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陪夫君科举日常

陪夫君科举日常 第62节

    因着这个,十月份,姚温若便拜别了父母,也跟虞念辞行,提前去了京城,想着提前适应下京城的环境。
    日子便这么一天天过着,隔上十天半个月,虞念便能收到姚温若的来信,跟她讲述其在京城遇到的一些趣事儿以及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儿。
    想来是平日里没什么事的缘故,虞念觉得日子过得有些慢,但细想下来,又觉得有些快。
    她的弟弟小阿晏目前才一周岁多一点儿。
    瞧上去仍是个奶娃娃,正是最好玩的时候。
    虞父老来得子,又兼之这个幼子长得随了自己,便更添喜爱。
    时不时便要来林姨娘房中,逗弄下自家小儿子。
    虞念去她阿娘院里,三回里便有一两回能碰见她爹。
    虞父没有什么抱孙不抱子的想法,尤其是小阿晏那小鼻子小眼生的跟虞父小时候宛若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般,不光虞父瞧了喜欢,便是虞家祖母本来对这个小孙子无甚感觉,在见了小阿晏长开后肖似虞父小时候的模样,也是喜得撒不开手了。
    叫虞念说,她弟弟这才叫会生呢。
    若说早些年生下来,还这般颇得虞父和虞家祖母的喜爱,赵氏虽不惧,但免不了也会心里不痛快。
    但如今,许是年纪上去了,自家儿子又娶了媳妇,再过几个月便能给自己添上个孙子,她都是快要当祖母的年纪了,再跟这么个小奶娃娃计较,便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反正虞家将来是她儿子继承,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剩下的赵氏也就不管了。
    反而因着小阿晏生的可爱,跟虞父生的又像,赵氏有时瞧了都不禁有几分喜欢。
    孙姨娘瞧了便不免有些酸,不过也只是在话头上挤兑下罢了,不痛不痒的,林姨娘倒也不在意。
    她现在有儿有女,已经很是满足了。
    而这份满足,在得知姚温若会试得中后,便更添了几分喜气。
    不过喜气过后,林姨娘心中还是不免升起了些许担忧。
    虽说定亲时姚家老爷和夫人都保证过,便是自家儿子中了举人、进士,这门亲事亦是不会反悔,但林姨娘仍心中惴惴。
    虽然这种事少,但确实也不乏有人中了举便抛弃糟糠之妻的实例。
    她实在是有些担忧。
    虞念在听闻姚温若会试得中一事后,亦是为其感到高兴。
    她倒是没有林姨娘的这份担忧。
    首先姚温若不是那等人,便是,虞念也不担心。
    左右现在也不过只是定亲而已,便是成亲,那还有合离一说呢。
    她又不是离了男人便活不下去,在这儿临川县,有虞家护着,她便是自个儿也能过得好好的。
    待这份喜报传到临川县时,已经是四月份了。
    没办法,会试二月份举行,待成绩出来,再传到他们这儿,这个时间便也差不多了。
    五月底的时候,姚温若也回来了。
    这可是临川县近二十多年来再一次有人中了进士,整个临川县都因这事儿躁动了。
    姚家更是热闹,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你怎么来了?这会儿怕是相见你的人,能从临川县排到你家门口了。”虞念看向姚温若笑着调侃道。
    姚温若回来的第二日,便亲自上虞家登门拜访来了,虞父自是高兴。
    再加上虞念与姚温若二人已经定亲,既如此,二人相见倒是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可我想见你。”
    姚温若迎着虞念眼中的笑意说完,倒是自己先红了耳朵,不好意思了。
    虞念瞧着,不由一笑。
    姚温若瞧着便是一副君子温润如玉的模样,倒是比她还容易害羞些。
    见姚温若说完后耳红的模样,虞念眨了眨眼笑道:“听闻会试时,京城下了雪,我当时很担心你。”
    虞念与姚温若二人一边走着,一边聊着这几个月来二人身边的事。
    “嗯,最后那一场时下了雪,好在下雪时不是太冷,化雪时已是最后一天,便不觉得难熬了。”姚温若听到虞念关心的话,嘴角微扬。
    “那就好,临川的冬天很少下雪,不知京城的雪是怎样的?”知晓姚温若当时没事,哪怕现在已经过去,虞念也好似放下一桩心事,听姚温若提起,不由好奇问道。
    她前世也是南方人,很少去北方,少有的几次还没赶上下雪的天,所以听姚温若这般说,便不由升起几分好奇。
    “京城的雪下的很大,跟鹅毛似的,路边还有童子在打雪仗、堆雪人……”姚温若说着说着不由想起自己初见的那热闹欢乐的一幕,跟虞念分享道。
    偏过头来,姚温若见虞念脸上露出几分向往之色,心中不由微动,见虞念抬眸望向他,虽有些不好意思,但仍是对上了虞念的视线,耳朵通红认真的看向虞念道:“待日后,我与你同游。”
    倒是虞念,瞧见姚温若这略有些羞涩的模样,笑了笑,道了声好。
    第59章 第 59 章
    ◎议定婚期(二更)◎
    五月底的时候, 虞念大嫂何氏诞下了虞家这一代的嫡长孙,虞父和赵氏自是喜不自胜。
    这之后,虞父和赵氏又寻摸着,给虞念二哥也定下了亲事, 是同县富商李家的二女儿。
