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临高台

临高台 第23节

    李允狼狈撞到一个结实的脊背,撞的他身上隐隐作疼,还未来得及跟人道歉,就被一个高大威猛的大汉像拎小鸡一样拎了起来。
    李允大惊失色,吓得背上冒出冷汗。
    风姿秀伟的男子,丝毫没有被撞的愠怒,他举止从容地轻轻拂了拂袖,抬眼懒懒打量着李允。
    凛凛帝王气息逼来,李允身子一颤。
    微服出行的天子,纵是一身素衣锦袍,亦难掩通身的华贵气息,他淡淡看了李允一眼,不动声色地跟大汉使眼色,既是微行,就不要过分引人注目。
    大汉放开李允,李允连连作揖赔礼,“在下一时鲁莽,不是有意冲撞阁下。”
    萧昱淡声道:“无妨。”便自顾自离去了。
    李允只觉此人气度不凡,看着他的背影出了一会儿神后,方想起去寻魏云卿,可蓦然回首,人海中却早已不见了少女的身影……
    *
    变故发生后,暗处随行天子的领军将军薛策亦被惊动,连忙寻了过来,“公子无恙吧?”
    萧昱摇摇头。
    薛策稍微松了口气,立刻吩咐手下去彻查刚刚相撞之人的底细。
    萧昱闻言,制止道:“正是灯节佳日,街上人流如麻,难免碰撞,若是个个都要查,岂不满街都是刺客?不必费力了。”
    “这……”
    萧昱不紧不慢道:“既是微服,自是不会有人知道我的身份,真有刺客,也定是舅舅的人走漏了风声。”
    薛策心中一紧,头上冷汗频出,“公子。”
    “小舅一贯驭下有方,我信得过你的手下,自是万无一失。”萧昱说着,抬步而去,“小舅也放松几分,好好看一看灯吧。”
    薛策刚刚提起的心再度落下,大起大落了一遭,他跟左右面面相觑,抬头看向了高处的明灯。
    萧昱负手漫步至一个泥人的摊子前,聚精会神地看着摊主捏泥人。
    梁时满脸含笑地紧跟在萧昱身后,天子一向克己复礼,今日竟忽的提议想微服出宫看看,看看建安的百姓民生。
    天子甚少微服外出,宫中上下没有准备,一时措手不及,幸得薛领军及时安排了护卫,暗中一路随行护卫。
    梁时看着在摊子前甚有兴趣的天子,试探道:“公子看看喜欢什么,要买一个吗?”
    萧昱不作声,只是随手取下一个泥人,梁时立刻付了钱。
    萧昱注视着栩栩如生的泥人,边走边问梁时,“你见过这个吗?”
    梁时点头,眼里放光道:“这是泥人,奴婢小时候见过,后来入了宫,就再没见过了。”
    萧昱捏着泥人,若有所思,默然不语。
    *
    清溪水岸,魏云卿和宋逸缘溪而行。
    少女仰着头,聚精会神的思索着灯谜,一个接一个的解出。
    广平王府的长随找到二人,将卷酥交给魏云卿后,又将萧澄的话转告。
    魏云卿蹙眉,“怎么突然不舒服了?”
    “殿下前段时日就病了一场,今日才出来游玩了没多久,就有些头晕,想来是没好利索,又着凉了。”
    魏云卿忙关切道:“那你快送哥哥回府好好养着,不用担心我,我再看一会儿就回家了。”
    “欸。”长随应着,作揖告退。
    魏云卿耸耸肩,拿起一块卷酥咬了一口,边吃边对宋逸道:“若是给母亲发现我夜间偷食,又要骂我了。”
    宋逸淡笑道:“吃完了再回去。”
    魏云卿腾出手,又拿了一块递给他道:“堂舅,给你。”
    宋逸看着卷酥,视线又移向少女明媚的笑脸,默默接了过来。
    不远处,萧昱亦行走于灯海中猜解灯谜,他倒不是为了什么彩头,只是与民同乐,一时兴起罢了。
    梁时恭谨的跟在他身后,默默记着谜底。
    突然,萧昱脚步一顿,微微眯眼看着远处两位并肩而行的小郎君,眉峰微蹙。
    “公子,怎的不猜了?”梁时笑问,眼看就快猜完了。
    萧昱抬手示意他噤声,梁时顺着天子的目光看去,看到天子视线中的人时,顿时脸色大变,惊起一身冷汗。
    萧昱神色毫无异样,不动声色穿过繁华的水岸花灯,隐于暗处,悄悄观察着远处的人。
    他看着那俊俏的小郎君,将手中的食物与旁边的年轻男子分享。
