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刑侦:夜半鹤知

刑侦:夜半鹤知 第29节

    明明这群小混混推孙远丰的时候,已经离孙远丰的死亡时间很近了。
    不过,在诸多供词里,有一个细节让单瀮比较在意。
    假金链子在反复坦白自己罪行的时候,交代了不少细节,比如,他把孙远丰手里的酒瓶抢了过来之后,因为被抓了,很生气,直接把酒浇了孙远丰一头,最后把玻璃瓶给砸了。
    根据陈丽丽提供的收银信息,孙远丰买酒的时候才7点出头,这和刘大强的话是对得上的——孙远丰从上一个饭局里不欢而散,出门右转,来到便利店。虽然不知他为何买了绳子,但是坐在门口喝酒,一定是因为刘大强的话让他犯了愁。
    混混们抵达便利店的时候,便利店快打烊了,那也就是说最起码已经在8:30左右了。陈丽丽给他男朋友发的求救短信,显示时间是晚上8:45分……
    孙远丰买了一瓶500ml的玻璃瓶啤酒,从七点喝到八点半,喝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怎么还会剩下“半瓶”给假金链子拿来浇头?
    单瀮不认为假金链子在撒谎,陈丽丽一个小姑娘与孙远丰素昧平生,无冤无仇,似乎也没有伪造短信的必要。小混混当时也说,当时店里要打烊了……
    孙远丰借酒消愁,就喝得那么磨叽?
    他买的绳子,是因为被刘大强一番话说得想不开,还是说,他本来在便利店门口就与人有约?不巧遇到汪陈吉?
    他约了什么人,办事还需要绳子?
    *
    案情停滞不前,林鹤知的培养基们也没传来什么好消息。
    孙远丰送检的□□来自尸体,自然培养出了一些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常见的细菌——这些大概率是在死亡后出现的——可它们都没有什么强致病性,没有任何一种病原体,可以解释孙远丰被“啃食”的尸体。
    直到第六天,骨髓培养出的沙氏琼脂上,在三十七摄氏度培养出了一条条酵母样的乳白色菌落,无染色,不长毛,放在显微镜下看,它像是某种杆状的节生孢子,但它没有发芽,而是像一根根歪歪扭扭的竹竿。
    真菌感染!
    在培养的时候,孙远丰已经死了一段时间了,污染最大的自然是血液。至于这个骨髓里的真菌,是死后出现的,还是死前就有呢?如果骨髓生前就携带这种真菌,它有没有可能是孙远丰溶骨性骨质流失的罪魁祸首?
    林鹤知并不是微生物学的专家,他把宫建宇拉到了显微镜前:“你看这个像什么?”
    “这我怎么一眼就看得出来,”宫建宇摆摆手。
    这孙远丰死都死了,宫建宇更关心凶手具体是谁,倒不太关心他生前到底得了什么治不好的病:“这看着像是什么真菌?我怎么知道,我是公安的法医,我又不是医生!”
    “那可不可以测序一下?”林鹤知等了这么多天的结果就摆在眼前,他有些急不可耐,恨不得直接知道答案。
    宫建宇斜眼看着他:“……这个细菌的dna测序,和咱们破案有什么关系吗?”
    林鹤知:“……”倒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宫建宇笑眯眯地摆出一副铁公鸡的模样:“测序是免费的吗?燃烧的可是破案用的经费呀!要测你自己掏钱。”
    林鹤知:“……”
    没有办法,林鹤知只能给自己大学时的微生物学讲师,宁港二院的检验科主任赵梅发了一封求助邮件,主述了病人的病症,同时附了几张培养基与显微镜下的照片。
    很快,赵主任回了消息:这是37度的?室温下长什么样?
    既然是人活着时候发病,林鹤知自然选择了模拟体温的37度培养。不过,他很听话地将琼脂放回室温里。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原本干干净净的琼脂上,出现了点点血红,好像每一朵圆形的白色菌落都在往下滴血。同时,温度从37变成25,显微镜下的真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形状改变——
    先前那些光秃秃的“竹竿”上,张牙舞爪地长出了枝丫,而在枝丫尽头,长出了一只只“骷髅手”形状的芽头。就像林鹤知第一次看到孙远丰被啃空了的肺部时那样,光是看着那一只只“手”,他就感到汗毛倒竖。
    温度改变形态,血红色,真菌,结节状肺炎,溶骨性骨质流失……这些特征汇聚起来,林鹤知在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他准备好图片,又发了一封邮件:赵老师,这个是马尔尼菲蓝状菌吗?
