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160节

    多漂亮的灵力!
    三姐妹死活也想不到,葛朝阳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好在陈子航即时救场,他一天都很忙碌,才抽出空就听说高长松他们来了,三步并作两步来门口迎接,随即就看见掌门师兄的模样,连忙招呼道:“快进来快进来,宴都摆好了。”
    三姐妹看见了温柔的二师叔,眼睛立马亮了,那模样,就像星星坠落在瞳中。
    这回叫人声可亲热了,不仅亲热,人还像小炮弹似的往前冲,直接栽进陈子航怀里。
    “二师叔!”
    “好久不见,二师叔!”
    很快,陈子航怀里抱俩,身边站一个,真是亲亲热热一家人。
    高长松其实也很想跟陈子航聊聊,可他看见了葛朝阳的表情,倒吸一口冷气。
    完了,师傅已经连表情都绷不住了!
    葛朝阳脸上带着肉眼可见的失落,本来,能见到徒弟已经很高兴了,可人不能比较,对比跟陈子航的亲热,叫自己那声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他心里不住安慰自己,这是正常的,毕竟陈子航跟她们过了这么久,三姊妹的基础可以说是他一手打下的,他才是真的师傅。
    可是……
    葛朝阳:还是好失落怎么办!
    好在还有高长松,在他身边,与他寸步不离,还颇有感触地说:“自上次一别,与师傅近一年不曾相见,虽有书信往来,心中却想念师傅与一众师叔、师兄弟得紧。”他露出羞涩的笑容道,“这一年中,我从未忘记过师傅的教诲,日日苦练,各方面都有了进步,眼下迫不及待想要展现给师傅看,还望您多指点。”
    葛朝阳:!!!
    他刚有些低落的心情一下子升回原处,高长松那抹羞涩的笑容深入人心,直接将他给击中了。
    葛朝阳假咳道:“咳咳,既然你说了,那定是要看看的。”他说,“乌斯藏到底不比长安,修道者少,也无甚经书,等过两天就开藏经阁,一起看看,有适合你的功法没有。”
    必须好好指导!
    ……
    灵宝派的道人可不是什么魔鬼,说接风洗尘就真只接风洗尘,不会大晚上看他们练得怎么样了。
    下午到底给剑修毒打过,且奔波多日,精神上难免疲惫,今晚连高长松都没有吸灵气,踏踏实实睡了一觉。
    他跟其他师兄弟一起,睡大通铺,给高翠兰她们的是单独收出来的小间。
    崇虚观内从来没有女弟子,大唐男道观跟女道观是分开的。
    观内灵气充裕,高长松也不认床,一夜好眠,他的被褥是晒开的,干净又松软,带着师傅满满的爱。
    次日一早,有两件事要忙活,其一是跟师傅展示近一年的修行成果,二则是由他们带着去找本地的牙人,租房、租门面。
    高长松昨天把市籍一并办理了,市籍约等于营业执照,在长安,可不是你想做小买卖就能做起来的,只有办理了市籍才能经商。
    因高长松从乌斯藏来,他算是藩商,开的店叫藩店。
    唐初的统治者鼓励经商,尤其欢迎外国商人,这使高长松没费什么力气便把一应手续办全,此外货品种类与价格的限制都不怎么大,基本上能自由买卖。
    那些鲜亮的布匹他以不错的价格卖给了西市的胡商,剩下就是此行的大头,酒水了。
    这一部分,高长松是要自己卖的,且因酒价高,他不能推个小推车到处叫卖,肯定需要店铺,且还是位置不差,收拾收拾就能用的店铺,这就需要找本地的牙人,看房、租门面了。
    此时难免要借用灵宝派的关系网络。
    像他们这种大门派,在大唐还是很有脸面的,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没有他们搭不上的。
    贵人家的阴私事儿多,难免要请他们除魔捉鬼,平时还要买丸药、求符箓,逢红白喜事时更要请德高望重的道长来做法,一来二去,怎能不熟?
