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177节

    亩产量轻松超过五百斤!
    众人闻言目瞪口呆的看着县太爷手里的化肥,都觉得不可置信。
    老天,要是真能达到这个产量,那也太吓人了。
    徐焕也被惊的不轻。
    可震惊过后,他近乎磕巴的说道:“县太爷,我知道哪里有磷矿!距离我们流放村大概二十多里地的一处山里,有磷矿!有一年风雪大,我迷路走到了那边无意中发现的,矿石呈现灰褐色,表面纹路呈砂状,错不了,那绝对是磷矿!”
    要不还得是专业人才呢!
    普通人进山,就算遇见矿产,也不会发现这是何等宝贵的财富。
    “当真?”
    陈庚年闻言大喜,急声问道:“那你可还能找到那磷矿的具体位置?”
    单一施加氮肥,肯定还是不够的。
    如果开采出磷矿,那就能制造磷肥,磷肥氮肥先后追加下去,那这波大豆和棉花肯定就不愁产量了!
    等到今年夏种过后,小麦地里就可以追磷肥氮肥。
    那就又是一波生猛的增产!
    徐焕点点头:“肯定可以,我先前一直跟矿石打交道,对这种东西很是敏感,只要去过一次,就算忘记具体方位,也更根据地形地质去找到的。”
    做出了氮肥,陈庚年已经足够惊喜,没想到今天还有更大的惊喜,他当即道:“那这样,本官差人陪你再去一趟,我们得尽快确定那磷矿的具体位置,然后想办法开采。”
    说话的同时,陈庚年在思索着这事儿该派遣谁去。
    不远处,富春推了邵安一把。邵安微微一愣,随后站出来主动道:“县太爷,这事儿由我们工房出面去办吧。徐焕不仅帮助您制造了氮肥,还发现了磷矿,不如将他收编在工房门下,做我们工房的胥吏。”
    竟然直接被收编了!
    徐焕大喜。
    葛华和鲁平两位工匠,都羡慕的看向徐焕。
    陈庚年略作思索,点头笑道:“行,徐焕,你若是有这个意思,以后就跟着邵安吧。”
    那当然愿意啊!
    徐焕感激道:“多谢县太爷赏识!”
    磷矿事关重大,徐焕不敢耽搁,当即和邵安商量着,即刻出发去搜寻。
    富春乐呵呵看着这一幕,笑的十分舒畅。
    从徐焕来到江县的那一刻,其实富春就盯上了他。
    这绝对是个超级大人才啊!
    冶矿,看似没什么作用,但其实作用大了!皇帝沉迷于炼丹,于是徐焕这种匠人,只能沦为给达官显贵炼制丹药。
    但实际上呢?
    冶矿相关的,刀、矛、箭、盾、盔甲等军事冷兵器,甚至火/枪、火/炮等热武器,都是需要冶炼各种金属矿产才能制造出来的啊!
    富春本来还想着,再观察观察徐焕。
    但现在看来,昨晚县太爷那波好感值刷的太生猛,徐焕竟然毫不犹豫把磷矿的消息都拿了出来。对于这样有实力,还愿意表忠心的人才,当然要赶紧收归麾下啊!
    不仅徐焕,那个能炼铁制造盔甲的鲁平,同样是个不可忽略的人才。
    江县虽然这群刚组建起来的民兵不太靠谱,可实力不够装备来凑,先给他们人人造一副盔甲,配上长/枪,以后若是有机会,去抢一波流寇马贼之类的,人人配上马匹。
    只要装备配得好,打周围一些不入流贼寇就跟玩儿似的,随便欺负!
    多干几场‘胜仗’,民兵们信心起来了,那实力不就也跟着来了?
    听说流放村这波人才里面还有人做过百夫长,懂练兵。
    富春已经在心里思索着,赶紧让县太爷张罗着,把练兵的事情提上日程。
    当然县太爷这会儿肯定是没有时间的。
    化肥做出来了,得赶紧先去地里做实验,然后组建化肥厂开始加班加点搞生产啊!
    许彩云看着那陶缸里的化肥,表情晕晕乎乎的:“县太爷,这,这化肥,作用真这么大,能增产上百斤?”
    自从心结被解开以后,她身上那种尖锐感全都消失了,又出于对女儿的愧疚,让她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开办化肥厂,赚更多的钱,给女儿买人参!
    “对,如果单单只是氮肥的话,我或许还不敢保证。但是彩云婶儿,你也看到了,我们马上还能制造磷肥。氮肥磷肥加起来,一定可以的!”
    陈庚年笑道:“这几天你跟我孙叔一直都在这里忙前前后,大概的制作流程你们也都看到了。仅仅只有这一个小的炼焦炉肯定是不够的,接下来得建造好几个大的炼焦炉,你们得把厂子也建起来,招十几个工人开始干活儿。厂子的地址,就挨着物流厂、建筑厂那个区域去盖吧,以后那边我准备规划出一个开发区,所有的厂房都会集中在那里。至于厂房没有建起来的前期,你们先把人招了,把自家宅院做临时办公房。开采绿矾的,制作化肥的,盯着炼焦炉的,管理资金的,以及对接市场出售的,这些基础岗位都要招到相应的人,才能保证厂子运转。要是有些事情不懂,你们就及时问孙成,他肯定懂。化肥是大家种地必不可缺的东西,制造出来以后,肯定不愁卖,不仅江县人会买,以后甚至还能运输去凉州售卖,等稳定住赚钱渠道以后,还可以去凉州开分厂。”
    许彩云听得直眼晕。
    别说许彩云,甚至连孙元河听到这些繁琐的流程,都有些心里没底。
    可这巨大的利润前景,又让夫妻俩心头火热。
    娄姝同样在眼馋,这化肥的功效也太吓人了!
