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极限警戒

极限警戒 第1277节

    更何况,赵佶的吩咐虽不符合君王的谨慎,却满有慷慨激昂的燕赵侠气。
    君子重诺,赵佶守诺有何不可?
    韩世忠为君断后,他们回转营救正是理所当然。
    岳飞遇到赵佶后,赵佶对他的态度更让岳飞感激涕零——他从未想到过赵佶对他这般信任,丝毫没有半分生疏的感觉,而且对他极为重用!
    这般明智义气的君王,让他着实死心塌地。
    可他从未想到过,赵佶居然说出要禅让帝位于他的话语。
    岳飞先是惊骇,随即惶恐,立即伏地自辩。凭心而论,他的确从没有称帝一心。
    赵佶终于伸手摸摸岳飞的头顶,缓缓道,“朕知道你的心意,你不用担心什么。”随即看向方腊,赵佶再度问道,“方教主觉得如何?”
    方腊也是吃惊的一时不知所言,半晌,他才回道,“这似乎有些惊世骇俗。”
    “可这对天下却是好事的。”赵佶强调道。
    方腊暗想,如果换做岳飞来做皇帝,以岳飞此刻的表现,说不定能是中兴之帝。
    历代王朝,中兴之帝都有非一般的能力,这才能力挽狂澜,再将腐败的朝廷整顿重归正途。
    岳飞能力有了,再加上一些忠臣、良臣,让大宋起死回生并非没有可能。
    皇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顺应民意。
    历代皇帝“顺应民意”的口号喊的多了,可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以岳飞的性格,做到这点却不为难。
    可是……太子一帮人等如何肯干?
    方腊那一刻想的极多,倒暂时忘记了干掉赵佶的念头。
    赵桓突然跪倒在地,疾声呼喝,“父皇,你可是被人挟持威迫,这才有这般想法?”
    他这句话倒是说出了在场大半人的想法。
    赵佶淡然道,“为父从未有如眼下这般清醒自由的时候!”
    赵桓一滞,终于忍无可忍,怒声道,“父皇,难道多年父子情意,竟然敌不过一个外来的野种?”
    ……
    一言落,殿前瞬间静寂。
    众人无不露出怪异的表情。
    有不明所以、有不知所谓、有难以置信、有早就了然的模样……
    赵桓的意思是——他认为岳飞是赵佶的私生子?
    沈约微扬眉头。
    对于赵佶禅让一事,倒也出乎他的意料,能做到这点的人,若非被迫,那着实有着非一般的清醒。
    华夏自尧舜以来,禅让就成为稀有之物。
    数千年来,华夏的确有几个禅让的君王,可那毫不例外的都是被胁迫退位,美其名曰的“禅让”不过是保自身性命。
    在知道宗泽出任宗正少卿,主管皇室族谱的时候,沈约内心其实就想到一个问题——岳飞和赵佶是否有血缘关系?
    听起来很滑稽,但赵佶后宫着实三千,子女难数,赵佶的后人有多少,恐怕赵佶自己都不太肯定。
    赵佶和岳母有关系?
    不然赵佶何必让个管族谱的宗泽去找岳飞?
    赵佶眼下清醒的很!
    从赵佶的动作,沈约的确感受到赵佶对岳飞不一样的感情,但沈约并没有定论,因为他更知道一点,在靖难之难后十年,天底下惦记着赵佶、一心要救赵佶于水火,而且付诸行动的只有岳飞!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曾经的一首《满江红》脍炙人口,在南宋时期,赵构手下的中兴四将、哪怕韩世忠都是选择维护赵构、尽量不提及赵佶等人的时候,唯独岳飞的一句“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很是另类。
    这句话对赵构而言是很不中听的。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都有迎回二圣,再立宋朝规矩的意义,这让已经当上皇帝的赵构情何以堪?
    迎回二帝,置赵构何地?
    可岳飞似乎不介意。
    他对迎回宋徽宗赵佶,似乎有着不一样的执着。
    只是因为忠,还是因为……
    沈约不能肯定赵佶和岳飞的真正关系,但他观察岳飞的神情,却知道岳飞绝不认为自己是赵氏血脉。
    可岳飞没有说话,这种事情,本没有他说话的余地。
    ……
    方腊神色诧异,看了看赵桓,又看向岳飞和赵佶,半晌才开口道:“赵桓所言……”
    他哪怕再是冲和,可对如今的事情终究有好奇之意,可正是因为他的修为,才让他没有问下去。
    “这个似乎并不重要。”
    赵佶对儿子赵桓的指责没有承认,可也没有否认,“若对天下人有利,虽千万人吾往矣。方教主自认拯救众生于水火,如何要在意那些流言蜚语?”
