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27节

    领头的自是满面褶皱的老匠,唤他王一便可。
    王一此时面中每一褶中都透着欣喜,但凡是匠人,总有些工匠精神,他钻研了一辈子的染术,哪能不知这颜色之珍贵。
    王一甚至回忆起他当学徒时看过的第一匹布,听闻是东家从隋带来的,巧的是那也是匹靛布,他自认曾同师傅看过不少好颜色,可看那布,至今都记得它的蓝,鲜亮鲜亮的,分明是素色,却又那么夺目,他还记得主家说在隋国,也只有达官贵人才可穿得。
    也不知是记忆美化了还是其他,王一再也没看过比那更好的布了,靛布的鲜亮永远停留在脑海中,被他小心翼翼地珍藏在记忆里。
    可这经他手,由板蓝根主染的新布,却让他找回了当时的感觉,他看自己年轻的学徒,对方眼中的光亮多像自己曾经。
    若没有新东家,这颜色,这造靛之术,自己一辈子都无法习得。
    思及此,他忽然就对着高长松拜下去,高长松想着还可使得,赶忙想把人托起来,可这回王一却很坚持,他跟高长松说,若无主家自己一辈子都不能重塑这靛色,一拜是值得的。
    高长松心想,你这拜的哪是我啊,是《天工开物》,是千百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就更不能受了啊!
    两人互相推了一番,终于站定,高长松问:“那这靛布,是否可量产?”
    王一给出肯定的回答:“只要蓝草足够,是能产的。”
    足够这个说法有点微妙,高长松就开始思考了,那野生板蓝根真放开了采肯定是不够的,但他先前种的,多少有些跟不上。
    他是五月下发现这板蓝根的,当时用了条播法,种它本不是为了染布,而是想要自己弄点泡泡茶,做感冒冲剂,给三妹强身健体,因此他连一亩都没种到。发现板蓝根又称蓝草,可染布后他补种了一批,可这又来不及熟,它收获需要六七个月呢。
    这就有点尴尬了。
    高长松想,反正卖布了也能赚点数,大不了就买来的点数先兑换营养液,催熟板蓝根,把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过去算了。
    想通这,他也就不愁了,开始思考这靛布如何卖。
    这跟吃食不同,乌斯藏内这两年才兴起穿亮色之风,可普通百姓是不怎么会在这上花心思的,且想引人竞相追逐,总能要有时尚的弄潮儿做第一人。
    ……
    顺德楼的杨少东家听高长松所言,当即拍案道:“这还不简单。”他直说,“我们这地小,也无甚大佛,哪怕是县太姥爷,那都在县衙门,不在这小镇上,若说此地谁最有权势,莫不是高员外了。”他言及此,忍俊不禁道,“你们都姓高,应是有些本家关系。”
    高长松也笑道:“你就莫打趣了,直说吧,如何将这靛布送到高员外手上。”
    杨少东家打包票道:“这还用你亲自送?我代为转交即可,你这布本就鲜亮,员外家亲眷最爱鲜亮的颜色,且靛色,男子也可穿。”他甚至道,“待下一批染出来了,你甭忘记我就行了。”
    高长松道:“怎会忘记你,下一批头一匹布便给你。”
    “一言为定。”
    *
    高员外见这靛蓝,果真大喜,他家亲眷还没来及换上,臭美的高员外便穿上在镇上走一圈,不少人都注意到这颜色。
    这年头郎君爱美,先前什么牡丹花、石楠花、菊花之类盛开,郎君都会摘了簪在耳鬓边,衣服的风尚他们也不会错过,不多时便有人打探到新开的高氏染庄头上,他们这是染庄布庄一体化,后院染着,弄好了前院便卷起来卖。
    高长松大赚了一笔,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事成之后他不仅给杨晨送了,还给熟悉的友人那都送了一匹。
    譬如说金沙寺的净尘大师就收到了。
    然而,收到布的净尘大师不见得有多高兴,只见他双手捧着布,喃喃自语道:“可是袈裟不能做靛色啊……”
    那神色活似他先前收到来自钟离珺的“释伽牟尼的咖喱”。
    净尘大师吃过一次咖喱,连打了十个喷嚏,最后将其成分尘封在他朴实的小屋子里。
