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余下的,只有噪音

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1393节

    “重建今年才正式开始?”瑞安记下了这句话,“路教练,我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路易直白地说:“我想,你应该能在凯尔特人上赛季的比赛里看到很多过去的影子。”
    瑞安点头道:“是的,我看到了很多老凯尔特人的经典战术。这看起来很有趣,看着姚用拉尔夫在20年前使用过的战术得分让人想起了美好的旧时光。”
    旧时光是美好的,但有一个问题,我们只能怀念,却永远不能回到过去。
    “你这个说法很浪漫。”路易笑了下,“不过,在我看来,坚持使用20年前的战术是不思进取的守旧心态,不值得提倡。”
    瑞安立刻就知道路易是什么意思了。
    “意思是,新赛季的凯尔特人在打法上将会有所调整?”
    “不是有所调整,是完全推倒重建。”路易说,“和旧时光说再见吧,鲍勃。”
    此时,沃尔瑟姆训练基地的球场上,托马斯正接受着众多本地媒体的采访。
    其中还有来自中国媒体。
    中国媒体想知道托马斯对于姚月半有没有长期计划。
    说起姚月半,托马斯很来劲,因为那个大个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着魔了一样痴迷于三分球。
    在他看来,这不是个好迹象。
    虽然桑普森确实是因为把射程扩大到三分线外而变得更好,但姚月半在托马斯看来是个很传统的内线。
    他比桑普森更高,却也更笨重。
    他是注定不能像桑普森那样打球的,身为核心中锋,就算路易明确了不以他为绝对核心,专攻的也应该是挡拆顺下和低位背打这些,而不是像兰比尔那样整天飘在外面投篮。
    因此,托马斯直言不讳地对中国记者说:“我对姚的期望很高,我认为他具备成为联盟前五的潜质。但是,首先他要走上正确的道路,作为内线,他需要比过去更有男子气概,要像个领袖一样强硬起来,只有这样,他才能更进一步。”
    在中国记者听来,托马斯的话更像是对姚月半的美好期许。
    并没有人能预料到,托马斯的那番话蕴含着对姚月半的培养方向的个人看法,这与路易的想法背道而驰。
    对路易来说,全队球员加起来都不及姚月半一个人重要,如果姚的培养路子走错了,会对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后台的路易正在聆听鲍勃·瑞安的最后一个问题。
    “路教练,你认为凯尔特人能够在伊赛亚·托马斯的带领下夺冠吗?”
    路易反问:“如果我如实回答,你会把他写进明天的文章里吗?”
    瑞安笑道:“当然。”
    “好的。”路易正色道,“我们全队都相信伊赛亚就是那个可以带领凯尔特人赢下队史第十九面旗帜的人。”
    结合路易回答前的反问,这句话更值得深思了。
    这究竟是路易的实话,还是他听说回答会被写进文章之后,现编的假话?
    “不好意思,鲍勃,我该出去拍照了。”
    路易自行离开,瑞安随后也跟了上去。
    路易来到球场后,与球员们逐一打了招呼。
    他特意走到了曼努埃尔·吉诺比利的面前,淡淡地说道:“大家都说,我为了两个首轮签从湖人把希度换了过来,而你是添头,其实,我真正想要的就是你。”
    姚月半随即用一个玩笑带起了氛围:“这么说,希度就是那个添头咯?那他肯定是年度最有价值添头。”
    众人都被逗乐了。
    吉诺比利也笑了,他恭敬地对路易说:“总裁先生,你……你叫我马努就可以了。”
    此时的吉诺比利看起来眉清目秀,他既没有记忆中那头飘逸的长发,也未曾遭遇邓肯的毒手。没有人敢相信这个阿根廷人在十年后会秃掉,当然,也没有人相信,他会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球员。
    “加油吧。”
    路易轻轻拍了下吉诺比利的肩膀,随即坐在正中央。
    随着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出“芝士”(cheese),摄像师拍下了凯尔特人2002-03赛季的季前合照。
    合照中,路易面带微笑,身边的托马斯笑得极其明亮,就好像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人。
    就连托马斯自己都没想到,美好的日子即将结束,等待他的是整整一个赛季的折磨。
    这场磨难是从季前赛开始的。
    充满信心的凯尔特人教练组在训练营结束后前去拉斯维加斯进行四场季前赛的测试。
    测试结果让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差了。
    四场季前赛,凯尔特人全部落败。
    而且,还不是那种因为球队不在乎胜负,所以随便输都行的输法。
    有那么两场比赛,托马斯是想赢的,哪怕是季前赛,连输四场都太丑陋了。
    可他们就是赢不了,哪怕是季前赛。
    就算托马斯增加了主力球员的上场时间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波士顿环球报》的年轻作家肖恩·奈尔斯愤怒地抨击了托马斯的执教,他以标题“伊赛亚,请你体面地离开”为标题,将托马斯狂喷了一顿。
