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541节

    赵家的天下赵家人是一点都不上心,游山玩水的游山玩水,躺尸的躺尸,倒是有个人能搞点事,可到现在连点动静都没有。
    既然都跑了,这么好的时机不出来搞事情,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他了。
    难道是京城戒严太过,所以给堵外面了,进不来?
    内阁几个大臣也都很头疼啊,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大臣。
    按说,武将是不议政的,可今日内阁会议,冯大人还是特意邀请了顾将军,平宁侯。
    没办法,他们都是叱咤风云的老将,陆家军虽说上次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还是抗住了,陆家军守着京城外的重地呢。
    顾将军守着京城,他们两个人,把着京城的命脉呢。
    顾将军和陆伯山姗姗来迟,他们二人都是德高望重之人,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平宁侯,大家都起身迎接。
    上官峰的表情有些微妙,他是兵部尚书,掌大齐兵马,按说地位不在他二人之下。
    可无奈,他非勋贵,京中扎根不深,也就得了个天子近臣便宜。
    可在座的谁还不是个天子近臣了,再说,平宁侯军功赫赫,上官峰也只在上次捡漏,得了个救驾有功的便宜。
    京城勋贵圈有勋贵圈的规矩,论资排辈,旁的姓氏想挤进来,没个两三百年的积累怕是不成。
    平宁侯是太子妃的父亲,他的女儿是太子良娣。
    而且,瞧着架势,搞不好和那个韩良娣一样,要被送回的……
    顾将军就更不必说了,民间流传着的顾家英勇故事,三岁小孩都知道,长公主又为大齐殉国。
    所以,大家对顾将军和平宁侯的尊重绝对是不止记在心里,而且表现在脸上。
    二人连忙拱手:“不敢当,不敢当,几位大人客气了。”
    待人落座之后,大家看了眼正位上那三位,睿王神游,淮王不知道在看什么,肃王自进来后便在喝茶,已经借小解偷溜两次了,幸好冯大人派人盯着。
    冯尚书如今是内阁之首,内阁之首不好当啊,尤其,上任不久就遇上这么个大事,他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肃王看到平宁侯进来,身子不自然的在椅子上扭了下,没办法,习惯性的害怕。
    这个男人是他整个少年时代除了父皇最害怕的人。
    这是个敢瞪着眼睛警告皇子离他女儿远点,否则便丢他进熊瞎子窝的狠人。
    很长一段时间,乃至现在,他都很怕一种动物,没错,就是熊。
    十三岁那年跟着父皇围猎,他把一只黑毛野猪误认成了熊瞎子,当时吓的魂都丢了,甚至当时怀疑,这只熊瞎子是不是平宁侯派来的,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骑马一路狂奔。
    那只野猪拼命在后面追,幸好遇到太子哥(先太子),这才脱困,后来发现是野猪。
    他到现在都忍不住感慨,野猪也是个凶猛动物啊,他差点死在猪的手里,不敢想。
    新势力的加入,让这场会议气氛变得有些怪。
    上官峰在努力找自己的场子,毕竟武将出身,潜意识里都有点排斥文官,而在兵部尚书之上的吏部尚书冯大人,和兵部不分上下的户部,都是文官。
    但武官的气势都在脸上,以前还能显得与众不同些。
    可今日顾将军和平宁侯往那一坐,那种经年浸淫出来的气势就把他比下去了。
    这让上官峰有些不安,说实话,这两位以前也都是他佩服的人,是前辈。
    可官场就是这么奇妙,如今他是皇上面前红人,掌着兵权,掌着粮草,便是定国公也要在他这里讨银子呢,慢慢的,底气就足了。
    冯尚书的意思,可以调整下京中的守卫,主要以皇宫守卫为主,京中的守卫可以适当放松,让藏在幕后的人放松警惕,主动暴露,再行歼灭,毕竟,这成了一个僵局,看似平静,可人心惶惶,平静的不正常。
    顾大将军是赞同的,这段时间,手下的人跟熬鹰似的,再这样没有精密部署的严防死守下去,先把自己人熬死了。
    陆伯山也是赞同的,他的陆家军最近也被折腾的够呛,于是便点了点头。
    说实话,冯尚书身上还是有些他老师的风采的,都是不动声色办大事的主,不错,能撑住局面。
    严明舟也点头,觉得冯大人这提议好,你都不知道最近户部有多吃紧。
    齐思宇的工部在六部最末,而且,他只是代理,还没转正呢,没有说话权,能坐在这里,就是证明下工部也在操心着国家大事呢。
    刘御史对这些不懂,但作为一个御史,他最不赞成的就是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事,最近有点过了。
    夫人前两日出城祭拜,刘府的马车被盘问了好几拨,夫人回来就说他这个督察院御史没用屁都不如,他连一声都不敢吭。
    这会儿冯大人提议,他自然是赞同的。
    上官大人为显威仪,为突出存在感,竟投了反对意见。
    “不行,明知敌国细作就潜伏在京城,如此岂不是放任他们做出危害大齐之事,尤其皇上昏迷,太子殿下不在京中,若出了事,我等岂不辜负皇上信任。”
