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庶女嫡谋

庶女嫡谋 第329节

    他们今日来,是因为听了一些谣言,有些担心被夫人赶走才过来讨个心安的。
    他们是谢府的下人没错,但会被分到这里就是谢家不想要的人,回去了他们也不会有更好的
    去处。
    这庄子靠近京城,主人家偶尔还会来,总比分到更偏远的庄子上种地强。
    “那就好,当初就说好的,你们的月银谢家拿一份,我这边拿一份,以后还是如此,将来你们想脱籍,只要没有犯过事,直接找庄头带你们去办手续就行。”
    几家人一听这话,赶紧磕头谢恩。
    脱籍的事暂时是不用考虑的,他们没地没房,就算脱去奴籍也无力为生,还不如在这里,吃住不用愁,还能攒些钱财给孩子们嫁娶。
    一个庄子的账没什么好查的,邵芸琅只是随意翻了翻,出了京城,好像一切喧嚣都停止了,让她十分不习惯。
    但她知道,许多事情还没结束。
    “夫人,老太君醒了,说是想喝梅子汤,厨房那边已经在做了,一会儿给您也端一碗来。”姚如兰这两日忙得很,两边院子跑的勤。
    “不用端来,我过去那边和老夫人一起吃。”邵芸琅换了一件薄衫,水色的裙摆,带着一点珠光,尤其是走到阳光下,更加炫丽。
    “夫人的衣裳真好看啊。”
    “那是自然,那可是贡品,全大庆也找不出第二匹,被皇上赏给了我们爷。”
    “可惜了,这样珍贵的布匹夫人只在家里穿,若是穿到外头去,肯定人人羡慕。”
    “傻话,咱们夫人还缺一匹好布料不成?”
    姚如兰想想也是,在姑苏时,夫人就有成箱成箱的衣裳,好看的布料堆满了一整个库房,要不是她自己
    很少动针线,肯定能做出各式各样绝美的衣裳。
    杨钺在御书房陪皇上下棋,一盘观战的是熹王,这皇家兄弟俩最近感情不错,皇上时不时就招熹王入宫伴驾。
    “朕又输了!”皇帝丢下棋子,将一旁的彩头推到杨钺面前,“我们兄弟俩的东西都被镇国公一人赢走了。”
    熹王刚下输了三盘棋,也输掉了不少好东西,心情郁闷的很,“可不是,皇兄一定要拉着臣弟一起与镇国公下棋,我那点好东西全赔干净了。”
    “哈哈,你也太会夸大其词了,堂堂王爷,还能就这点东西?好了好了,一会儿走的时候,去朕的内库中挑几样喜欢的东西回去。”
    熹王眉梢一动,当即欣喜地应下,心中却想:老二这是想考验他的心性吗?他又不是那眼皮子浅的。
    他自幼受宠,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哎哟,看这天色不早了,皇兄还有大把的奏折要批阅呢,臣弟就不打扰您了。”
    皇帝指着杨钺说:“朕还有边防的事情要与镇国公谈,这回不留你用膳了。”说完让人带他去内库挑东西。
    等熹王一走,皇帝换了一副坐姿,身体也放轻松了,摇头笑道:“明明过去这么多年,瞧见老三,朕还是有些敬畏他。”
    说是敬畏,换一种方式就是害怕,杨钺竟然拿不准他的话是真是假了。
    “您是君,他是臣。”杨钺强调道。
    “话虽如此,可他毕竟是朕唯一的亲弟弟了,
    朕也不忍心对他太苛刻。”
    第550章 野心
    这话杨钺没法接,当初大皇子和四皇子都是被他除掉的,真论起来,他岂不是杀了皇上的两个亲弟弟?
    在当初那个境况下,他确实有从龙之功,可万一皇上念起亲情来,他的罪过就大了。
    “皇上可以留熹王长居京城,也好多亲近亲近。”
    “远香近臭,这个道理朕也懂,但滇南确实太遥远了,朕要传召他一回也难,朕想给熹王换个封地。”
    杨钺低头收着棋子,平静地说:“臣没听说过换封地的先例,皇上恐怕要先问过礼部官员。”
    “这不过是小事,换个离京城近一些的,富庶一些的封地,朝臣们会同意的,熹王也会同意,皆大欢喜。”
    杨钺心道:恐怕未必。
    “杨爱卿,你来。”皇帝带杨钺走到御书房后的休息室,这里是皇上临时休息的场地,但在床的正对面,挂着一幅巨大的大庆舆图。
    “你来看,大庆的版图从太祖建国初期到现在,已经向外延伸了百里之大,在朕有生之年,若是能将东辽的领土归入我朝,再将这一带的大草原划入版图,待朕归天之时,也就死而无憾了。”
    杨钺第一次在他身上看到了“野心”二字,当年那个被自己推上皇位的懦弱王爷确实不存在了。
    杨钺指着那片大草原分析道:“这片草原很大,而且之前住着的游牧民族都被西凉收拾的差不多了,目前应该大部分操场是空着的。
    臣提议,可以在这里建马
    场,建畜牧场,有足够丰盛的水草,但要想将这整一片草原都守住,不太可能,没有长城天险,没有地域优势,这里太开阔了,随便一支队伍都可能入侵。”
    皇帝拍着他的肩膀,“杨卿,朕视你为兄弟,朕的史册上定有你浓墨重彩的一笔,你可愿意为朕开创大庆的盛世?开疆拓土,那不也是身为将军的毕生志愿吗?”
    杨钺想说并不是,他只想守护好百姓,只想天下太平,并不想开疆拓土。
    每一寸土地的拓张,都是用将士们的性命换来的,就为了那一点草原值得吗?
    “皇上,我们西北也有不少合适养马的地方,塞外太远了,一场大雪就可能阻隔几个月的交通,还有可能遭受更北部摩斯人的骚扰。”
    “所以,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兵力和武器,那个秘密武器已经在研究了,如若能成功,那将是我们迈出胜利的第一步。”
