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锦鲤娘子(种田文)

锦鲤娘子(种田文) 第101节

    随着县衙围口观的百姓越来越多,云裳阁的方掌柜和徐管事也终于知道了消息。
    方掌柜在铺子里来回踱步,急的脑门子上全是汗珠,“芸娘不会什么都招了吧。”
    “不会的!她没那个胆子,掌柜的您放心吧。”徐管事胸有成竹,拍着胸脯道。
    方掌柜喝尽一杯茶,心情稍微平复了些。
    ……
    县衙里公堂上,魏大人重重的拍了下惊堂木,“咳咳咳”的干咳许久,斜眼看着芸娘,“沈掌柜说你偷配了铺子里的钥匙,趁着夜色到铺子里偷窃首饰,你可认罪?”
    芸娘点点头,“我认罪,可我还有一件事要交待,我受云裳阁方掌柜的指使,偷了宁秋坊的花样本卖给了云裳阁。”
    魏大人蹙起眉,“你可有人证物证?”
    “有物证。”芸娘点点头,“方掌柜给了我二十两银子,花样本在方掌柜手中,他给我钱以后,还叫我签字画押,立过一份字据。”
    “这——”魏大人沉吟着。
    这时候沈泽秋请的状师上前一步,开口道,“魏大人,按照本朝律法,应当派人即刻去云裳阁搜查,若搜出东西,云裳阁的掌柜便是同谋,按律要打十个板子,若搜不出东西,则是芸娘诬陷,芸娘罪加一等。”
    这位状师姓柳,口舌伶俐,最是难缠,魏大人一见他就觉得头疼,他以手支额,偷偷往冯师爷那边瞧了眼。
    冯师爷一看这架势,沈家是做足了准备,下定了决心,他小跑两步,俯身在魏大人耳边低语几句。
    “来人,去云裳阁搜。”魏大人拍了拍惊堂木,“并将云裳阁方掌柜和徐管事带来。”
    沈泽秋和安宁对望了一眼,心定了几分。
    没过一会儿,方掌柜和徐管事就被带到了公堂上,方掌柜本就心虚,尤其是看到芸娘短短十日,便瘦了一大圈以后,他更是心虚的掌心冒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徐管事胆子大多了,死死地瞪了芸娘一眼,“你不要血口喷人,乱诬陷人,是要加刑的。”
    “我说的都是实情。”芸娘静静盯着方掌柜和徐管事,一字一顿的说,“你们做的太绝了,我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方掌柜身子一抖,更怕了,盘算着要是芸娘真的毒发身亡,他一定要请高僧来超度一番,免得她变成厉鬼来索命。
    “方掌柜,方掌柜。”沈泽秋一连叫了他很多声,方掌柜才如梦初醒,扭头看过来。
    “方掌柜怎么了,为何满头大汗,今天很热么?”沈泽秋蹙眉问道。
    方掌柜讪讪一笑,“没有。”
    魏大人做好了混稀泥的准备,吩咐衙差搬了几张凳子上来,大家坐着等,看看衙差能不能从云裳阁搜到芸娘所说的字据和花样本。
    一阵闷雷过后,天阴沉沉一片,眼看又将是一场雨,可围观的百姓一点儿散的意思都没有。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方掌柜如坐针毡,时不时的抬起头,往外面看一眼。
    安宁和沈泽秋倒是镇定,安静的瞪着衙差们回来。
    徐管事企图对魏大人和冯师爷使眼色,可他俩低着头,丝毫不搭茬,就像那日没收过银子一般,徐管事渐渐感到不妙。
    “衙差们回来了!”人群里爆发出阵阵议论声,几个衙差大步走进来。
    安宁和沈泽秋挪目望去,魏大人问道,“可有找到证物?”
    作者有话要说:  老规矩~晚点二更
    第123章
    徐管事和方掌柜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 字据和花样本都藏在二楼的小厢房里,并不难找,只看魏大人有没有特意叮嘱衙差放水罢了。
    希望这姓魏的能有点义气, 看在孝敬了一百两银子的份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在徐管事和方掌柜的暗自祈祷中, 衙差们走上堂, 衙头拱手沉声说道。
    “回禀大人, 我们在云裳阁找到了一张字据,上面有芸娘的签字画押,写明她收了方掌柜白银二十两, 另找到花样本一册, 上面盖有宁秋阁的徽章, 请大人过目。”
    衙差一边说边将寻找到的证物拿出来,推到魏大人身边。
    方掌柜和徐管事见状, 脸色白如宣纸,一时不知该如何狡辩。
    沈泽秋开口道, “魏大人, 花样本可否让草民看看, 辨一辨真假?”
