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93节

    钟离珺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他思考道:“为何不会动。”
    高长松:???
    粘土小人当然不该动了!
    他跟钟离珺大眼瞪小眼了好一会儿,随着两人一问一答,终于整明白了。
    东胜神洲的科技点确实点得不大对,对炼器师来说陶土小人制作起来并不难,将一缕意念搓搓搓搓搓塞进陶土小人的身体中,这样磨喝乐就能动起来了,还能完成一系列基础的指令。
    高长松:?不是,按照这个说法,不是能轻轻松松弄个机器人高达吗?
    结果发现,还真不是那样,陶土小人首先没什么攻击力,也就是跑来跑去干点小杂活,其次,他们智能是很低的,只能干一点事儿。还有个问题是,也不知是否为材料不兼容问题,人的意念是无法附在非陶土之外的材料上的,高长松有理由怀疑,这正应和了女娲用泥土与水造人的传说。
    总之,科技树只够炼器师们炼陶土小人,斩杀妖兽的傀儡,暂时是做不出的。
    高长松心痒得很,最后买了十个磨喝乐,陶土小人扒在布兜边上,探头探脑的,似乎在看街道上的景致。
    卖给他的炼器师笑眯眯的,会动的磨喝乐也不便宜,他一边数灵石一边叮嘱高长松道:“哎呀,这群小东西是要灵石驱动的,他们吞的灵石有点多。”
    高长松听他解释,大概懂了,灵石就是磨喝乐的电池,没电的话粘土人会进入待机状态,直到下一次充满“电”。
    高长松:哎,但这可是会动的粘土小人唉,谁不喜欢呢?!
    他还特意问了下炼器师:“磨喝乐能定制吗?”
    “定制?”
    高长松:“就是重画磨喝乐的脸……”
    这名炼器师在这方面没什么坚持,他很随意的:“可以啊。”
    一时间高长松脑海中闪过无数二次元二头身脸,哎,怎么办他真的好心动。
    ……
    逛完街后他就迫不及待回去研究磨喝乐小人了,这些小人究竟能做什么工作呢?
    按照炼器师的介绍,他这儿出产的磨喝乐可比相里门的强多了。说着说着,还露出了不屑的笑容道:“那群人,连个磨喝乐都做不好,还当什么炼器师。”
    这道题高长松是学过的,东胜神洲以炼器为重的门派并不少,大多却是小打小闹,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只有两派,一是相里门,二是邓陵派。
    他们跟民间活跃的鲁班门又不同了。战国时期,墨家三分,一为秦墨的相里氏,二则为楚墨的邓陵氏,第三是齐墨的相夫氏。
    这三家的主张也各不相同,秦墨不用说,秦国人本来就务实,门下子弟重视科技研究,在当时他们认为秦国的制度是跟墨家思想最切合的,他们愿意帮助秦国进行统一战争。
    齐墨比较悲催,他们当年的主张比较浪漫主义,“想”的成分大于“做”。齐墨信奉的是兼爱非攻那一套,反对发动战争,他们在各国间讲学,试图发扬学派,说服那些好战的君王,当然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肯定是不行的,要不然孔子也不可能周游列国却无君王真遵循他的主张了。
    那么楚墨,也很有楚国人的气质,他们门派的游侠很多,他们以侠客的身份在各国间游走,帮助百姓,反对非正义战争,是很讲义气的墨门子弟。
    现在的相里门与邓陵派就继承了老祖宗的气质,相里门的人比较沉默寡言,也不大会做生意,且炼器的模样都会很粗犷,用起来却很不错,他们很讲究实用性。
    假设剑修将自己的老婆给了相里门人,等拿回来的时候,他的剑说不定就能喷火喷水,甚至加载阿姆斯特朗的回旋炮了,作为代价,剑一定会变重变沉变得不修边幅吧。
    而邓陵派,他们就不同了,锻剑的时候讲究轻灵、优雅、锋利,其实,他们的创造力说不定是不如相里门人的,但起码保证他们做来的东西漂亮,用起来也不错。
    这两派势同水火,门徒要是碰见了,少不得要打一场,平时炼器也经常拉踩,据说只要是看见了相里门人开的店,对面店铺的主人定然是邓陵门人。
    巴侠还提醒了一下高长松:“一般剑修,都是不敢在他们两家间反复横跳的。”毕竟他们势同水火,老婆还是要交给信赖的朋友。
    高长松谨慎问道:“交给邓陵的人比较多吧。”
    巴侠点头肯定道:“但也不是没有给相里门的,听说他们造重剑有一手。”他补充道,“而且剑修中性格古怪的也不是没有……”
    哎,这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其实,在普通人中,还是相里门比较有市场,时常有人抨击邓陵,说他们炼器华而不实,相里的话,会造不少民生类的法器。
    这两年他们都沉迷造机器人,但争斗仍未停止。
    *
    磨喝乐小人得到了灵宝派人的一致喜爱,巴侠“喂喂,他们很耗灵石啊”的吐槽声淹没在众人的惊呼中,没有人不会觉得活灵活现的粘土小人不可爱吧?
