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第109节

    他为了不连累自己外祖父母、舅舅一家,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的母亲报仇,在冯老太爷痛骂他父亲之前,看起来相当迫不及待地答应了认祖归宗。
    然而就算石戎用“我跟你走,你别动我外祖一家”作为条件,约束了他的父亲,石戎的外祖一家却也还是在过去的近一年时间里,屡屡遭遇危险。
    石戎虽然在“认祖归宗”之后,靠着自己嫡长子的身份,以及他不错的能力、性格聚集了不少年轻的追随者,但他手头没有兵权,只空有一个“少主”的名分,要保护外祖一家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走投无路之下,他用自己灵活的头脑想出了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恰逢谢渊大婚,他父亲也要派遣使者例行恭贺,石戎于是主动请缨,要随出使的义军队伍一起前往郯城。
    他父亲疑心石戎有其他心思,怕他勾结外人对自己不利,原本是不打算同意石戎跟着前往郯城的,但石戎父亲的继室却给自家男人吹了枕边风。
    石戎归来之后,并没有如她预料的那样住进城主府前院,而是随便找了个借口,自己出去单独开府了。
    正好石戎的父亲也不想他堂而皇之住进城主府,借着近水楼台的便利挖他墙角,父子俩一拍即合,只苦了一心想要弄死石戎的这位继室。
    石戎不住进城主府,她一个内宅妇人,就很难把手伸到石戎身边了。
    再加上石戎又从冯家带出了不少忠心又精明的人,有这些人守在石戎身边,她就是想要暗搓搓做点儿什么都难。
    偏石戎又占了身份的天然便利,一回来就获得了不少人明里暗里的拥护。
    她心里有鬼,看到石戎这样,生怕石戎站稳脚跟之后就拿她开刀,于是就迫切地想要借着这次机会除掉石戎。
    有她和另外几个同样心怀鬼胎的妾室吹枕边风,石戎的父亲最终还是同意了让石戎跟着出使。
    然而就算如此,石戎也还是始终处在他父亲心腹下属的监视之中。
    好在石戎自己武功高强,队伍里又有暗中投靠他的义军配合着给他打掩护,让他能够趁着自己父亲的心腹下属不注意,找到叶安澜谈一笔交易。
    一个有实力、有底线但却没有逐鹿天下野心的人,一个与他看好的明主是师兄妹关系、且彼此互相信任的人,这已经是石戎能够为自己外祖一家找到的最好托庇之人了。
    至于他拜托叶安澜帮忙保护外祖一家的报酬......这不是还有他爹的那点子基业呢嘛。
    虽然他现在被迫挂了个“少主”的名头,可他却一点儿也不想继承那个男人挣下的任何东西。
    比起为了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强忍着内心的厌恶与仇恨,忍辱负重地与那个对他没有一点父子之情的男人虚与委蛇,石戎觉得,还是让那个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的男人竹篮打水一场空更爽。
    至于他自己,他好歹受了冯家十几年的悉心培养,他相信他能够凭着自己的本事在这乱世立足。
    可怜石戎那位自以为能够死死拿捏住他唯一子嗣的亲生父亲,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唯一的儿子居然疯狂到拿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做筹码,去为自己的外祖一家交换能够安稳生活的环境。
    唔,其实叶安澜也觉得石戎这孩子的想法蛮疯狂的,但她很欣赏石戎的重情重义和赤子之心。
    这样一个行事只问本心,一直活得神采飞扬、活泼肆意的少年,叶安澜不忍心看他被市侩凉薄的父亲、阴毒狠辣的庶母逼入绝境。
    两人一个敢赌,一个敢应,这才有了冯老太爷带着一大家子,迅速搬迁到叶安澜地盘上的事儿。
    这一路,他们依然没能摆脱追杀,万幸冯老太爷是个睿智的,早早就为自家请好了大量“保镖”。
    他把自己在老家囤的粮食、货物全都送给了当地的江湖门派,还承诺只要他们一家平安抵达费县,他外孙就会派人把自家除祖宅之外的所有宅子、田地、铺面的契书全都转交给这个江湖门派。
    对方心动了,派出了三百门下精英弟子,一路把他们护送到了叶安澜的地盘上。
    而冯老太爷也很守信用,抵达费县的第一时间,冯老太爷就按照他与对方约定好的,迅速联系石戎的亲信,让他把带来的所有契书全都转交给了带头护送他们一家的那位“大师兄”。
    对方满载而归,冯老太爷也如愿保住了所有家人,可以说是实现了一次完美双赢。
    “不知您老是打算跟我回蒙山,还是打算留在费县?”彼此见礼寒暄毕,叶安澜开门见山问了冯老太爷一句。
    冯老太爷有些诧异,他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选择的权利。
    犹豫片刻,冯老太爷试探着说:“老夫虽已上了年纪,但却不愿意就这样混吃等死下去。更别提老夫的儿孙们了,他们都还年轻,还远不到可以避世隐居的时候。所以,若是叶姑娘不介意,老夫想在这费县开家学堂、置些产业,给家里的儿孙留一些能够赖以糊口的营生。”
    他们冯家原本就是耕读世家,虽说耕读的同时也会多少做些生意贴补家用,且在世道乱起来后也有雇佣武林高手培养家中子弟、仆从习武,但如果想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从零开始,冯老太爷觉得,他们还是应该先做自己最擅长的。
    叶安澜对冯老太爷的选择一点儿也不意外,她笑着微一颔首以示了解,“那我等下就让人请这费县最可靠的几个牙人上门,您想买什么,尽管直接跟他们说。”
    冯老太爷暗暗松了口气——看来,他的宝贝外孙确实没有看错人,这姑娘对他们好像还真没有掌控、软禁的意思。
    他正想着,就听叶安澜又道:“对了,您应该已经见过驻守费县的潘公子和姚将军了吧?”