    “当然可以。”魏大人挥挥手, 衙差们捧着花样本给沈泽秋和安宁看, 他们一拿到手就确认了, 这正是丢的那本假册子。
    魏大人嘭的一下,拍着惊堂木高声问方掌柜, “证据确凿,你们可认罪?”
    方掌柜从衙差找到证物回来后便浑身发软,一点斗志都没有了,满脑子想的都是完了, 而徐管事镇静很多,稳了稳心神道,“魏大人,这字据和花样本我和方掌柜从未见过,定是人设计诬陷,我们是冤枉的!”
    “哦——”魏大人假装沉吟,又想借机混稀泥了。
    正在这时,沈泽秋站了起来,沉着的说,“魏大人,草民有人证,此人曾是云裳阁的伙计,叫做卫石,他曾无意间听到过方掌柜和徐管事的对话,密谋窃取我们宁秋阁的新花样本。”
    “咳咳,那便宣卫石上堂。”魏大人摇摇头,罢了,看来今日方掌柜和徐管事是逃不了一顿打了。
    卫石被衙差们领上公堂,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方掌柜,徐管事,人证物证俱全,你们认罪吗?”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指指点点,魏大人心有不耐,暗骂这两人做事太蠢,居然把证物放在那么好找的位置。
    徐管事还想垂死挣扎,边上的方掌柜两股战战,连椅子都坐不住了,顺着椅背滑倒在地,徐管事一看,嗐,皇帝不中用,他这太监舌灿莲花也白搭,索性不说了。
    “来人啊,云裳阁方掌柜教唆他人偷窃,到公堂上竟还狡辩,打十五个板子,徐管事为同谋,打十个板子,当堂执行!”魏掌柜说完,从签筒中扔下几只签。
    “芸娘盗窃,判处二十个板子,并帮官府晒谷、舂米三年。”
    打板子是在县衙的院子里即刻执行,看着方掌柜和徐管事挨板子,围观的布坊掌柜们都出了一口恶气,快意的拍手叫好。
    不知何时姜掌柜也到了,拍拍沈泽秋的肩,束起大拇指说,“做得好,我果然没看错人。”
    沈泽秋微微颔首,叹了句,”他们呀,是自作孽。“
    打完板子后,方掌柜和徐管事在店伙计的搀扶下,捂着屁股一瘸一拐站起来,在一阵阵嘲笑声中狼狈离去,一时间成为满县城的笑柄。
    云裳阁的掌柜出了这么大的洋相,铺子里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原先还能和宁秋阁打一打擂台,现在就像泄了气的鱼泡泡,浮不起来了。
    知道消息后何慧芳高兴的合不拢嘴,这就是现世报啊,活该。
    来清源县以后还没有好好一家子坐下吃顿饭哩,她挎上菜篮子,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排骨,一尾活蹦乱跳的鲤鱼,回家好好张罗了一桌饭菜。
    鱼做的是糖醋鱼块,用酒加盐先把收拾好的鱼块腌制一会儿,去腥提味,接着烧热油锅,把腌制过的鱼块放在锅里,小火慢煎,直到鱼的两面变成诱人的金黄色,再捞出来,这时候鱼块已经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儿了。
    何慧洗了一把碧绿小葱,把葱白切下来,和姜蒜一块儿切成末,起油锅后倒在锅里爆香,一股葱香味铺面而来,香气飘飘,就连隔壁院都能闻见,何慧芳往锅里加水、酒、酱油、白糖还有醋,小火慢熬,直熬出一锅又稠又香的糖醋汁来,才把炸得外焦里嫩的鱼块倒入锅中翻炒。
    直到每块鱼、每一寸都裹上了糖醋汁,何慧芳才盛出来,撒上一撮白芝麻和切好的葱丝,既好看又好吃,勾得人口水直流。
    排骨则和萝卜炖汤,排骨先用焯水,晾干水分后下油锅略翻炒几下,再加水大火烧开,之后小火慢慢的炖,直炖的酥烂脱骨,再加切好的萝卜块进去,继续炖上半小时,这时候汤汁甘甜,萝卜绵软,吃起来又清爽又养胃。
    小石榴两岁半了,会背好多的千字文、三字经和简单的古诗,正在院子里和莲荷的孩子一块玩儿,小石榴扮演夫子,莲荷的孩子扮演学生,小石榴挺直小胸脯,一本正经的说。