    但是,要让这些粘土小人做什么呢?
    高长松回忆起邓陵楚生的说法:“大部分的活他们都能做,但记住别为难磨喝乐,粘土身体略有些脆。”
    这个脆是跟寻常人族对比的。
    经过高长松的深思熟虑,他对磨喝乐们下了第一个指令:“去帮驩头梳毛。”他怕熊猫翻身坐扁磨喝乐,也担心乌云控制不住猫咪的本能,一爪子拍散他们,仔细一想还是好大鹅驩头那更安全。
    驩头对磨喝乐也是很好奇的,一直伸着不存在的脖子望这群小人,等小粘土人们拿着迷你小刷子一个接一个在驩头身上艰难攀登时,这好大鹅紧张得呆住了,像一尊企鹅雕像。
    高长松忍笑,看小粘土人雄赳赳气昂昂地拽着他的绒毛攀登,最后有两名小人登顶驩头脑门,开始拿刷子刷刷刷刷刷。
    驩头更紧张了,一动不动的,生怕自己扭脖子,那小人就会失足摔下来!
    好在高空作业没多久,他就颤巍巍地躺下来了,一是刷毛刷得太舒服,他就要摊成一滩鹅饼了,还有这样方便小粘土人工作,就不用高空作业了。
    通过这一番尝试,高长松意识到这群小人完成工作的能力是很强的,只可惜他们长得都太小了,没办法做重体力活。
    他以资本家的眼神看粘土人。
    ‘或许,他能在精细工作中引入磨喝乐……’
    这样想着,却看见工作的小人们人性化地打了个哈欠。
    然后!然后他们都睡着了!
    高长松表情裂了:不是吧,耗电也太太太太太快了吧?!
    第102章
    不信邪的高长松给磨喝乐充电。
    他一共买了十个磨喝乐,因此高长松拿出了十块灵石。十块灵石是什么意思呢,以往,三块灵石就够一户人家活过一个月了,这十块灵石是一名长工三个月的工钱。
    对普通人家来说,这是一笔很不小的数目。
    磨喝乐充电很简单,只要把粘土小人放在灵石上就行了,高长松感觉着就像是充电宝。
    磨喝乐们很人性化地伸懒腰,那灵石肉眼可见黯淡下来,高长松满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并让磨喝乐先做一套广播体操。
    由他亲自带领。
    做完这套广播体操后,高长松开始指挥他们帮忙做饭,其实也就是切切菜之类的工作,中途勉强让磨喝乐给熊猫喂了奶,当然是在高长松的监督下,他发现磨喝乐的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并不会被翻身的熊猫幼崽压倒。
    夜晚来临时,磨喝乐陪着小道童玩耍,他们载歌载舞,好像在演出戏剧,这让高长松又起了做三头身二次元玩偶,让他们演舞台剧的心思。
    然后……
    高长松看着东倒西歪的磨喝乐,整个人都不好了。
    没了!又没了!
    一块灵石只能支撑一天吗?!
    巴侠看着狂乱的高长松表示:“所以我说他们很耗灵石的。”
    寻常人家根本养不起啊!
    ……
    或许是磨喝乐太吸引人了,高长松还是很希望他们能长时间活动的,但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他并不想耗那么多灵石,不死心的他决定再去邓陵人楚生那儿去问。
    巴侠不忍看他如此疯魔,便说:“何必如此,这不过是七夕前的小玩意儿罢了,不值得你如此费心思,他们也干不了活啊。”
    他并不是很理解高长松的执念。
    高长松并不打算解释,然而,还没等他找到邓陵人,就被魃宥“绑架”走了。
    也不是绑,是光明正大请他的,高长松都不知道是魃宥自带定位仪,还是他的耳目遍布大安城各个角落,高长松甚至不知他是从哪钻出来的。
    高长松已经能屏蔽魃宥冲天的尸气了,可大安城中的百姓却不能,在他们眼中,这位大佬深居简出,是很难碰见人的,偶尔碰见了,难免战战兢兢。
    哪怕是站在铺席后做买卖的娘子、郎君,都后退了好几步,自发隔离出“真空带”。
    大安城的街道比朱雀大街窄,但也有三十米,魃宥身边的空隙还挺明显,高长松见不少人用眼角的余光打量自己,赶忙问:“前辈有何事?”