    冯老太爷点点头,“有过一面之缘。”
    第210章 公立学堂
    负责接收他们冯家的就是这两位,姚准冯老太爷没怎么接触,对方只是公事公办的把他们护送进了费县县城,反倒是那位年轻有为的潘公子,先是给他们准备了这栋宅子,然后又让人给他们送了不少生活必需之物。
    他把自己和这两人的简单接触大概说了一遍,叶安澜边听边点头,“那您以后如果有什么为难的事儿,就直接过来县衙这边找湖轩吧。”
    顿了顿她又道:“我既然答应了石戎要照看你们,自然就不会让你们有危险或者被欺负。当然,你们也不能在我的地盘上做有违法度的事。我定的规矩,任何一个生活在我势力范围内的人都必须遵守,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情可讲。”
    冯老太爷点头表示理解,“叶姑娘放心,老夫一家都不是那等不识好歹的人。叶姑娘能庇护我们,我们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我们既然来到费县、要在费县定居,守费县的规矩也是应有之义。”
    叶安澜很满意,她笑着朝冯老太爷拱手,“晚辈自然相信冯家的人品,若冯家是那等自私自利、得陇望蜀的人家,冯家也养不出石戎那样的仁义人。但晚辈一向喜欢把丑话说在前面,不敬之处,还请各位海涵。”
    两人一番漂亮话说下来,原本因为叶安澜的直言不讳变得有些尴尬的气氛,再度悄悄变得和谐起来。
    之后,叶安澜又问了冯老太爷是否需要她安排专人保护冯家众人。
    冯老太爷想了想,最终还是拒绝了叶安澜的一番好意。
    不过他倒是拜托了叶安澜帮忙寻个武功高手教导晚辈和家仆,之前他重金聘请的那一位,在他们冯家搬家之前就已经跟冯老太爷提了要回师门养老。
    若不是看在多年下来,冯家对他着实不错的份上,对方都不会护送冯家人往费县走这一趟。
    现在冯家人既然已经在费县安顿下来,那位老爷子自然也不会继续留在冯家了。他现在就只能冯老太爷找到新人接替自己了。
    冯老太爷感激对方多年来尽职尽责帮忙教导家中子弟、仆从,也感激对方愿意在离开之前送他们前往费县,所以已经打定主意要尽快找到接替的人,然后再封一张大额银票感谢对方。
    “这样啊。”听完冯老太爷简单讲述的前因后果,叶安澜给了他另外一个建议,“若您只是想要培养家中晚辈和仆从,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那我建议您把他们送去费县的公立学堂。”
    冯老太爷一愣,“公立学堂?”
    叶安澜点点头,“在我治下的这三个县,每个县我都设立了一家公立学堂。公立学堂下辖男子学堂和女子学堂两个分部,读书、习武是这两个分部的必修课程。”
    冯老太爷一脸震惊,“您的意思是,这学堂即便是女子和仆从也能进去学习?”
    叶安澜再点头,“只要他们年龄合适,来历清白,符合各专业的招生要求,并且能够交得起费用。”
    “呃,也有一些专业不要求立刻交费,但这种的一般都会要求学生跟学堂签一个契书,承诺自己毕业之后会进入公立的作坊做工,并在规定的年限内用自己的工钱分期支付拖欠的学费、生活费等。”
    冯老太爷:......他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求学不花钱,学完了还能包给找活儿干的,这学堂怕不得是个吞金兽吧?
    可问题是,这叶姑娘看着也不像是什么家财万贯的有钱人啊!
    叶安澜:是的,我是个24k纯穷鬼_(:3」∠)_
    说好的有矿,矿被裴怀玉直接划进了公库里,说是要养军队┓(′?`)┏
    说好的每次打仗都有战利品,战利品也被裴怀玉直接划进了公库里,说是要用于发展她名下那些专门用来抚恤、安置伤残、死去将士的产业。
    转了一圈儿,她还是那个只有一点点小金库的吃土女孩_(:3」∠)_
    冯老太爷不知叶安澜心中所想,他问叶安澜,“老夫可能前往这费县的公立学堂一观?”