    至于民间的,这多亏了葛朝阳的政策,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派门下弟子到民间去,无偿治病驱邪,很是赚了一波声望。
    他们请来的牙人,行走长安多年,专做铺面租赁营生,他的直系亲属受过灵宝派帮助,对高长松很热情。
    即便如此,当高长松听切长安店铺的确切租金时,还是倒吸一口冷气。
    原因无他,这里的房价、房租,真的是太高了!
    ……
    当高长松投入看房事业时,钟离珺前后脚来到长安。
    他本可以选择一路游山玩水,悠哉地回来,却因想到与高长松的约定,仿佛心怀八百里加急的消息,快马加鞭回到长安。
    谢自然与孙元翔跟着他,难得有些疲惫,尤其是从两界山出来后,钟离珺的面孔蒙上一层阴云,他平日里说话不多,却从未表现出仿佛心头压着事儿一般的沉默寡言。
    可无论孙元翔怎样抓耳挠腮地试探,都打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就连钟离珺自己,也不知道心头为何沉甸甸的。
    好在,当他们从靠近西市的金光门入长安时,钟离珺的心情平复得差不多了,表情也轻松了不少。
    他们已跟门口值班的修士打听过,高长松是昨日一早进长安的,他们可没迟到。
    也不知怎的,钟离珺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丝明悟,他对孙元翔说:“尤记离开前,十二郎说此次东行,他欲在长安站稳脚跟,想来必是要在西市落脚,买商铺。”他说,“我得去找他,其他事不谈,这我或许能帮衬一二。”
    孙元翔吐槽道:“你那可不是帮衬一二,若我没记错,你家可是在西市有不少铺面?”
    钟离珺出自世家,既然是世家,就有产业,他们家有修仙天赋的人并不多,剩下有的在朝野,有的畅游在山水田园中。
    无论是在朝堂上疏通关系,还是想过悠游的日子,都少不了钱财,于是一代代置办许多田地铺子房屋。
    这年头,哪怕是东宫太子都做出租屋生意,他们当然也会这么干。
    钟离珺的想法十分纯洁,他与十二郎感情好,十二郎给他带来那么多新奇的事物,他自然要为十二郎出一份力。
    钟离珺:咱们是朋友,十二郎创业,我得帮衬。
    第163章
    铺面,无外乎有两种方案,一是买,二是租。
    牙人摸不清高长松的心理价位,便带他从一处适中的店铺看起。
    说适中,是因它身处西市,却离金光门较近,也就意味着离市民入口颇远,不便于推销商品。
    可店的模样委实不错,门厅开阔,四方敞亮,高长松都想好了,进门左侧打一面墙的展柜,到时一排排空酒瓶垒上去,保准壮观。
    位置不佳,这倒不是大事,唐代打广告最常见的是名人效应。也不知是剑修宣传,还是灵宝派不忘发扬他的事迹,总之,高长松在长安大小算个名人,听闻白酒都不叫白酒,直接叫高家酿,文人墨客都爱这酒劲,更为白酒赋诗无数。
    用现代话来说,这些诗人都是自来水,给他打了无数广告。
    略有些心动,却不能表现出来,高长松不动声色道:“铺面在此,价值几何?”
