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

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 第53节

    组成防御阵型的成年鲸仅凭鲸海战术就能把幼鲸牢牢围住,当一头成年鲸被虎鲸晃得失去位置时,很快就会有其他成年鲸补上这个空缺,让虎鲸前面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今天恐怕是不能得手了。
    野生动物狩猎的本质是用能量获得来盖过能量消耗,要是被困在这里做无用功,不仅会付出大量无意义劳动,还有可能在体力下降后被对方抓住机会,造成伤害。
    不值得。
    狩猎队长莱顿发出了警告的信号,维多利亚当机立断,命令家族成员放弃进攻、另寻他处。
    虎鲸一头接一头地跟着族长离开,体型最大的莱顿是最后一个游走的。
    当袭击者远离后,座头鲸的叫声也停止了。
    当天晚上虎鲸群吃的是海豚。
    大概是和座头鲸真的有些孽缘,这场狩猎过后一周的某个下午,安澜喝完奶正在海面上散步消食,远远地就又看到了这群老对头。
    因为上次的虎头蛇尾,大家心里对另一方的战斗力都清清楚楚,这回干脆井水不犯河水,隔着半公里远齐头朝南方行进,谁也不搭理谁。
    虎鲸群保持静默没什么奇怪的。
    可这个季节是繁殖季节,雄座头鲸会连续唱6个月的歌,这会儿却也响动全无。
    都说座头鲸是海洋中的歌唱家,它们不仅热衷于用歌声求偶,而且非常与时俱进,每年唱的歌都会有新改编。这些鲸歌曲调复杂,有节拍,有韵律,音阶还能跨越七个八度。
    最离奇的是不同座头鲸群还会相互借鉴,当两个歌手碰到一起时,它们会分辨谁唱的歌更迷人、更时髦,落败者会放弃“老土的唱腔”,学习“城里鲸的流行唱法”,并在这些歌曲基础上加以改编。
    如此谦逊,如此勤奋,说是敬业爱岗都不为过了。
    只是……
    人们把座头鲸鲸歌说得神乎其神,好不容易碰到合适的季节,却一首歌也听不到,反而弄得安澜怅然若失、情绪低落。
    她一不高兴,长辈们都慌了神。
    维多利亚频频回头过来查看情况;嘉玛长长短短地鸣叫着,似乎在唱一支属于母亲的歌;坎蒂丝和莉莲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想起她还听不懂,又把话憋了回去,用胸鳍轻轻拍打着她的尾巴。
    最好笑的是莱顿。
    快三十的雄虎鲸年纪已经不小了——毕竟雄性比雌性平均寿命都少了30年——可这头大虎鲸可能在猎场之外还以为自己是个宝宝,或者它的座右铭可能就是“男鲸至死是少年”、“顽皮是我的天性”、“沙雕如风,常伴我身”。
    只见莱顿先是朝左边翻了翻身,又朝右边翻了翻身,旋即扭头过来用圆脸严肃地看了安澜一会儿,嘴里叫个不停,好像在说“记得看着我呀”。
    在一番下潜准备后,它直直地朝二三十米深处游去。
    所有家庭成员都很给面子地潜下去一点儿探着脑袋张望,安澜从妈妈肚皮底下游出来,也跟着看舅舅要耍什么把戏。
    莱顿大声地咔哒叫。
    它再次使出围猎魔鬼鱼时的伎俩,像导弹发射一样从深处快速朝海面接近,直接窜出了水面。
    整个身体跳出水面后,莱顿尾巴上翘,像脱力一样平行下落,然后啪的一下,从下颚到肚子到尾巴整整齐齐地拍在了水面上。紧接着它又翻转过来做了一次背部拍打水面的跳跃。
    这是虎鲸在玩耍时会做的腹拍式跃水和背式跃水。
    到这里还一切正常。
    几秒钟后,好像嫌弃一次还不够全家人看清楚似的,莱顿开始进行不间断的翻转跃水。
    正一次,反一次,正一次,反一次。
    “啪!——”“哗啦!——”“啪!——”“哗啦!——”
    它越跳越高兴,甚至叽叽呜呜地叫了起来。
    所有虎鲸都沉默了。
    从维多利亚到嘉玛到莉莲到坎蒂丝都保持着诡异的寂静,四条虎鲸排成一排,脑袋跟着莱顿的跳跃从左边晃到右边,又从右边晃到左边。
    不知为何,安澜从这些海洋大熊猫没什么表情的脸上读出了六个字——“这是在干什么?”
