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第170节

    第338章 发现荷包
    就这样,一行三人一路沉默着,一直走到了侯府二门处。
    二门处早有在内宅伺候的仆妇等在那里,她们分出一人接了给叶安澜和邱杏儿引路的差事,带着她们直奔白老夫人的荣安堂。
    荣安堂内一片寂静,叶安澜她们过来时,白老夫人正和白夫人一起在小佛堂上香念经,求菩萨保佑他们在北境征战戍边的亲人,白庆之的两个女儿则是正安安静静坐着抄书。
    白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海棠先把叶安澜和邱杏儿请到了倒座房里喝茶静候,一直到白老夫人和白夫人走出小佛堂,海棠这才轻声细语去跟白老夫人禀告。
    白老夫人听说是来送首饰的,立刻让人把叶安澜和邱杏儿请了进来。
    为了尽可能不碍别人的眼,这两年白家如非必要,从不会出门赴宴或者游玩。
    但每年小皇帝和太后娘娘的生辰宴,年后的那次入宫朝拜,太后娘娘嫡亲兄嫂的生辰宴......诸如此类的十几场宴会,这些却是白家人推不掉也不敢动心思去推的。
    这次白家人做新衣、定首饰,为的正是出席太后娘娘嫡亲二嫂的生辰宴。
    宴席定在十二天后,届时京城大半的勋贵、官员都会前往太后娘家捧场。
    剩下的小半勋贵、官员也不是不想去,而是他们根本没资格拿到帖子,于是就只能自己巴巴的送礼上门,然后再连饭都混不上一口的直接回家吃自己。
    这还只是太后嫡亲二嫂的生辰宴,若是换了太后两位兄长和她那位长嫂的生辰宴,太后娘家更是要连门槛都被人给踏平了。
    威平侯府如今在京城地位尴尬,他们不是那种拿不到太后娘家帖子的破落户,但却因为京城与北境之间音讯不通,所以每每出门赴宴都会被某些跟红顶白、笑人无恨人有的小人故意拉踩。
    为了尽可能的少惹麻烦,他们不仅要在送什么礼物上费尽心思,同时还要为了穿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倒不是他们想要巴结太后的娘家人,或者想要显摆自家的权势富贵,他们之所以费尽心思,为的不过就是在不失礼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别出风头也别得罪人。
    礼物要好,但又不能太好,要让人看出用了心,但又不能有献媚的嫌疑,让人指指戳戳,明嘲暗讽以军功起家的白家,如今也失了风骨,成了谄媚小人。
    穿戴上要注意的点就更多了,无论是颜色还是款式,都必须注意绝对不能和其他惹不起的人家撞衫、撞首饰,同时还不能穿得太好或者太过平庸,以免成了别人的眼中钉或者取笑目标。
    要做到这一点,白家就必须先把某些人家赴宴那日的行头都给打听出来。与此同时,他们还得注意着,千万不能被人家发现他们在私下打探。
    凡此种种,白家的两代女主人可谓是殚精竭虑,没少费心。
    万幸白家的孩子也都十分听话,就算是处在十分渴望自由和朋友的年纪,白家的三个孩子也没有不懂事儿的非要出门游玩、呼朋引伴。
    再说叶安澜。
    进屋之后,叶安澜低眉垂眼的跟着邱杏儿一起行礼,“见过老夫人、夫人、各位小姐。”
    白老夫人微微蹙眉,但却没有把肚子里的疑问说出来,她微一抬手,“不必多礼。海棠,去给这两位姑娘搬锦凳,芍药,你去把首饰拿出来给孩子们过过眼。”
    叶安澜和邱杏儿道过谢,欠着身子小心翼翼在锦凳上坐下,等着白家的两位姑娘查验首饰。
    两位白姑娘谢了祖母和母亲,这才手拉手一起过来看首饰。
    邱杏儿生怕两位侯府小姐挑剔,她会交不了差,所以一直神色紧绷,双眼直直盯着首饰匣子。
    叶安澜就比她放松多了,她小幅度的转着头,悄悄打量白家的四位女眷。
    迅速扫了她们四个每人两眼,叶安澜又用同样的方式,尽可能不引人注意的,开始仔细观察屋中的丫鬟婆子。
    屋中一共站了两位嬷嬷、两位年轻媳妇、六个正值妙龄的漂亮丫鬟,从她们各自的站位来看,她们明显各有各的主子。
    叶安澜不会读心术,没办法从别人的脸上看出对方是忠是奸,也没有李璟那份观察入微,从别人一举一动判断对方是否有什么违和之处的本事。
    她唯一能够倚仗的,也就只有她自认十分靠谱,但却总被裴怀玉吐槽纯属主观臆断的第六感了。
    叶安澜正想着怎么才能让这些丫鬟仆妇全都和她对对眼,白大姑娘就盯着叶安澜腰间荷包发出一声轻咦。
    她是在拿首饰往妹妹头上比划的时候,眼角余光无意间瞥见的叶安澜腰间荷包,这一看,那熟悉的图案、颜色和布料就吸引了白大姑娘的心神。
    “怎么了姐姐?我戴这个不好看?”白二姑娘眨巴着水润乌黑的大眼睛问。
    “不是,不是。”白大姑娘把手里的簪子放回匣子,然后快走几步来到叶安澜身边,“这位姑娘,你这荷包绣的可真好,能让我仔细看一看这上面的花样和针法吗?”
