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115节

    温饱问题解决了有望,接下来就是发展经济了。
    不然一大批吃饱了没事做的人闲置在家,整天在城里村里游荡,既浪费劳动力又容易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首先要给他们找点事做。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说在慢慢发展的过程里,劳动人口也可以逐渐利用起来。
    现在是七月份,今年的第二茬土豆已经收起来,通过对下头县令的报告进行分析,在永年和蟠龙,土豆已经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越是偏远山头乡村越是种,还有红薯,不过红薯没有土豆这么不挑条件,只能天热了种,天冷是种不出来的,而且红薯吃多烧心呕吐,红薯的食用方法也不像土豆那么丰富,所以天热时候种土豆,搭上种些红薯。
    不仅为了获取口粮,也是那些偏远山头没什么谋生方法,就靠种点土豆红薯,弄点土豆粉红薯粉之类的补贴家用。
    在涉林和宝丰,种土豆的也多,但种稻米小麦大豆的也不少。
    有人可能会想,土豆这么好种,家家户户都去种了,还有人种稻米小麦大豆等传统粮食作物吗?
    其实当然是有的,稻米小麦需要精耕细作,收成也不如土豆高,但同样,雁云稻米小麦的单价也高啊,雁云还有特产的雁云米线十分出名,除了本地人,周边几个州府的人也喜欢吃,有利润的东西,就不用担心没人种植。
    而且根据叶峥教授下去的侍弄庄稼的经验,今年夏收的时候,不仅土豆红薯大丰收,连稻米小麦大豆玉米在内,是统统齐头并进的大丰收,没有落下哪样。
    夏收过后,上一茬粮食早两个月就种下,还没有收获,村里就有不少劳动力闲置下来了,往年这些闲置下来的人心里还记挂着一年的口粮,并非真的闲置,但今年,仓里是不久前收的满满的土豆和粮,场院里晾晒的是土豆粉和红薯粉,还在源源不断制作出来,所谓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也就真的闲下来了。
    叶峥刚走进官衙,就见一队差役匆匆经过,忙问站班的差役什么情况怎么了。
    得了差役回报,叶峥边摇头边往书房走。
    短短半个月,这都是雁云城里第八起因为寻衅滋事而导致的大规模群架了。
    此时叶峥很想把那张经典的“还是让你们吃得太饱了”表情包顶在脑门上,现代人吃得太饱了,还能上网或者去电影院拳击馆等地方打发时间,古人吃得太饱了,可不就天天地上街或者周边溜达。
    溜达着溜达着,难免就你瞅谁,瞅你咋地,然后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南边这里宗族关系复杂,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让他们知道只有团结才能抱团生存,所以很容易摇人,一个人动手全家族或者全村跟上,然后两边就是群架或者械斗。
    老百姓虽然淳朴,但淳朴善良不代表不会跟人动手,相反,没有经过教化的老百姓,会呈现出两个极端,要么懦弱胆小怕事,要么固执大胆蛮横,处于中间的人呢,则随时会向一方转化。
    什么你说文明和谐仁义礼智信?
    对于一群底层刚填饱肚子的人来说,不存在的。
    想个什么办法呢,叶峥寻思一会,提笔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两句话。
    李淼偷眼去看,差点笑出来,拍案叫绝,大人写得这也太通俗易懂了吧?
    只见纸上龙飞凤舞写着:打赢蹲大狱,打输躺板板!
    横批:不许打架!
    吹干墨迹,让师爷找人誊抄了在雁云州境内张贴,又叫过李淼,在他耳边这样那样一说。
    李淼连连点头:“大人放心,此事不难我马上去办。”
    李淼出门的时候正好遇见云清带了人走进官衙,眼珠子一转,立刻堆了笑容迎上前去:“云公子,大人刚吩咐我办了件事,正好碰上您了,您手下精壮小子多,给帮帮忙呗!”
    于是云清前脚刚进官衙,后脚就给李淼拉走了。
    原来叶峥是让李淼去招募一些强干的村民组一支巡逻队,补上差役的巡视间隙,有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的,先是给人家宣扬“打赢蹲大狱,打输躺板板”的十字箴言,劝了不听就问明事由,把无理的那个人拘起来杀鸡儆猴,那种一挑衅就开始拱火的,也枷起来,不下狱,枷在事发现场一天,让所有人都来围观指指点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加大棒治理,雁云城连带周边村庄的风气都好了不少。
    但闲散人员总是个问题。
    于是这天,城里贴起了告示,广招基层建设人员,参与雁云城基础建设,工钱为一天二十五个铜板,管中午和晚上两顿饭。
    这些是干体力活的。
    另外在永年县和蟠龙郡各设置一座粉条加工厂,这几个月,雁云的土豆粉和红薯粉因着价廉物美又好吃,不仅在周边州府获得了广泛好评,这生意都做到了京城去了,没办法,受气候影响,京城冬天能供应上的菜蔬太少了,这土豆粉加上调料煮一大锅,随便加上点菜就很好吃,算是缓解了北地冬日菜蔬匮乏的痛点,怎能不大卖?