    没有得到欢呼的莱顿在十几次跳跃后觉得不对劲了,它不再叫了,到后来干脆停下表演,游回来盯盯自己的姐妹,又盯盯自己的外甥女,神采飞扬慢慢变成了垂头丧气,还不太高兴地用气孔喷了个鼻息。
    维多利亚等鲸懒得理他。
    作为家中老幺,安澜只好过去和舅舅贴贴,一边贴一边打量它的白肚皮。
    这种体重这种动作为什么肚皮不痛是个永恒的谜题。
    她的安慰大概是起效了。
    一直到鲸群进入石油泄漏般的沙丁鱼集群带,莱顿还在小小声哼着歌,组织狩猎时也颇为意气风发。
    和附近出没的海豚一样,虎鲸通过声呐系统在数百米外就能锁定猎物的位置;但和这些海豚不一样,它们的目标不是因为害怕而紧紧抱成巨大鱼球的沙丁鱼群,而是那些被沙丁鱼吸引过来的大型鲸豚和硬骨鱼。
    透过密密麻麻的还在变换阵型的沙丁鱼群,安澜看到了不下十种猎物的身影。
    这片猎场实在是太丰饶了,以至于虎鲸甚至都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群攻手段和围捕策略,光凭着分散把守个个方向就能大快朵颐,还有余力来对猎物的种类和食用的部位挑挑拣拣。
    维多利亚和嘉玛看上了正在摆出围猎阵型的海豚,因为最近吃得东西挺多,莉莲和莱顿则有点腻了鲸豚,想尝尝鲜,看上了正在沙丁鱼群里杀进杀出的金枪鱼。
    金枪鱼是海洋中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极限时速可以达到惊人的160公里,但速度并不意味着安全,逃命时用出的高速往往只能保持极短暂的时间。
    在猎杀这种鱼时,虎鲸和海豚科中体型第三大的伪虎鲸都很耐心,它们知道猎物很容易就会被逼入绝境,或是体力耗尽,或是晕头转向,不消多时就能吃到这美味的盘中餐。
    果不其然。
    在莉莲和莱顿不太走心的配合下,金枪鱼杀了几个来回就完全迷失了方向,在躲避自下而上进攻的莉莲时直接把自己送进了等在侧面的莱顿的嘴巴里。雄虎鲸叼着这条快有三米长的大鱼,献宝似的游到猎场边,让坎蒂丝在鱼身上咬了一大口。
    安澜原本还在欣赏外婆和妈妈的战斗,等她往身后一瞥,顿时傻了眼。
    这可不是什么长鳍、黑鳍、大眼金枪鱼,看看这体型,看看这深蓝色的背,看看这灰色的侧面,看看这银白色的肚皮,再加上所处的位置——这可是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啊!
    生鱼片中的黄金。
    肥美鲜嫩,口感清爽,又因为被划为易危物种,一条可以拍卖出60万欧元的天价。
    坎蒂丝这一嘴巴咬下去,切面上就露出了鱼肉美丽的u字纹。从捕获到食用只过去了十几秒钟,这条鱼的鲜活度说第二,应该也没有做刺身的海鱼敢说第一了。
    可是问题来了。
    哪怕虎鲸幼崽在没断奶前就能吃一些固体食物,但安澜才一个多月大。
    不!能!吃!鱼!
