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美食小当家

美食小当家 第238节

    如果按照现在他带来的这两幅画儿来看,如果都是真迹的话,那以后这里挂的画儿岂不是都是百万起价?
    天哪!
    这简直是不敢想象,就算是当年富有盛名的荣乐园和富春茶社也拿不出这么多名贵的画儿来吧。
    不行,今天我得好好鉴赏一下那副宋代的古画,如果是真迹的话,那这阁楼还真的会是一个最顶级的私房菜馆了。
    全国独一家,哦,不,应该是全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来来来,靳老师,咱们先来鉴赏一下字画儿吧,这桌子椅子也就那样,坐、坐、大家坐。”
    老王对于字画儿比较偏爱,对于杂项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所以第一时间想让靳老师给掌掌眼儿。
    这不是吗,得到了楚云风的许可之后,立刻从慕晴的手中接过了这两幅画儿,然后先打开了那副郑板桥的画作,慢慢地在桌上将它打开。
    郑板桥众多存世画作中,竹石是永远的主角,颇有文人高风亮节的气质。
    这也是为什么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中最出名的一位,跟他有着竹石一样高傲的气节有关。
    “好,我来掌掌眼!”靳老师也有些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
    画卷展开之后,靳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副白手套带上,那种专业的范儿立刻就出来了。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看画儿,而是用手摸了摸纸张,再看了看卷轴。
    点了点头之后,这才将目光移到了画儿上。
    看到画的第一眼,靳老师表情就严肃了起来,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个细节进行查看。
    仔细看了两三分钟之后,靳老师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用笔老辣多变,画面疏朗、意境悠远,应是真迹无疑。”
    靳老师斩钉截铁地说道,对于沉迷于此道的人来说,各类名家的笔法和技法那都是了然于胸,看过了细节之后自然就能判断出来。
    “你们看这里,寥寥几笔,便刻画修竹于岩石之前,恰如天成,显自然之气。
    修竹安排错落有致,竹竿细密却透着力量,竹叶以硬毫之笔挑、剃出来,且呈隶书之撇捺,竹干亦如篆书之笔意,摇曳而生姿。”
    靳老师点评得头头是道,让众人听得大为赞同,起码老王就是这样觉得的。
    没看到他一个劲地点头,露出一副很懂、很理解内涵的样子,感觉他比靳老师都还要懂上三分。
    “既然是真迹,那这幅画儿能值多少?”
    隆马这个问题一问出来,现场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靳老师身上,大家都很想知道这个答案。
    靳老师笑了起来,对于隆马的提问毫不意外,因为所有让自己掌眼的人,大多都只在乎它的经济价值,不像自己这些常年沉浸此道的人,往往更在乎它们的文化价值。
    看着众人那殷切的眼神,靳老师没有故作深沉,而是很爽快地说道:“我们鉴定画儿的价值呢,一是看画作的品质,二是看画作的品相,三是看画作的尺寸。
    像这一幅画儿很明显是郑板桥巅峰时期的力作,价值就不能按照一般的价格来算。
    品相方面,这画儿保存得很好,只是这画纸稍微有些潮湿了一点儿,不过关系不太大。
    尺寸的话,这幅画儿在郑板桥的画作里面算是中等吧,我记得之前匡时拍过一幅比这个尺寸大一点儿的,成交价格在3200多万。
    这一幅的尺寸要稍微小一点儿,如果上拍的话,1500万应该差不多。”
    靳老师报的这个价格其实还是很“矜持”的,不过拍卖会上的事情变故很多,有些东西遇到了喜欢的人,如果双方竞价激烈的话,拍出个天价来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一般评估价值的时候,专家们都会尽量说一个大致差不多的底价,如果报得太高了,上拍如果还不到一半的价格,那就真的有些打脸了。
