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97节

    没听错把,竟然不是让他吃,而是让他带回去耕种的?
    永年县常年地受穷,对于粮食作物,永年县令的感受自然比他县来的深,他马上问出一个关键问题:“知州大人,您说这土豆不挑地力,我永年境内多崇山,土壤又贫瘠,莫非这样的条件,也能种活土豆?”
    叶峥见他的问题终于上道了,点点头:“林大人,是能的,此次我请你们来,主要就是为了将土豆推广下去,尤其在你的永年县,要设置一个土豆种植试验点,若永年地界土豆都能丰收,其余两县两郡自不必说了。林大人,你肩头责任颇重啊!”
    这时候说什么责任,林大人高兴得都要飞起来,若知州大人说的是真的,这土豆真的如此好种又高产,两月都不说了,直接按最长三月一丰收算,只需种一年,不,半年!他永年县将无饥馑矣!
    叶峥又道:“关于土豆种植的具体事宜,明日让我岳父来同你说,第一批土豆就是他亲手侍弄料理出来的,后来我们村人其他人跟着他的经验种,也是大丰收,一亩地少说有个□□百,好点一千斤吧。”
    多少!
    林大人站不住了,其他几个大人也是撞桌的撞桌扶墙的扶墙。
    亩产千斤?
    世界上竟有这样的粮食作物!
    他们不是在做梦吧?
    林大人狠狠掐了自己一把,疼的,不是梦。
    他倒是没想着叶知州会骗人,人家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又和雁云郡王好交情,吃饱了撑的拿他们这几块老棺材板开涮。
    再说亩产究竟多少斤,那还不是种下去三个月就见分晓的么?
    蟠龙郡丞听着有点坐不住了,他蟠龙就是气候比永年温暖些,境内也多山啊,老百姓饿死冻死的情况也有啊!
    “叶大人,那蟠龙郡——”
    叶峥微微一笑:“蟠龙郡情况我也清楚,我也不厚此薄彼,给蟠龙郡也拨一千斤土豆。”
    “谢大人!”
    蟠龙郡丞高兴了,那也是笑得见牙不见眼。
    涉林和宝丰面面相觑,尤其是涉林县令,他境内富庶比不上宝丰,多密林果木不错,但种下去的粮食总也争不过杂草,收成也是浅薄,弄得种地的没几家,普通村民果腹全靠密林采摘,或者摘了那果子卖给商户换钱,商户是赚的盆满钵满,但大启商业税不重,那商户就算赚上了天于税收上也增加不了多少,而一县政绩主要看税,他才四十出头,若有机会还想奔一奔吶!
    “叶大人,那我涉林县可否也种土豆?”
    叶峥看着他说:“付大人,自然是可以的。”
    涉林县令高兴了:“那涉林也拨一千斤?”
    这回叶峥摇头了:“付大人,涉林拨不了一千斤,只能给你拨五百斤。”
    付大人不高兴了,论耕地面积,他涉林比不上宝丰,但比蟠龙和永年那是强多了,论水土丰美涉林也排得上号,怎么穷山恶水的蟠龙和永年各自能有一千斤土豆做种,轮到涉林就五百斤?叶大人小气!
    叶峥知道他想什么,解释道:“付大人误会了,非是我行事不公,蟠龙和永年的情况你也清楚,土豆对那边百姓来说乃是救命粮食,我就实话说了,此刻我手头并无那么多土豆,自家种的拼凑起来也只有一千五百斤,便是给永年一千斤,蟠龙那边还欠着五百斤,包括宝丰,我也准备给五百斤,你们放心,我许诺出去的事,在你们离开前必定都做到——”
    大不了去薅雁云郡王的自留地,听说郡王府人人爱吃土豆,刚安顿好就圈片自留地种了不老少,到时候他后者脸皮去大哥那边哭一哭就有了。
    “而且涉林和宝丰情况不同,对这两地我还有旁的打算,譬如你涉林水土丰美,农作物生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种子播下去竞争不过杂草,是农人没有做好田间管理之故,若做好了田间管理,无论是稻子麦子还是大豆,一样可以丰收。”
    田间管理,何为田间管理?
    涉林县令刚要张口,就被叶知州挥手止了:“我这有一本农事书籍,叫农政全书,里头详细讲述了什么叫田间管理和田间管理的作用,此书乃是我在翰林院时,雁云郡王主理,其余我主笔,翰林学士们口述或笔录,集合了大启地貌水文、家乡风土所著的一本农事书籍,我已刊印成册,到时候每人领一本,我也会派人给你们讲解,你们且在这里待几日,这几日我每天都在衙门,有不懂的也可以来问我。”
    叶峥又吩咐:“小李小王,你把我书房里给几位县丞准备的农政要书取来。”
    李淼王师爷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搬来一沓厚厚的簿册,一本一本发给下头县令。
    李淼是同知,比县令行政级别高,他发到谁,谁就擦擦双手恭敬接了。
    叶峥看了看天色说:“今日也差不多了,诸位大人回去先将农政要书粗略看看,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知道的明日再说。”
    叶峥找他们自然不可能只说个土豆,但晾在这几位大人今日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了,得给他们留点脑子缓缓,其余事情也缓缓再说,或者一对一说。
    比如叶峥对涉林和宝丰境内出产的大量鲜花有想法,想弄成精油,结合他做过的肥皂弄成精油皂之类的,这种就没必要和不出产鲜花的蟠龙和永年县令商量了。
    还有密林境内的果子,宝丰境内的海产,这些叶峥也有想法,但还有句话叫徐徐图之,尤其是治下还有百姓吃不饱饭的时候,他始终心里有句话,粮食安全是第一的,无论要发展什么商务贸易,永远要保证雁云州的基础农业,不然百姓瞧着利润高都去从事商业有关工作了,哪个种田?
