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八零辣妈飒爆了

八零辣妈飒爆了 第416节

    你们万通地产的月饼全都送达,请您签收一下。”
    陈封走到办公室门口,冲着对面两间手下的办公室喊了一嗓子:“人呢,都躲着下蛋呢!”
    从那两间办公室里立刻跑出好几个小弟:“陈总,有啥事啊?”
    陈封指了一下人事科的员工:“人家送月饼来了,你们谁去签收一下,然后把月饼发给工地上每个人,谁都不许漏掉。”
    几个小弟应了一声,就一起去清点月饼。
    虽然有几百盒月饼,可人多力量大,五分钟不到就清点完了。
    数目是对的,其中一个小弟签收,另两个小弟拿着破盆在工地上敲了几下:“公司发月饼啦,大家来领月饼!”
    不少农民工听到吆喝声,只停顿了一下,就继续工作。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公司福利关我们毛事!
    那两个小弟见农民工都没什么反应,道:“你们一个个财大气粗,连月饼都不要了?”
    众人不敢相信地问:“有我们农民工的份?“
    他们农民工在工地上干活,干一天活拿一天钱。
    工地唯一的福利就是包他们一日三餐,给他们提供住宿的工棚。
    除此之外,任何福利都和他们无关。
    那两个小弟道:“陈总说了,全都有份,哪怕上了一天工的也有份。”
    众人一听,不论年龄大小,全都发出一声欢呼,扔下手里的活儿就跑到陈封的办公室门口领月饼。
    每盒月饼里面有八个大月饼,把众人高兴坏了。
    在这个只解决了温饱问题,物质贫乏的年代,能吃上月饼是件幸福的事。
    不管领到月饼的农民工,还是在排队等着领月饼的农民工,都纷纷向林麦和陈封致谢。
    他们有的也干过一些工地,那些工地还都是国营的,也没见哪个领导惦记着他们这些农民工,给他们发点节日物资。
    林麦这个私营老板却惦记着他们,给他们发月饼,怎能叫他们不感动。
    陈封摆了摆手:“不用谢我,谢林总就行,是她安排给你们发月饼的,我连知都不知道。”
    林麦忙道:“你们也不用谢我,你们为公司做贡献,公司给你们发盒月饼犒劳一下也是应该的。”
    众人听了心里都很受用。
    很少有人像林麦这样肯定他们的贡献,尊重他们。
    林麦交代陈封,中秋节期间,给所有工人加个餐。
    陈封笑着问众人,中秋节想吃什么好菜。
    众人异口同声道:“想吃红烧五花肉!”
    年轻的农民工得寸进尺,齐声嚷嚷:“别来那种只有米粒大的肉块,要来就来小孩巴掌大的五花肉。
    至少每人分两块,吃就让我们吃个痛快!”
    干体力活的人,最爱吃的就是油腻腻的五花肉。
    年纪大的农民工虽然不敢提要求,可是一想到小孩巴掌大的五花肉,就忍不住吞口水。
    陈封看着那群年轻的农民工笑骂道:“我什么时候给你们吃过米粒大的肉块?
    至少也有蚕豆大好吗?
    你们尽在林总面前告我的黑状。”
    众人哈哈大笑。
    陈封敲了敲一侧太阳穴:“这样好了,中秋节期间,你们每人中餐和晚餐有一条半斤大的油炸鱼,和三大块小孩巴掌大的红烧五花肉,早上有肉包子吃,这伙食没人再有意见了吧。”
    众人开心道:“没意见了!”
    陈封脸色一沉:“那还不赶紧去干活儿!”
    那群农民工急忙把月饼送往自己住的工棚,急吼吼地干活儿去了。
    第483章 聘请于老
    林麦来到中南设计院的人事科。
    人事科长对她记忆犹新,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
    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长得再好看,跟他有毛关系。
    主要是因为林麦出手大方,红包给得不小,才让人事科长对她印象深刻。
    林麦和上次一样,红包开路。
    人事科长收到红包,十分尽心地给她推荐了好几位对房屋设计建造能力出众的退休工程师。
    还周到地介绍了这几位工程师的性格,好让林麦更精准地请到自己想要的人才。
    林麦听了人事科长的介绍,选了一位名叫于明的退休工程师。
    当她来到于老家说明了来意,可把于老高兴坏了。