    “唐诗《静夜思》,作者李白。“小石榴的声音脆生生的,把一只手背在腰后,学夫子学得惟妙惟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何慧芳用帕子擦着手,笑眯眯的从灶房里出来,哎呀,小石榴可真懂事又聪明,这么小就爱背诗,记性真好,等过两年大些了,得找个私塾给他开蒙哩,不盼他考取功名,可多读书和识字儿是不能少的。
    小石榴念一句,莲荷的孩子就跟着念一句,一唱一和特别可爱。
    “来,背累了吧?坐下先喝点儿汤,奶奶刚熬的,特别香哩。”何慧芳回到灶房,先盛出三碗萝卜排骨汤出来,放在堂屋里的桌上,让三个孩子先垫垫肚子。
    她则回到灶房里,又炒了盘青菜,一碟藕片,从坛子里挖了一碟子盐萝卜出来做配菜。
    天色一暗,沈泽秋安宁还有莲荷她们就回来了。
    “咱们好久没庆祝过了,该坐下来好好吃顿饭哩。”何慧芳还沽了一斤黄酒,招呼大家坐下来吃。
    今晚上月光特别亮,久违的星星也布满了苍穹,春风吹呀吹,把院里的花草都吹出了嫩芽,一顿饭吃的大家心里都暖呼呼的。
    孩子们最先吃饱,跑到院子里玩藏猫猫,笑声清脆的像银铃。
    沈泽秋喝了两杯黄酒,感到身子暖呼呼的,安宁给他盛了碗汤,让他喝着解一解酒气。
    “我和胡掌柜商量好了,三月初我和他再去一趟金陵,这回会进很多的货,回来后批发给县城还有桃花镇的布坊。”沈泽秋喝了几口汤说道。
    这事儿安宁早就知道了,轻轻拍了拍沈泽秋的手背。
    何慧芳比较舍不得,不过这金陵城是非去不可的,她叹了口气,“路上多个心眼儿,可别像上回似的往黑店里钻了。”
    沈泽秋点点头,“娘,你放心吧,这回我有经验了,这次卫石也跟着去,那小子还会点拳脚功夫呢。”
    何慧芳一听,安心多了,多带个人去,路上就多个帮手。
    ……
    三月初一,沈泽秋和胡掌柜及何老爷子带上伙计们,一块登上了南下的船。
    云裳阁成了全县人的笑柄,青州总店知道后,周玉派了自己的徒弟韦飞鸿来接替方掌柜,重振旗鼓。
    “师傅,你放心吧,看我的。”韦飞鸿二十多岁,长得一表人才,原先是青州云裳阁分店的管事,是周玉一手培养起来的。
    周玉满意的点点头,“云裳阁第一次尝试在县城开店,我们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韦飞鸿点点头,“徒弟明白的。”
    三月中旬的某日清晨,安宁正在铺子里教大家裁剪新款春裳的细节,忽见沉寂许久的云裳阁门前,锣鼓喧天,鞭炮声响亮,门前排满了长队。
    莲荷蹙起眉,对安宁说,“沈娘子,我去打探打探,看看这云裳阁又搞什么幺蛾子。”
    安宁对莲荷招招手,“我和你一块儿去。”
    她们走到云裳阁正门,刚好见到韦飞鸿走出来,穿着湖蓝色的绸裳,眉眼带笑,十分的温润儒雅,拱手谦和的说道。
    “诸位乡亲,街坊,在下姓韦,名飞鸿,是云裳阁的新任掌柜,初来乍到,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为了回馈乡邻,我本人出钱,定做了一千枚香囊,每日赠送一百只,先到者得,送完为止,连续十日。“说完微微一笑,”在此恭祝各位身体康健,万事顺意。“
    说罢敲了敲锣,一个伙计高声喊,“排队喽,排队送香囊哩。”
    看着云裳阁门前宾客盈门,莲荷不禁有些着急,气的跺脚。
    安宁隔着人群望了韦飞鸿几眼,她知道,这位韦掌柜的手段,一定比方掌柜高明很多。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吖~天凉了,记得保暖哦
    第124章
    莲荷踮着脚往对面张望了一会儿, 心有不悦,小声的嘀咕,“假惺惺。”


上一章
返回

锦鲤娘子(种田文)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