    古代可不比现代,有大型农机也有沃野千里,那北边黑土地的粮食下午就到了南边,如今大部分郡县内种植的粮食只能保证当地人民自己吃,交完了税,剩余才能流通进米行,若一个郡县的老百姓都不种田了,这个亏空之大,仅靠相邻几个县买粮是补不上的,而米粮商人还会趁机哄抬米价,这就和灾荒年间,米行的米价格太高没人买得起烂在仓库里,而穷苦百姓却饿死路边是一个道理。
    夜里回家,叶峥把今天见下官的事情巨细靡遗都和云清说了。
    并希望云清明天能和自己一起去衙门,帮着解答县丞们看了那本书可能会产生的疑问。
    无论在溪山村还是翰林院,自己整合这些知识点和管理经验的时候,云清都是亲眼看着他一点点整理出来的,还是第一阅读人,还给叶峥提供了不少经验,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能对这本书完全参悟,有自己的想法,这个人首选肯定是云清。
    叶峥知道云清的思维和才华,若放出去,自能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他虽是个哥儿,但论见识心态乃至武力值,世上没几个男子比得上。
    云清只是藏拙不显,也没什么野心,愿意做阿峥背后的夫郎,过着这样幸福平淡生活罢了。
    云清倒没有说好,或者不愿意,他问了个问题:“阿峥愿意我出去抛头露面?”
    毕竟男子都愿意夫郎安心待在后宅,相夫教子,这不是说他疑阿峥,阿峥自然是好,但这个世道对哥儿的要求就是上面那些,若哥儿太跳脱不安分,就会引来别人闲话,连他夫君都会被人说成连自家哥儿都管不住,肯定不是个能成事儿的云云。
    云清是待在家中他也没啥想法,出门见人或者打拚他也愿意,总之只要和阿峥在一起,他做啥都开心就是了。
    叶峥笑道:“那些愚人的蠢话酸话听他们作甚,我家清清有多优秀我自己知道,我自己有没有本事我和清清我们也知道,才没空理那些垃圾话,清清你这么想,我往日在衙门办事一天,晚上回来才能再见你,若你也去衙门,我们岂不是时时刻刻都在一处了?横竖家里有爹娘他们,安儿然儿也不是那等闹腾的,清清愿不愿意和我多点相处时间?”
    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无需多问,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第二日,叶峥早起带上云清去了知州府衙,另还有雁云郡王派来的两个对农事和农政全书有研究的老把式也到了。
    花厅里,四个县丞一大早就坐在那里,各个脸上挂着乌溜溜眼圈显是一夜没睡,但就那眼里的亮光来看,精神倒还好,就着农政全书上的问题互相争论探讨,叶峥进来的时候他们正激烈讨论中。
    蟠龙郡丞激动道:“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窝头睡,我以为此谚甚好,应交给底下农人传唱,让之成为一句俚语俗话。”
    宝丰郡丞笑:“那你只在你蟠龙和永年两处下雪地方传唱就成,我们宝丰和涉林不下雪,这话于我们境内农人无用。”
    涉林县令:“周大人,你觉得这上头写的是真的吗?只要将土地翻开,让阳光充分照射,就能杀死土地中的害虫卵?”
    “书上既如此写,许是真的吧。”
    “还有这句,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是说那土地要耕耘下去,不能种得太浅?”
    “横竖都是同一块地,莫非底下还比上头肥,这又是何道理?”
    “你相信吗?”
    “老夫不知。”
    这时就听得一个清悦又心平气和的声音从门边传来:“农作物的根系会从土壤中吸取营养,有的农作物还会在根系边排出一些有害的东西,如此循环往复天长日久,地力就薄了。深耕可以将地下的土翻上,浅层土翻下,土壤的肥力就可以得到平衡,深耕的作用还不仅止于此,若浅层土上长有杂草,将杂草连根拔晒死后通过深耕翻入土里,杂草腐烂后也可以为成为肥力,除了调节肥力,深耕的过程,可以将结块的土壤打松,适合植物根系发育生长,农人在深耕的时候,随手捡出土壤里石块和其他垃圾,土壤就会变得细腻,庄稼也长得更好……”
    随着声音进来的是个朗月清风般的年青人,身材高挺,俊眉修目,端的是一副好样貌!
    但此刻相貌不是重点,重点是顺着他的讲述,县丞们逐渐理解了深耕的作用,不仅理解,脑中还展现出一副农人在杂草丛生的旷野里开垦出土地,随着他的开垦,耕耘,一年年深耕下去,那土地被养得越来越肥,庄稼在肥土地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时候再问深耕好不好,那必然大家所有人都会翘着拇指说好,深耕真好!