    眉开眼笑道:“哎呀,太好了,我也有被返聘的一天,再也不用羡慕郑恩东那个老东西了!”
    林麦把上权村那块土地的地图交给于老:
    “这是您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在这块土地上设计出一幢五层楼的商业城,里面要分割成很多店铺。
    您看您什么时候能够设计出来?”
    于老拿着地图道:“待会儿我去实地看看,最多两天就能设计出来。”
    林麦笑了笑:“不必那么急,等过完中秋节您再设计。
    中秋节后,过两天我来接您老去公司开会,认识一下公司的同事,到那时您老把图纸交给我就行。”
    于老摆摆手:“真不用那么长时间,我中秋节随便挤出点时间就能设计出来。
    又不是设计那种大型地标建筑,不费事的。”
    林麦便依了他。
    中秋节过后第一天就是星期一,开例行早会的日子。
    于老那天能够上交设计图,就不用为了他往后推迟会议了。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离开于老家,林麦去福多多菜场买晚饭的食材,顺便检查一下赵亮的工作。
    前几天,林麦来自家菜场,顾客就已经很多了。
    今天更加多,用摩肩接踵来形容都不为过。
    林麦随着人流进了福多多菜场,除了米面和青菜没有涨价,禽蛋肉都小幅涨价。
    即便如此,购买的顾客只多不少,像东西不要钱似的。
    米面专区卖的全都是新米新面,因为没涨价,买的人特别多。
    不少顾客一买就是两袋,每一袋有五十斤大米。
    理货员不停地补货,一个个累得浑身是汗,工服都被汗水给浸湿了。
    林麦走到卖猪肉的案台,想要买一斤里脊,打算晚饭烧一道糖醋里脊,这道菜方爷爷方奶奶他们都爱吃。
    就听见隔壁卖白条鸡和白条鸭的案台有几个大妈在和营业员吵架。
    其中一个大妈质疑冰柜里那些白条鸡和白条鸭不够新鲜。
    营业员耐心跟她解释,这些白条鸡和白条鸭都是凌晨两三点宰杀的,保证新鲜。
    那个大妈翻着白眼道:“你自家的东西,当然说新鲜咯!我们又没看见是现杀的。
    再说了,是现杀的又怎样?那些鸡鸭有没有病,我们也不知道。”
    不少顾客听了那个大妈的话,纷纷附和,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赵亮巡视菜场时,看见卖白条鸡和白条鸭的案台这里热闹非凡,走了过来一看究竟。
    搞清楚缘由之后,吩咐跟在他身边的一个小弟:“去我办公室里把白条鸡和白条鸭的检疫证明挂出来。”
    那个小弟动作很快,几分钟后,被套在一个透明塑料袋的检疫证明就挂在了案台上方。
    那个大妈无话可说,刚要挑选一只白条鸡,却被后面一拥而上的顾客给挤到了一边,大家争先恐后地抢购白条鸡和白条鸭。
    就一冰柜的白条鸡和白条鸭,数量有限,都怕下手晚了买不着。
    赵亮生怕引起踩踏事故,一面叫来菜场的保安维护秩序,一面安排人手去国营冷库火速运两百只白条鸡鸭。
    林麦没插手,由着赵亮自己处理。
    再说他处理得很好,她就更没插手的理由。
    她买了一斤里脊肉,又买了半斤猪肝,继续逛菜场。
    看见卖河鲜的区域有螃蟹卖,忙兴奋地走了过去。
    蟹虾海鲜全都是她的最爱,家乡的蟹虾她更爱了。
    四美镇一带的河虾是那种能够长到一两寸的大青虾。
    螃蟹也能够长到碗口那么大。
    不过野生的产量很低,再加上当地人都不怎么爱吃河蟹和河虾,因此一点名气都没有。
    林麦蹲下来挑选虾和蟹,
    活蹦乱跳的大青虾她来两斤,挥舞着大钳子的大河蟹她一口气买了十一只。
    晚饭家里有五个大人一个孩子,买少了怕不够吃。
    反正这样的大河蟹,她一次可以吃两只,估计方爷爷他们的战斗力也不会弱到哪里去。
    这个年代,河虾河蟹不值钱,林麦买了那么多的河虾和河蟹也就两斤排骨的价钱。
    换作后几十年,没个几百块钱恐怕买不回。
    林麦等营业员给她装好了虾蟹提在手里,一转身就看见了赵亮,把她吓了一大跳。


上一章
返回

八零辣妈飒爆了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