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第158节

    收到信的叶安澜回信对他大加赞赏,他的那些下属却被谢渊的善变折腾得恨不能直接撞他身上,给自家这不省心的主公来个血溅三尺、以命进谏。
    打仗不是儿戏,要打谁、怎么打,这都是要事先做大量准备工作的。
    为了能在来年继续朝南进发,谢渊麾下的谋士、将领不知熬了多少夜,白了、掉了多少头发。
    现在谢渊一句“往北”,他们之前费尽心思做好的一切规划,就都得全部推翻,然后再在谢渊这个“往北”的基础上,从头经历一遍之前的废寝忘食、绞尽脑汁。
    这是人干的事儿?就不能多少体恤一下快要因为操劳过度而英年早衰、盛年早秃的下属们吗?(╯‵□′)╯︵┻━┻
    吐槽归吐槽,抱怨归抱怨,但谢渊的用意这些人也是清楚的,所以吐槽和抱怨结束之后,这些人该干啥就都一边在心里骂骂咧咧,一边任劳任怨继续当老黄牛去了。
    甚至还有人苦中作乐的想,算了,主公爱作妖就让他作妖好了,反正他这么一作妖,定北军的十余万将士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以后就算不投入谢氏麾下,起码也是不会和谢氏为敌的了,这也是好事一件。
    而叶安澜正是因为听说了谢渊的下一步攻略计划,所以才会如此笃定这三家都已经气数不长了。
    她和李璟带着两家的数万人马,斜着穿过王氏的领地,浩浩荡荡进了北境。
    早就已经收到消息的白庆之专门派了自己的心腹副将宋玮来接应,然而与此同时,北边的胡人也对居庸关沿线发起了猛烈进攻。
    收到消息的宋玮心急如焚,可随行车马的负重摆在那里,他又不能要求叶安澜等人像轻骑兵那样快马加鞭的赶路。
    叶安澜把他的焦虑不安看在眼里,略一思忖,她趁着队伍停下休整,把李璟、长安、杨小桃、郑丰收、文六娘单独叫到一边,跟他们商量了一下后续事宜。
    李璟一言不发的听她说完,“那你自己多加小心。”
    叶安澜松了口气,李璟沉默的有点久,她还以为他会反对自己的这个计划呢。
    “我会的。”她略有些心虚的冲着李璟粲然一笑,“那运输队就交给你了,我会让六娘无条件听你调派的。”
    又又又被扔下了的文六娘出声表示自己的不满,“姑娘!”
    叶安澜拍拍她的肩,“聪明人就要能者多劳,你加油^0^~”
    文六娘:……别以为她不知道,她不是因为比杨小桃和郑丰收聪明才被留下的,她是因为不如杨小桃和郑丰收豁得出命才被留下的!
    “宋大人。”自己人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叶安澜也不耽误时间,随口安慰了文六娘一句之后,她就立刻找上了嘴里已经急出好几个包的宋玮。
    第314章 先行一步
    宋玮是土生土长的北境人,他身形高大、皮肤微黑、端正的五官十分容易获得他人好感。
    叶安澜朝他拱手行了个礼,“边关胡人猖獗,宋大人可是急着赶回居庸关支援?”
    宋玮一脸为难,说不着急吧,他觉得违心,说着急吧,他又怕叶安澜觉得他是在暗示他们加快速度前进。
    叶安澜一看这老实人的表情就什么都懂了,她笑着示意宋玮落座,“不瞒宋大人,我和阿璟都很着急。如果不是辎重太多,限制了我们的前进速度,我们其实也想快马加鞭,第一时间把所有军需物资全都送到定北军手里。”
    宋玮眼圈微红,这还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第一次这么真诚的体谅他们、帮助他们。
    说实在的,在谢氏和叶氏对定北军伸出援手之前,宋玮对生活在中原腹地的那些所谓皇室之人、达官显贵、义军首领,无一例外的全都没有任何好感。
    是谢氏和叶氏让他意识到,原来那些没有见识过边关之地如何苦寒、入侵外族如何残忍的人,也不是全都狼心狗肺、见利忘义。
    他脸上浮现出一抹难掩重重心事的笑,“我知道你们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谢谢你们。”
    叶安澜不忍为难这样一个铁骨铮铮、不畏死亡的戍边英雄,她索性直接把这场谈话的主动权拿了过来。
    她问宋玮,“宋大人,您觉得边关现在最缺的物资是什么?是粮草、食盐、药材、棉衣,还是刀枪、弓箭、盔甲、马匹?”