    县丞们昨夜回去琢磨了一夜,今日心里头产生了不少问题亟待回答,有人主动解答那太好了,也不管这年轻人是谁,只管把一肚子问题抛出来问。
    譬如:“那湖底淤泥经过晾晒真能肥田?”
    “稻谷种在水里,不会淹死反而大丰收?”
    “那养稻谷的田里,还能养鱼养螃蟹,那螃蟹夹子不会把稻秸给钳倒了么?”
    “种粮食要浇水我知道,这咋还要定期施洒肥料了,不是选块肥地种子埋下去就成了吗?”
    “那种子还要挑选过?种子在淡盐水里搅和,真不会坏了种子本身?”
    “还有啊,这说要在每茬粮食里挑选颗粒最大穗子最沉的留作来年的种子,那种子真能一年年变优?”
    “书中所谓石灰粉又是何物,这石灰粉真能杀驱走蛇虫鼠蚁?”
    “这上头说用烟草泡水能灭杀蚜虫可是真?烟草就是边民嚼食的这种烟草叶子吗?”
    “……你们七嘴八舌问这么多你们让公子先回答哪个,边儿去慢慢来!”
    “我先问的,请公子先答我的问题——”
    “公子,我这还有个问题,你瞧……”
    “起开起开我先来的!”
    云清依旧不疾不徐:“诸位不要争不要抢,我今日来就是解疑答惑的,还有身旁这两位,都是经验最老道的农人,对农政全书上的东西也有心得,我回答不过来的诸位也可以问他们。”
    “好的,公子,那么请先说说这句话——”
    叶峥站在门边,看着那些大人们把清清团团围住,拉着他问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但清清的耐心很好,他从前上山打猎,为了追踪一只猎物可以埋伏三天三夜,如今把这份耐心用在解答县丞们的问题上,也是游刃有余。
    这时,李淼和王师爷也拿着农政全书要往里走。
    路过叶峥的时候,叶峥伸手把他们拦了:“你俩干啥去?”
    李淼显得十分虚心:“叶大人,此书太过深奥,上头写的许多东西闻所未闻,我们也有问题想请云公子解答啊!”
    王师爷也眼巴巴看着,表示着期待。
    他们当然是认识云夫郎的,上回出门巡查郡县,云夫郎那徒手逮兔子野鸡的绝技叫他们叹为观止,有许多次误了宿头露宿野外,是云夫郎带着底下差役上山下河抓鱼打鸟的,有一回还持刀劈了头野猪,叫差役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今早知州大人来上班,衙门里许多人见到许久没见的云夫郎还怪想的呢,纷纷打招呼。
    知州大人说,以后云夫郎天天来衙门,这称呼上得改改,叫云夫郎有点刻意凸显叶大人家眷似的,叫云公子就成。
    其实叫啥都无所谓,比起那一瞪眼就锋锐如刀气势十足的知州大人,大家伙普遍觉得温润如玉的云公子比较好相处,哪怕是最底层差役仰慕云公子身手找他切磋他也从不推拒。
    叶峥斜睨他们。
    这俩从前跟着前知州万大人学得一比胡涂账,叶峥寻常事多也懒得说他们,又不是他俩老师,上赶着鞭策不是道理,下官而已,能用就先用着,不能就黜了另提拔好用的,他现在身份有这个便利和权利。
    不过这话也就是想想,还没付诸实现,想着啥时候说两句话提点提点,这话没说出口呢。
    谁知这俩今儿还自己要上进了?
    叶峥迈步往书房去,李淼和师爷亦步亦趋跟着。
    李淼跟了叶峥一阵,知道上峰不是个苛刻人,自己厚着脸皮巴上去有时倒也出其不意,故意笑道:“叶大人,怎么说我也是一州同知,除了您第一,下头就是我了,连那些县丞看了书都能有几个问题,我这也是堂堂二甲进士出身——自然比不了您榜眼风光,也不能连那些个同进士出身的也不如啊是不是?”
    叶峥飞他一眼:“我以为你这辈子就准备这么浑赖了呢。”
    “哪能啊,下官这才不到三十,虽比不得大人您年少职高,好歹也不比人差不是,兴许从现在开始努努力,还能走走上坡路呢?”
    师爷也谄笑着上前凑趣:“您二位都步步高升了,怎么得也得关照关照小的不是?小的这辈子是没有提升空间了,全仰仗二位大人了!”
    说归说笑归笑。
    他俩能自己明白过来也是好事,叶峥眼下计划一大堆,需要人手去做,毕竟是生不如熟的。
    叶峥走进书房,把那官袍领子解开两颗松快松快。
    边对李淼说:“我瞧你连个地都没下过,还不如我呢,我好歹在老家也是种田苦出身,那农政全书你看看得了,估计也琢磨不出什么心得来,你那边我另有要紧事安排的。”
    李淼一听来了兴趣,把那农书合了腰间一插:“什么要紧事,大人您吩咐!”


上一章
返回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