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第118节

    ‘文文啊,你这当个小店长的没前途啊!前些天跟二奶奶聊天,她认识个不错的女孩子,长得好看身材又好性格还温柔。你这要是当个小店长,我都不知道怎么介绍你哟!’
    柳兆文光是想想就打了个冷颤,迅速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快步走入店中,拿了一罐苹果醋放入袋中,径直离开前往公交车站。
    徐氏快餐店。
    今日的营业结束之后,徐安跟国胜叔两人坐在店铺角落中,比对着几款餐车的资料,看看哪一款最符合目前徐氏快餐店的需求。
    正在两人讨论得火热的时候,一人站在了桌子旁,身体的投影让两人眼前的视线忽然一暗,徐安抬头看去,来人是李信东。
    “徐安,我下午过去学校那边报道,想了想,觉得还是得跟你说一下。”李信东的脸上浮现出不好意思的神色,但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好,报名需要交钱嘛,你身上钱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可以先……”
    李信东不等徐安的话说完便打断道:“够的,这些天送外卖赚了不少钱,再加上抓跳跳鱼也卖了不少钱,学费是够用的。”
    “行,够就好,不够的话就跟我说,不用客气。”徐安知道这老同学的性格,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叮嘱了一句。
    李信东点头后就走出快餐店,坐在自行车上朝学校的方向驶去。
    在李信东出门的那一瞬间,徐安感觉到有些许的不安,但这种不安感下一秒就被国胜叔的话给拉了回去,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最终徐安跟徐国胜两人在整整十多款餐车中,挑出了前三名,如果车行有看到这三款餐车的话,将会优先考虑。
    徐安两人商量妥当之后,准备一块出发前往车行选购餐车,张德振扭扭捏捏地走了过来,轻咳了一声,声音中带着些许不好意思地开口询问道:“老板,我刚看到你店门外贴着招聘海报,是给卤菜店招店主的……”
    看着张德振这欲言又止的模样,徐安爽快地说道:“你是有朋友介绍嘛,可以直接带过来这边看看。”
    “不是。”张德振深呼吸了一口气,一鼓作气将心里的话全部说了出来:“老板,我能不能过去那边工作?”
    “嗯?那边店面面积很小还没有厨房设备,卖点东西可以,但想要在那边烹煮卤味这可做不到。”徐安委婉拒绝道,心中也在思考,是不是该给张德振涨工资了。但他这边还有卤味的分成,加起来那也不低。算了,等卤味店开了再说吧,要是卤味收入不理想的话,就涨一涨,要是分成理想的话,那就算了。
    “老板,我不是这个意思。”张德振连忙解释道:“就是,我想中午这边工作结束之后,直接过去那边卤味店工作。”
    说到后面,张德振的声音越来越小,似乎自己也觉得这个请求有些难为情。
    嗯……徐氏快餐店这边的工作是下午两点半才结束,那边卤味店是下午两点开始。从这边过去卤味店那边,骑车快一点也要二十多分钟,等这边下班了再过去,那就差不多三点了……
    张德振见徐安一副要开口拒绝的模样,连忙说道:“老板,我这边的工作基本十点多左右就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店里忙活,一点半左右这边客人也不多,何姑她们能忙得过来,我可以一点半后再过去那边……”
    说着说着,张德振也感觉不对劲了,不管忙不忙,自己这是提前一小时走人,算迟早早退啊!不过他急中生智:“老板,两份工作加起来工资我可以只要五千的!”
    张德振这一招自降薪酬将徐安给堵得无话可说了,但徐安仍然有所顾虑地询问道:“这样一来,你可是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十点钟,你身体能吃得消嘛?”