    最后,实在找不到靛色布料用途的净尘决定将此珍藏起来,跟咖喱香料排排放,不久,靛色布料便染上去不掉的咖喱味。
    作者有话说:
    净尘:我真的好难哦
    第36章
    靛布大卖后,高长松不仅没轻松,反日益焦头烂额,原因无他,供不应求罢了。此外那豆腐坊销量也饱和,虽能再研究些新品,提升总归有限,于是下一计划终究摆上他的案头,高长松思忖着他是否该往古格镇外走。
    古格为镇,距其最近的城名为“昌都”,藏语意为“水汇流之处”,往那去路有两条,一是走水道,二是走旱地,若让倔驴拉着高长松悠哉游哉走,得走个半旬才可至昌都,途又经几小城镇。
    这些镇发展都如不古格,往外走最多的杨晨颇为自豪道:“沿途乡镇,就属我古格发展的最好,说抵得上小半个昌都也不为过。”
    说到豆腐店与染坊,那几镇上多半是无的,高长松听后细思,想既如此,布是不必去卖了,只要给货郎让他们走街串巷地叫卖便可,豆腐坊却不同,若他开间小的,还能向四方辐射。
    就得去考察下路线。
    想定后他先找常往返于几地的货郎聊聊,只望下回能带他。
    既打定主意,便要跟家里三妹说一声,想到独立自主的大妹二妹,恨不得流下宽面条泪,他最近在家里真的很可有可无哦。
    待他家去,果不其然见葛巢在带三人修行,他这人简直是住家师傅,全副心神都扑在三小师妹上,其中高香兰确实不是这块料,葛巢想她既然有天赋,浪费了也不好,于是跟高香兰合计着走锻体的路子。
    高长松听后还有些不情愿的,扭捏问葛巢,这是否会练得像少林寺十二铜人,男子或许觉得如此英武有力,女子却不一定情愿。
    好在葛巢到他们家的锻体功夫是吸纳其他派而来,你看道士都追求仙风道骨,若练成虬结的模样,哪能凭虚御风?
    高香兰却很不满高长松这番问,她直言道:“大兄有大兄的道,我有我的路,何必混了?我自有计较。”
    高长松闻言像被扎了一箭,呜呜呜,自那日洗筋伐髓后,排前二的俩妹对自己就很不信任,反倒是跟葛巢粘得更紧,葛巢为此很欣喜,还跟高长松说从未见过如此好学的,相较之下,他那些师弟就是顽猴,是不开化的臭石头。
    却没见高长松以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向他,就差咬小手绢了。
    如此想着高长松推开大门,见高翠兰小炮弹似的一路小跑向自己冲来,手上还捏着张黄符,口中不住道:“大兄、大兄,看、看!”
    高长松不由想,哎,在这冰冷的世界中也就小妹能给自己些温暖了。于是展开胸怀,蹲下欲迎接高翠兰。
    哪知葛巢也从门内闪出,面带激动之色,他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对高长松道:“十二郎,你绝对想不到,三娘真是不世出的奇才,她竟都能召出雷电了!”
    高长松歪头:?
    高长松说我不懂,但我大为震惊。
    ……
    此事非葛巢所愿,三娘岁小,日日诵经打好基础才是正道,哪怕是揠苗助长,也不会揠至四岁奶娃娃头上。葛巢今日本沐浴焚香、凝神静气画符箓。
    先前便说过,葛巢是个全才,凡事都略通、略懂,画符也是。他也没“一点灵光即成符”,提笔画时笔尖下凝塞无比,只有全神贯注将灵气凝聚至笔墨之中,才难得绘出几张,这很是耗费心神,没看他才画个两三张,鼻尖就布满密密麻麻的细汗珠了。
    至于右手侧,堆满了报废的黄纸,那都是不成的。
    如此可见,他能给高长松一把符箓练习,是多么大方且奢侈的行为,那几乎掏空了葛巢小半库存。
    他画符时高香兰不在,高玉兰近日沉迷于各色道教典藏,除却打坐吐息修炼她都扎在书堆中,只有年岁最小的高翠兰跟他爬上爬下,这娃也体贴,知他正集中精力做别的,只自己玩那摞废弃的黄纸,也不去打扰。
    变故发生得突然,葛巢画完一张符刚松口气,便感窗口有阵小风吹拂,将那符箓吹入高翠兰手中,此异相令他大惊。
    《西游记》的世界中少见偶然,万事万物皆有缘法,他想这事莫不是雷神有所启示?又或说五雷符天生与高翠兰有缘?