    第731章 早就好了
    上官峰说完,看向曾尚书,这里面就只有他没有发表看法了。
    所以,这时候曾尚书的意见就尤其关键了。
    上官峰还是很有信心的,他的儿子是兵部侍郎,曾尚书怎么都该站在他这边。
    曾尚书被上官峰看了半天才恍然反应过来。
    这会儿不止上官峰看着,所有人都看着曾尚书。
    曾尚书咳了一声,过了半晌才道:“若是抓到细作,刑部自是鼎力配合。”
    众人:……
    现在说的是抓到细作的事吗,现在说的是想办法引出细作。
    曾尚书真的是小曾大人的爹?这俩人除了长相真没有一点像的地方。
    上官峰心里嫌弃,可面上不能表露出来:“曾大人,现在还没讨论到如何处置细作。”
    “哦,那继续讨论!”
    众人:……
    最后,冯尚书拿出了自己内阁老大的气势:“那就如此定了,就按刚才所议,接下来就继续有劳诸位了,今日议事就到此结束。”
    冯尚书一说完,肃王先冲了出去:“本王府里还有事,先走一步。”
    接着,睿王,淮王一个个离席,陆伯山看着瞬间空了的三把椅子,这椅子是烫屁股还是咋滴,这天也不热啊。
    冯尚书摇了摇头,不知道赵家列祖列宗在地下能否安心,睁开眼瞧瞧吧?
    曾尚书走在最后,不紧不慢的,抖了抖身上的紫袍,心道,哼,还想套路我,还太嫩了点。
    上官峰气的脸都绿了,这是没人把他放在眼里了是吧?
    这……太气人了。
    严明舟看着上官峰吃瘪,心里是最开心的,得瑟什么呀得瑟,那是太子殿下出京的着急没来得及收拾兵部,等太子回了京看怎么收拾他。
    这段时间他算是看明白了,大齐以后只能是太子殿下的,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太子殿下。
    上官峰落了单,有种被孤立的感觉,上官峰改道去了华清殿,他要见皇上。
    皇上躺在龙榻上,上官峰叨叨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动静,上官峰把自己说的感动不已,这眼泪哗哗的往下淌。
    好不容易,上官峰出去了,常贵松了口气,上官大人一个大男人怎么哭得跟个女人似的。
    肃王殿下几乎是百米冲刺的速度出了宫,不行,不行,他今日已经感觉到杀气了,而且,越来越重。
    太子哥什么时候回京主持大局啊,心累,算了,吃包子去,吃一顿少一顿。
    正上马车呢,后背被拍了下,吓的他一个激灵,差点从车上摔下来。
    回头一看是淮王,这才稳住了:“六哥,你这是要吓死我,走路没声的?”
    他还以为是冯尚书派的人又来抓他回去呢。
    以前没觉得,现在发现了,冯尚书也是个狠人啊。
    自从阁老去了之后,瞧把他能耐的,忒坏了。
    “我让我的小厮先回去了,想蹭下七弟马车。”淮王一脸笑,怎么最近大家都变得很胆小呢。
    “我还以为什么呢,上,上来吧!”肃王迅速的朝两边扫了眼,发现没人追上来。
    “七弟这是要去哪?”淮王发现方向不对,七拐八拐的,一看就是去什么秘密基地。他可不想知道什么不能知道的秘密。
    “吃个早点,我告诉你,那家店的包子绝了。”肃王竖了个大拇指。
    淮王松了口气:“原来是这样!”不是搞事情就好。
    “六哥一会儿吃了就知道。”肃王吞了下口水。
    最近心情不好,吃不好,睡不好的,总算能吃顿好的了。
    两个大小伙子,都是最能吃的年纪,就连免费的腌萝卜都吃了两小碟,可算是吃饱了。
    肃王觉得舒坦了,淮王点着头,又环顾了下这小店:“还真不错。”
    “我不骗你吧!”说完又对老板娘道:“打包两屉带走。”
    “没吃饱?”这孩子这么能吃。
    “没有,给昭华带的,他最喜欢吃这家包子。”别说,最近有些日子没见着顾郡王了。
    “给他?”
    “是啊,我俩常来吃,最近我这不是没空吗,没有约。”肃王说起没有约的语气格外的遗憾。
    你说也是奇怪,他是挺看不惯顾昭华的,但是,这段时间不见吧,还有点想念。
    淮王看了看纸袋里的包子,看肃王的眼神有点小心翼翼:“你俩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
    小时候他们两个可是一见面就打,每次老七都被打的鼻青脸肿,哭爹喊娘的。
    “我俩早就好了。”肃王浑不在意。
    这说起来也是患难见真情了,那次他们俩都被关进了顺天府,顾昭华住他隔壁,牢房里也没别人,不说说话,能闷死。
    后来,他被五哥救出来,一来二去的就好了,怎么都是一起蹲过牢房的兄弟。
    “早就……好了。”淮王说话都结巴了:“你们这……”
    “我们之前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谁还没有个过去了,我过去吧,是有些……荒唐,别人看不上我也正常,如今我可是重新做人了,我连我府上的侍妾都遣走了。”肃王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只是以前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还得慢慢改。


上一章
返回

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