    “没问题啊。”张德振将自己胸膛拍得‘砰砰’作响,示意自己身体非常健壮。
    张德振在店里工作也快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的表现自己是看在眼中的,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来。既然他自己觉得可以,那就先让他试试吧。
    “那边会用到收银机进行收款,你要是能在开店之前熟悉收银机的操作,那就先过去试试吧。”
    张德振眼中出现了一丝难色,但很快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毅的眼神:“是,老板,我会在卤味店开业之前学会收银机的操作的!”
    既然店长已经找到了,门外的海报就没必要继续张贴了。徐安走到门外将海报撕下,方方正正地叠好放到收银台处,跟徐国胜一块出发前往车行。
    海市汽车城。
    最早的一家车行是在建国之后不久就成立了,但那时候只对官方销售,即便是官方,没有关系也难从这里提到车。不过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市场慢慢放开,就慢慢出现了私人开设的车行。随着人们兜里的钱越来越多后,这边便形成了集群效应,车行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汽车城。
    说句夸张点的话,只要你有钱,想要啥车这边车行都能找给你。当然,世界上只有几辆的就算了,几十辆那倒是可以试一试。
    这一次依旧是国胜叔在前面打头阵,看车、试车、砍价一条龙搞定,给徐安省下了三千大洋,还能直接将样车给提走,不然得等上一星期才能调新的车过来。徐安可等不了那么久,距离博览会开始都不到一周时间了。
    至于司机,国胜叔也给徐安介绍了一个,算是他的同行,是在屠宰场工作的师傅,宰了十多年的猪,赚得钱不少,但都是用身体换的。
    今年年初一场感冒之后,这位师傅的身体就大不如前了,自己也有了离开的念头,刚好徐安这边需要司机,这就一拍即合,辞掉那边的工作到这边来上班了。
    也就是说,从明天开始,徐安正式摆脱早起去批发市场提货以及到店里开门的工作,以后就由国胜叔的老伙计,王大头王师傅负责了!
    张德振的出租屋。
    刚下工回到出租屋中,张德振便接到了小舅子打来的电话。
    “姐夫,姐嫌我整天在家瞎混没个进账,我过去海市找你,看看能不能在那边找个工作。”小舅子的声音依旧是那么吊儿郎当的。
    “行,你过来呗,屋里还能再放张小床,到时候你跟我一个屋,还能省点钱。”张德振对此没有什么意见:“你什么时候过来,我提前准备准备。”
    “在收拾东西了,明天下午四点左右到。”
    “好,快到了给我打个电话,我去火车站接你。”
    说完正事,两人也没多寒暄,直接挂掉了电话。
    张德振这小舅子脑子活泛,但就是定不下心,想一出是一出的,平日里就是到处打零工赚点零花钱,没个固定工作,人家女孩也看不上,现在都二十六七还没结婚。
    之前张德振也喊过他过来,都被他找理由拒绝了。现在不知道他是想通了,还是定下心来了,终于打算过来找个稳定工作了。等他找到工作,稳定干到年底,过年时候相个亲找个老婆就不是什么难事。
    等到小舅子有了老婆孩子,以后就能稳定下来,也算是了却妻子的一桩烦心事了。
    第153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徐安和徐国胜两人远远就看到村口大榕树下聚集了好几十人,沸沸扬扬的声音能传出好几里地。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人群中央那比旁人高出一截的身影,白似雪的头发用一根黑色的发绳整整齐齐地绑在脑后……
    徐安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同样意思的一句话:“二爷爷回来了(二伯回来了)!”