    宋玮一怔,他有些不明白叶安澜为什么这样问,但看在对方千里迢迢给自己和同袍送军需物资的份上,宋玮虽然疑惑,但却还是老老实实回答了叶安澜的这个问题。
    “如果您问缺什么,那自然是什么都缺。”他声音有些干涩,脸上的笑容也愈发苦涩,“可要说最缺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弓箭、盔甲、药材。”
    叶安澜点点头,“那我们就先送一批弓箭、盔甲、药材去边关。”
    宋玮虎目圆瞪,“您......”
    “我打算和阿璟分开行动。”叶安澜笑着朝宋玮微一颔首,肯定了对方心中陡然冒出的那个念头,“还要劳烦宋大人给我派几个向导,要熟悉地形,身手也好,并且还能在沿途县镇刷脸通行的。”
    宋玮双手控制不住的开始颤抖,他蹭的一下站起身,“我这就去挑人!”
    最终,宋玮挑了他手底下的一员年轻小将,和这位年轻小将麾下的一百余人出来。
    “这是白瑞文,是我们侯爷的本家子侄,自小长在北境,符合叶姑娘你刚刚提出的那些条件。”
    叶安澜冲那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将微一拱手,“白小将军。”
    白瑞文赶忙拱手还礼,“叶姑娘。”
    叶安澜示意他落座,“我们的打算,宋将军应该和你说过了吧?”
    白瑞文微一颔首,“是。多谢叶姑娘和李公子为定北军这般费心。后续如果有什么需要在下去做的,在下但凭两位差遣。”
    叶安澜看一眼李璟才道:“我打算先带一批物资去幽州,若是白小将军不介意,接下来我和我的亲卫们想要劳烦白小将军一段时间。”
    白瑞文早就从宋玮那里听说了他们叫他过来的目的所在,此时听到叶安澜这么说,他立刻点头答应下来,“这是在下的分内事,不敢当叶姑娘一句劳烦。”
    叶安澜唇角微扬,“那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宋大人、白小将军,还请你们尽快给我列个清单,把边关如今最需要的物资列个种类和大概数目出来。记住,我们只有五千轻骑和两千匹马、一千辆车,而且为了不拖慢行进速度,车马的负重都需减至它们最大负重的一半。”
    这点东西于整个北境而言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但如果只是支援居庸关沿线守军的话,这些却已经足够解燃眉之急了。
    按照她给出的车马载重限制,宋玮问文六娘要了纸笔,然后刷刷刷就是一顿写。
    白瑞文一边帮他磨墨,一边低声在旁给出建议。
    他们都是最了解定北军需求的人,没一会儿,两人就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一张不算很长的物资清单。
    叶安澜让人照着他们给的清单,从自己带来的军需物资里,分出相应数量的弓箭和盔甲,李璟则是让人送谢氏送来的军需物资里选了一批用于止血治伤的药材。
    白瑞文全程跟着他们一起忙,见到将士们把车上超过负重限制的东西搬下去,他忍不住问了叶安澜一句,“这些被搬走的东西,您和李公子打算如何处置?”
    叶安澜抬手一指队伍后方的其他马车,“我们这些人,这些天一直人吃马嚼的,早就已经腾出不少车辆了。再有就是我们还缴获了近五千匹战马,我带走两千匹,剩下的近三千匹也能帮着驮运一些东西。”
    如果还不够用,那就再跟沿途的商贾买点儿马车或者骡车呗,总之不是什么难解决的事儿。
    白瑞文一听顿时安心不少,他有些羡慕的瞅了一眼叶安澜随手塞给文六娘的一沓银票。
    曾几何时,他们白家也是这样的富裕人家,银票什么的,他也没少花,可现在,唉……(╥﹏╥)
    第二天一早,以叶安澜为首的先遣小队,带着极少一部分军需物资,快马加鞭直奔居庸关。
    有白瑞文全程帮忙刷脸,他们在北境之内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两队正打算在北境烧杀抢掠的胡人。
    也是那些胡人倒霉,他们费尽心思查探定北军的巡查路线和时间,然后小心翼翼躲过了负责巡逻的定北军将士,还以为这下自己终于可以对生活在村子里的北境百姓大开杀戒了,却不料居然好死不死被突然出现的叶安澜等人给撞了个正着。
    一看他们的装束、武器和体型,叶安澜和白瑞文麾下斥候就知道这些家伙肯定是胡人。
    再加上他们又对北境百姓举起了屠刀,叶家军和定北军的将士能放过他们才怪。
    第315章 北境困局
    一百多对五千多,而且还是对上的叶家军和定北军精锐,那些胡人顿时从砍瓜切菜的刽子手,变成了被叶安澜他们随意砍切的瓜和菜。
    战斗开始的突兀,结束的迅速,叶安澜他们除了在安抚百姓时花了点时间,行程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被耽误。
    “这些狗贼,又翻山越岭的过来袭扰百姓!”白瑞文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但却依然十分不齿胡人对无辜平民下手的猥琐作战方式。
    叶安澜倒是没有鄙视这些胡人的意思,战争嘛,大家当然是要各出奇招,不惜一切代价来打垮敌人了。
    胡人派出最精锐的一批人潜入北境烧杀抢掠,所得物资还在其次,最重要的还是他们此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牵扯定北军的兵力和人心。
    处在“保护”立场上的一方,需要顾忌的东西,永远比处在“侵略”立场上的一方多,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
    定北军如今就是这样的保护者立场,为了护住那些生活在北境的普通百姓,他们就算明知胡人翻山越岭穿越关隘是个什么用意,却也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每天在北境几州不断巡视并严加防范。
    “别生气,他们猖狂不了多久的。”叶安澜骑在马上,一边跟着队伍不断前进,一边开始盘算怎么才能解决掉胡人翻山越岭潜入北境的这个问题。
    她问白瑞文,“居庸关两边的山,有多少地方是身手不错的胡人能够随意翻越的?”