    方腊终于道,“我或许不在乎,可我想旁人是在乎的。”
    “这就是我为何要和方教主商议的原因。”
    赵佶缓声道,“我一直希望沈先生为辅佐新帝岳鹏举之人。”
    他一言几乎做了结论,不顾旁人惊骇的表情,随即叹息道,“可沈先生多次明里、暗中示意,让我知道,沈先生终究不是此间中人。他能留下来教导我,我已感激不尽,又如何更有非分之想?”
    看向沈约,赵佶随即道:“我本来准备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此事。可变化之快,让我知道这不过是痴心妄想。”
    沈约微震。
    旁人感觉赵佶是时不我待的样子,可他沈约却听出来,赵佶居然记得空间还原前的事情!
    第1887节 不完美却尽力!
    世上的万事错综复杂,可多有轨迹可循。
    轨迹由人性决定。
    人的喜怒哀乐,在贪嗔痴等毒的带动下,形成可以预期的脉络。
    空间经过了重置,计划有了改变,可很多事情还是按照人性来走。
    是以邵青云虽死,虽让方腊不得不杀赵佶,可邵青云留下的蟠龙如意还是给方腊影响极大,让方腊不至于立即暴走;因此完颜宗峻看似变成方腊的朋友,但二人终究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赵佶终于有了坚定的意志,哪怕空间再是还原,他都准备一路做下去。
    赵佶从空间重置中真正感受到命运变化顷刻、未来的虚无缥缈,惟有当下一刻可期的道理!
    可赵佶如何会有记忆空间重置前事情的能力?
    沈约想到这里,脑海中突然闪过反力之鹰的身影。
    他记得长大的赛月曾经说过——赵佶曾绘制一幅超脱世俗的云鹰图。
    “我知道方教主要杀我,是有难言之隐。”
    赵佶所言让方腊为之震惊,方腊实在没想到赵佶的目光锐利如此。
    “我早该死了,若以我的性命,能够为方教主做件事情,我倒觉得赴死终有意义。”
    盯着方腊,赵佶凝声道:“可以方教主之明,自然知道我若死后,金人定会南下,鹏举也不见得能坐上帝位,因为有一众根本不明之人一定会以各种借口、理由将鹏举推离汴京。”
    方腊不出意外。
    这是皇家的套路。
    皇位继承历来多是血腥的,因为群臣的迂腐、因为宗亲的傲慢、因为利益的牵扯,都会让那些京城的臣子、皇亲国戚想法设法的铲除岳飞。
    在那些人眼中,岳飞根本不配!
    这个外来的人物,无名无份,怎么能担当天子之位?
    “可我不能让位于太子。”
    赵佶苦涩道,“太子和我仿佛,各种能力欠缺,更没有识人之能。耿南仲迂腐之人,身为太子之师,又如何能教出力挽狂澜的人?”
    赵桓哑口无言。
    看向儿子赵恒那面,看着那些惊诧、震骇、不解、困惑的子女,赵佶又道,“我其余子女均是无大作用,从他们对沈先生的态度可见一斑。”
    众皇子、公主都是忿忿不平,暗想你要是考核,为何不早说?如今只凭我们对沈约的态度就否定了我们,岂是为父之道?
    他们却从来不知,人生的考核,是不会提前告诉你剧本的。
    赵佶涩然道,“我既然必死,从他们中间选一个继承王位,若是昏庸如我,那根本无法拯救中原于水火,那是对天下的不负责任。”
    完颜宗峻暗自皱眉,心道你们公然这般商议,可是当我不存在吗?
    但如今的局面,不但关系到方腊和赵佶之间的恩怨,还和金人南下密切相关,他又只能故作路人般凝神倾听。
    “鹏举年少老成,又有报国为民之心,是我能选出的最好人选。”
    赵佶盯着方腊道,“这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重来一次如何来做。我想着要报复羞辱我的一切人,惩罚一切对我不忠的人,甚至恨沈先生为何不肯帮我。”
    沈约只是笑笑。
    “可我在面对方教主索命的时候,听你的训斥,我才意识到……”
    赵佶低沉道,“我只以为命运对我不公,却从未想过,这天底下有多少无辜之人,因为我而陷入地狱之中。”
    完颜宗峻很是诧异,他一直就在旁边,倒不想赵佶居然能从方腊的几句话中就听到这些道理。他当然不知道,赵佶所指是在空间复原前。
    沈约暗想世事奇妙莫过于此——都子俊希望借助空间还原占取先机,但对清醒之人而言,这反倒是个反省的机会。
    这也是修行很重要的理论——将醒悟的种子埋下,当时机成熟,终究会有生根发芽的时候。
    无数修行者修行,本就在种下清醒的种子,不问未来,但求当下。
    可哪怕沈约也没有想到过,不止林灵素能证,赵佶居然也在开悟中!


上一章
返回

极限警戒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