    还能有何事,他既欠着魃宥的故事,也没去看新编的歌舞戏,好在这都不是无偿的买卖,高长松出场后能挣得大把的灵石。
    他也有心靠此打出名气,便把磨喝乐的事情放上一放。魃宥带给高长松一则消息,他眉眼含笑道:“那倩女幽魂的故事,我等欲在七夕首演。”
    高长松闻言震惊,这得上哪演?而魃宥的回答也干脆,他说:“左右不过搭做台子,聚一堆人看罢了,哪有什么难的。”
    虽说大安城的娱乐业较为发达,但还没出现专营的娱乐场所——勾栏瓦肆,眼下常见的是找块地儿支棱伞便开始耍杂技,或者搭个草台班子。
    高长松想想,这也不错,可咱从盈利的角度来说,那不就是慈善生意,他们这群兴趣使然的精怪、修士都没准备挣钱呢。
    思及此,他难免不想起写在高中历史课本中的“瓦子”,当年学到宋代这一章,只说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快,随处可见勾栏瓦子,想来这在宋史占半边天的娱乐场所,是很有出现必要的。
    那瓦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他是一种宋代大兴的娱乐兼商业场所,取易聚易散之意,无论是说唱杂耍,还是舞刀弄剑,都能在瓦子中看到。
    再说瓦子的模样,跟现在的演唱会场地有的一拼,中间是一座戏台,观众席则呈现扇形,绕戏台排列,确保观众无论坐在哪,都能看见台上的景致,若说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可能犄角旮旯的地方太偏,看不见全貌。
    那宋代是没有宵禁的,因此瓦子往往跟酒肆、茶坊一样通宵达旦地营业。
    高长松觉着,通宵达旦营业在大安城还是有诱惑力的,这里虽然跟唐代学了宵禁制度,但执行起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能自由散漫的精怪们就不大习惯听从政府的,更别说田鼠精之类的,人家的天性就是早晨睡,晚上爬起来活动,此时你还搞个宵禁,那他不就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窝在家里了吗?
    考虑到以上几点,在不想着宵禁的晚上,大安城是有点热闹的,夜猫子的炼器师修士常在街上狂奔,跟中举的范进似的,一边跑还一边高呼“做出来了!我做出来了!”
    而在白天拼死拼活打工或睡觉的猫头鹰与田鼠,则很有可能去喝上一杯,当然咯,由于他们的属性天然克制,要注意离得远些,要是真发生流血事件,反倒不美,因此猫头鹰去猫头鹰的酒肆,田鼠去田鼠的茶坊。
    而且,最近各大茶坊都在聘请说书人,从中不难发现,大安城的百姓劳动任务都不繁重,是有余裕休息、并喝上一杯的。
    那瓦子的出现,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想到这,高长松当然要跟魃宥谈谈自己拾起的古人牙慧,只听他说:“要不我们也来建一座瓦子吧。”
    当下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瓦子”这两个字,魃宥的脸上都写满了迷惑,高长松给他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魃宥不愧是拥有一条书街的人,对经营还是有点敏感度的,特别是高长松口中那“凭票进门”在他看来,真是切合时代的天大的好主意。
    为什么说切合时代,当然是因为现在人兜里有钱,晚上也是夜猫子,比起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晃荡,肯定更愿意听戏啊!
    魃宥听高长松讲后,就开始碎碎念,他算了一笔账,假设说他私人建设这样一座瓦子,大概能凭门票卖多少钱,艺人的话这年头也不是很贵,尤其是杂耍之类的,长期请上门表演价格还会低……旁边再开些酒肆、茶馆,再辅以瓜果点心叫卖……
    魃宥虎躯一震,能挣钱!肯定能挣钱,你看现在街上的人就知道了。
    别的不说,以他对不少精怪族群的了解,有这样一栋建筑物,他们还能不天天泡在里头?要知道,不少精怪修行是很懒惰的,反正他们天生就有些本事,不需要像人族一样拼死拼活吸收月光。


上一章
返回

大唐种田指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