    言罢,两人加快了脚步,走入了人群中,挤到了人群最前方,发现回来的不止是二爷爷跟徐栋梁两人,他们旁边还站着五个陌生人。
    为首的是一名长得五大三粗、约莫五十岁的男子,他长相刚毅、眼神犀利,整个人带着一股无言的威压。但他脸上、脖子、手臂等裸露在外的地方,能明显看到常年海上作业才晒出来的曝晒痕迹。
    但这人后面那四人虽然肤色也有点黝黑,但整体看起来还是斯斯文文的,不像是常年出海的渔民。而且他们的年龄看起来也不大,最多也就比徐安大个三四岁的样子。
    这样子的五人组合,怎么看都觉得有些怪异。
    二爷爷刚刚应该介绍过五人的身份,现在看到徐安跟徐国胜两人过来,脸上得意洋洋地给他们介绍道:“这是我们考察途中遇到的余忠明余教授,这四位都是他带的学生,他们主要是做海上养殖的研究,现在正在搞一个‘海上牧场’的新课题,听说咱这边条件不错,过来看看瞧瞧的。”
    这一番话说得无比的流畅,也不知道二爷爷在心里默念了多少次,才有现在这个效果。
    “余教授您好您好!”
    “你们好你们好!”
    “……”
    双方又是一阵无意义的寒暄过后,余教授似乎有些迫不及待了,扭头看向二爷爷:“徐村长,咱现在过去你说的那片滩涂地看看?”
    “欸,好咧!”二爷爷从裤兜中掏出了一条钥匙,抛给了徐国胜:“开车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随后二爷爷跟余教授一行五人,以及徐国胜一起上了一辆面包车中,往前海镇的东南角的滩涂驶去。村里其他想要看热闹的人,纷纷回去家里,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全都发动了起来,整村子人声势浩大地跟在面包车后面,吸引了不少吃瓜群众尾随。
    有如此热闹可看,徐安自然不会放过,骑着家里的电动小三轮跟在后面,一块往滩涂地驶去。
    余教授从车上下来,瞥了一眼滩涂后,就转身回到车上,从里面拿出一个大行李箱,打开一看,从橡胶下水裤到手套眼镜等等应有尽有。
    片刻功夫,余教授就穿戴齐全,迈脚走下滩涂,不时弯腰抓起一把淤泥放到鼻子下方闻闻,指挥着身后的四名学生对这片滩涂进行采样。
    徐安跟栋梁叔站在一块,现在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余教授跟他那四名学生身上,徐安总算是找到机会询问栋梁叔,他们是怎么认识余教授,又是怎么将余教授给带回来的。
    问到这个,栋梁叔一扫脸上疲态,滔滔不绝了起来。
    这一次考察之旅,二爷爷跟栋梁叔一共去了三个沿海省份,拜访了七八户以海上养殖为生的渔民,徐安之前所说的那些跳跳鱼、鲍鱼、对虾、生蚝等等养殖全都参观了一遍。
    考察的最后一户渔民是搞生蚝养殖的,养殖基地在海中央,需要坐船过去,一同坐船的还有余教授跟他的四名学生。徐栋梁看他们就感觉不像是渔民,便发挥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天赋技能,凑过去跟人家套近乎,三言两语就将余教授的底细摸了个精光。
    得知余教授是专门搞海上养殖的教授后,就厚着脸皮过去询问海上养殖的相关事宜。问着问着,余教授就对前海镇这片滩涂感兴趣了,最后跟着过来这边了。
    说到最后,徐栋梁压低了声音,凑到徐安耳旁说道:“这余教授在弄什么‘海上牧场’研究,现在就是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如果这边合适的话,说不定就常驻这边了,咱也能白得一个教授指导。”
    虽然栋梁叔说的是一本正经,整个过程滴水不漏的。但以徐安对他们两辈子的认识加起来,这余教授绝对是二爷爷两人坑蒙拐骗哄过来的。图的就是刚刚那最后一句话,希望教授能常驻这边,给他们指导。
    不过这也算是一种本事,你情我愿的事情,哪有什么对错的。
    徐安跟徐栋梁的对话,被一名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两人身后的,大腹便便的男子听了个一清二楚。男子掏出手机,打开了浏览器,输入了‘余教授,海上牧场’几个字,跳出来了十几个网页,点击第一个网页进去。
    ‘余忠明,国家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教授,曾解决数种海洋生物养殖难题……’
    “这人这么厉害啊!”男子左右摩梭着下巴,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喃喃道:“所以这是打算在前海镇搞海上牧场?如果这是真的话,说不定能跟着喝点汤啊!”
