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32节

    到了地方,轻车熟路放下木桶和食篮,云爹和叶峥照例说一声要告辞,明净却从外走来,将叶峥拦住了。
    叶峥便随口做个售后调查:“明净师父,不知我家送来的饭菜,可合那位郎君的胃口?”
    明净颔首:“阿弥陀佛,叶小郎君奇心巧思,那位书生公子甚为满意。”
    顿了顿又道:“那水郎君听说了你也是读书人,托我带个话,想当面同你道一声谢。”
    叶峥无所谓地摆摆手:“小事一桩。”
    银货两讫的事儿,何来道谢之说。
    明净忙道:“要的要的,水郎君期盼已久,嘱咐我你若来,定要相约一见。”
    也许有钱人就是礼数多,既明净坚持,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叶峥推脱不过,和云爹说了声就跟明净一起去了。
    这游云寺虽不是什么全国性知名庙宇,但在本地也算是百年古刹,处处透着缭绕的燃香和木鱼声。
    明净便同他说上几句游云寺的历史,庙宇的建制,叶峥边听边记,越走心越静。
    但接近那位书生的院落时,木鱼声逐渐轻了,直至听不见,变得十分清幽,叶峥再一次肯定了这位书生必定家中极有钱。
    吉祥听见说话声探出头来,见明净带着个人,那人一身粗布棉衣,气质却像那等世家大族娇养出来的小公子,一时不知这是什么来头,如何通传。
    还是明净介绍道:“这便是我说的那位叶小郎君了。”
    叶小郎君?做菜的那位乡民?
    吉祥上下打量了一圈叶峥,总觉得乡民二字和这位叶小郎君不甚匹配。
    他点点头:“快进来吧,爷从早起就等着了。”
    叶峥一脚跨进,明净却没跟进来,而是说:“叶小郎君自去吧,我在大殿里还有点事,就少陪了。”
    叶峥只好说:“大师请自便。”
    就跟着随从进了院子。
    叶峥虽没和古代有钱人的公子打过交道,但受前世文艺作品的影响,脑子里都是纨绔子弟或者浪荡哥儿的形象。
    但见到人却出乎他的意料,这位水郎君年约三十,面白斯文,身着一套文人长衫,束着冠,虽样貌平平,但浑身上下透着股说不出的气度,看着不像普通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更像那种世宦人家才能养出来的公子爷。
    这样的人,和他差着阶级,必是得罪不起的,于是叶峥主动拱手,行了个书生之间的见面礼:“水郎君好。”
    叶峥惊讶的时候,水恒同时也惊讶着叶峥的样貌和气质,甚至看着这张脸,本能在上面寻找起哥儿福印来。
    被叶峥呼唤了一声,水恒才回过神来,暗道一声自己孟浪了。
    虽从明净口中听过这位叶小郎君年轻俊俏,但水恒在心里对人家的预设左右还是脱不开粗黑的农人样貌,焉知竟然是这么一位看起来白嫩娇贵的小公子呢?
    等等,这别不是个假借小子身份行动的哥儿吧?
    越看越像。
    大启朝的风气对哥儿其实还是比较拘束的,虽然朝廷没有法度规定哥儿不许出来抛头露面,但若要见人做生意,那自然是小子的身份更加便捷。
    自以为理解了这点,水恒体贴地让人把茶案移到阳光明媚的院子里,避免和眼前的“哥儿”同处一室,以免对方不自在,也防今后生出什么误会来。
    叶峥全没有洞悉水恒的“好意”,不过也没说什么,人家的地盘想咋样都是人家做主,他开门见山道:“我听明净师父说你胃口不佳,兄台今日唤我前来,可是还有其他吩咐?”
    水恒倒没想到,这“哥儿”性子还挺直,便也不搞什么虚头巴脑的寒暄,赞了两句他做菜的手艺高超,便也直奔主题地拿出那本册子,急切问他:“叶贤弟,愚兄想知道这册子是你家哪位长辈所书,可否告知?”
