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明珠在匣

明珠在匣 第22节

    第17章 倾慕
    ◎就是忽然想通了,想嫁人了。◎
    卫明姝刚走出大殿,走在晃晃烈日下。
    她刚才跪的久了些,又吃了酒,现在已是有些头晕,只是这皇家宴席上也不能带着家仆,身旁也没有其他人。
    她缓缓地走在坤宁宫的小径上,极力稳住身子,只听身后一道匆忙的脚步声响起。
    卫明姝没有转头。
    她知道太子会追过来。
    卫明姝站定回头,躬身行礼。
    太子追上了卫明姝,却忽然发现,自己面对她不知该说些什么。
    “谌礼。”卫明姝却先开了口,叫得却是太子的名讳,“殿下过来,定是想同我讨要个说法,我知殿下不是不讲道理之人,事情既是到了这个地步,明姝索性就同殿下说个明白。”
    卫明姝深吸一口气,“明姝知晓殿下心意,只是殿下应当明白,你我并无可能。”
    卫明姝看着太子眼睛,认真道:“去岁那封荐书,不是皇后娘娘给我的,而是我同皇后娘娘求来的。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留在皇宫,与殿下交好,不过是为了给我卫家未来,找个依仗罢了。”
    这条小径本是幽静,斑驳的树荫中透过些光点,如今已近夏日,在这里却显得有些冰冷。
    太子紧握双拳,问道:“倘若孤不是太子,明姝可会心悦于我?”
    卫明姝苦笑道:“殿下既然自称孤,就不应当再同我说这些,况且若殿下不是太子,你我也不会相识。
    殿下也莫要因此埋怨皇后,她也有她的难处。”
    卫明姝见着太子有些慌乱的神色,平静地继续说道:“殿下,如今你虽贵为太子,今日还是在皇后寿辰上,却依旧有人敢公然为难,皇上今日这般态度,你难道不知为何?”
    太子哑口无言。
    卫明姝没有再看他,冷静道:“王贵妃的背后,是中书令王冕,是整个王氏家族,王氏嫡枝与庶枝虽分家,但依旧错综复杂,同气连枝。
    陛下力求权力制衡,自是隔岸观火。殿下也当知,李皇后如今母族败落,如履薄冰,圣上对皇后,亦无多少真情。”
    “殿下如今未娶,局势未定,便已经横生事端,若当真不管不顾任随本心,那置你母后于何地,又置我于何处?”
    卫明姝笑了笑,“说到底,殿下对我不过是一时的喜欢,从未给这份喜欢一个长远的打算”
    卫明姝长叹,“殿下既已知明姝另有图谋,日后若仍肯将明姝当作朋友,明姝自当感恩戴德,赴汤蹈火,若殿下因此事有所介怀,”
    她苦笑着摇了摇头,“那明姝在这里向您赔罪。”
    卫明姝说完便躬下了身。
    太子慌忙上前想要扶起她,她不着痕迹地向后退了两步,“太子殿下。”
    太子刚抬起的手顿了一下。
    卫明姝眼中已经有些湿润,“殿下,一直以来,我亦是处处小心,却不曾想今日还是引火烧身,康王妃仅因为面子就为难于我,王贵妃也仅因着......因着殿下,便步步紧逼。”
    太子不再言语,眼神一片呆滞,那是他从未有过的无力感。
    卫明姝抬眼,却如同利刃一般坚韧,“明姝比起皇后只是更加不易,可明姝终是有几分傲骨,不愿受制于人。望殿下以后不论如何,莫要再如此。”
    “臣女言尽于此。”
    说罢,卫明姝端端正正拱手谢礼,空留满园寞落转身离去。
    昏昏沉沉地回到了卫府,走到半路,还未回到自己的玉芳斋,卫明姝便觉得头重脚轻,再也支撑不住,坐在了一颗桂花树下,眼前已经泛了黑。
    “小姐。”兰芝担忧道,她刚才在宫门口,便觉得卫明姝脸色很是不好,偏卫明姝坐在马车里一言不发,似是疲惫至极。
    “明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怎么坐在地上?”郑叶刚去给卫夫人请安,在小路上便发现了蜷着身子的卫明姝。
    卫明姝不语,只抬起头,本就白皙的脸已经成了惨白,大口喘着气,眼睛似是已经睁不开的样子。
    “呀,这是怎么搞得!”
    郑叶惊诧地看着卫明姝,这孩子即使平日体弱,若非感染了重寒,也很少如今日这般。
    “快快快,扶小姐回去,煮碗参汤,煎点药。”郑叶吩咐道。
    卫明姝被人搀回了院子,郑叶担忧地一路跟着,此时兰芝正在给卫明姝喂着药
    郑叶坐在床边皱着眉,“明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可否同我说说。”
    卫明姝抿了抿唇,那擦去胭脂的唇上没有一点血色,显得更加病态,“在宫中惹了些麻烦......”
    下一刻,卫明姝又抬起头,扯出了个微笑,安慰道:“没什么,都解决了,就是有些累罢了。”
    郑叶没有再开口,她知道若卫明姝不想说的事,她也没办法逼她说出口。
    “对了,我阿耶阿娘呢?”
    “你阿耶还没回来,你阿娘还在院子,你放心,不会让他们知道的。”
    郑叶知道,这兄妹两个出了什么事,一向会瞒着卫侯夫妇。
    “那就好。”卫明姝笑了笑,又想到什么有些出神。