    还有不少江南和徽州的商人嗅到商机寻来雁云州求购。
    另外一宗大生意就是香皂了,江南有钱人多,这香皂缺口大,进多少都不够卖的,徽州有钱人没江南那么多,徽州棕榈皂需求量大,都想和商会签订长期订购合同。
    三家自然是老老实实来讨大人主意,叶峥同意了,让他们签,承诺会让制皂工坊加大出货量,三家都极为高兴地去了。
    这样一来,制皂工坊也要大量招人。
    夏收后这批劳动力正好叫叶峥招募来投了进去。
    这样,不愿出门的老人或者妇女哥儿在家种田制作土豆粉,愿意出门打拚的汉子或者哥儿或者妇女,都可以就近去这些标了“云”字头的工坊做工,工钱不因汉子哥儿或者女人有区别对待,只要完成同样工作量,就领二十文钱一天。
    工人招进来第一步先培训,卫生习惯、劳动纪律、工作内容之类的。
    由试验基地出去的老员工给他们讲解经验,快速上手的技巧,原先在家自然是怎样做怎样方便都随你们,进了工坊,那就要按工坊的步骤来,既然是做吃食加工,卫生习惯一定要保持,定期会有人检查指甲长度,头发里有没有虱子,身上有没有跳蚤,不防头招惹到没事,不会开除你,按照工坊发的除虱子跳蚤类药物回去自己整干净再来上工。
    若是带了这些小东西却有意隐瞒,传染给工坊其他人,那不好意思了,开除还是轻的,以后你们村或者你们庄上的人,都会经历比别人更严格的录用程序。
    在云字头的工坊做工,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工钱一天二十文,两套工作服,工坊里敞开了提供洗澡水,包一日两餐饭,并且不嫌弃哥儿和女子,逢年过节,只要是云字头工坊出来的东西,都有可能当做福利发放,有时候是棕榈皂,有时候是粉丝粉条,还有各类水果干,香香的花水之类,运气好,还能领到新品研制出来的香皂。
    这香皂领到手,是卖出去也成,自己用也成,不过做工的一般不会这么浪费就用了,留着给闺女哥儿当个嫁妆,或者小子娶媳的东西里头加上这么一块,直接提高了规格,又体面又显得重视人家。
    这样好的工作,家里有一个入职,一家子都体面,丢了可是再难寻去,所以工人们都很珍惜,哪怕没有用了强硬手段弹压,也没有闹出事情来过,尤其是往常在家被人苛待的哥儿和媳妇子,工作一段时间,工钱也有了,人也精神了,在家话语权也提高了。
    几座工坊一建,出货速度就快多了,原先这些供应不上的货物,也能逐渐跟上需求了。
    说白了,现在雁云州的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愁卖,出了货就被商贾们疯抢一空,然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送到自家地盘的市场上去。
    凭着和叶峥的交情和先人一步的魄力,大通镖局的供货速度和供货量是唯一有保障的,王大通家的镖局原本只属于二流镖局,凭着能提前拿到别人拿不到的东西这项优势,一下子名声大噪,成了一流镖局。
    王大通自然也投桃报李,走镖的时候除了既定货物和给叶峥的分成,还会将京城或者路上特产都采购一些带去雁云州,所以虽然地处南面,北边的食物啊,流行衣料啊,新奇玩器啊,叶峥他们家是一概不缺的。
    连安儿然儿身上穿的都是江南丝绸布料,坠子、穗子等样式也都是当季最流行的。
    来南边两年,云爹和云罗氏始终没有习惯南地口味,像酸鱼啊,臭螃蟹之类的都不爱,更爱北地的腊肉、风腌、烧猪头之类的,也是不缺了吃,顿顿都有。
    宝丰郡丞惯会讨好的,那手掌大的鲍鱼,儿臂粗的海参,盖碗大的海胆,还有颜色鲜亮的海鱼、大虾、兰花蟹,总是鲜活一堆堆送来。
    叶峥家吃得完就吃,吃不完就送人,或者云爹闲时晾起来,晒成干货,煲汤有味儿。
    只有那生腌,就是用葱姜烧酒柠檬等腌生鱼生虾生螃蟹等,这东西家里大家都吃不惯,而且叶峥担心有寄生虫,这年头得了寄生虫病可找不到打虫药,也是禁止宝宝们吃的。
    但是下人们里不少有本地人,好这一口,见主家要丢这么好的东西,恳请主家赏了他们吃。
    叶峥只能管自己孩子,管不了他们,而且自己不看着的时候,他们在家也吃,干脆眼不见为凈都赏了下去,喜得下人们是连连磕头。
    他们就算吃,也吃不到这样大的螃蟹鱼虾,都是弄点边角料,这一顿实打实可是吃了个爽。
    八月里,叶峥全家出门爬山踏青的时候,中途下了场雨,借宿山边农家。
    安儿见那山上流下来的水是红红的颜色,趴着膝头问叶峥:“爹爹,那雨水为什么是红的,大山受伤了吗?”