    白瑞文张口就来,“三处。”
    叶安澜蹙眉,“那你们为何不把这三处也给封堵起来?是兵力不足还是地形地貌不允许?”
    白瑞文也不瞒她,“是地形地貌不允许。老侯爷和侯爷一直想要在其中的两处修建关隘,甚至还想过要整修、扩建居庸关,可却因为没有足够的民夫、匠人、钱财,所以一直没能将这件事给做起来。”
    白庆之的父亲白老侯爷镇守北境时,居庸关就曾被胡人从关隘的两翼攻破过一次,那时候他就意识到,光凭现在的居庸关,要想再拦住胡人进犯,定北军将士就得多做牺牲。
    那时候他就写了折子给朝廷,请求朝廷调拨匠人、民夫整修、扩建居庸关。
    然而对于高高在上惯了的皇室成员和达官显贵来说,普通定北军将士的命根本就不值一提。
    无数大好儿郎的鲜血与牺牲,到他们嘴里却只换来了理直气壮的一句,“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怕死还当什么兵啊?”
    那些帮忙斡旋的有识之士,甚至还因为过于烦人而获罪被贬。
    至此,朝中再无人敢帮定北军将士进言。
    再后来,居庸关在白庆之手上再次被胡人攻破,白庆之忍无可忍,到底还是再次发了折子给朝廷,请求朝廷能够采纳其父白老侯爷的建议。
    他的这封折子,详细陈述了居庸关为何需要整修、扩建,列明了如果整修、扩建,定北军将会少死多少将士,可最终,这封折子却只是为定北军换来了一堆嘉奖、一篇祭文。
    祭文是祭奠死去将士的,嘉奖的圣旨、金银是给活人论功行赏的,但白庆之提出的整修、扩建居庸关,却直接被朝廷给无视掉了。
    若是朝廷没钱也就罢了,可偏偏就在同一年,皇室新建了一座离宫,又为当时刚刚以继后身份嫁入宫中、年轻貌美正受老皇帝宠爱的皇后娘娘大办了一场盛大奢靡的千秋宴。
    千里之外的京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好一派极度繁华奢靡的盛世景象,仿佛已经被关内百姓遗忘的居庸关却空旷寂寥、千疮百孔,守关将士更是一直在为保家卫国付出性命。
    如此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放在一起对比,那些定北军将士怎么可能不心寒?
    可就算心寒,他们也依然用性命、用热血,牢牢守卫着包括居庸关在内的北边防线,既没有摆烂,也没有想方设法离开这里。
    听白瑞文简单讲完朝廷和皇室是多么的轻重不分,叶安澜不由腹诽,“活该他们坐不稳这江山。”
    她对白瑞文道:“民夫和匠人确实是个问题,钱财的话,木材、石料之类可以就近选取,所需也不过就是民夫和匠人的口粮、工钱了吧?”
    白瑞文点点头,“朝廷征劳役只需管民夫饭食,不需另付工钱。匠人的工钱也十分有限,再加上采买、运输一些材料的钱,满打满算三十万两也够了。”
    叶安澜问:“三十万两应该只够整修、扩建居庸关吧?”
    白瑞文点点头,“若是想要再往北修建两处关隘,还需再多三十万。”
    叶安澜嘶了一声,她抢钱......咳咳,她劫富济贫这么多年,攒下的私房钱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共二十多万。
    就算再把那些被她堆在库房落灰的古籍古董、名家字画、珠宝玉石......也拿出来,她也凑不够一共六十万两雪花银_(:3」∠)_
    e=(′o`*)))唉,钱这东西真是有多少都不禁花啊!


上一章
返回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