    对方直接一个电话回了过来,语气非常兴奋:“小林,你这是哪来的样本?病人在哪里?”
    林鹤知顿时有点尴尬:“……”病人死了。
    赵梅:“……”
    “这种真菌感染非常罕见,死亡率极高,”赵主任叹了一口气,“诶,主要是难确诊,你看到的这个东西,血液痰液很难培养出来,经常被当成结核菌治,我这一辈子也就只见过五例——都是别的地方几年看不好,送来就死了。要是能早点发现就好了。”
    林鹤知:“……我是骨髓培养出来的。”
    “对,没错,皮肤和骨髓培养阳的概率大一些。”赵梅对病例非常好奇,“能麻烦你把真菌样本送一份来二院吗?我想测序确认一下,然后,方便再带一份死者病历来吗?”
    林鹤知一想到去二院,整个人都僵硬了。
    赵梅倒是兴致盎然地叨叨:“我对这种细菌非常感兴趣,可能凑七八个病例,就能整合起来,写篇论文。”
    想到对方如此热情地帮了自己,林鹤知只能应下:“没有问题。”
    林鹤知向孙远丰父亲复印了材料,戴上口罩,去了二院。二院人总是很多,患者和白大褂们进进出出,林鹤知没坐扶梯,一进门,就做贼似的钻进消防通道,一直走去五f检验科实验室。这医院一半都是宁港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同学,他之前也算是院长手下的红人,很快,林鹤知就被人认出来了。有年轻的技术员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顿时扭头和身边的人交头接耳。
    还好赵梅及时出现,把他带进了办公室。
    “哎呀,小林呀,”赵梅还是老样子,一头蘑菇头,笑起来眉目弯弯,“在法医那边做得还习惯吗?我早说了,你其实可以留下的,陈院长也真是的,不惜才啊!他们不要,我们检验科要!这里和实验室工作也没什么区别,还不用和人打交道,特别适合你。”
    赵梅显然是对这份培养基爱不释手:“嘿嘿,真漂亮。”
    “人死了的确好相处一点,”林鹤知僵硬地递过材料,满脑子都是刚才那个小医生看到什么惊天大八卦的眼神,“对了,这个病历可能不全。”
    赵梅迅速浏览了一下,点点头,问出了那个被林鹤知问了一百遍的问题:“他有没有艾滋病?”
    林鹤知摇头:“听身边人说测过很多次,都是阴性。”
    “奇怪了,我之前遇到的那几个都是艾滋。据说90%的感染者都有艾滋病。”
    正常人接触了这种真菌也不会生病,但一旦感染,这个病就极其难治。
    赵主任又问:“他是广西那边的人吗?他有没有吃过竹鼠?”
    林鹤知一愣:“他是本地人,吃不吃竹鼠我就不清楚了。这个和竹鼠有什么关系?”
    “我之前那几个病历,都是南边来的,而且都吃过竹鼠。据说那什么银星竹鼠啊,马尔尼菲真菌携带率高达96%咧,那咱们这边没这个风俗,吃竹鼠的人,总有几个倒霉中招的。”
    林鹤知出于好奇,回去时又找了孙远丰父亲:“冒昧问一句,你们家会吃竹鼠吗?”
    “竹鼠?”孙父露出一脸疑惑的表情,“我们家从来不吃这个。”
    是啊,放盐省这里,不知道竹鼠可以吃的都大有人在,根本就没有这个习惯。
    “孙远丰发病是三年前,也就是他19岁左右,”林鹤知又想了想,“当时,他有去过两广地区旅行吗?去东南那边?”
    孙父想了想,又否定了。
    老人有些疑惑:“为什么问起竹鼠?”
    “就问问,”林鹤知一耸肩,“他这个病,有可能是从竹鼠身上传来的。”
    孙远丰父亲思考片刻,突然激动起来:“李方以前养过竹鼠的!”
    这个名字听着有些耳熟,林鹤知反应过来:“李方?这不是那个卖保险的?不愿意给孙远丰办理赔的那个?”
    “对对对,”孙父连忙应到,“他主业是卖保险的,但还有副业吗,当时也不知他从哪里听来的,说养殖竹鼠赚钱,几年前确实养过的。后来也不知是经营不善,还怎么着,反正没有后续了。”
    “之前小远说……要追一笔钱……”孙父两只手绞在一起,“上回警察问我,我就觉得只能是他了。他堂哥虽然拖拖拉拉,但只要有盈利,就会主动还钱。堂哥那笔钱,是我催着的,但李方那里,就只有小远在联系。”
    “他和我说,他病得这么厉害,一定能赔的。”
    林鹤知抬了抬眉,又给单瀮打了个电话:“那个李方你们有没有查过?”