    李家与她们家有些生意往来, 这番结亲, 对两家都好,尤其是对李家而言, 正好能跟虞家攀上关系。
    虞家之后自然是虞念大哥虞弘晟的,不管是虞念二哥虞弘睿还是虞念自个儿的亲弟弟虞弘晏,待虞父百年之后, 都是要被分出去的。
    所以虞父给自家二儿子定下的是同县富商的女儿, 这样小夫妻俩到时候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待这回事了, 虞父和赵氏又想起了虞悠的婚事来。
    虞悠今年已经十七, 定亲也已经快两年了, 因为男方那边双亲早亡,跟陆家那边的族老商量了下,最后把两家的婚事定在了今年六月十八。
    正好待二人成亲后,再过差不多两个月,便是院试, 倒不会耽误。
    至于虞念的婚事,因为姚温若才考取了进士的功名,有一个半月的探亲假,两家商量了下,便想在这一个半月内把这门婚事给办完。
    这样待姚温若返京, 小夫妻两个便可以同去, 也有个照应。
    虞念没有意见, 姚温若更是满心期待,剩下的便是挑个好日子了。
    最后挑出来了三个好日子,六月十八,六月二十九,七月初九,姚家确定好日子之后,便派人送到了虞家,与虞家商定最后的日子。
    “六月十八跟五丫头这边的日子重了,虽说不是不能两姐妹同一天出嫁,但婚嫁一事本就繁琐,同一天怕是容易乱。”赵氏与虞父拿着姚家递来的帖子商议。
    “夫人说的是。”虞父闻言亦是点头。
    “七月初九,看着倒是个好日子,只是过后时间便有些紧张,温若的探亲假只有一个半月,到那时,时间便也差不多了。”虞父看着红纸上的这三个日子,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就是说呢,怕是太赶了,总不能成亲没几日便上京吧。”
    “要不就定个中间的日子,六月二十九如何?”赵氏指着中间的日期看向虞父。
    “既与五丫头成亲的日子错开了,待六丫头成亲后,返京的时间也不至于太赶。”
    “那便定在六月二十九吧,左右三个都是好日子,我一会儿派人跟姚家说一声。”虞父最后点头。
    家中两个姑娘婚期都定在了六月份,仔细算下来,日子也不剩多少了,虞家上下自然是忙碌了起来。
    便是虞念这个当事人也逃不过这一截。
    被绣娘们围着,量尺寸。
    除了嫁衣,还有春夏秋冬的衣服,也要事先置备下。
    虞念还好些,相比虞悠那边,她这边日子还要宽裕些。
    转眼,日子便来到了六月初。
    家中嫁出去的几个姑娘相约回来给两个即将出嫁的妹妹添妆。
    便是远在府城的虞念二姐姐一家也都回来了。
    因虞悠出嫁的日子在前,如今已经是六月初了,大概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便是虞悠出嫁的日子。
    所以这一天,姐妹几人便都聚在了虞悠的朝霞阁里。
    待将准备给虞悠添妆的礼物送出去后,几人围坐在桌子边闲聊。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间,五妹妹和六妹妹也都长大了,到嫁人的年纪了。”虞念大姐看着虞悠和虞念感叹道。
    “是啊,当年我出嫁时,五妹妹和六妹妹还都是一脸的稚气呢,如今,也都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二姐虞想,听了这话亦是感叹。
    想想也是,她们孩子都好几岁了。
    “上次四妹妹出嫁时,曾言望二位妹妹玉成其事,早遇良缘,如今一看呢,倒还真是被四妹妹给说准了。”三姐虞意,看了眼虞慧,接着又笑着看向虞悠和虞念道。
    虞慧这会儿相比出嫁前更添了几分风韵,闻言不由笑道:“三姐记得倒是清楚,既如此,我便再在这里祝二位妹妹与妹夫,白头偕老,琴瑟和鸣、早生贵子了。”
    虞念闻言,向她四姐道谢,没什么不好意思。
    至于虞悠,则是有些强颜欢笑的意味了。
    若说一年前,她还只是有些嫉妒她六妹妹的婚事比她好,但还能在她阿娘的劝说下,开解自己。
    但现如今,在姚温若中了进士的情况下,虞悠心里则是为自己感到不平了。
    她又不比她六妹妹差多少,结果她爹却给她定下了位农家学子,甚至连秀才都不是。
    她后来也打听过了,那人家中资财不过村里一座老宅并几亩田地,旁的便再也没有了。
    早些年,其家中还能算的上是小富之家,其祖父还是位秀才,只是其父亲实在是不争气。
    早年间其祖父还在时,其父亲被其祖父压着考中了个童生,后来考秀才屡考不中,又吃不了苦,最后自暴自弃,还染上了酒瘾和赌瘾。
    便是连家中田地都卖了大半。
    直到有一次赌博输的不老少,去喝酒撒气,回来路上掉进路边沟里淹死了,直到第二日早上,这才被同村的人发现。
    要虞悠说,幸亏这人喝酒淹死了,若不然怕是整个家都被他给祸祸没了。
    其母当初生其时又难产了,好不容易救过来,也是体弱多病,常年吃药的身子,在其父走后,勉强撑了两年多,便也走了。
    这便是她爹说其父母双亡的缘故了。
    她若是嫁过去,是不用上事公婆了,可这一贫如洗的家境,难不成还要用她的嫁妆供其读书吗?


上一章
返回

陪夫君科举日常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