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庶女嫡谋

庶女嫡谋 第321节

    杨三郎也要带着禁卫军去复命,兄弟二人在宫门外看到了黎勇锋。
    “二位,请卸兵刃!”黎勇锋亲自带人守在这里,并非是皇上的命令,而是来接收生还的禁卫军的。
    五百禁卫军送嫁,回来的只有一百人,是所有队伍中伤亡比例最高的一支。
    而且禁卫军当时执行的却是最不危险的任务,可见禁卫军的能力,因为此事,黎勇锋在皇上面前头都抬不起来。
    杨家兄弟入宫后,黎勇锋看着归来的这一百人,他们的气势完全变了,是真正的军人了。
    “统领。”见到熟悉的上峰,禁卫军们集体伤感起来,他们确实给禁卫军丢人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四百名战友。
    “先不说其他的,林冉、张鼎随我入宫,其余人先回家休息,三日后再来轮值。”
    黎勇锋带走了两名心腹,入宫后将二人带到一座偏殿,关好门后问:“你二人将这一路的事情一五一十告知本统领,之后皇上会问你们同样的问题。”
    二人对视一眼,开始将此行经历告知上峰,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这一路有多艰险,才知道西凉军有多强。
    “秘密武器到底是什么?”京城收到消息更迟,对秘密武器的传闻五花八门,成为朝臣们最牵挂的事情。
    “其实,其实我们也不是太清楚,路上的行李我们都检查过的,除了一
    点嫁妆就是粮草,并未有武器。
    直到河西坞堡,杨六夫人命人抬出了几个箱子,箱子里是竹筒,我们之前都以为是炮竹,但丢出去后却能爆炸伤人命。”
    “但那东西数量不多,如果事先有防范,也很难伤到人,主要是太突然了,我们自己都被吓了一跳,然后杨三郎就带我们追击残军,并与杨统领汇合了。”
    黎勇锋慎重地问:“那东西是从京城带出去的还是他们中途才弄来的?”
    二人同时摇头,“此事我们也曾讨论过 ,出发时好像并没见过那几口箱子,但路上我们一直有人守着,并未发现有人来送东西啊。”
    “你们刚才说,那坞堡事先就被杨家护卫占领了,还重新加固过,既然不是你们带去的,那就是他们带去的了。”
    一个杨家,光是护卫就能有如此战斗力,还有这样的秘密武器,这才是最近朝臣们最关心的问题。
    也难怪那么多人不放心杨家,认为杨家权势过盛,就连他,也觉得杨家藏的太深了。
    而此时,杨三郎就将一张炸药的配方呈递给皇上。
    “这张方子威力不足,并不能做出威力强大的武器,只是在如今鞭炮的配方上调整了硝石的比例,再加上锋利的铁片做成炮仗,突袭时比较有用。”
    皇帝没想到这么轻易就得到了这张配方,他还以为需要旁敲侧击探询一番。
    “这是出自谁之手?”
    杨三郎很想回答是他六弟妹,但
    事先大哥已经交代过,不能把六弟妹牵扯进来,整件事六弟妹就只能是个被牵连的受害者。
    第536章 好丈夫
    杨三郎坚定地说:“是杨家名下的一座烟花厂,就在离京城不远的保定,有位年轻师傅不小心弄错了配比,不小心炸毁了一座作坊,就是今年年初的事情,不知您是否还记得?”
    这样的小事皇帝当然不记得,不过有迹可循很好查,想必杨家不可能说谎。
    “军器司也正在研究这方面的武器,只是尚未有进展,有了这张配方,想必他们很快就能改进出更好更强大的武器,甚好!朕要重赏你们!”
    皇帝金口一开,御书房内的气氛都变了,几位大臣好不容易才说服皇帝惩治杨蹇统领京畿卫不利,结果罪名还未立,奖赏先得了一个。
    岳大人忍不住开腔质问道:“杨家既然早就得了这个方子,为何此时才献出来?若不是此物在西北被人看到过,杨家是否想独占此物?”