    第34章 有疾
    警方又联系上了李方。
    男人比孙远丰大了七八岁, 身穿一身廉价的衬衣,打着领结,发胶油油亮亮地往脑后梳去,露出一个长满了红疙瘩的脑门。
    11月1日晚, 李方有一个应酬, 和客户一块儿吃饭吃到了八点左右, 接下来按他的话说,是直接回家了,从来没有见过孙远丰。
    “我已经有三个多礼拜没见过他了。”李方说这句话的时候, 带着一种“谢天谢地”的解脱感。
    “是,他的确因为保险的事找过我几次, 每次也都是不欢而散。”李方头疼地捏了捏眉心, “但我说的很明白了,规则就是规则,当初合同就是那么签的,不能赔就是不能赔,我上哪儿变戏法给他赔去啊!”
    “他那些病历证明,我都帮他交上去过了, 上面反馈下来不能赔, 那我也是仁至义尽了嘛……”
    “而且, 我本来就要跳槽了。”李方嘀嘀咕咕,“我想着吧, 能躲则躲,躲到月底我就走了……把他这个麻烦踢给我的继任我就不用再烦了。”
    单瀮在心底评估了一下李方的作案动机。
    首先,如果理赔也是公司理赔, 不需要李方掏钱。
    其次,李方的离职手续都已经办好了, 就等着月底跳槽。如果说他的目的是摆脱孙远丰,那的确没有任何杀了他的必要。
    虽然说,李方的不在场证明只到晚上八点,并不能覆盖孙远丰的死亡时间,但单瀮觉得,他的作案动机是比较弱的。
    于是单瀮另起话题:“听说你之前经营过一个竹鼠养殖基地?”单瀮问道。
    李方一愣,半晌才局促不安地答道:“……是的?”
    “就很小一个,早就不干了,警官,那都好几年前的事了。”
    单瀮:“具体是几年前?”
    李方小声:“……三、四年前吧。”
    林鹤知在监听室眼睛一亮——这个时间点,与孙远丰发病的时间点是吻合的。
    “你和孙远丰那个时候就认识了?”单瀮帮林鹤知问道,“他接触过你养的竹鼠吗?”
    也不知李方是不是急着和死者撇清关系,开口就否认:“当然没有接触过!我说都没有和他说起过,那时候他才刚成年呢,能懂什么事?”
    单瀮敏锐地捕捉到:“所以,那时候你们就认识了,只是你没有和他说过养竹鼠的事?”
    “对。认识是认识的……我没和他没说过竹鼠,如果他知道,恐怕是家里长辈告诉他的吧?”李方挠了挠头,说李家和孙家一直是有往来的,但主要是家里长辈亲近一些,到了他们这一代,着实没什么共同话题,纯属叫得出名字的陌生人。
    李方挣扎着:“警官,我和孙远丰真的——我们真的没有什么交集——我一直以为他是自杀的,要不是你们找上我,我压根都不知道——你们不会怀疑我吧这事真的和我没有关系!”
    这会儿轮到林鹤知难受了。
    孙远丰没有接触过他的竹鼠?
    那又是从哪里染上的?
    林鹤知一个没忍不住,直接推开门,冲进隔壁:“那你们这里,还有别的人家也养殖竹鼠吗?”
    单瀮警告性地清了清嗓子:“……”让他闭嘴吧,显得警方问问题都很不专业,让他继续说吧,这到底是为了查竹鼠还是查凶手啊?!
    李方像是脑袋被什么砸了一下:“啊?这件事和竹鼠到底有什么关系?”
    林鹤知站在单瀮身边,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地冷冷开口:“问你话呢。”
    单瀮:“……”
    “我我我说,我说,”李方立马哆哆嗦嗦地开口,“溪口村的话,的确就我那一家,规模也不大,当时是网上看到一些农村地区,掀起竹鼠养殖热,说竹鼠这个肉质营养高,味道鲜美,能卖很好的价钱。我家里以前养过鸡,后来禽流感扑杀了一波,也就不养东西了,家里给我十万,试着投资一下。”
    “后来发现,竹鼠也不是那么好养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竹鼠运过来以后水土不服,反正就很容易死,活下来几只吃得也很多,尽成了亏本的买卖,我们也就放弃了。”


上一章
返回

刑侦:夜半鹤知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