    这孩子还是年轻,纵使已经努力让自己冷静自持,别显得过分急切,但语气和眼神里却依然还是透露出了些许焦急。
    叶安澜早在白大姑娘轻咦出声的时候,就已经冷不丁想起了她让文六娘仿绣的这只荷包。
    她的这只荷包,和白庆之拿给她做信物的荷包几乎一模一样,平安符这种东西不好对外展示,荷包就不一样了,叶安澜在拿到那只荷包的第二天,就让文六娘给她绣了个一模一样的。
    她一个姑娘家,戴一个绣石头和小草的荷包本来就已经够奇怪的了,偏那荷包所用的布料又还是深青色的。
    也得亏她现在扮演的是个生活窘迫的贫民窟女孩儿,说一句这细布荷包是她捡到的,看着针脚细密、布料结实就戴上了,别人也不会怀疑她什么。
    最多也就是首饰铺子的其他伙计,暗地里吐槽一下这姑娘可真是一点儿都不懂得分辨美丑,果然是小地方出来的、没见过世面的乡野村姑。
    第339章 暗下传信
    白大姑娘借口找的蹩脚,白老夫人和白夫人一下子就察觉到了她不对劲的地方。
    两人被她吸引了注意力,视线不自觉也跟着落到了叶安澜解下的荷包上。
    这一看,两人不约而同地脸色大变,白夫人更是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她快走两步来到叶安澜身边,从白大姑娘手上拿过了那个相似指数高达99.99%的荷包。
    白大姑娘小心翼翼喊了一声“娘”,在她脸上,走马灯似的不断闪过惊喜、期待、焦虑、害怕等情绪。
    “嗯。”白夫人应了一声,眼睛却死死盯着那荷包。
    叶安澜装出一副一脸害怕的模样,“夫、夫人,这荷包是我捡来的,您、您要是喜欢......”
    邱杏儿撞了她一下,用眼神示意她不要乱说话。
    她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知道那些达官显贵家里的女眷有多讲究。
    这些人别说是拿别人的旧物自己用了,就是她们自己的衣裳首饰,出去赴宴的时候她们都不会用已经穿过戴过的。
    寻常官员、商贾能用一辈子,甚至能够拿来当作传家宝的首饰,对她们来说也不过就是一件仅可露面一次的寻常装饰物罢了。
    若非如此,京城的首饰铺子怎么可能天天都有大笔大笔来自权贵人家的生意做?
    跟这种人说你要是喜欢就拿去,人家还不得以为她们是在侮辱人?
    可别送一趟首饰,她们就把命给搭在这儿。
    邱杏儿是好心,叶安澜如果不是别有居心,也不会贸贸然冒出这么句话。
    而白夫人出乎邱杏儿预料的,不仅没有因为叶安澜不过脑子的发言而生气,反而还让自己的大丫鬟拿了个全新的绣迎春花的缎面小荷包给叶安澜做赏赐。
    小荷包非常符合年轻女孩子的审美,花样精致、色彩亮丽,最重要的是,里面还包着两个小巧可爱的银花生。
    邱杏儿直接看傻了,她没想到白夫人堂堂侯府当家主母,居然真会要叶安澜的小破荷包,更没想到对方居然还会因为这么一个小破荷包,就赏赐叶安澜一个缎面荷包、两个小银花生。
    她傻傻看着叶安澜把她荷包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铜板叮叮咣咣转移到新荷包里,然后又傻傻看着叶安澜把旧荷包双手捧着交给白夫人。
    白夫人拿到荷包,心里顿时踏实不少。
    虽说荷包一入手,她就从布料的新旧上判断出了这不是她送给白庆之的那一个,但能把她送给白庆之的荷包仿这么像,白夫人相信,这个做荷包的人,绝对近距离观察过她送给白庆之的那个荷包。
    她问叶安澜,“小姑娘,你是在哪捡到的荷包?当时荷包里可还有其他东西?”