    叶安澜一口应下,“能啊。”这又不是什么能够藏着掖着的东西,她的那个公立学堂,可是面向全县公开招生的┓(′?`)┏
    她看一眼同样有些意动的冯老爷和冯夫人,“我们的公立学堂是面向全县所有人的,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大人还是孩子,只要你有向学之心,你就可以去报名申请入学,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以去报名应聘先生之位。当然,最终这些人到底是否能够进入我们的公立学堂,就要看报名的人是不是合适成为我们的学生或者先生了。”
    冯老太爷看出了叶安澜的故意煽动,他摸着自己的花白胡子问叶安澜,“姑娘设立女子学堂,教她们读书习武,教她们一技之长,还为她们提供走出家门自食其力的机会,是要改变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规矩么?”
    叶安澜轻笑,“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用我这短短一生就能做成的事儿。”
    冯老太爷双眸微睁。叶安澜没有否认自己有这样的意图,只说了这不是她一个人,用她这短短一生就能够做成的事儿。
    他表情有些复杂,“姑娘就不怕天下士子口诛笔伐么?”
    叶安澜耸耸肩,这还是她第一次在冯老太爷面前做出这样有些无赖的举动来,她道:“口诛笔伐又如何?挨两句骂又死不了人。”
    冯老太爷:......!!!∑(?Д?ノ)ノ
    冯老太爷表示,他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豁得出去的姑娘_(:3」∠)_
    叶安澜也不装彬彬有礼的斯文人士了,她唇角微扬,说出口的话带着一股子浓浓匪气,“我的地盘,我想抬举谁就抬举谁,要是有那脑子不清楚非要对我指手画脚的,大不了我就让人跟他讲讲道理呗。”
    她嘴里说着讲道理,右手却暗示性的握住了腰间刀柄,很显然,她的这个“讲道理”,和正常人所认为的“讲道理”,并不是同一个“讲道理”┓(′?`)┏
    第211章 动荡伊始
    且不说冯老太爷是如何的三观尽碎、目瞪口呆,只说叶安澜,在毫无心理负担的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后,这姑娘就把冯家人丢给了潘湖轩。
    她给潘湖轩定了个既要保护、也要监视的基本原则,然后就改头换面,亲自跑去了石戎父亲的地盘上安插钉子。
    虽然她的第六感告诉她,石戎是个不错的小少年,但为了不被裴怀玉教训,叶安澜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做好该做的事。
    除了亲自探查石戎与其父的关系,不着痕迹的往对方地盘上插钉子,她还想顺带画一下当地舆图,以及顺便招揽一些流民、乞丐回来扩大人口基数。
    据她所知,在战乱开始之前,她治下三县,每个县的人口都有两到四万,再看看现在,她坐拥三个县、一个蒙山,可她麾下百姓加在一起,人口却还不到两万。
    而且这小两万人,还只有一小半是青壮年男子,另外的一大半则是实打实的老弱妇孺。
    虽然她是按照全民皆兵的思想去管理大家的,但她又不可能不顾受训人员的人体素质,强行要求他们统一训练强度。
    差异化的训练内容,取得的成果自然也是有差异的,她那四千名由女子和少年组成的预备役将士,战斗力终究没办法和八千名青壮年男丁相比。
    说通俗点,她的四千名预备役将士,单拉出来,一个人最多也就只能对付一到三个其他义军势力里的普通青壮年兵卒,而她的八千正规军,却每一个都能对付三到十个其他义军势力里的普通青壮年兵卒。
    这种程度的武装力量,眼下倒是足够他们自保了,可随着各方势力的互相吞并,不出两年,他们就会变得处境微妙了。
    叶安澜可没有忘记李璟之前感慨的那句“要大乱了”,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家地盘,她必须在这两年之内训练出更多精兵。
    ***
    一直忙到即将过年,叶安澜这才风尘仆仆带着杨小桃等人赶回蒙山,陪着爹娘和弟弟妹妹一起过年。
    当然,在回去之后,她也没有忘记顺便拐个弯,去一趟兰陵县看望李璟以及他家的三位女眷。
    此一去,她从李璟那里听说了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年后,李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离开兰陵县了。
    虽说这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叶安澜也不是不能理解。李璟他是谢渊的谋士,只要有仗打,他就得跟着谢渊出征去。这是她早就知道的事。
    怀着些微的失落回到蒙山,叶安澜努力打起精神,张罗着要和大伙儿一起过个好年。
    然而这年只“好”了大年三十那一天,新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那一天,蒙山的戍守将士,一大早就看见了费县那边燃起的报信浓烟。
    惨绿色的烟雾代表求援,戍守的将士不敢耽搁,看到有烟雾升空的第一时间,他们就派人策马去了寨子给叶安澜报信。
    叶安澜昨晚守岁一直没睡,这一大早的,她正想打个盹儿,寨子里的一群顽童就已经嘻嘻哈哈结伴来了她家拜年。


上一章
返回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