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漂亮幺妹改嫁大佬后首富了[七零]

漂亮幺妹改嫁大佬后首富了[七零] 第143节

    见姜安宁坚持,吴君如只好作罢,和萧解放一起跟着吴成军离开大队办。
    吴继农看向姜安宁:“姜厂长,你们请回吧。”
    姜安宁没有因为吴继农的拒绝气馁,笑着道:“吴队长,早就听说清水大队背靠海湾,风景绝美,不知道我能不能有这个机会在大队转一圈。”
    之前他们只要靠近清水大队,就会被队员赶走,可以看出他们真的是非常不欢迎她们。
    这种不欢迎绝不仅仅只是因为钱有来的无礼,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找到这个原因,或许就可以对症下药,找到突破口。
    吴继农虽然不知道姜安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只要她不提海湾的事,一切都好说,“海湾简陋,姜厂长要是不嫌弃,请随意。”
    “那就谢谢吴队长了。”姜安宁回到位子上,开始收拾东西,“阿曼,孔舅舅,把东西收一收我们出去逛逛。”
    阿曼和孔令生看了看清水大队,又看了看姜安宁,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不谈了,但她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两人按捺下心中的疑问,收拾东西和姜安宁一起出了大队办公室。
    出了办公室,确定看不到大队办了,阿曼才道:“安宁,真的不谈了吗?”
    姜安宁望着清水大队的田地,“谈还是要谈的,但这么谈没有结果,我们需要想想新的办法。清水大队为什么这么讨厌养殖珍珠贝,我们先弄清楚这个。”
    “这个我之前查过,在我们之前也有过几批专家来过清水海湾,他们为了研究,毁掉了很多珍珠贝,破坏了海底的珊瑚礁和岩石,导致这片海域珍珠贝大量减少,鱼类数量也受影响,以至于清水大队人如今采摘的珍珠贝根本不够养家糊口。”
    阿曼把之前的调查结果告诉姜安宁,作为海岛人,她其实能理解清水大队对海湾的重视,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应该不止这个理由,或许可以问问君如姐。她是清水大队的人,有可能知道。”
    如果不能说服清水大队,她们就只能用备用方案了。
    “孔舅舅,兴明岛其他海域适合养殖马氏珍珠贝的海域还有哪些那些?”
    “我看看。”孔令生从文件包里拿出资料,翻开查看:“这些都是研究所之前关于兴明岛的海域评估报告,都在这里了。”
    “我边走边看。我们四处逛逛,看看清水大队的情况。”
    “好。”
    清水大队办公室。
    姜安宁她们离开后,清水大队的书记,一个精明、消瘦却干练的中年男子,把大队办的门关上:“队长,这个姜厂长一看就没有放弃,我们要怎么办?难道真要和部队和政府作对?”
    “书记说的没错,队长,这个姜安宁我打听过了,别看她年轻,她实际上是红星工厂的一把手,一手把一个没什么用的副业组变成今天的红星工厂,她人品不错,应该信的过。我还听说这次养殖珍珠贝是为了参加广交会。我们要是同意,是不是以后就可以跟着沾光了。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再试试也不是不可以。”
    “我不同意尝试,这个姜厂长是不错,但是那个钱专家的态度你们也看到了,根本看不起我们这些泥腿子,就他那态度和之前来的专家有什么不一样,指不定姜安宁她们也被骗了。倒时候她们来养殖一通,珍珠贝没养成,把海湾的岩石分布和珊瑚礁都破坏了,我们找谁说理去?”
    他们清水大队和其他大队不一样,他们有田地也有船的,但都不多,更多人还是靠采集珍珠贝来讨生活。
    海湾就是他们的命,若是珍珠贝不能生长了,他们全都要饿死。
    “你们别忘了,齐俊、阿晋他们几个是怎么死的?因为听信这些专家,我们付出的代价还不够吗?”
    其他干部闻言,都不说话了,“大队长,你怎么看?”