    “咳咳……杨家世代忠烈,为大庆尽职尽责,必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杨三郎心直口快,当场就反驳道:“岳次辅看来是不够了解军器司的工作,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配方,做出来的东西甚至可能误伤自己,杨家花费数月也不过做出了一百枚竹筒炮弹,而且效果许多人也看到了,并不理想。
    也正因为在战场上实验过,杨家才敢将配方献给朝廷,否则一个无用的东西,只会浪费朝廷的经费与时间。”
    皇帝被说服了,“爱卿说的对,既然是用在战场上的利器,就应该在战场
    上实践才知结果。”
    岳大人还想说什么,被皇帝阻止了,说一千道一万,皇帝的心是偏向杨家的。
    “两位将军也辛苦了,先回府休息几日,朕改日再宣二位进宫谈话。”
    杨家兄弟告退,御书房里只剩下一群文臣。
    皇帝不理他们,打开杨钺和邵承启送回来的奏报,二人都十分详尽地记录了这场战场战争,从这些文字里就能想象出当时的场景。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就是在邵芸琅抵达瑞安寺后,谁都没想到会因为一个女人的到来改变了战局,更没想到杨钺会抓住这个机会,利用邵芸琅布下了一场完美的局。
    “皇上,功是功,过是过,您可以重赏杨钺,可禁卫军与京畿卫损失如此惨重,杨蹇与杨威要负首要责任,请皇上三思。”
    禁卫军与京畿营中有许多当朝官员的子嗣,此次死在战场的也不少,若不惩戒杨家兄弟,反而替杨家招来仇恨。
    “天色不早了,众位爱卿出宫吧。”皇帝心中有数,并不想将自己的心思完全暴露在朝臣面前。
    西北军营,杨钺让杨家军全部回山海关,自己带着邵芸琅回京,说是回京,路线却绕出了西北军地界。
    杨钺嘴里咬着一支糖葫芦,坐在马背上优哉游哉地走着,身旁是马车,马车的车门和窗帘都是打开的,方便邵芸琅赏景。
    杨钺刚吃完糖葫芦,窗户里又递出来一串葡萄,用冰块冰过的,十分冰爽可口。
    杨
    钺骑马走了一段,见日头高升,弃马钻进马车里,车内放着冰釜,热风吹进来变成凉风,连赶路的疲劳也消散无踪了。
    “还是不打仗舒服啊,这样的日子真是赛神仙。”杨钺把头枕在邵芸琅的腿上,视线追随着她的双手,一刻也离不开。
    邵芸琅用帕子盖在他脸上,“你睡会儿吧,到了下一个落脚处我叫你。”
    杨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路线是邵芸琅选的,去哪也是她定的,他只要陪着就是,每日除了吃吃喝喝就是骑骑马睡睡觉,再惬意不过。
    丫鬟们都坐在另外一辆马车上,不用伺候主子,因为伺候的活都被将军抢了。
    “我从不知道男人成了亲后会变成这样,又粘人又殷勤,将军真是个好男人。”
    “是啊,而且还是个妻管严呢,上回咱们在陈塘落脚,一名女子见将军长得好,送了他一篮子花,夫人一个眼神,将军赶紧把花篮子还给人家了,连眼神都不敢落在那姑娘身上。”
    “可将军毕竟是一家之主啊,他这样卑微是否不太好?”姚如兰绞着帕子问。
    “好与不好那也是夫妻之间的事,咱们朝中也有不少老大人是怕内人的,将军刚成亲,能这样一辈子才好呢。”
    杨钺这半年来过得太累了,时常受伤,人瘦了一整圈,气色也大不如从前,自从成亲后,邵芸琅每日好吃好喝的供着,每日让他睡足五个时辰,这才将他的身体养回来
    了一些。
    邵芸琅将马车里的香换成安神香,给杨钺上半身盖了一条纱布毯子,然后靠在墙壁上一边看书一边给杨钺打扇。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听到杨钺闭着眼睛说:“皇上会相信那配方是烟火厂意外所得吗?”
