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余下的,只有噪音

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436节

    3000美元还在汤姆贾诺维奇的承受范围之内。
    他同意了,没想到这一出,还引得蓝宫内的其他助理教练和工作人员竞相下注。
    威尔逊的二三选是奥克利和罗德曼。
    如此一来,双方的首发就成型了。
    之后的选择都是两队的替补。
    塞利和斯蒂文斯被尤因选了,库珀和宋韬被威尔逊选了。
    “大伯德”·“香草大猩猩”·“尼克斯唯一真神”·“外线大核心内线大杀器”之布拉德·罗浩斯由于实力太强,选了破坏平衡,所以被双方一起ban掉,光荣地成为对抗赛的裁判。
    “人家也想打比赛啊……”罗浩斯向路易控诉。
    这种没人要的结果确实有点伤自尊心,因此,路易用另一个消息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因为你没有参与其中,所以你可以加入另一场游戏。”
    “什么游戏啊?”
    路易把打赌的事告诉了他。
    罗浩斯高兴地下了3000美元的注赌尤因队会赢,而且他作为当值裁判,很有可能在比赛里吹黑哨。
    路易本来还觉得不妥,后面一想,就当作是模拟在比赛里遇到了赌球的裁判……嗯嗯。
    从双方的选人思路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比赛侧重点的不同。
    尤因是全队防守最好的球员,有他在防守就有人保底,因此他选择的球员都是偏向于进攻的。
    反之,威尔逊的选人以加强防守为主,因为进攻端有他和麦克海尔保底。
    这是两支差异巨大的球队。
    比赛一开始,尤因在内线掌握了主动权。
    看着他像远古巨兽一样统治内线,麦克海尔和奥克利都防守不住,路易感慨天赋这玩意儿属实是骗不了人。
    尤因在路易手下基本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进攻,但他利用为数不多的出手权和平日里的苦练,让自己的持球威胁增进了不少。
    开场,尤因自己持球进攻,遇到包夹后分球给米勒命中三分,打出5比0开局。
    威尔逊叫了个暂停。
    暂停期间,威尔逊提醒队友:“教练今天在现场看呢,如果你们不希望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的话,最好努力点。”
    路易平时是不关注球员训练的,偶尔像今天这样,队友们被威尔逊一提醒,当场变了个样。
    防守强度变大,尤因之队的进攻逐渐变样。
    正如路易所设想的那样,米勒+艾利斯的射手组合,威力远远不及米勒+威尔逊。
    艾利斯注定是一个孤儿无球手。
    他是路易见到过的唯一一个在无球跑动的时候不会使队友变得更好的球员。
    他也是唯一一个让路易发现无球进攻不代表绝对无私的球员。
    即使他自己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但本身就是那个风格。
    反观威尔逊之队,霍纳塞克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
    艾利斯缺阵期间,他的场均出场时间达到了25分钟。
    因为他既可以打一号位,也可以打二号位。所以,如果路易需要一个可靠的一号位替补或者二号位替补,自然而然会想起他。
    霍纳塞克渐渐发现自己在二号位上更加自如。
    现在艾利斯回来了,他在二号位上的时间会大大减少,除非他能证明自己作为一名二号位的替补,不仅不在艾利斯之下,还有一手后者不具备的持球组织。
    正是这种竞争意识,让路易陷入沉思。
    艾利斯确实用得更顺手,但霍纳塞克却是更符合他要求的球员。双能卫,能控能射能防,没艾利斯那么多问题,很无私,非常稳定的团队分子,优点多到数不完……反观艾利斯……
    天平在路易的心中倾斜,就像这场比赛在威尔逊他们反超以后就再无悬念一样。
    比赛进行大半,悬念几乎没有了,路易转身离开。
    他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高大身影
    尽管交易戴尔·艾利斯的想法在路易心里占据主导地位,但他仍然决定给这个从1984-85赛季就在队里的年轻人一个机会。
    除了斯托克顿,艾利斯是路易最早确定的球员。
    路易刚来的时候,这支球队犹如一团乱麻,除了斯托克顿,看不出哪个球员有未来。
    在那个失败的赛季里,路易不断地交易,打出来的老人全部送走换选秀权和在其他球队里不得志的年轻人。
    艾利斯是最让人瞩目的一个。
    1984-85的那支尼克斯,如今只有斯托克顿和艾利斯还在队里。
    就冲着这份初心,路易也会给他机会。
    艾利斯复出之后,尼克斯的轮转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主要是后卫线上。
