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太平歌

太平歌 第115节

    “她根本不认识明鹤,阴差阳错而已。”
    裴荀相信弟弟不会骗他,起身说:“没事就好,你早些休息吧。明日要进宫。”
    等回去后,徐氏还担心着,见他回来了,问:“蕴玉找你什么事?”
    “没事,就是去太微宫把大夫带回来了。往后早晚诊脉。”
    徐氏听得笑起来:“这样最好,殿下细心,但也不好这样让人一直担着事。”
    徐氏对丈夫的身体也知道,但是丈夫主意已定,她很难过但也没办法。
    因为这件事对赵幼澄真的很满意,独自念叨:“这下蕴玉也回来了,也不知道婚事什么时候能成。”
    裴荀没应声。
    兄长走后,裴岘就叫了裴慎进来,听着裴慎将这段时间京中发生的事一并报给他,然后吩咐他明日一早去太微宫送殿下出城。
    太子怕是不行了,到时候肯定会乱一阵了。
    赵幼澄在裴岘走后,就去看赵诚,赵诚还在看书,见姐姐来还奇怪,赵幼澄直接说:“收拾收拾东西,明日我和韩先生告假,我们出城一趟。”
    赵诚一听就知道为什么,也不问姐姐,乖巧答:“我知道了。”
    赵幼澄坐在他对面,看着他说:“我们不能沾上京中的事情,尤其是太子的事情,你明白吗?”
    赵诚点头。
    赵幼澄这才说:“那明日我们就去城外避暑,京中的事情和我们没关系。”
    赵诚笑起来:“阿姐放心,快马不到两个时辰就能进城,山中也清净。正好阿姐也能休息休息。”
    赵幼澄这才放心,等她一走,赵诚问吴顺:“宫中没有消息吗?”
    吴顺摇头:“没有,我估计是不能传出消息了。”
    那就是宫中禁严了,因为什么,不言而喻。
    赵诚轻声说:“太子怕是就这几天了,要不然阿姐不会这么惊慌。我们也出城避避吧。”
    吴顺见他有些茫然,尽管他和太子不熟悉,但也是自小一起读书的。
    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了。
    第二天一早赵幼澄领着赵诚出城,裴岘等到回信说人已经出城了,才动身进宫去了。
    日落时,东宫哭声呜咽声一片,而殿外的宫人静默,无人敢发出声音。
    皇后哭到昏厥过去了,只能听到安成的哭声。
    赵晖坐在养性殿听着太子去了的消息,一动不动。
    杨寿山仿佛一夜之间就老了,面容不整,枯槁的厉害,弓着腰轻声劝:“陛下喝口茶润润喉。”
    赵晖在这里枯坐了一整日,整个人都仿佛垮了。
    宫中仿佛笼罩在阴云中,可天边的晚霞却极灿烂,周太后站在台阶上望着天边,轻声说:“明日大概是个好天。”
    无人敢应声。
    此刻街上立刻变得素净,往日的热闹立刻变得的静默。阊阖门外的大街上的店铺甚至都闭门谢客。
    储君驾崩,也是国殇。
    裴岘前一日早上匆匆见过陛下,赵晖也只是见了他一面,关于巡边都只字未提,只让他重新掌管京卫营,将赤金伏虎令牌交给他,郑重交代了一句:“若有作乱者,就地诛杀。”
    他匆匆出城去了京卫营。
    所以赵善易一整日在内城,没见到他。
    倒是让褚英给撞上了,褚英自从上次忠义候的案子遇上他,就一路走运,这不妹妹成了庆王的侧妃,眼看着腰杆硬了,见了京中的勋贵们也不再一味的退让了。
    一看见赵善易就凑上来:“这几日实在忙碌,就怕有什么差池,还望总督大人提点一二。”
    赵善易肃着脸看着这老小子,叹气:“褚大人客气了,管好京中治安,非常时期,若有作乱者严惩不贷。小心为上就好。”
    他这会儿有点羡慕褚英了,起码褚英是管着市井,不听话的地痞抓起来揍一顿就老实了。
    可是他不一样,他领着内城步军营,要盯着那些武将、勋贵、宗亲……
    想想就头疼,禁军已经宫门禁严,气氛越来越严峻。
    等晚间好不容易能回家,老爷子已经等了他两日了,连着几日他都不能回家。
    一回家就进了老爷子的院子里,老爷子就问:“这几日不要回来了,陛下身边当差,自己上心些。一切以陛下的旨意为准,不能起任何乱子。”
    赵善易点头:“我知道了。您要不就别出门了,这几日过去再说。”
    结果晚膳刚摆上,东宫属官匆匆而来,带着孝跪在地上请宗亲礼部尚书赵广进宫。
    廉亲王一听就知道了,太子没了。
    这一刻祖孙两人相视一眼,都皱起眉头。无关君臣,赵家子孙殇世,都是一件哀伤的事情。
    廉亲王起身回了一礼,沉默了片刻,才说:“臣领旨。”