    水恒本来以为是做菜的乡人写的,可一旦见到叶峥本人,他就把这个念头甩了。
    毕竟这书里用词虽白,句式也有些粗浅,但内容可谓字字珠玑,能写出这这样一份手书的,必定是位和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积年老农,绝不可能是叶峥这个弱质纤纤,从头发丝到手指尖看着都不像下过田的年轻“哥儿”,故而有此一问。
    看到这人拿出的册子,叶峥才知道自己的“手账”丢哪儿去了,应该是娘收拾东西的时候一不留神掉进了食篮,叫此人捡着了,怪不得翻遍家中也找不到呢。
    “这是我闲得没事儿时胡乱书写的,让兄台见笑了,兄台可是有什么指教?”
    这年代的读书人普遍清高,觉得文字是至高无上的,行文、书写都严格按照标准,有条有规。
    而在叶峥这儿,文字就是工具罢了,他写这册子的时候根本没有格式,想哪儿写哪儿,兴致来了还画上几笔,乍一看不像簿册,更类似后世图文并茂的手账。
    这位水恒兄莫不是瞧着他对文字轻率的态度看不过眼,特意要找出写这东西的人来教育一顿不成?
    这么想着,叶峥还是如实答了,大不了就挨一顿说,对方有钱有势,形势比人强,他就当收钱陪富家公子爷耍了。
    想到这里,叶峥倒也没流露出什么不快,脸上还是一副笑眯眯的谦逊模样。
    “真是你所书?”水恒惊讶。
    叶峥诚恳点头,又解释了一句,
    水恒试探:“这册子上说,插秧适云已……”
    叶峥随口:“……引溜加溉灌。”1
    水恒又问了几个册子上的问题,叶峥对答如流,水恒这才信了:“没想到叶弟小小年纪,对农事上竟有如此见解。”
    得,直接从叶小郎君变成了叶弟。
    信了后就把关于册子中的不解一一提出,比如选种育苗具体的操作方法,稻谷种于水田中可有依据,这亩产可达千斤的土豆又是何物等等。
    叶峥没想到富家郎君对种田也有兴趣,能说的就细细解答了,不能说的就编些救了山中老农,相谈甚欢后被传授了经验之类的胡话,水恒并不怀疑,俱都信了。
    主要是大启的土地经历过多次战乱,换过不少个王朝,若说避世不出的隐逸者,那按老一辈的说法肯定是存在的。
    听完叶峥瞎编的奇遇,水恒连连感慨:“叶弟运气真不错,我听说那些隐者从来都是避世不出的,便是见到了山下人,也不会吐露半点,叶贤弟能得他们的青眼,必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叶峥便装作遗憾的样子:“可惜也只见过那么一次,等我下次再上那座山,不仅瞧不见人,那上回走得那条小道也不见了,山上的树种、山石都换了样子,环境也大不相同,若非脑中切实还有那次的记忆,几乎以为是做了个梦了。”
    水恒见他似乎真心有点遗憾,笑着安慰道:“贤弟也不用太过执着,那样的事碰上一回已是极为难得,哪里次次都有好机遇呢,若实在放不下,就当做了个梦吧。”
    叶峥巴不得他这么想,万一这人心血来潮,问他哪座山哪条道,心血来潮想去山上寻隐者,他岂不是还得编出不少谎话来,须知一个谎话得用一千个谎话去圆,弄不好就被人拆穿,他能这么想真是再好不过了。
    连忙错开话题。
    二人又将话题扯回,就着册子上的内容又交流了许久,直到日幕低垂,叶峥才惊觉已是这个天色了,赶紧起来告辞:“今日与兄台相谈甚欢,奈何家中还有夫郎,回得太晚恐夫郎担忧,弟这就告辞了,兄台勿送。”
    听到这话,水恒才一怔,什么,他竟有夫郎?
    等等,夫郎肯定做不得假,这位叶贤弟长成这幅样子,难不成还真是个汉子?
    那自己一下午避嫌的举动,岂不是显得十分奇怪?怪不得有几次叶贤弟看自己神色有点怪异。
    这真是他的多疑作祟,明明从小就学着人不可貌相的道理,却还是犯了以貌取人,先入为主的错误。
    人家叶贤弟从始至终风度翩翩,知无不言,坦诚以待,他却背地里转了一肚皮心思,相较起来实在是惭愧啊。
    想到这里,水恒站起来,鞠了一躬:“今日一番畅谈,贤弟的风姿令我折服,只是这本册子上还有许多不解之事,兄性愚,可否留下这本子细细参详?”