    新赛季的第一场让托马斯下课的舆论,来得比想象中的要早。
    最让托马斯无法忍受的是,奈尔斯批评他的点主要集中在球队使用新打法的问题。
    明明老打法已经打出了一定的成效,为什么要变?你托马斯没那个能耐就别乱搞,就打你的四角进攻行不行?
    看完这篇文章托马斯血压飙升,恨不得约那个白痴作家进八角笼来一场生死对决。
    他倒想看看是这个傻比的嘴硬还是自己的拳头硬。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寒冬
    “我跟你们讲过鲍勃·库西来到凯尔特人的故事吗?”
    每周一度的午餐会上,里德·奥尔巴赫总有故事可讲。
    路易对库西的唯一印象是,1979年的夏天,与奥尔巴赫关系交恶的老板约翰·y·布朗对前者冷嘲热讽后,库西愤怒地扬言想痛扁布朗一顿。
    路易当时就觉得库西身上有股乡巴佬的莽劲。
    可惜的是,除了在80年代初期曾担任凯尔特人的播音员,其他时候,路易并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双方没有任何交集。
    此时听到奥尔巴赫提起他,路易也认真地听了起来。
    “在打职业之前,鲍勃就是新英格兰地区的超级球星,他为圣十字学院打球,当地人喜欢他那种开创性的球风。那个年代的大学篮球的影响力远高于职业篮球,所有媒体都在说我应该选他,可我在乔治·麦肯身上吃了大亏,我当时并不相信鲍勃能改变什么,说实话,我根本不想要他。”
    情况远比奥尔巴赫说的要复杂。
    那是奥尔巴赫接手凯尔特人的第一年,由于前任的无能,彼时的绿军是一支烂队,即使红头来了,也让他们以垫底的战绩获得了当年的状元签。像库西这样的球员,在当时可是红极一时的大学巨星。只要凯尔特人选中他,就算赢不了球,本地人也会买票捧场。
    奥尔巴赫是个不注重市场和商业性,只注重实用性的人,所以,他拒绝了万人迷的库西,选择了比尔·沙曼和另外一名不见经传的球员。
    “有意思的是,选秀结束后不久,那支选中鲍勃的球队破产了。”奥尔巴赫得意洋洋地说,“为了给那帮失去归属的球员安家,联盟举行了遣散选秀。他们从那支球队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三名球员交由上赛季战绩最差的三支球队抓阄选择。鲍勃是我的第三选择,不幸的是,我的运气不好,只能最后一个选。鲍勃的运气也不怎么样,前两支球队都看不上他这个会整花活的矮个子。”
    说到这,奥尔巴赫露出得意的微笑。
    说起来也怪,明明是奥尔巴赫看走眼的故事,最后他却成为了大赢家。
    “这就是鲍勃·库西来到波士顿的故事。”
    听完这个故事,里德的弟弟赞恩说:“比起这个,我更想听路教练说说他为什么能忍受伊赛亚到现在。”
    赞恩话音一落,午餐会的气氛就变得欢快许多。
    因为伊赛亚·托马斯,路易的金身被破了,他那完美的履历终于有了一丝丝的瑕疵。
    于是这帮人有事没事就会拿这事调侃一下。
    而且也不怪人家喜欢提,因为托马斯的行为无意间和这帮中年乐子人打出了路易做梦也想象不到的那种配合。
    这种浑然天成的配合,托马斯麾下的凯尔特人是一定无法做到的。
    托马斯犯的第一个错是对姚月半的使用与路易的思路不一致。
    新赛季开赛后,连续五场比赛,姚月半的场均三分出手数不到一球。
    第六场,姚月半得到路易的鼓舞,大逆不道地出手了五记三分,命中两球。
    赛后,托马斯表示希望内线的进攻可以更靠内。
    被逼无奈的路易只能约谈托马斯。
    他无法接受和无法理解的理念,让路易动用总裁的权威强行贯彻下去了。
    从此以后,姚月半每场比赛至少出手四记三分。
    由于他才刚开始练习三分球,命中率并不可观,只有30%出头。
    路易对姚月半能否练出三分的事没有任何的怀疑。
    罚球命中率是最能直观反映球员有无投篮天赋的数据。
    姚月半的罚球无需多说。
    通过他的罚球,路易就可以断定,姚月半是卡尔·安东尼·唐斯之前手感最好的中锋。
    虽然现在以30%出头的命中率场均出手四记三分,但路易已经看到了未来姚月半每场出手八记三分,但三分命中率接近乃至超过40%的时候了。
    很快,为自己无法控制姚月半的比赛倾向而闹了小情绪的托马斯,就无暇顾及此事了。
    由于更换了新体系和新战术,凯尔特人的比赛方式完全改变。
    可是,路易要求托马斯采用两种体系结合的方法,却超出了托马斯的能力范畴。
    他无法控制住球队的失误数,也不知道该怎么调整。
    助教们同样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并不能越过主教练去独自调教球队,他们只能给托马斯建议,然后让托马斯去执行。
    天才的计划如果让蠢货去执行,结果照样会一败涂地。
    凯尔特人以3胜7负的战绩开局。
    对托马斯的指责和质疑一日胜过一日。
    十一月底,凯尔特人客场挑战灰熊,当托马斯在最后关头手握暂停不叫,眼睁睁看着球队错失好局被对手逆转的时候,怒发冲冠的大凯蜜比尔·西蒙斯在espn的专栏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一篇长文。


上一章
返回

余下的,只有噪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