    赵善易一看这饭没法吃了,立刻起身给老爷子换了衣服送老爷子出门。
    方氏还等着他,见他匆匆进门,正要问,他进了门就说:“太子没了,我等会儿要进宫,你看住家里。”
    方氏惊愕看着他,喃喃:“怎么会……”
    赵善易这会儿已经顾不上说其他的了,换了衣衫,一边扣扣子,一边说:”内阁那帮人这会儿怕是都进宫了,我也要去了,你记住闭门谢客,不论谁来都不见,那边院子里的人来了也别见。”
    方氏急着说:“我知道,家里你放心吧。你自己也要小心,看着些祖父,到时候记得打发人回来报个信。”
    等人要出门了,她又想起来说:“你记得让人去太微宫报一声,要不然她不知道,小心被人拿住把柄。”
    赵善易应了声,匆匆出门去了。
    结果等他到了宫门外,报信的人回来说,长公主和太平王殿下昨日一早出城去郊外别院了。
    赵善易心里奇特,这位倒是跑得快,次次都跑到他前头。
    真是好本事。
    赵幼澄刚出城就收到江南的来信,冯直已经等了大半年,撒出去的银子快能堆成山了,就等着收割这一场。
    冯唐坐镇在姑苏城,为了赵幼澄整理账目,两人用信件沟通,连面都不见。
    这次是的事情做的太大,两人甚至做好如果这帮人反扑,粮价压不下来暴露的话,他们两人随时死在江南的准备。
    冯直的信中说,孟廷元南下直指江南大族。首先联合户部查办的是倒卖官粮的事,高家人指使依附自己的林家人出头,孟廷元斩杀了抗命不从的林耀辉,有人已经松动了。
    现在大笔吞进的粮食必须北上,米券合约已定,价格依旧是一百二十文,冬至提粮……
    到时候粮价落在五十文上下,她的钱洒了多少,就要在江南收回多少来。
    她看着信面无表情。收起信交给章嬷嬷保管,而后和冬凌交代:“你明日去粮仓那边让府兵全部南下,务必保护好冯唐和冯直,至于领队的人你自己选。”
    冬凌意外,问:“那殿下怎么办?”
    “我呆在山里,能有什么事。”
    她现在有没有府兵,都无所谓。若真是有事,再多的府兵也保护不了她。
    冬凌迟疑了片刻,匆匆出去了。
    等傍晚的时候,裴岘送来消息,太子去了,让她记得挂白。
    她站在阁楼上,远远望着京城的方向,夜色将起,山中夜凉,风将她的头发吹起来,远远看着很孤寂。
    她心里很难过,难道大周还是重蹈覆辙吗?
    即便陛下已经杀了那么多人,连织造局的冯正还活着,周聿昭没有笼络到宗亲,皇祖母没机会收拢父王的旧人,周宪实现在夹着尾巴做人。醇亲王撸了官职,施大人被申斥不敢出头……
    可即便做的再多,太子还是没了,那陛下呢?还能一直康健吗?
    赵诚听章嬷嬷说她一个人在阁楼站了很久,所以也上来陪着她。
    “阿姐怎么了?”
    “太子没了。”
    赵诚其实已经猜到了。
    “阿姐节哀。”
    赵幼澄伸手摸摸他的肩膀,低声说:“我很怕。”
    赵诚不知道她怕什么,但又隐约能猜到。
    在他见到姐姐开始,她就很忙碌也很累。而且姐姐很聪明很聪明。
    “阿姐别怕。”
    赵幼澄很怕,怕陛下也生病,到时候就又会有人出来呼喊还政于嫡支。
    阿弟太小了,先不提皇祖母、周宪实和宗亲。
    就是内阁中的那帮人,就不能善了,历经三朝的老臣,不是说说而已的。
    到时候阿弟怎么办?陛下能容下他吗?阿弟前世就是死于中毒……
    她的思绪已经很远了。
    不同于山中的宁静,宫中各宫门紧闭,甬道有人把守,前朝后宫的门关上,任何人不得擅自走动。
    赵晖在养性殿等到廉亲王来,还是那副样子。
    廉亲王见赵晖这幅样子,心里叹息,他也早年丧子,这痛他体会过。
    “陛下保重身体。不能让太子走的不安。这便是太子惶恐不能安息……”
    赵晖因为这话,顿时泪涕涟涟,抬头看了眼廉亲王,老廉亲王给他一个了然的眼神。用眼神安抚他,表示自己懂得。
    赵晖哀伤:“我这么多年勤勉不敢有任何懈怠,不敢忘记父皇的嘱咐,我不曾施过□□,不曾苛待百姓,为何就落到这个下场……”
    此刻他是个丧子的父亲,也不称朕,满是哀伤。
    廉亲王摇头:“咱们赵家呈天道,受天监。寻常人家自然不能比。陛下要振作,往后更要刚毅。”
    赵晖的哀伤没有减少半分。因为幼年自己没有得到亲情,他对孩子们都十分宽容,少有的天家和睦。
    此刻的痛就更甚。
    廉亲王陪着他坐了很久,才说:“老臣去东宫为太子收殓穿戴。”


上一章
返回

太平歌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