    这册子要多少叶峥就能默出多少,他正赶着回去,闻言随意道:“兄请自便,我真要走了。”
    水恒又追问:“贤弟可否留下地址,若有空时,我定下帖上门拜访。”
    “乡下不兴这一套,我家住址明净师父知道,兄台要来只管来,可别遣人下什么帖子,叶峥这便告辞了。”
    说完摆摆手,急匆匆就往厨房赶,正好爹也从厨房探出头来看天色,瞧见叶峥,便和厨房的师父打了个招呼,走出来牵牛。
    叶峥解释:“和人说得忘了时间,清哥儿和娘该等急了,爹我们快回去吧。”
    云爹点点头,见叶峥归心似箭,难得安慰了他一句:“无碍,出来办事,清哥儿和你娘都晓得的。”
    “我知道,我就是不想娘和清哥儿担心,爹我们路上走快点吧,争取早些到家。”云爹答应一声,果然将牛赶得快了些。
    第33章
    才到家,就见到云罗氏倚门张望的身影,瞧见他们的牛车,回头说了句什么,就急急走过来。
    云罗氏边把牛往院里牵边抱怨云爹:“咋去了这么久,要去哪里逛逛,出门前也该说一声,省得叫人傻等。”
    其实也不算抱怨,主要还是关心,生怕他们出什么事。
    云爹照旧干巴巴:“在庙里有点事耽搁了。”
    “什么事呀?”
    叶峥连忙接道:“娘,不是爹的事,您别说爹,主要是我,和朝咱们家订餐食的书生多说了几句,没注意就耽搁了时间。”
    云罗氏怎么会说哥婿,再说读书人的事也不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该问的,见状就闭嘴不说了。
    云清走过来,扶叶峥下牛车,摸到他冰凉的手,略皱了皱眉,叶峥身上穿得很暖,手凉明显是叫风吹的,心念一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心疼道:“下回晚了就慢些,不用急着赶回来,虽不下雪,但天还是寒,你这身子还得多注意点。”
    叶峥边听边点头,把手往袖子里缩,不想用自己的冰手去碰云清,张口就来:“那是我想你了嘛,难道一下午不见,清哥儿都不想我的吗?”
    云爹云娘:我们还在呢。
    虽然知道新婚夫夫难免黏糊,但这也太黏糊了,半天不见就想啊想的,这哥婿说这话咋就不知道不好意思呢……
    不过,孩子们相处融洽是好事,二老也只得一个提起东西往厨房走,一个把牛牵去牛棚,不留在这听他们夫夫小话。
    若有机会,自然是想的,只是云清从邻村办完事回来得也晚,还没来得及想。
    但看着小夫君这幅“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吗”的样子,云清只好违心道:“当然,我也想阿峥。”
    叶峥便得意了,笑得如同中了举,他明明才是夫君,可也不知为啥,就是想要和云清黏糊撒娇。
    不过世上也不是每件事都非要分析出个子丑寅卯来,他想,就要做,他开心,云清也开心,人活一世,快乐至上,就这么简单。
    晚饭后,叶峥照例要看会书,云清这时候是不打扰他的,会去找点其他事情做,可这回还没走开就被叶峥拉住了手:“清哥儿别走,我上回说要教你读书识字,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夜晚闲聊的事情叶峥的确说过几句要教他读书的话,但云清并没放在心上。
    这年头哥儿又不能考秀才举人,有那读书的时间,还不如多上山打几只野猪让阿峥吃了补补身体。
    再说阿峥读书已经如此费脑子,还要分出功夫教自己,累坏了可不好。
    叶峥瞧出云清的不以为意,便又开始了痴缠大法:“要嘛要嘛,我想要做清哥儿的小夫子,清哥儿能不能给我这个机会?”
    边说边把脑袋往云清脖子里贴贴。
    云清哪里受得住叶峥这个样,当然是给他机会了。
    云清想着阿峥这不过是一时兴起,哪天兴致过了,或者自己太过愚钝他教不下去了,就会放弃的,何必这个时候扫他兴致。
    可没想,叶峥并非一时上头,而是思考了许久。
    自从那天看了云清模仿写福字的样子,叶峥就知道他定有读书的天赋,可惜溪山村还是太闭塞了些,耽误了他家清哥儿进学。
    他今天和那位水老兄说话的时候也特意捡着机会问了几句外面的事,知道了平安镇以外更繁华的地方,哥儿和女子也是读书识字的。


上一章
返回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