    杨钺暗暗皱了皱眉,那凶器他见识过的,是在上一世,直到景泰十年才被一名炼丹道士配出正确的配方,威力确实强大,但在军器司接手研发过程中,曾炸毁了好几座军器场,损失惨重,最后由太皇太后和首辅大臣一致通过,将此种武器封存,永不研究。
    直到景泰十八年,大庆也没有再出现过这样的武器。
    杨钺知道,这东西要是成功了,确实能成为一大利器,那皇上更无法扑灭心中开疆拓土的渴望了。
    “臣虽未亲
    眼见过,但既然是用硝石制作的武器,极易燃炸,军器司要研究最好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否则恐怕伤亡惨重。”
    “朕明白,目前还在筹建阶段,军器司的唐司长保证,长则五年,短则三年,一定会有所进展。”
    杨钺单膝跪下,“那臣就等着验收成果的那一日了。”
    “哈哈哈,平身吧,也多亏了杨家,才让朕得到了这么好的东西,没有杨家,朕可怎么办啊?”
    “皇上过誉了,杨家也不过是与千万普通百姓一样,一心只想维护太平而已,臣是大庆的子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应该的。”
    “好!朕相信你!不管外人如何离间我们君臣,朕都是相信你的!”
    “臣,谢主荣恩!”杨钺出宫时面无表情,内心起伏不定,不愿意相信他扶持上去的帝王是个穷兵黩武的人。
    但仔细想想,一个帝王想建功立业也没什么错的,如果将关外的土地都纳入国土,那以后也就不用再担心外敌入侵了。
    回到镇国公府,杨钺连内院都没进,直接在外院歇下了,一晚上睁着眼睛想了很多。
    第二日,他如常去上朝,听一听文官们五花八门的朝政见解,有种回到前世旁观朝会的感觉。
    而自己是旁观者,并不参与他们的讨论。
    散朝后,杨钺去与皇帝请辞,“虽说刚经历了一场胜仗,但也要小心防范,东辽目前是老实了,但也难保不会趁虚而入。”
    “你说的
    有理,东北军伤亡也大,你得回去主持招兵一事,朕……”皇帝想让杨钺扩招,可一想到当下的国力,不敢随便开这个口。
    “至于你屯兵制的提议,朕准了,接下来朝廷会仔细探讨出细则,你可以等消息。”
    杨钺欣喜应下,抬头时犹豫着问:“皇上可别因为此事与大臣们伤了和气,在朝政上,他们经验老到,想的更加周全,末将不过是从武将的利益出发,能行与否还是要朝臣商议后再定夺比较好。”
    “朕也不是无知小儿,此事朕思考数日,利大于弊,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案,他们每日除了吵吵吵,只会担心这担心那,不同意屯兵制不过是怕你拥兵自重罢了。”
    “皇上放心,臣此生只有两个目标,一是国泰民安,二是与内子逍遥度日,内子最怕麻烦,她更愿意与臣住在外地。”
    提起邵芸琅,皇帝感慨道:“国公夫人乃当世少有的聪明人,难怪你当初要凭手段求娶,皇后本来还提议让朕赐予你几个美人,朕一想到你是个妻管严,不敢答应下来。”
    杨钺吓一跳了,拍着胸口说:“还好皇上知我懂我,否则就真是害死我了,内子绝不是个大度之人。”
    “若是朕赏赐的美人呢?难道国公夫人还敢拒绝不成?”
    “不不,她不会拒绝,但她会来折磨臣。”
    皇帝极感兴趣地问:“怎么个折磨法?”
    杨钺叹了口气,闷闷不乐地回答:“臣暂
    时不知,但她只要不让臣进屋,臣就自动投降了。”
    皇帝被逗得哈哈大笑,指着杨钺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自曝短处的臣子,太有意思了。
    第551章 父子谈话
    杨钺回府后约了几个哥哥一起喝酒,屏退下人后才说:“哥哥们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大哥不在,杨二郎就是发号施令的那个人,他说:“大哥已经去了岭南,我这身体做什么都不合适,留在家里照顾家人,你们几个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我们还能去哪儿?皇上不可能放咱们几兄弟都出去领兵吧?”而且他们这个年纪,去军营里当个小将领也不合适啊。
    杨钺摇头;“不一定要领兵打仗,未来几年无大战,你们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兄弟几人面面相觑,显然是没有主意的。
    杨二郎提醒道:“老三还等着娶媳妇呢,而且身上有爵位,不用出去闯荡了,老四老五可以好好规划一番。”
    “我们这身份能做什么?这个年纪去读书会被人笑话死吧?”杨四郎是兄弟几个中书读的最好的。
    杨五郎生性洒脱,问:“要不做生意?我瞧六弟妹的生意做得不错,带带我呗。”
    “别瞎说,谁都知道,六弟妹做生意是为了贴补军饷的,也是皇上称赞过的。”否则一个大家闺秀去经商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杨钺朝外喊道:“来人,让段老伯去酒窖搬几坛酒来,爷几个酒不够了。”
    外人有人应答一声,屋里几兄弟表情顿时变了。
    很快,一个穿着布衣的老头提着两坛酒进来,门一关,屋内几兄弟齐齐跪到地上。
    “得了,都起来吧,有啥好跪的?
    ”
    杨二郎眼眶一热,鼻头发酸,“父亲,委屈您了,明明你才是这府里的主子。”


上一章
返回

庶女嫡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