    过了许久,卫明姝悠悠地说道:“大嫂,你能同我仔细说说阮家的人吗。”
    “阮家?你问这个做甚?”郑叶问道。
    “没什么,就是好奇,躺在这儿也没事可做,嫂嫂陪我说会儿话。”
    见郑叶一脸为难,不知从何说起的模样,卫明姝主动问道:“听阮三郎说,他大哥前几年走了仕途,如今是颍上的县令,他二哥也走了科举,今年二十岁,是新政以来最年轻的状元,如今已经授了官,所以阮家才要来京城扎根,是吗?”
    “是这样没错,阮家两子皆走仕途,所以才让这个幺子来继承家业。”
    “那嫂嫂你觉得阮家夫人怎么样?”卫明姝立刻问道。
    郑叶听后微愣,随后便明白了,卫明姝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郑叶正了正神色道:“明珠为什么对阮家如此感兴趣?”
    卫明姝低头看着被面上的花纹,自嘲道:“没怎么,就是忽然想通了,想嫁人了。”
    郑叶也一时觉得荒谬,她一直以为,这丫头是个高傲的性子,从前家里人还一同劝过她,让她把心气放低些,不要总盯着东宫的太子。
    如今她竟是想嫁给商贾人家的家中幺子?
    “今日可是皇后因着太子为难你了?”
    “没有。”卫明姝不假思索答道:“皇后从未为难过我什么。”
    “那你这是为何?明珠不是喜欢东宫那位太子吗?”
    卫明姝摇了摇头,“嫂嫂,我从来都没想过要高嫁。”
    郑叶一时哑口无言,也没有想到卫明姝会说出这样的话。
    “你阿耶阿娘知你这般想法吗?”
    “自然是不知的。还要麻烦嫂嫂替我瞒着些,这事我只同你一人说与过。”
    郑叶语重心长地覆上卫明姝的手,“你阿耶阿娘可是一直想让你高嫁的,就算你想嫁给阮家那孩子,他们也未必愿意。”
    卫明姝神情自若,胸有成竹地答道:“他们会同意的,实在不行,就像嫂嫂和大兄一般,先斩后奏,私定终身,既是两情相悦,阿耶阿娘也不会说什么的。”
    卫明姝想了想又不禁觉得好笑了些。
    他们这一大家子张口闭口都是规矩,但好像都是私定终身。
    郑叶一时哑口,过了许久,只叹了口气问道:“明姝你可是当真喜欢我那表弟?”
    卫明姝眼神越发温和,低下头道:“喜欢,但主要是合适。”
    郑叶摇了摇头,站起身道:“明姝还是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吧,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别因为一时冲动,便把自己一辈子搭进去。”
    翌日,卫明姝早早便起身,眼下却是一片乌青。
    昨日她想了许久,也仅是不到一日便冷静了下来——
    她的确是冲动了。
    阮家如今初来京城,阮二郎才刚入仕途,本就没有根基,她得罪了康王一家,被视作眼中钉,若是因着一己私欲嫁到阮家,那不还要毁了阮家人的前程?
    果然,人在最无助的时候,想到的首先都是自己。
    卫明姝苦笑,随即又释怀。
    她这样的,如今看来就不适合嫁人,既是如此,又何必强去奢求一份姻缘?
    “兰芝,我好像好久没跑过马了。”
    她从前就喜欢去校场,策马疾驰,长风呼啸,倒能让她忘掉许多烦心事。
    “小姐,你的身子.......”
    “无妨,昨日只是.......”卫明姝叹了口气,“我吃过药便好,备车吧。”
    兰芝吩咐人套了马车,卫明姝身着竹青色劲装,墨色的发带束发,眼下的乌色已被脂粉尽数挡起。
    马车直向城东的演武场去,一到演武场,便见一年轻将领走来,手牵一匹黑马,脸上堆满了笑:“卫姑娘来了!你的马。”
    卫明姝接过他手上的缰绳感谢道:“林将军,倒是每次都劳烦了。”
    “不劳烦,不劳烦!”
    林长岳隐约记得卫明姝刚来时不过十几岁的年纪,那时她刚来校场,也是有些不自在,他当时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将士,也是第一次见到这般模样的京城的贵女。
    这姑娘和他平日里见的女子颇为不同,倒与他们男儿一样颇为豪爽,那长相却是比京城其他的贵女更秀气些。
    等卫明姝张开了些,校场上策马而过,这校场上平日里练武的都是男子,平日里见到的也都是些一样的糙汉子,见到这样一个姑娘常常也看呆了去。
    后来他领了军职,便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次都领了接这位姑娘的好差事,慢慢也就和卫明姝认识了,上次春猎她还跟着他们的队伍来着。
    不过认识归认识,求亲他倒是不敢的,他一想到兵部尚书那个模样,若是他们这些人上门求娶,估计他这个九品芝麻官也别想做了。
    林长岳又想到这昨日京城的传闻,不由摇了摇头。
    这女娘还轮不到他肖想。
    卫明姝此时已翻身上马,手持长鞭:“驾!”,那马也是匹烈马,当下便奔驰起来。


上一章
返回

明珠在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