    牙人笑道:“此店是武德元年的房子,房龄不过七载,又兼之房屋不算小,足足三进,内里很是宽敞,鱼鳞覆瓦,柏木檩条,墙面地面通铺东城窑产的青砖,目下房主急着回乡,叫价一千四百贯,寻常此类铺面,没有一千八百贯都拿不下来。”
    仿佛高长松讨了个大便宜似的。
    高长松却目瞪口呆,诚然,他上回也打听过西市的铺面价格,可那时他不曾找牙人细问,相熟人都说:“无非四百六百,便能买个小摊头。”
    这里的小摊头指的是一进出的院子,从这角度看,价格还算合理。
    可为什么高长松会觉得贵,这就不得不参考一下唐人的收入了。
    以九品官员为例,月收入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俸禄、餐食补助,以及杂七杂八的办公用品补贴,其中俸禄大概是1500钱,餐补与办公补贴加起来在500钱左右,这就是2000钱,也就是两贯。
    不吃不喝,一名九品官员需要六十年才能拿下此商铺,算上吃喝与住房开支等等,最少也要一百多年。
    而九品官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收入已经位于前列,可想而知,在长安买房有多困难。
    根据高长松打听到的,西市的店铺比寻常住所价格要高一点五倍左右,即便如此,唐代的房价也很高,偌大的长安城中,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人拥有自己的房子,剩下七成,都是租房过活。
    大名鼎鼎的韩愈,也是花了近三十年,才在长安城挣得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至于杜甫,可是一生都颠沛流离,如此可见房价之高。
    经过牙人的一番讲述,高长松可算是把“高”这虚指化作现实了。
    他是没想到,一千四百年前的中国都城,与今天的没什么区别。
    ……
    调整心理预期后,再听高房价,他就不觉有何怪的,一连看了好几家。能入眼的都在一千贯向上,其中最满意的就是第一家,一千四百贯。
    高长松不想以店为家,他计划在怀贞坊内再买套房——崇虚观就在怀贞坊。
    生意跟生活得分开。
    怀贞坊内的房价不比西市,倘若买三进出的院子,一千贯绰绰有余,高长松估摸着,自己能在两千五百贯内拿下房宅。
    这比他想得多,却没超出承受范围,他也算是大商人了,区区两套房,为难不了他。
    逛完一圈后,牙人气喘吁吁,高长松倒是脸不红气不喘。他已初筛出五间商铺,四套住宅,价格跟地段都正合适,接下来就是带三女孩儿选。
    毕竟不是他一人住,最好各方都称心如意。
    *
    高长松跑来跑去的一天中,高翠兰她们做了什么?
    首先,肯定是摸底考试,由陈子航随机出题,从经文背诵、解读,到符箓、丸药、拳脚功夫等,只要是他传授过的,都得校考。
    这考试是在大庭广众下的,灵宝派的师兄弟一同围观。
    他们中不少人听说过三姊妹的能力,只要是去过乌斯藏的,对她们都赞不绝口。
    大娘高香兰,资质较平庸,心性坚定非常人可比。
    二娘高玉兰,醉心炼器,不过是垂髫稚子,却能自绘阵法。
    三娘高翠兰,一点灵通即成符,说的就是她。
    这话说给师弟们听,多是不信的,他们放在寻常人中,已是千里挑一的资质,高老庄是什么集天地精华之地?一家能生出这四个人?
    比起老天开眼,天纵奇才至一家,他们更愿意相信,这都是吹的。
    此外,葛巢带师弟时,总不自觉拿高家三姐妹做比较,动不动就是“屏息凝神,你这符绘的,都不如高家三娘”“偷什么懒,你知高家大娘夏连三九,冬练三伏吗?”
    明里暗里的比较,很容易让她们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崇虚观的弟子们年纪小,对比多了,他们也有意见。今儿来看高翠兰她们练习,不少人肚里憋着气,就想看看她们有多厉害。
    大人们未尝猜不到他们的心思,论到高香兰练拳脚了,故意问:“谁来比划比划?”
    这征求过高香兰同意了,毕竟是女孩儿,她若不想打,肯定不会逼她跟男弟子练,可高香兰无所谓,她时常告诉自己,修行时没有男女之别。
    高香兰的偶像是叶澜,她也想成为帅气的修士。
    一群半大的少年推推搡搡,最后推出一身手中上的。
    拳脚功夫最好的不愿意出来,怕把人给打哭了,且打赢小女孩儿,这胜之不武啊!


上一章
返回

大唐种田指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