    叶峥被问得一愣,对啊怎么是红的呢?
    那山边老农听了就笑,说贵人和小公子不用害怕,这红的不是血水,这山头世世代代都是这样,有时候不下雨,那土壤里渗出的泉流,都是红艳艳黄灿灿的呢!
    红水,红壤。
    叶峥脑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矿石山!
    土壤中富含铁元素,在空气中氧化,生成的氧化物是红红的,土壤就呈红色。
    这座山下午都流红水,可见蕴含了大量赤铁,如无意外,这是一座铁矿山!
    第108章
    盐铁两项是大启关于国祚的命脉,普通人自然不能染指,这铁矿山就算身为朝廷命官也没有说开就开的。
    但那日踏青回去他顺道把郡王家五公子送回府,又和郡王在书房里待了一下午,等出来的时候,自然是满脸的笑容。
    带着这神情回到知州府,云清一看就知道,事情成了。
    于是开山。
    古代开山不用炸药,自有开山的方法,而且引起的动静小,和古人的开采速度匹配,叶峥也就不费心思就什么炸药了,直接按古人的方法来,火烧水激。
    一群精壮小伙领着民夫在云清的指挥下先凿出一条防火隔离带来。
    民夫中还有不解的:“大人不是要开山?那直接点火就好了,干啥还砍树呢?”
    另一个民夫埋头砍:“大人吩咐什么我们听就是了,你觉得是你这脑子好使还是大人脑子好使,你还琢磨大人的想法?等你想明白黄花菜都凉了,干吧。”
    “也是。”
    那就继续砍。
    一群人花了一天一夜时间绕着山的背阴面砍出一条宽四十米的环形隔离带来,将隔离带里的易燃物清理干净,清退人群,里头就开始点火。
    大火烧了整整三天,烧红了半边天,附近村民瞧着都有些害怕。
    “大人不叫救火,这火不会烧都俺们这头来吧?”
    “放心吧,大人心里有数。”
    第三天黄昏时分,隔离带内的树木植物藤蔓等易燃物已经全部烧光,烧无可烧了,又有宽宽的隔离带将火圈在里头够不着外面的树木,火势自动转小,逐渐熄灭。
    民夫们探头探脑啧啧称奇:“哟,果然不烧了?”
    “大人简直神算啊,连这山火啥时候停都能预测出来。”
    “他们都说大人是那啥天上神仙下凡,啥都懂啥都会嘞。”
    “嘘嘘——别忘了大人不爱听这个,咱自己心里知晓就成,嘴上别说出来碍了大人的耳。”
    “知道知道,对俺们村民这么好的大人,俺能做那叫他不乐意的事?那还成个人了?”
    这时候,山下早已准备好了大量容器,盛着水。
    叶峥手搭凉棚看看,寻思着差不多了,一声令下:“浇水。”
    于是一车车水往上浇,一桶桶水往上泼,附近离得不远就是条河,取水还是很方便的。
    水泼上去之后,山头激出阵阵白烟,到处是刺啦刺啦的声音,这是热和冷在角力。
    叶峥选取的放火点也是很有技巧的,是结合了会看山势的匠人的经验,选取大块铁矿石所在方位燃烧,利用热传导,将热量传下去。
    岩石受了水火,热胀冷缩,发出隆隆的开裂之声,响的时候甚至和放炮差不多。
    叶峥在开山前就派人通知过附近村民,若听到声音不用害怕,有他看着山塌不下来。
    但民夫们就在山前,离得很近,听到这雷鸣地动般的声响,还有小块小块滚落的山石泥土,有点踌躇不前了。
    不过害怕归害怕,还是主动结成人龙,挡在叶峥待着的临时小凉棚前,一副要伤害大人,先从俺们尸体上过去的架势。
    叶峥被逗乐了,给他们鼓劲:“不用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继续泼水,不要停。”


上一章
返回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