    “这幅画能值到1500万?”老王的话里没有一点儿意外的意思,反而是两眼都在冒着星星……
    “呵呵,拍卖的事情说不准的,兴许有喜欢的人会多出一点呢?”靳老师笑了笑,没有纠结这个问题。
    “楚老板,不错啊,这幅画儿够给你这里增添一番光彩了。”
    隆马其实说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来是怕万一后面一幅画作是赝品的话,光是这一幅就能让楚云风这阁楼提上一个档次。
    当然,这也是提前打个埋伏,第二幅如果是真迹的话则更好。
    二是自己看着老王这兴奋地劲头有些不太对啊,不会是想打楚云风这两幅画儿的主意吧。
    要知道老王是个喜欢收藏的人,家里可是收藏了不少古玩字画,但是有一点儿特别有意思。
    那就是他家里收藏的东西,90%全部都是假的……
    刚开始玩收藏的时候,是老王事业刚刚达到巅峰的时候,那段时间老王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但是出身不太好,总觉得别人虽然敬畏他,但是很少会敬重他。
    所以他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味,开始跨入了这“深水区”的收藏行当,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不仅没有提高他的品味,反而成为了行业里的一个大笑话。
    一开始收藏的时候,老王并没有从一些正规的渠道去捣鼓,而是通过别人介绍,说是谁谁谁家遭了难,祖上传下来的传家宝需要变现等等。
    于是乎,人傻钱多的老王在“专家”的鉴定之下,收藏了一批又一批的“珍贵”古玩,钱是花了不少,东西确实也是收到了许多。
    积累了一段时间之后,老王可是迫不及待地想跟人显摆一下他自己的“文化素养”了,于是便召集了众多生意上的好友前来家里品鉴。
    既然是品鉴,那来的人大多都是有头有脸的,不带个专家去,万一别人说着什么自己不知道岂不是很丢人。
    想到老王收藏的东西应该都是比较高端的,于是每个人都带着一个专家来到了他的府上。
    也就是那一晚,让圈内笑谈了三个月之久的“黑色之夜”留下了不少的传说……
    第三百六十四章:真迹
    据说那晚过后,老王可是狠狠地将自己的那些收藏给砸了不少,隆马估计应该是赝品全部砸完了,不然心里肯定是会堵得很难受。
    所以从那以后,老王就只在拍卖场上出手了,但是尽管这样,他也拍不到多少,因为抢的人多啊。
    老王其实是为了收藏而收藏,很多艺术的东西了解得不多,当一件艺术品超出了他的心里承受范围之后,他就放弃了。
    所以知道老王底细的隆马猜测,这老王不会是看上了楚老板的这两幅画儿了吧,看他今天这么上心的样子,搞不好还真被自己给猜中了。
    不过依照隆马对楚云风的了解,这是不可能匀给他的。
    不为其它,就为了这座阁楼也不可能答应老王,所以他今天注定要碰壁。
    老王知道了这幅画儿的价值之后,心里有些火热,正想跟楚云风说点儿什么的时候,忽然想起还有一副压轴的画儿还没有鉴赏呢。
    这事儿不急、不急,晚点儿再说……
    “靳老师,这还有一副呢,您再给掌掌眼,据楚老弟说是一副宋代赵孟頫的画儿,我也没见过,打开大家一起欣赏欣赏。”
    老王等靳老师将郑板桥的画儿收起来了之后,便立刻将这一幅古画儿慢慢地展开。
    楚云风在得知第一幅画儿的价值之后,心里还是有些意外的,本以为只值几百万的,没有想到自己还是低估了。
    看来这两年国内的书画市场很火热啊,不过国外的这些收藏家,特别是像奥兰多这样的,对于中国画的认同感不深。
    所以也导致国画在国外的拍卖场上拍出的价格普遍都不高,而且大多都是华人在竞拍。
    一想到这里楚云风心里就火热,自己还等着马福帮着联系呢,看看谁那里收藏得有国画,看看自己能不能凭借着厨艺去淘弄一点儿回来。
    “咦~!这画儿……”
    老王刚刚展开了一点点儿,靳老师便立刻阻止了他,然后自己上手轻轻地一点儿、一点儿,小心翼翼地给展开。
    “你没带手套,就不要再摸了。”靳老师看了老王一眼,眼神中很是有些鄙视的成分,不知道这是古画儿吗?