    路易故意打乱了轮转,增加艾利斯和威尔逊/米勒/霍纳塞克同场比赛的时间。
    但是,效果并不好。
    艾利斯复出后的八场比赛里,尼克斯输了其中的四场。
    最让人不可接受的败仗是135比141输给掘金。
    一支以防守著称的球队,在常规时间里被对手拿了141分。
    球迷不能理解,掘金和道格·莫已经被媒体妖魔化,好像输给他们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一样。
    这几场比赛里,艾利斯表现出色,场均14分4篮板2助攻,每场以40%的命中率进至少两记三分,可以说,依然有非常高的水准。
    但,除了威尔逊之外,米勒和霍纳塞克的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与此同时,由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体育版专栏作家戴夫·安德森的著作《复活季》发售了。为了写这本书,安德森在1985-86赛季全程跟队,之后又耗时一年整合资料,完成了这部详细记载了尤因的新秀赛季尼克斯队内部所发生的一切的书。
    这本书以“弥赛亚”为主题,封面是尤因,让人以为尤因会是主角。
    但是,翻开书本,会发现真正的主角是尼克斯的主教练little lu。
    安德森生动地描述了路易的形象,尤其是他发火的那些片段,全部被写了进去。
    这本小说登上了纽约地区畅销书榜单的头名。
    连带着让尼克斯最近状况不佳的事也被压住了。
    12月21日-22日,尼克斯没有比赛。
    麦迪逊广场花园也被用于举办另一场比赛。
    令人意外的是,要举办的是一场高中比赛。
    比赛对决双方都来自纽约,一方是在纽约一年一度的城市挑战赛里强势崛起的亚伯拉罕林肯高中,另一方,则是纽约地区高中篮球的豪强之一莫洛伊大主教高中(archbishop molloy high school)。
    亚伯拉罕林肯高中受到关注的原因是,他们的一队里,有三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预备队里还有三个。
    因为这几个高中生和路易的特殊关系,所以路易来到现场看球时,没人感到意外。
    就连路易和他们说话,都没有人指控路易涉嫌严重违规。
    “小余,大家都不认识你,这是你的机会。”路易指着不远处的摄像头。
    显然有地方电视台对这场比赛进行直播。
    余天粲看了眼机位,激动地说:“那我一定要好好发挥才行!”
    胡卫冬也来打了个招呼。
    他是路院旅美一期成熟得最快的球员,在第一年便成为了林肯高中的首发,场均16分,队内得分第二。
    而且,他在第一年就得到了两所大学的offer,可以说具备非常光明的前景。
    “教练,你说我直接放弃大学阶段报名参加nba选秀有戏吗?”胡卫冬认真地询问。
    路易肯定有人在他耳边说了点什么,当即说:“没戏,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胡卫冬悻悻地回到赛场。
    路易看了下林肯高中的板凳。
    板凳的末位,15岁的刘雨晴正坐在那。
    他是旅美一期年纪最小的球员,也是邓士模最看好的孩子,目前长到了195cm,而且,去年刚来到林肯高中的时候,就和胡卫冬同时被调进一队。
    林肯高中是纽约高中篮球界的强校,刘雨晴来到美国的时候,是从高一,也就是九年级开始读的。九年级能进林肯高中的一队,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具有打nba的潜质。
    按照林肯高中教练的说法,刘雨晴之所以不是首发,有三个原因,他的身体还比较单薄,191cm在高中打小前锋都够了,但他的对抗只能打二号位。林肯高中的二三号位都是核心球员,所以挤掉他们谁都不合适。最后便是他的沟通能力了。
    他在场上几乎不沟通,闷头打球。
    即便如此,刘雨晴在上赛季也场均得到6分。
    可以说,这三人都有光明的职业篮球前景。
    至于他们的对手,同样不一般。
    莫洛伊高中的王牌是全美第一后卫肯尼·安德森(kenny anderson pg),14岁的时候就登上报纸头条的天才少年。
    而且,他的声势比德保罗大学的罗德·斯特里克兰(rod strickland pg)要强得多。
    他被认为是贾巴尔之后,纽约地区出产的最好的球员。连续三年都入选全美最佳阵容,明年不出意外也会入选。
    在此之前,纽约州已经出产了超过250个nba球员,敢说他是贾巴尔之后最好的,可想而知当地人有多看好他。
    不过,路易有不同看法。
    首先他不认识安德森,光这个就足够他看扁对方的后续发展了。
    一个大概率是90年代选秀进联盟,正常发展的话应该在90年代末20世纪初达到巅峰的球员,他却不认识,不是处男是什么?
    而且,纽约确实盛产天才控卫。
    但你必须加个适当的形容词,他们盛产的是脑子有问题的天才后卫。


上一章
返回

余下的,只有噪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