    安澜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虎鲸们来来回回地抓鱼、吃鱼,满是脂肪的鱼肉碎屑和鱼皮在海里散得到处都是,她忍了又忍,忍无可忍,左右看了看,就游到了碎屑中间。
    因为担心还消化不了,所以只是悄悄地捡了一小块叼在嘴里尝尝味道。
    科学家曾说过鲸豚类只能尝到咸味,尝不到其他味道,味觉都退化了,但在穿越成动物三次后,安澜发现每种动物都能看到人类看不到的颜色,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也能尝到人类尝不出的味道。
    而蓝鳍金枪鱼……实在是太好吃了。
    这简直是一种非人的折磨。
    第71章
    虎鲸家族很快发现了异常。
    在安澜第二次偷鱼吃的时候,嘴里还叼着海豚的维多利亚正好从她身边游过。看到熊孩子在嘬鱼片吃,大家长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一个扭头就又火急火燎地游了回来,发出不赞同的咔咔声。
    如果安澜会脸红的话,她已经要脸红了。
    这场景代入一下人类就是在长蛀牙的时候还要踩着板凳到衣柜上面去摸糖罐,并且在吃奶糖的时候被家长当场抓获。
    好像嫌她还不够丢脸一样,维多利亚把几十米外的嘉玛喊了过来。
    母亲先是挨了外婆一顿训,自己又很着急,干脆连海豚肉都不吃了,拱着安澜就直接往水面上浮,估计是以为孩子饿了。看到她老老实实喝上奶,维多利亚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打那天起,外祖母就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严防死守。
    每当鲸群狩猎完毕准备开饭,维多利亚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把安澜顶在脑袋上,稍微游一小段,如果她继续往猎场靠近,维多利亚会再次把她顶起来。
    安澜猜测这可能是一种温柔的劝阻。
    大家长希望孩子不要被鲜美的鱼肉吸引,反而忽略了现阶段最需要的主食。
    虎鲸奶富含幼鲸成长所需的一切能量,还会随着幼鲸发育而改变脂肪含量,帮助它们迅速积累脂肪层。
    或许是曾经有幼鲸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偏食或者挑食,给维多利亚留下了需要严加看管的印象,总之有很长一段时间安澜都没能再捞到一口零食吃,肚皮里面装的全是奶膏。
    一直到三个月大的时候,妈妈才喂了她第一口肉。
    那是一块很小很小的海豚肉,看样子像是从舌头上取下来的,是最柔软不伤牙齿的部分,但就是这块肉鲜得从头激灵到尾巴,差点让安澜把自己的舌头也跟着吞下去。
    从前她看到海豚只能想到儿童绘本里的海洋故事,但在那天之后她看到海豚就像看到一群会游泳的美味肉排,一头比一头筋道,一头比一头肥美。
    每当和海豚群偶遇的时候,安澜都恨自己还不会说话。
    想想也是不容易。
    从出生到现在整整三个月她都在努力观察,好歹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方言了,却没法把听到的话模仿出来,因为幼鲸原始的声音比较粗,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发出鲸群通用的鸣叫声和咔哒叫声。
    为了能顺利点餐,安澜开始强迫自己加大练习力度,从早到晚都在琢磨该如何发声。
    一直到四个月大,她才发出了第一个完全成熟的哨音。
    这个哨音差不多等于人类婴儿的胡言乱语,根本没有什么确切含义可言,但整个家族都沉浸在了幸福的海洋里。维多利亚破天荒地允许她多吃了两块肉,嘉玛兴奋地一宿没睡觉,莉莲和坎蒂丝连追逐游戏都不玩了,赶过来围在她身边,莱顿则是一蹦三尺高,险些又要来一个拍水花庆祝。
    当天下午,安澜听到大虎鲸们在睡觉前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她猜测长辈们是在讨论该在怎么设计幼鲸方言基础班的阶梯课程。
    谜底很快就揭晓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大虎鲸们开始有意识地放慢语速、简化语句,它们会催着幼崽模仿各种上扬的声调和下沉的声调,并在吃完饭后练习比较难的咔哒声。为了解释清楚每个词汇具体是什么意思,有时候它们还会特地去寻找“工具”,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
    安澜先学会的是代表方向的词。
    并不是因为这些词简单,而是因为她在过去几个月里听得太多了。
    无论是狩猎场合还是玩耍场合,虎鲸都会用一些短促的鸣叫来表达方位,这就好像人类小孩在玩蒙眼抓人时会大喊一声“左边”和“右边”一样,唯一不同的点只有方位的复杂性,人类毕竟是在平面上活动,非常偶尔才会用到上面和下面,但虎鲸在海洋里总是做着斜四方运动。
    比起一玩疯就胡乱嚷嚷的坎蒂丝,莱顿在狩猎时说的方位词更清晰也更易于模仿。
    除了居留鲸家族里大量存在的啃老肥宅,大部分生态型中的雄虎鲸都是鲸群中的重要力量,它们负责在狩猎时侦查敌情、引导围猎以及在生活中隔离危险。这位大舅舅平时嘻嘻哈哈,到了干正事的时候却很靠谱,为了防止泄露作战计划,它和其他鲸群成员在共同制定狩猎战术时总是倾向于简短的词句,有时候只有“左下”、“右下”、“后方”和“进攻”。
    安澜总是蹲在猎场外边看边学。
    左下,正上,右上,左下,正下,右下……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之后,有一回她误打误撞地发出了一个正确的上扬呼哨,本来在往右侧包围的莉莲下意识地朝左边一沉,旋即才反应过来不是狩猎组成员在提建议,而是外甥女在场边使坏,因为失位被其他家庭成员笑话的小阿姨晚些时候用胸鳍把她好好地搓了一顿。
    在学习了方向词之后,紧跟着的就是名字。


上一章
返回

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