    怕叶安澜不肯说实话,白夫人又道:“放心,我不白拿你的东西,若是荷包里还有其他东西,我可以用你想要的东西跟你交换。”
    叶安澜做回忆状,“还有张黄色的纸,叠得整整齐齐的,但我没有带在身上。”
    她这么一说,原本还能稳住的白老夫人顿时也变得急不可耐了。
    白老夫人不知道白夫人已经发现了荷包并不是白庆之的,所以也不知道就算荷包里真有什么用黄纸做成的东西,那也应该不是她曾经为自己儿子求来的平安符。
    她心中焦躁,却又不能像儿媳和孙女那样直接冲过去瞧,于是就只能盼着儿媳赶紧跟她通通气,让她心里也能多少有些底。
    白夫人显然也很清楚自己婆婆对白庆之父子的挂念和关怀,她在叶安澜答应改天再把那张黄纸送进来给她们之后,就立刻拿着荷包回了自己原本坐着的位置。
    在白老夫人眼巴巴的注视下,白夫人把荷包递给了白老夫人。
    与此同时,她还对白老夫人微微摇了一下头。
    一直注意着这对婆媳的仆妇们有的一脸失望,有的一头雾水,还有一个则是一直状似无意地斜着眼睛,用眼角余光去瞥白夫人。
    看到白夫人摇头,那人眼神微闪,不死心的又去打量那荷包。
    叶安澜趁着大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白家婆媳的身上,右手迅速动了一下,以快出残影的速度,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做了一个小动作。
    然后,她开始全程装傻摸鱼,由着邱杏儿在那一板一眼的给两位白姑娘讲新做的首饰。
    等邱杏儿顺利拿到尾款,她这才跟着邱杏儿一起行礼退走。
    两人坐上马车,没等邱杏儿问她,叶安澜就主动把得的小荷包拿了出来。
    荷包她没有分给邱杏儿,但却分了邱杏儿一个银花生。
    邱杏儿一方面高兴自己得了意外之财,一方面却又震惊于叶安澜的出手大方,她捏着银花生,压低声音问叶安澜,“你、你真给我?”
    叶安澜点点头,抬手指了一下车外示意她噤声。
    邱杏儿立刻眉开眼笑,她收好银花生,想了想又小声说了一句,“哎呦,这侯府的点心可真好吃。”
    叶安澜听到外面传来掌柜侄子的一声嗤笑,顿时明白了邱杏儿这突如其来的一句到底说的是个什么东西。
    她朝邱杏儿竖起大拇指,两个姑娘在简陋的车厢里无声地笑作一团。
    至此,叶安澜在铺子里就有了一个用银花生换来的临时盟友。
    她的这位临时盟友很讲义气,因为知道叶安澜和白夫人约好了明天晚上去给白夫人送那张折好的黄纸,所以第二天临下工时,她的这位临时盟友就主动承担了原本应该她们两人一起完成的清扫工作。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眼下的威平侯府,白老夫人、白夫人和白家的两位姑娘,则是正对着叶安澜偷偷塞给白大姑娘的一个纸包无声落泪。
    纸包里包着的,正是前年白老夫人让人送去北境的那张平安符。
    纸包内侧,叶安澜还见缝插针的用削尖的炭笔写了两行小字,一行是“侯爷平安”,一行是“家有眼线”。
    白大姑娘用力握着祖母的手,好一会儿才用轻到几不可闻的声音说:“怪不得她让我一个人看。”
    白老夫人抹了把泪,把纸条放进火盆里烧了个干净。
    第340章 再进侯府
    “这件事你们先不要对其他人说。”白老夫人压低声音叮嘱自己的儿媳和孙女,“我们不能给家里招祸。”


上一章
返回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