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美食小当家

美食小当家 第471节

    林师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于楚云风的认识又加深了一些,这些东西现在的年轻厨师几乎已经是没有人知道了。
    “过奖了,我只是略知一二罢了,这蝴蝶混沌后面就变成了咱们现在的抄手对吧?
    虾爆鳝后面衍生了干煸鳝片、鳝段粉丝等等。
    醉蟹后来衍生出来醉虾,到现在晚上出去吃烧烤的时候,这醉虾吃的人也是很多的。
    醋熘鱼也衍变成为了糖醋鱼,或者是糖醋脆皮鱼、泡椒糖醋鱼等等,非常的有川菜的特色。
    南边鸭子就更不用说了,应该是改良成了神仙鸭子,这道菜我也是闻名已久,一直未得一见。
    听说这道菜在川内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炸制,另一种是蒸制。
    但可惜的是,无论是哪种做法,到现在几乎已经是失传了,想要见一眼都难,更别说是尝一口了。
    真想试试到底是个什么“神仙”滋味儿。”
    楚云风很是遗憾地说到,这道菜光是听名字就知道它的味道该是多么的美味儿,可惜难得一见。
    “老弟啊,你能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不是运气啊,没想到你对于川菜的认识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
    不信你问问猴子,刚才说的这些菜他能说出其中一道衍生菜吗?”
    林师傅的话让猴子很受伤,我不过是在这里安安静静、本本分分地烤个串,至于拿我当垫背的吗?
    “哪儿有啊,猴子还是很厉害的,我可是听说他颠勺的手艺是一绝,什么时候让我见识一下啊?”
    楚云风自然不会让猴子尴尬,投过去一个心心相惜的眼神,一下就让猴子感动了起来,把烤好的串放在楚云风面前,让他接着慢慢吃。
    “呵呵,刚才说到哪儿了?
    哦~!我想起来了,我继续说啊,该说到这三大教了。
    佛教中的罗汉菜、素烩,伊斯兰教中的炸羊糕、炒锅蒸,都经过改良之后端上了川菜筵席。
    炒锅蒸原本是用肥儿粉作为原料,配以菜油炒制而成,但是蓝光鉴认为太简单,不适合席桌上的需要。
    于是便改用了面粉,配以各种蜜饯佳品试制,经多次试验之后才成功,因此定名为八宝锅蒸。”
    楚云风嘴里细细地念叨了一下八宝锅蒸这四个字,忽然想起这道菜回蓉城之后李老会教自己做的。
    看来到时候就能一窥这道菜的精美了,也能品尝一下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绝美味道。
    “而道教九皇一般吃的素菜,大多都是用萝卜、莴笋、高笋做成,很是受人喜爱。
    于是蓝光鉴将其改良,配上肉丝,起锅后撒上馓子一把,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蓝光鉴还将一般民间菜与筵席桌上的上等菜融合,粗菜精做。
    比如在一般家常的鱼香油菜薹(tái)中加上鱼片,炒黄豆芽里加上鱿鱼丝、冬笋丝,味道就更具风味儿。
    他甚至将街头巷尾叫卖的蒸蒸糕,加上精美的内馅,也成为了筵席的一道经典菜品。
    不止蓝光鉴在改良菜品,他的弟弟蓝光荣也在做这件事情,只不过跟他有点儿区别罢了。
    你知道区别在哪里吗?”
    林师傅神秘一笑,很显然是想考验一下楚云风,看看他能不能回答得出来。
    “蓝光鉴比较擅长红案的制作,而蓝光荣则是擅长白案,我说得没错吧?”
    楚云风依稀记得听谁说过这么一嘴,对于这样的名人自然印象比较深刻,一下就回忆了起来。
    “说得不错,没想到你竟然也知道!
    这蓝光荣可是一位白案高手,在面食方面下的工夫最多也最深。
    很早的时候他就把广东的鸡囡(nān)改成五仁饼,后来脍炙人口的蟹黄银杏、改良锅炸、虾仁软炒面等都是他创制的。
    在抗战时期,长江下游有很多人涌入大后方,南北面点花样百出,但蓝光荣的面点则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吸引着外来的饕餮者。
    他曾多次被请上峨眉、青城做面食,而且名画家张大千特别欣赏他做的荷叶饼。
    荣乐园的分店“稷雪”,以别具一格的猪油发糕、蟹黄包子、鳝鱼面、红汤面招揽食客,应接不暇。
    解放以后,蓝氏兄弟新开“群力食堂”,其中红油水饺和荔枝巷的钟水饺不相上下。
    蓝光荣不仅在面食上有很多创新,就是菜肴上也有不少改革,他是主张改革老一套传统最有力的人。
    同行中说“蓝老二(因其排行老二)离经叛道,违反前传后教。”他却毫不在意。
    抗战中大批江浙人入川,他们大都会烹制一种叫花椒鸡的名菜,这个菜是鸡粒小,味道回甜,辣味不重,是地地道道的江北味。
    周映南发现这个菜很受欢迎,就与吴文宣、蓝光荣等人研究品尝后,将其改制,鸡粒加大,用大量的花椒与辣椒烹制,于是便创制出一道川菜中的冷碟佐酒名菜。
    最为特别的是,他们还大胆地引进西方菜式,成功地将它们改为西菜中吃。
    比如美国的露笋,改成露笋鸽蛋。
    印度的咖喱鸡,改成碗装小块上席。
    法国蘑菇,改为蘑菇鸽蛋。