    可她到底是跟陈庚年刚认识,也不太好直接上来搭话,见这会儿陈庚年主动提到凉州,她立刻插话进来,急切道:“县太爷说的对,我们凉州肯定需要的!不管是销售到我们那边,还是来我们凉州办厂,凉州都十分欢迎!”
    能不欢迎吗?
    亩产量五百斤啊!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
    许彩云和孙元河听到娄姝这话,心里有谱了。
    夫妻俩对视一眼,这个厂子,他们一定要开!
    -
    先不说孙家准备开厂子。
    陈庚年研制出氮肥以后,用麻袋装着,一大缸的氮肥,装了整整两麻袋,赶去了顾家村。
    他怕自己再耽搁下去,民众们心里一直提心吊胆难受。
    事实上见到县太爷终于来了,顾小牛的婆娘直接哭出声。
    这段时间真的太难熬了啊!
    “制造化肥用了点时间,久等了。但你们放心,接下来肯定一切都会顺利的。”
    陈庚年安慰着顾小牛夫妻,然后教他们施肥:“大豆本身有固氮的作用,它需要的氮肥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一亩地里施加十斤就行。棉花地里需要的氮肥相对较多,每亩地追三十斤。你们把这些肥洒进地里,基本上过几天,秧苗泛黄的情况就能得到解决。不过后续还得再追一次磷肥,这个磷肥目前还没有生产出来,不过你放心,现在棉花大豆还是秧苗期,再长大一些施加磷肥也不算晚。”
    氮肥?磷肥?
    顾小牛夫妻听得很是茫然,包括其余来看热闹的村民们也不懂。
    陈庚年笑了笑,觉得还是应该把话说的更直白一些。
    他指着旁边的麦田,说道:“大豆和棉花因为是第一次种植,能产出多少斤暂时我还不清楚。但如果磷肥氮肥施加在麦田里,少说每亩地能增产五十斤。”
    他已经尽力说的很保守了。
    可周围民众们还是惊的瞪直了眼,要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增产五十斤,那江县的粮食亩产量,岂不是能达到四百斤以上!
    娘嘞,那以后家家户户都能吃白面馒头了啊!
    所有人都看向县太爷带来的化肥,目光炙热。
    这个化肥,他们一定要买!
    顾小牛也惊呆了。
    他这会儿劲头很足,一边在地里撒肥料,一边回头问县太爷:“县太爷,那这个化肥,去哪里买?贵不贵!”
    价格,永远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啊。
    迎着众人的目光,陈庚年笑道:“孙元河老爷你们知道吧,他家这几天准备开化肥厂,到时候化肥的售价,都会公布。不过大家放心,价格肯定都会很合理的。”
    众人闻言愣住。
    这次县衙不开厂子了啊,改成乡绅老爷开厂?不过这个区别不大,但很多人想到了另一点,开厂,肯定就会招工,那就代表又有赚钱的岗位了啊!
    因此,有头脑灵活的,当即转身就跑:“我去孙老爷家里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岗位。”
    他这一跑,其余人也都反应过来,还真有人跟着一起去的。
    周围人看的直发笑,连陈庚年都忍俊不禁。
    江县民众们现在的赚钱意识,可真够敏锐的啊!
    而那氮肥,也确实如县太爷所说,真的有治疗植株发黄的功效。
    氮肥施下去短短两天,地里的大豆、棉花秧苗就有转绿的征兆!
    顾小牛夫妻开心坏了。
    其余人也都来凑热闹看稀奇,大家聊着县太爷新发明的氮肥、磷肥,一个个神情向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在民众们当中流传。
    “县太爷那天在顾小牛田地里,把话说小了!那个氮肥和磷肥一起施加下去,粮食亩产量很有可能突破五百斤!”
    “娘嘞,五百斤?真能有五百斤?你听谁说的?”
    “当时他们在砖瓦厂后面做化肥实验,有砖瓦厂的员工亲耳听到的,那还能有假!”
    “每亩地五百斤粮食,这,这,我的老天爷啊。”
    “以后家家户户吃白面馒头的好日子要来了。”
    “不管怎么样,今年夏种的时候,咱们都得买磷肥氮肥,地里保准能增产!”
    一时间,整个江县都因为化肥一事而轰动。
    大家热切的期盼着,期盼着赶紧夏收,然后种上新一轮粮食,追加化肥,获得更高的亩产量。
    当然,那些种植大豆、棉花的民众们,则是眼巴巴盼着。
    孙元河老爷家的化肥厂什么时候开业,大家都等着用化肥呐!
    -
    而被人们惦念着的孙元河、许彩云夫妻,却失眠了。
    夜里,许彩云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把油灯点亮,然后把柜子里的钱匣子小心拿出来,开始数钱。
    孙元河听到动静,坐了起来。


上一章
返回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