    吴继农从刚才开始就一直一言不发,吧嗒着烟袋子,叶子烟升起的烟缭绕在他的面前,让他的脸色看起来晦暗不明。
    “姜安宁这个人应该不错,但毕竟太年轻,还有那个专家,一看就不行,人工养殖珍珠贝这事不靠谱。你们也不用太担心部队和政府。工厂的人也不能把我们从这片海域赶走,我们只要咬死了不同意,他们没办法。”
    “那他们要是用强的怎么办?之前那些专家不就有不顾我们阻拦,偷跑到海域采集样品的。”
    吴继农吧嗒几口烟袋子,道:“老三,你带上民兵队的人,去海湾守着,只要他们敢动,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其他人想了想,“行,就按大队长说的办。”
    清水海湾的海岸线是茂密的椰林,椰林附近就是清水大队的茅草屋,茅草屋前还能看到不少队员在田间种植。
    土地贫瘠,种子不行,田里的产出并不多。清水大队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在海上,比起一直生活在海上的疍家人,清水大队虽然有土地,但是船很少,也很贫困。
    从她们打听到的消息来看,清水大队和之前的向阳渔业大队一样,每年都缺粮户,欠国家饥荒较多,全靠救济粮过活,基本存不下钱。
    他们没有太多渔船,出海打渔的收获少,所以不少人都铤而走险成了海碰子,也就是从事捕捞海产品的渔民,靠潜水下海抓鱼。
    做海碰子危险很大,大海变幻莫测,随时要应对各种多发状况,每年被海水吞没永远留在大海的海碰子不在少数。
    姜安宁时不时抬头看着海岸线上的椰林,“这里的椰子结得真多。”
    孔令生笑着道:“兴明岛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是南海丝绸之路的补给站点。这些椰林都是以前留下的,整个兴明岛可以说是周边海岛椰林最大的岛屿了。”
    “这么多椰林没什么收益吗?”椰子浑身都是宝,椰汁椰肉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椰棕可以用来做床垫纸浆,椰壳可以用来做椰雕……
    她之前也想过加工椰子,只是海沙岛的椰林不算多,不成气候,加上想优先实现鸡鸭自由便没有考虑椰子。
    孔令生看着椰子,他之前在做研究调查的时候也了解过椰子的情况,对这块比较了解。
    “如今的椰子加工主要以椰蓉为主,虽然也有椰子油和椰子糖等产品,但受限于加工技术,对椰子的需求量有限。椰子的收购价在一毛五到三毛钱一个,供大于求,不少椰子都卖不掉。”
    说到底还是加工技术的问题。这时候对椰子的加工主要还是靠手工刀切,辅助的机械烘干,其他的技术与国际上的技术还有差距,效率和质量都不足以消耗这么多的椰子。
    姜安宁看着这些椰林若有所思。
    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在田里的清水大队队员全都朝声音传来的方向赶过去,姜安宁收回心神,“我们也过去看看。”
    三人跟在清水大队的人后面到了一户茅草屋。这座茅草屋和其他清水大队其他茅草屋并没有什么两样,破旧掉皮的土墙,杂乱简陋的茅草顶。
    到了那才知道,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和二十岁儿子下海捕鱼,碰到了鱼群,想多打点鱼,结果被海蛇咬了,两个人没救回来。
    “海梅妈病了,海大叔两人也是为了能够多捕点鱼送她去大医院。谁能想到遇到这样的事。”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啊。家里两个壮劳力没了,就剩下孤儿寡母可怎么活。”
    “谁说不是啊,今年年生不好,这才三月,就死了四五个。”
    姜安宁看向人群中央,一个头发花白的妇女和一个年轻的少妇搂着一个嗷嗷哭的小孩,双眼无神地坐在凳子。
    旁边吴继农大队长和大队干部正在商量两人的后事。
    突然,头发花白的妇女四肢抽搐着滑到地上,口吐白沫。人群一阵慌张,吴队长和大队干部赶忙查看情况。
    那个年轻的少妇声嘶力竭地喊着一声声妈。
    老妇人的呼吸几不可查,不管如何叫也没有反应。吴继农伸手试探了下呼吸,脸色大变,“她已经没呼吸了。”
    清水大队的人都不忍看那位年轻少妇。
    那位年轻少妇更是哀莫大于心死,整个人都是麻木了,呆愣愣的。
    “我来试试。”姜安宁冲到那位老妇人面前,把人放平,进行心肺复苏。
    清水大队的人都不觉得能救活,呼吸都没了。
    姜安宁也没想到唯二学过的急救手法都能用到,回忆前世学过的技巧,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