    后她又对照符箓念“雷电招……”那念得叫一个磕磕绊绊,什么“雷法处于天上雷霆之府,有符有咒……故心合于道”之类的完整符文一个字都念不出。
    却见一道细雷自虚空而来,在他们眼前炸开,高翠兰见后不见不哇哇大哭,反而拍手称笑,那雷电与她很亲昵,还愿受其号令。
    葛巢道后同高长松唏嘘:“怕是天上女仙转世也不过如此,可我却不曾听说哪位女仙是亲雷电的,哎,十二郎,你这三娘的跟脚怕是很不一般啊。”感叹完后却想到高长松还有天生慧眼,怕不是佛陀转世,却被他们七拐八拐拉扯进道门中,不由略感心虚,于是不往下说。
    高长松却体会不到葛巢之复杂心情,此时此刻他已作躺平状,全然接受“三妹是个天才”的事实,并想那《西游记》原著中猪八戒会成高家的上门女婿不是无道理,那猪最爱女仙,听闻在天上时还调戏了嫦娥仙子,他家三娘定也是个什么仙子转世,才被那猪头三盯上。
    呵,这下可好,未来若是再碰上,直接让三娘一雷把猪头三给劈了。
    “咚咚咚、咚咚咚。”忽听门口传来瓮声瓮气的喊门声,“敢问这可是高长松家?我乃灵宝派陈子航,特来于此。”
    葛巢大喜:“二师叔!”
    高长松:?
    你灵宝派是救爷爷的葫芦娃吗?
    ……
    几日前。
    乌斯藏外百里,胡商车队缓汇入官道,这车队是往大食国去的,领头人深目高鼻,瞳与发皆乌黑,又留有跟中原人垂胡须不同的蜷曲胡髭。车队拉货的畜牲五花八门,有健驴,还有似马非马的,叫骡子。
    陈子航问他们在沙漠中如何行,领头的大食人说他们会换乘骆驼,陈子航是典型的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曾在游记中看过大食的骆驼,却不见其形,听后还生出些许的好奇之心。
    那大食人讲口流利的汉话,看乌斯藏的城门越发近了,便对陈子航道:“距乌斯藏还有个三十里,其后河道交汇之地便是你言的古格镇,最多不过一日便可至。”
    大食人以奚车拉货,又用与西域人交换来的毛毡子搭帐,陈子航就躲那毛毡帐内,只露出一双眼往外看。
    这大食的商队与灵宝派有旧,他们有自己的信仰,可在大唐的地界上,那却不很得用,保不了他们远离妖鬼侵害,灵宝派几次帮他们化解危机,二方关系很是不错,这回商队回大食,便把陈子航带上了。
    哎,若换个别的,自己定能找到地儿,哪怕是多绕几圈,可陈子航实在是宅得厉害,离开长安地就是死虾子一个,只能由他们拖到乌斯藏。
    面对垂泪的陈子航与一众徒子徒孙,掌门师兄葛朝阳冷酷无情道:“去,拿毛毡子给他搭个窝。”又对师弟道,“你日后就在这窝中,不必外出。”
    徒孙鼓勇气道:“万万不可啊,掌门师傅,那二师叔的吃喝拉撒如何使得?”
    葛朝阳训斥道:“说甚蠢话,我等方外之人,哪有这世俗的欲望?”
    葛朝阳:仙人会上厕所吗?那当然是不会的!
    徒子徒孙:噫!可我们尚未辟谷啊!
    商队人颇多,又携货物,走得很慢,行至数月才进这乌斯藏,那领头大食人又是个讲道义的,专喊人分出一辆小车,将陈子航拉进那高老庄。
    高老庄人不常与外界人通,虽在古格镇上偶能见到金发碧眼的胡姬,这大食人还是第一次看见,连在村口的媳妇都跑来看。
    *
    于是高长松一开门,便见一顶拖地毛毡帐篷。
    高长松:???
    这啥?
    哪知身后葛巢一见陈子航如此,思即二师叔的宅男属性便道:“舟车劳顿,真是苦了你了啊,二师叔!”几乎要哭出来。
    高长松:你们真的好怪哦!
    第37章
    陈子航披毛毡固然怪异,葛巢的反应却更耐人寻味,高长松当然不会把陈子航挡在门外,赶忙打开门让他进了,等人挪动开才见门缝后还挡着个大食人,那颇具阿拉伯风情的长相让他一愣,对方却吐出字正腔圆的唐官话,只道:“那我就走了。”
    高长松说请对方喝碗水,后者推脱了。
    门落下后,高长松回头,却见那挪动的毛毡帐篷停下来,虽不可见陈子航面貌,却感他可怜兮兮地看着自己,再一扭头,见葛巢也像大型犬般盯着自己看。


上一章
返回

大唐种田指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