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极限警戒

极限警戒 第893节

    敬畏神鬼,是因为世人有懦弱的本性,亦有对宇宙神秘的畏惧和猜测。牛皋信鬼不足为奇,可杨幺为何对此很是执着?
    牛皋终于道:“我想你杨幺也是信的,不然你何以……”他只是顺着杨幺的意思说下去,想提及杨幺姐姐托梦之事,却还是忍住。
    杨幺却像心知肚明,“你想说我姐姐托梦吗?那是鬼在托梦?”
    牛皋默然。
    杨幺沉默片刻,“我不信鬼的。”
    “为什么?”牛皋忍不住问了句。
    “因为这世上若真的有鬼,如何能忍视这个悲惨的世界,而无动于衷?”杨幺很是清醒道。
    牛皋欲言又止。
    杨幺随即道:“你想说鬼的世界,也有制约?是以鬼不能干扰人间?”
    牛皋略有惊诧,不想杨幺如他肚子里面的蛔虫般。
    沈约一旁道:“看来寨主对神鬼一说,倒是颇有研究?”他试图挖掘杨幺内心深处藏着的秘密。
    杨幺看了沈约一眼,竟然点头道:“沈先生说的不错。我在姐姐托梦后,就一直认为世上有鬼,可最终我却想到,姐姐若是鬼,那一定会想尽方法替我除去赵迁,而不是让我置身险恶。”
    沈约微微点头。
    修行之人当求指点迷津,杨幺认知清醒,他沈约亦是鼓励的。
    轻轻一叹,杨幺眼中晶莹闪烁,“那不过是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
    牛皋皱起眉头,搞不懂这种时候,杨幺为何说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
    杨幺看向金碧辉煌的舱板,“在姐姐过世的一段日子,我因为想念,总是去找一些巫祝,希望能和姐姐说会儿话,哪怕一会儿也行。”
    沈约看着那一刻的杨幺,却如同看到当年那无依无靠的孩子。
    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相依为命的姐姐,虽杀了仇人,可若有选择,那孩子想必选择的不是杀戮,而依旧是姐姐。
    可这世界终究将那个孩子逼得家破人亡、只余偏激的道路可选。
    “我找了很久。”
    杨幺轻叹一口气,“开始被人骗,后来慢慢的可以骗人,然后渐渐发现,好人原来也可以学坏的,而且可以变得很狡诈。”
    他没有再说曾经的苦难,只是道:“我流浪很久,去过闹市,也到过深山,甚至前往人迹罕无的苗疆,见过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法术,可是……我仍旧没有和姐姐说上话。”
    看向牛皋,杨幺凝声道:“事实上,我没有和任何鬼说上一句话。”
    牛皋沉默下来。
    “牛将军见过鬼?”杨幺执着问道。
    牛皋终于摇摇头,“我娘亲从小就教我祭拜祖先,说这世上有鬼。但是……我亦没有见过。”
    因为习惯,他想当然的认为这世上有鬼,可听杨幺这么孜孜以求的找鬼却遍寻不得,内心有了一丝动摇。
    杨幺笑容中有着无尽的苦涩,“看来岳飞也没见过了?”
    牛皋神色微有改变,却没言语。
    沈约望见,第一感觉就是——牛皋想说,岳飞见过鬼!
    杨幺没有留意到牛皋的表情,只是看着舱内对面的金碧辉煌,沉默了下来。
    大船仍在疾行。
    沈约问了句,“总寨还有多远?”
    “快了。”杨幺回过神来,“沈先生,听闻你精通释、道之说,我有问题请教。”
    沈约心道,古人都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你杨幺如今大厦将倾,却仍好学不倦,也实在让人钦佩。
    “寨主想问什么?”沈约温和道。
    事实上,杨幺虽不认识九州之王,但从酆都判官那面的线索,他沈约也有十足的把握——杨幺是他接触九州之王、破解通天梯之秘的关键。
    杨幺缓缓道:“我不仅拜师黄诚……”看了仍昏迷的黄诚一眼,杨幺又道:“其实也从很多人那里学到了不少学问,可仍旧对‘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说困惑不解,不知道先生能否解释一二?”
    “不解什么?”沈约反问道。
    杨幺迟疑片刻,终于道:“老子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开篇,这句话我虽想不通透,但勉强理解,我想老子是说,世界之起源于无,无成有,有容万物之意。”
    沈约点头道:“的确可以这么理解。”
    “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句如何解释?”杨幺耐心道。
    牛皋诧异之意更浓。
    他本以为水寨大难临头,杨幺最不济也要考虑逃命一事,总寨绝非安全之地,若被岳家军破了前关,藏身总寨反成瓮中之鳖。
    这一点,清醒的杨幺比谁都明白。
    因此杨幺执意要去总寨已让牛皋不安,而杨幺此刻却绝不像坐以待毙的样子。
    杨幺有什么反击计划?牛皋一念及此,内心更是忐忑。
    沈约见到杨幺求知若渴的表情,缓缓道:“因为世界源于无、无中生有,无论道、释均是这般理解,是以无论道、释,都有归一之说。”