    又见她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欢喜解谜,明艳如玉的面孔上,眼波流转,熠熠生光。
    可细细看去,那哪里是个小郎君,分明是那日来奔斋宫的女郎!
    她不是该在家里安心待嫁吗?怎么这副打扮,在这里出现?还是跟着一个年轻男子?
    怎能如此不顾身份,不成体统?
    萧昱手指捏着泥人,脸色渐渐阴冷,手上也不自觉的用了力,脆弱的泥土在他手指间支离破碎,落了一地。
    梁时的心,也随着天子指缝散落的泥土,一下子坠落谷底。
    花灯下,未察觉任何异常的二人,还在兴致昂扬地解着灯谜。
    “三三横,两两纵。”
    魏云卿眉头紧锁。
    少女聪慧过人,没有什么能难倒她的题目,可在这个谜面前,她还是自认有些才尽了。
    她默默念着这个谜面,周围的人也都在抓耳挠腮。
    一路上,因魏云卿说了要凭自己赢走琉璃灯,所以宋逸都不曾开口,让她自己解答,享受揭开谜底那一刻的喜悦。
    可此时,少女脸上隐隐有些失落。
    这盏琉璃灯,看来终是难带回了。
    宋逸看着受挫的少女,沉默了片晌后,故作无意的做了一句诗低声提示她,“沽酒老妪瓮注瓨,屠儿割肉与秤同。”
    魏云卿一怔,微微疑惑地抬头看着宋逸,思索着他的诗。
    上句是说老妪能将大腹宽口瓮中的酒,注入长颈细口的瓨中,说明老妪注酒功夫纯熟,习以为常。
    下句是说屠夫不用过秤,就能准确切下足斤的肉,有称也白用,是因为割肉技艺纯熟,习以为常。
    习以为常?
    ——习!
    魏云卿脑中灵光一闪,飞快思索着。
    三三横,两两纵。
    上羽下白。
    “是習字!”
    她看着宋逸,兴奋地说出了谜底。
    “对,就是习字!”摊主一拍手,“恭喜这位小郎君,夺得头彩。”
    魏云卿惊讶地捂着嘴,不可思议,她解出来了!
    然后,摊主便笑呵呵取下那一盏五彩琉璃灯,递给了魏云卿。
    魏云卿受宠若惊,兴奋地接过琉璃灯。
    “小郎君真是才思敏捷,今天多少人都在这个灯谜前饮恨止步了,我都怕我这灯送不出去呢。”摊主赞叹道:“你可是第一位猜出来的。”
    魏云卿眼睛明亮,喜色难掩,她转着琉璃灯,五彩的璀璨灯光在她脸上轮流浮现,少女端艳之色,与灯火相映衬,俨然若仙。
    她抬头看向宋逸,笑得像一朵绽放的莲。
    宋逸嘴角噙着笑,静静看着欢喜踊跃的少女。
    不远处,一路随行的天子,隐于灯火阑珊后,看着花灯前言笑晏晏的男女,目光晦暗不明。
    少女那份兴奋、那份笑容,如此真实、灿烂。
    她笑的如此美丽,任谁看了都会满心欢喜。
    可是——
    他的皇后,怎么能对着别的男人笑?
    第20章 晨梦醒
    回去的路上,魏云卿心里仍是满心欢喜,她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她很感激宋逸。
    把她送回家后,宋逸也要告辞了。
    博陵侯府外。
    夜色苍凉,风卷起几片枯叶,在大门前打着转儿,门上的两个灯笼闪烁着清冷灯火。
    她站在宋逸对面,把那盏琉璃灯递给他道:“堂舅,这个给你。”
    宋逸摇了摇头,她明明那么喜欢,“你留着吧,你不是很喜欢吗?”
    魏云卿点点头,“嗯,我是很喜欢,可是,我想我以后,应该也用不到它了。”
    “为什么?”宋逸不解。
    魏云卿抿抿唇,勉强一笑道:“我马上要入宫了,这些东西,又不能带到宫里,我留着,也是浪费。”
    宋逸一怔,是啊,她马上就会是皇后了,宫里有那么多的奇珍异宝,哪里还需要一盏不起眼的琉璃灯?
    她会有更多,更好的灯,天子会把这天下所有的珍宝,都捧到她的面前,只为博她一笑。
    “灯谜本来就是你先猜出来的,如果不是你作诗提醒我,我也猜不出来。”魏云卿继续道:“这灯,本来就该是你的,我已经短暂的拥有过了,我很满足,现在,把它还给你。”


上一章
返回

临高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