    妇人是由于悲伤过度引起的昏厥休克,是可以抢救回来的。
    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片刻后,老妇人的心跳和呼吸开始恢复。
    年轻少妇看着恢复呼吸和心跳的老妇人,不停道谢。
    姜安宁擦了擦汗,“赶快送卫生站。”
    “谢谢。”吴继农看了她一眼,蹲下来,把海梅妈背去了卫生站。
    年轻少妇也带着孩子跟过去了,临走前,她不断感谢姜安宁。
    清水大队的人看姜安宁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大队干部让大家散了,留下来商量那两人的后事。
    姜安宁他们则是被找来的萧解放带到大队长家。
    吴君如妈妈热情接待了她们,邀请他们留下来做客。姜安宁委婉谢绝了邀请,被吴君如拉着去了她的房间。
    “安宁,我和解放本来打算等我身体好一些,就去海沙岛。没想到会因为这件事提前见到。人参的事真的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们这个家恐怕就散了。”
    姜安宁:“君如姐,您客气了。解放大哥和恩瑾是兄弟,不用说这些。”
    “不管怎么说,你救了我和孩子,就是我们家的恩人。珍珠贝的事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其实也不是帮你,也是在帮我们自己。”
    说到珍珠贝的事,姜安宁问道:“君如姐,之间我们来大队的时候发现大队的人对我们很排斥,这种排斥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之前的冲突,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
    “这件事还要从前年说起……”
    之前有海洋学校的研究人员专门到海湾,打着研究的旗号,忽悠清水大队的人帮他们大量捕捉珍珠贝,还趁着大队没注意的时候,偷派人大肆挖掘珍珊瑚礁和岩石。
    因为这件事那个下令偷挖的大学生被处罚,虽然后来问题解决了,但双方的心中芥蒂一直存在。后来这个研究员为了报复,出海的时候预估风暴即将来临故意要大队的年轻人下海,结果害死了四个年轻人。
    在这之前,清水大队为了改善生活想,相信了研究人员画的大饼,尽管身体不适,还是尽全力去配合研究员,就是为了一份希望。
    可付出一切,换来的竟然是报复和辜负。他们不仅害死了大队的人,还破坏了珊瑚礁导致砸了他们的生计。
    之后两年,为了养活家人,清水大队不少青壮年被迫成为海碰子,在大海上讨生活。死在风暴、海浪或各种意外下的人每年都有 。这一条条生命的教训,是沉重的代价。
    姜安宁她们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难怪大队的人一听专家就这么排斥。
    “我知道你和红星工厂绝不是这样的人。你们和部队是来建设海湾的,是来帮我们的。”吴君如还想说什么,门被敲响。
    萧解放走了进来,“君如,爸请姜同志过去。”
    姜安宁让阿曼和孔令生在这里等她。
    吴继农在院子里,听到脚步声,回头看了一眼姜安宁,“请坐。”
    姜安宁坐下,“吴队长找我来是?”
    “海梅妈已经没事了,这次多亏姜厂长。这杯茶我敬你。”说到这,吴继农给姜安宁倒了一杯茶,“农家粗茶还请姜厂长不要介意。我知道姜厂长还没放弃海湾的养殖计划,但海湾的事我们确实不能答应。说我忘恩负义也好,说我不识好歹也行,我吴继农都担了。姜厂长实在对不住,我们也有我们的苦衷,还请姜厂长见谅。”
    “这杯茶我喝了,不管是帮君如姐,还是刚才的事,吴队长都不用有负担,这些都是我自愿的。我从来没打算挟恩图报,也不会逼吴队长答应我们。”
    吴继农听完这句话,心口的石头刚要放下,又听到姜安宁继续道:“吴队长,我知道大队为什么不愿意相信我们,是因为两年前的事对吗?”
    “既然你都知道了,相信你也能理解我们的决定。”
    姜安宁给吴队长倒了一杯茶:“吴队长,您要不要听听我的看法。”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6-11 22:51:22~2023-06-12 23:35: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筱雨 30瓶;秋日私语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5章
    ◎二合一◎


上一章
返回

漂亮幺妹改嫁大佬后首富了[七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