    美国的樱桃,改制成樱桃冻,作为最后的甜点上席,既可帮助消化,又有醒酒的功效。
    其中难度较大的是国外的火鸡,一般在感恩节的时候这可是美国家家户户都要吃的菜。
    它原本是整只火鸡上桌的,由于体型较大,一般都是由主人分割敬客。
    荣乐园却把它改成外包网油用叉烧做成后,分三部分上席,取名为叉烧鸡。
    还有西餐中的番茄蛋黄虾仁炒面,它的特点是番茄与虾仁要粘在面上,这是最主要的特色。
    而面是用鸡蛋黄做的,这样成品特色是红黄白相间十分美观,其味道特别的鲜美,但做法很不容易,经过若干次试验,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由此可见,菜肴改革和创新都要经过相当艰难的摸索,反复试制,才能成功。”
    林师傅说到这里也是感慨颇深,能够将西方的菜式改良为本土风味儿,确实是不容易,没点儿真本事是绝对做不到的。
    “别发呆了,赶紧刷油啊,都快要烤糊了,油多一点儿好吃。”
    楚云风看到慕晴和猴子两人都听得入了迷,慕晴手上的烤串已经拿着半天没动一下,这倒是不打紧。
    但是猴子那边没动的后果可是有点儿严重,当他反应过来之后,烤串翻了一面看到果然已经被烤糊了一点儿了。
    这些陈年旧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知道的,特别是对于川菜的从业者来说,这些秘闻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对于了解川菜的发展以及平常的闲谈都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猴子非常庆幸自己能够过来烤串。
    本来刚开始还有点儿不乐意的,现在就是赶他走他估计都会赖在这里。
    “当年可是没有味精、鸡精这一类的东西,想要做的菜好吃,这提鲜的高汤就是重中之重。
    同时也是考验一名厨师的标准,如果一名厨师连高汤都做不好的话,那么他做的菜肯定是不合格的。”
    所以荣乐园的汤菜制作也十分讲究。
    蓝光鉴经常讲:“唱戏的腔,厨师的汤。”
    他常常讲述自己吊汤的经验之谈:一是讲究火候,“奶汤要猛,清汤要吊。”
    二是要讲究配料,常言道汤菜配料“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肚不白、无肘不浓。”
    荣乐园的汤菜不仅品种繁多,自成体系,而且鲜美可口,集色香味养于一体。
    它的代表菜品有开水白菜、推窗望月、银耳鸽蛋等等。
    我估计你们肯定不知道,还有两道川菜的经典菜品是上过国宴的,但是这两道菜你们肯定是没听过。”
    林师傅话风一转,更是一下让大家来了兴趣,猴子这次吸取教训了,看了林师傅一眼之后,立刻继续盯着自己的烤串。
    “说说,我还不信了,我记得川菜上过国宴的也就那么几道菜,其它的似乎还没听过呢?”
    楚云风有些不信邪地问到,真有些不相信林师傅的话。
    “哈哈,不信是吧,听好了!
    其中有一道菜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推窗望月,好好猜猜吧,看看这是一道什么菜式。
    另外一道是虫草鸭子,这两道菜可是上过国宴的,只不过知道的人比较少罢了。”
    林师傅的话顿时让三人错愕,似乎这两道菜确实是没有听过。
    这虫草鸭子比较好理解,不过就是虫草炖鸭罢了,估计是手法和汤的配置上有些特殊。
    但是这“推窗望月”是个什么鬼?
    这名字听起来确实是有些意境,而且名字很有些雅致,但是想要知道这是什么菜品,似乎推断不出来啊。
    “哈哈,猜不出来了吧?”
    林师傅看到三人苦苦沉思的样子,心里非常得意,一口烤肉一口啤酒美美地吃了起来,看来很是享受自己独享秘密的感觉。
    慕晴想了一会儿就放弃了,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猴子虽然没有放弃,但是即便他的眉头皱了一个深深的“川”字,却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楚云风一开始也没什么头绪,但是仔细推敲了一下之后,忽然灵光一闪,说出了五个字。
    这五个字一出,林师傅立刻就猛烈地咳嗽了起来,呛酒的滋味儿真的是不好受啊……
    第六百七十一章:私房菜的鼻祖
    咳咳咳、咳咳咳……
    林师傅咳嗽不已,本来是很享受大家的崇拜目光,等到他们实在是回答不出来的时候。
    自己再慢慢地诲人不倦,再收割一波敬仰,这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可是万万没想到,楚云风这家伙竟然会将这道菜给猜了出来,而且名字一点儿都没错。
    这就让自己内心狂震,心中反而产生了更大的好奇之心,这才被一口酒给呛着了。
    “咳咳、你、你、咳咳,你是怎么、咳咳,知道的?
    咳咳咳……”
    林师傅没等咳嗽缓解,立刻就追问了起来。
    因为这道菜绝对是非同凡响,当年可是名噪一时,可惜的是已经失传了很久了。
    或许还有人会做这道菜,但是即便是会,也可能做不到当年的那种水准了。


上一章
返回

美食小当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