    “他有什么理由不信呢?那个弄错配比的年轻师傅已经丧生在那场事故中了,只留下一张手稿,那些竹筒也确实是在杨家的烟花厂做出来的,经得起查。”
    邵芸琅把手放在他额头上,轻声问:“你觉得皇上会去查证吗?”
    “会,他已经是一名成熟的帝王了。”
    “那你应该很欣慰,大庆的未来是繁华昌盛还是走向衰败,取决于帝王的能力。”
    杨钺抱住她的腰,把脸贴在她肚子上,“谁不想过太平安稳的生活呢?只有国家富强繁荣,咱们才有底气抵御外敌,才有底气带领将士们走向战场。”
    “你是一名合格的将军,但我希望你记住,你如今有妻,将来也会有子,你可不是一个人了,不能随心所欲地将这条命葬送在战场上,得经过我同意,知道吗?”
    杨钺抱紧她,笑着说:“遵命!我的太皇太后!”
    他坐直身体,从一旁拿了药茶一口喝完,然后往自己嘴里和邵芸琅嘴里各塞了一枚蜜饯。
    “我现在很惜命的,我好不容易才娶到你,要是年纪轻轻就死了,岂不是便宜了别的男人,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
    杨钺将邵芸琅扑倒,
    啃着她的脸颊和脖子,等马车突然停下来,他才赶紧起身,替邵芸琅整理凌乱的衣领。
    第537章 争吵
    邵芸琅朝窗外看了一眼,马车外是一片良田,路上有行人经过,他们抵达凤州了。
    马车在城门口排队,车夫敲了敲车门,“少爷,少夫人,咱们要进城了,城门口有检查,您二位做好准备了吗?”
    杨钺咳嗽一声,钻出马车回到马背上,带着长戈和长戟先一步到城门**涉。
    他可以接受检查,但车上的女眷是万万不行的。
    他气质出众,穿着富贵,胯下的枣红色大马更是一眼就能看出是稀有品种,就连随从都格外精神。
    “您三位……”县城的守卫不太敢问话,直接放开让行。
    杨钺骑在马背上,目光冷凝地看着他们,等马车过来,指着车上说:“车上是本少爷的夫人,第二辆马车上是丫鬟,后面是行李,查吗?”
    守卫瑟瑟发抖,深怕自己回答一个“查”字,对方会立即拔刀砍了他。
    毕竟他马背上挂着的那把刀,闻着就充满了血腥味。
    “放行!快放行!”
    杨钺带着车队进城,后方有人不满地问:“他们怎么可以不用检查?”
    凤州收城门税,每个进城的人都要按人头交脚税,检查不过是拦截百姓的借口罢了。
    “少废话,不想进城就滚!要进城就过来交钱!”
    杨钺不是来反腐的,对此只当看不见,带着邵芸琅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长戈先一步将整个客栈包下来了,因为他的大手笔,整个凤州很快就知道来了位有钱的少爷。
    第二天,杨
    钺和邵芸琅单独出门,发现客栈外多了许多人,有殷勤自荐当向导的,有向他们卖东西的,就连街上的衙役都多了几个。
    “少爷,要带路的吗?”
    “少爷,尝尝我家的酒吧,凤州最出名的酒。”
    “少爷,您去哪儿?我是本地最出名的中人,您想买任何东西都能帮您找到最好的。”
    杨钺摇头,驱散了他们,给街边的乞丐丢了几枚铜板,然后拉着邵芸琅骑着马儿在街上闲逛起来。
    战争过后,他们每到一处,最喜欢到热闹的街市中行走,看到百姓能安居乐业就是战争最好的结果。


上一章
返回

庶女嫡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