    你就不能做一个专业的旁观者吗?专业的东西还是得专业的人士来做。
    得~!老王被鄙视了之后,无奈地耸了耸肩,乖乖地站在了一旁,像个三好学生一样,认真地看着“老师”给自己“解惑”。
    楚云风也是有些汗颜,自己拿着这画儿的时候跟王大老板差不多,哦,不,自己似乎比他都还不在意一点儿。
    心里根本就没有那种像靳老师这样的专业意识,这样珍贵的画儿连个手套都不带,要是不小心弄伤了一点儿怎么办?
    本身宋代的古画儿传承到今天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再仔细的保养都不为过,可是自己呢?
    就不怕弄点儿汗渍什么的上去吗?那对于这古画儿的伤害得有多大啊?
    四周的人都静悄悄地站在一旁,就看着靳老师拿着个放大镜,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
    看了一会儿之后,靳老师表情严肃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看样子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大家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影响了他的思考。
    良久之后,靳老师似乎是有所得,再次拿起放大镜仔细地看了起来,这一看就是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之内,靳老师时而思考,时而点头,时而笑笑,时而摇头,让大家都有些迷糊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这幅作品到底是真迹还是赝品无法从靳老师的表情上得知,但是有一点儿是可以肯定的,这幅画是真迹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如果是赝品的话,那么靳老师只要发现了一处,那么就可以辨别出这幅画的真假,但是目前看来,靳老师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了,经过了几次的思考,都没有给出一个定论。
    这说明了什么?
    这就说明了虽然有一些地方存在争议,但是靳老师经过仔细地推敲之后,认可了他所怀疑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都等得有些焦虑了起来,本来以为鉴定一幅画儿是一件很轻松地事情,谁能够想到靳老师这样的人物也需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
    关键是现在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都还没有个定论呢?
    其实靳老师的心中也是有些波澜起伏,从第一眼看到这幅画儿的时候,当看到这卷轴的木料就让自己心中咯噔一下。
    这木料很明显是非常普通的,而且还是属于近代的东西,所以说自己第一眼看到之后就觉得这件东西可能会是赝品。
    可是当画卷儿展开了之后,靳老师眼神立刻一亮,特别是看到了画上马的形象非常生动,特别是画师技法的运用,简直就是炉火纯青。
    这种画马的白描技法,是赵孟頫继承了北宋李公麟的画法,画作渲染有度,特别是在描绘人和马的时候,这种技法尤为方便自己判断。
    方折劲挺的铁线描形成的人物衣格和圆活腴润的弧线勾画出的马体及风动如火焰的虬髯、马鬃、马尾,显现了赵孟頫丰富精湛的表现力和藏抑不住的创作激情。
    古今两大画马的名家,古代为赵孟頫,近代为徐悲鸿,都是画马的大师人物。
    赵孟頫以文人意笔勾线,行笔偏工,设色师法唐人的青绿和重彩,干笔皴擦出的线条富有情致,在古丽的色彩中透着逸趣。
    而悲鸿马画的与传统马相比更加昂扬、奔放、蓬勃,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精神感召力、更加具有时代精神。
    所以靳老师在看到每一匹马的时候,都能够从上面看到赵孟頫的那种画马的技法,所以每看到一匹,就仔细回想一次。
    在经过了仔细地查验,画上的所有细节上面的东西都看过了一遍之后,靳老师才发现自己竟然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自己是有多久没有这么“认真”过了?
    这样珍贵的画儿自己可是有很久很久没碰到过了,以至于自己在掌眼的时候变成了欣赏,所以才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至于那卷轴的问题,估计是之前的卷轴坏掉了,后来被收藏的人给换过了,所以才会那个样子,差点儿把自己吓了一跳……
    “回过神”来之后,靳老师看到大家都“紧张”地看着自己,不仅哈哈笑了起来。
    “嗯~!这幅画是真迹!”


上一章
返回

美食小当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