    杨幺微有扬眉,“为什么?”
    沈约若有深意道:“因为一对应为初有,归一返虚是道家诀窍,归一照空是释家真言。虚、空这两者实则就是同出而异名。”
    杨幺目光闪亮,喃喃道:“原来如此。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第1343节 玄之又玄
    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道德经开章言语。
    沈约见杨幺随口道出,知道此人对道德经极有了解。
    一个义军首领,草莽而出、居然会研究道德经?
    沈约益发觉得这个杨幺很是奇特,比他从历史所知要奇特的多。
    见杨幺若有所悟的样子,沈约继续道:“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在道家、释家其实仿佛,释家以禅修去欲至无欲,归一观世界初起之妙……”
    此刻的沈约说的已是极为深奥,牛皋虽然战场勇猛,但对这些理论很是迷糊。
    沈约接着道:“道家以打坐练气敛念,敛念亦是收心少欲,尝试归一操作,归一才有所得。”
    牛皋听到这里微有动容,沈约说的是归一之法,他想的却是武学之理,暗想沈约言及倒和内家高手所言略有相似,难道这个沈约竟是个内家好手?
    杨幺追问道:“那常有欲,以观其徼又是什么意思呢?”不等沈约回答,杨幺皱眉道:“为何老子说的好似矛盾之语,常有欲又如何能够常无欲呢?”
    牛皋亦是忍不住的倾听。
    沈约微笑道:“并不矛盾,你若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自然觉得常有欲中难以做到常无欲,但你若能控制住自己的心境,却可在欲望和无欲中顺利切换。”
    牛皋忍不住道:“这世上真有这种人吗?”
    沈约肃然道:“这世上得到证悟大修行者,定能做到这点。”
    牛皋反问道:“那先生呢?能否做到这点?”
    沈约笑道,“我何德何能,敢自称大修行者?”
    牛皋内心诧异,暗想此子悟性极高,擅作譬喻,精通经文深意,融合道释,偏偏如此年轻低调,这本是极为难能之事,莫非此人真的是辅佐梁武帝的那个沈约?
    听闻那个沈约惊采绝艳,甚至可以上达天庭,如果真是那个沈约站在杨幺这边?
    牛皋想到这里,倒是平添了许多心事。
    沈约继续道:“是人终有欲望,当你将欲望降服在对你心境无有沾染之境,就可做到无欲、有欲中切换了。”
    杨幺思索片刻,缓缓摇头道:“极难。”
    他的一个“极难”倒是道尽太多人的想法。
    沈约笑笑,不再过多的解释。
    事实上,他是以禅修之境来解释道家真理,因为释、道两者最终的思想已无分别。
    无欲、无为……实则亦是同出而异名。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但一切圣贤最终之境并无差别。
    知道杨幺难去心中欲望,甚至可说,就是他的欲望仍在催他做事,沈约回到正题,“‘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说以无欲之心观初起,以有欲之心观尽头,初起、尽头本是同源变化,亦是同根而起展现的不同现象罢了,可需要人用不同的心境来观察。”
    见杨幺皱眉苦苦思索,沈约倒是耐心解释道:“就如树有深根,其干如初生,其叶如边界般。”
    牛皋、杨幺都在思考。
    这种现象很是常见,但被沈约赋予比喻,思索起来就是意义无穷。
    沈约随即道:“这种现象很是稀松平常,常人见怪不怪,少从中思考道理,实则天地玄奥有如树之根、干、叶般,但和常人见到一棵树不同的是,见树容易,但要见世界玄奥、需人之极为细微的观察才能领悟。”
    “何为极为细微的观察?”杨幺有些激动道。
    沈约微笑道:“你对自身了解多少?你可听得到你的呼吸声?你能否听到你的心跳声?你是否听得到血液在你身体中流动的声音?”
    杨幺立道:“我在夜深入静,心亦静之时,听得到自身心跳的声音。但若说听到自身血流声音,却是力所不及。”
    牛皋未语,但是露出思索之意。
    沈约缓缓道:“我说的极为细微的观察,是要比你听到心跳那时的观察还要细微千倍之上,当然,这亦是个譬喻。”
    杨幺沉默片刻,突然道:“因此,那就像至诚之时的感应?”
    沈约脑海中突然闪过唐清凤跪在众妙之门前虔诚祈祷的场面,喃喃道:“就是如此。”
    他在帮杨幺解释道家至理的时候,得杨幺一语,他立即想到——唐清凤是通过极为诚心的祷告达到类似禅定的状态,然后和九州之王在交流!
    这就和他进入禅定后,和九州之王通过众妙之门见面仿佛。
    有人从未修习过,但却可以在某种时刻、达到禅修的那种状态,不过不常修习,自然不能将那种状态长期的保持。
    这种状态,如灵光闪现简称灵异。若能持续,就可谓之修行。
    沈约释义的时候、并不担心这些玄奥至理被杨幺所悟,事实上,真能悟得这些道理的人,对这世界绝对有改善的作用。


上一章
返回

极限警戒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