    男子的话语虽小,但徐安的听力很好,精准地捕捉到男子话中的关键词,不动声色地看了男子一眼,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这名男子他不仅认得,还清楚地知道,上辈子就是他牵头搞的跳跳鱼养殖。
    现在这个时间点距离上辈子搞养殖还有好些年,但摸不准这人是什么时候动了这个念头的。要是被他截胡了,说不定结局就跟上辈子一样……
    想到这些,徐安便挤过了重重人潮,挤到二爷爷身旁,掂起脚尖凑到二爷爷耳边,低声说道:“二爷爷,这动静会不会太大了一些,万一被别人知道咱们的打算,给截胡了怎么办。”
    “哈哈!”二爷爷听罢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蒲扇般的大掌用力地拍在徐安的身上,一脸欣慰地看着徐安说道:“不错不错,越来越会站在徐家村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这是对的。咱徐家村虽然小,但人心齐,大伙一条心、劲往一处使,以后的日子坏不了。”
    夸奖完徐安之后,二爷爷也压低了声音,侧身凑到徐安耳旁:“我已经在市里几位领导那给这块地挂了名,上面也很支持,现在就等教授这边确定没啥问题,咱就能正式签订合同。”
    “这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刚我就看到有好些人在聊这事,说不定就动了什么心思……”
    听到徐安这话,二爷爷猛地抬头看向四周,确实看到不少三三俩俩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人,心中警惕心升起。
    “行,听你的,今晚回去就逮你栋梁叔写报告,尽早提交上去。”二爷爷顿时就做出了决定。
    徐安眼中满是同情地看向徐栋梁,对不住了,栋梁叔,牺牲你一人,幸福整个徐家村。
    就在两人谈话的功夫,余教授跟四名学生便带着大包小包的采样上来了,二爷爷连忙抛下徐安,上前接过他们手中的样品。接样品时候,跟二爷爷那粗犷的外表完全相悖,手法无比轻柔,彷佛接过的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般。
    “余教授,这片滩涂怎么样?”还不知道今晚自己将会遭受什么的徐栋梁,看到余教授上来忙挤了过来询问道。
    徐安注意到,那名大腹便便的男子也跟在徐栋梁身后一块过来了。
    “还不错。”余教授低头脱着身上那满是淤泥的橡胶裤,语气中带着笑意说道:“生态挺好的,看起来也没什么污染,就现在这情况看起来挺不错的。”
    “那能不能……”剩下半截话没有说出来,但余教授瞬间便领会了徐栋梁的意思。
    “具体情况还得样品的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才知道。”
    “是要送到市里去研究嘛,我去叫国胜哥过来开车载你们上去?”
    “不用不用,我有老朋友在这边,刚路上联系他了,估计快到了。”余教授将脱下来的衣物装到一个袋子中,连连摆手拒绝道:“估计得到两天才能出结果,等结果出来了,我再联系你。”
    说话间,一辆黑色的商务车停在了路旁,里面走出来一名跟余教授差不多大的男子,黝黑程度也跟余教授差不多。
    “老余,怎么跑到这边来了?”男子径直朝余教授走来,非常熟络地打着招呼。
    “这不是听说这边海资源丰富么,反正都是考察,就过来看看,顺便看看你。”余教授笑道。
    “说丰富啊,那得看南边的那片红树林……”
    “哟,镇上还有成片的红树林啊!刚看那边零零散散几棵我还觉得奇怪呢,这地形、这滩涂都挺适合红树生长的,怎么就这么几棵。”
    “走,带你去南边瞧瞧。”
    余教授跟着男子走到他车旁,将行李从二爷爷租赁的车上搬下,再跟众人道别后,带着学生离开了。


上一章
返回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