允中却如同一个好奇之人得到了满足, 问了这么一句后,就没有了后续。
    众人面面相觑。
    宋积云见了,干脆笑着上前几步,道:“之前住持大师知道元大人过来,特意让小沙弥过来请了元大人去禅室品茗手谈,我先送元大人过去,诸位失陪了!”
    “宋老板不用客气!你有事先去忙伱的。我们也就是偷得半日闲,喝喝茶,说说话而已。”严老爷第一个反应过来,忙起身答话,催了宋积云快去,“免得住持大师等得急。他素来喜欢收集名茶,既然请你们去品茗,不是稀世罕珍,那也是极其少见,你们可有口福了。”
    “借您吉言!”宋积云说着,看了元允中一眼,示意元允中跟她走。
    元允中没再出幺蛾子,和严老爷等打了声招呼,就和宋积云出了凉亭。
    宋积云气呼呼地走出了一射之地,觉得凉亭里的人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这才压低了声音对元允中道:“你刚怎么突然考校起熊家大少爷学问来?”
    元允中瞥她一眼,道:“我考校他学问?你觉得我能考他什么?”
    宋积云满头雾水:“那你干嘛问他都读了些什么书?”
    元允中不以为意地道:“我就看他有没有胆量答我的话。”还道:“如今看来,还不错!”
    他这是在帮她考验自己的妹夫吗?
    宋积云望着元允中依旧冷漠的脸,缓缓地眨了眨眼睛。
    而凉亭里,熊老爷也回过味来。
    他看着正谦逊地回着钱氏话的儿子,悄悄地问严老爷:“元大人这样子,可不像是和宋老板各取所需的样子?”
    严老爷见熊文清不亢不卑的样子,笑得合不拢嘴,突然闻言,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不是各取所需是什么”,立马就反应过来,他不由收敛了笑意,道:“您这是指?”
    却不禁伸长了脖子,朝宋积云和元允中渐行渐远的背影望去。
    两人肩并着肩走着,宋积云不时仰头说上一句话,元允中必定微微斜身,低头回着她。
    那副迁就的模样,太明显了。
    哪有半点各取所需的样子?
    “您是觉得元大人……瞧中宋老板了?”他心神一震,看了一眼四周,见众人注意力都放在了正满脸通红却温柔地和熊太太说着话的宋积玉身上,他不由眉头紧锁,“齐大非偶,这未必是件好事!”
    特别是宋积云正领着景德镇众人准备烧新青花的时候。
    元允中虽然前途远大,可鸡头凤尾,宋积云留在景德镇也未必就不好。
    熊老爷挠了挠头,直觉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姐妹们,这几天要挂针,更新时间有点乱。
    抱歉!
    尽量更新,是我最后的倔强了……
    (本章完)
    第254章
    宋积云和元允中在住持禅房里喝茶、下棋。
    茶是西湖龙井,棋是云子。
    而且住持的棋艺很不错,元允中棋逢对手,两人常常下着下着就陷入沉思里。
    观棋不语真君子。
    宋积云就轻手轻脚地出了禅房,在禅房院子里小池塘边喂锦鲤。
    元允中就喊了她去帮着数子。
    宋积云看见元允中执白子围出来的大片大片空白,不由看了住持一眼。
    住持呵呵地笑,道:“元大人多谋善断,贫僧甘拜下风。”
    看上去挺开心的样子,数完子之后,却执意邀请元允中再下两局。
    元允中却丢了棋子,淡然地道:“大师好意心领了,等会还要和家里人放风筝,只能改日再来拜访大师了!”
    住持却拉着他不放,道:“难得春日明媚,施主大可在无名寺多住几日。”
    元允中却无意和住持做棋友,客气道:“得了空定来叨扰大师。”
    住持没有办法,只好送了他们出禅房。
    宋积云和元允中走在满目苍翠的青石板甬道间,待看不见住持的身影,她这才低声道:“住持的棋风不好吗?”
    不然怎么只下了两局就要走?
    按之前的打算,他们应该呆在禅房,直到凉亭那边散了,大伙儿再一起去无名寺的饭堂吃斋饭。


上一章
返回

登堂入室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