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作为龙,组织派我守海[种田]

作为龙,组织派我守海[种田] 第179节

    周萧文之前养香鱼的山涧被征用了,他现在搬到村里养香鱼去了。
    他们这里的环境确实挺好,村里的河水清冽透亮,水塘能映出云彩来。
    叶雪衍见到周萧文家的鱼塘后,忍不住赞叹:“你这里环境真不错,水也好。”
    周萧文听到他夸赞,眉毛都快飞起来了,指了指鱼塘中间的设备说道:“我们在这里花了大力气,一点懒都没偷。”
    叶雪衍笑:“香鱼的售价也很可观吧?”
    周萧文嘿嘿笑了两声:“确实是个稀罕东西嘛。正好你来了,我之前还想请你帮忙看看今年的鱼苗。”
    香鱼也叫年鱼,基本只有一年的寿命。
    幼鱼每年春天会从海里游回淡水中,在淡水里生长发育,直到秋冬产卵。当然,这只是大概时间,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每个香鱼的鱼群都有自身的生长规律。
    周萧文家的香鱼是养殖种,香鱼的产卵期能从冬天到早春,叶雪衍他们吃到的香鱼就是最后一批成鱼。
    香鱼的卵孵化后,他也不会送去海里,而是直接在养殖棚里用人工海水养殖。
    现在的鱼苗还在养殖棚里。
    来都来了,叶雪衍自然不介意帮他看一看。
    叶雪衍有香鱼的绿色图鉴,对香鱼非常熟,他只看了养殖棚的香鱼一眼,就发现这批香鱼跟上一批香鱼的差别比较大。
    这批香鱼体色更浓,个头更大,哪怕幼鱼,也能看得出通体金灿灿,瞧着非常讨喜。
    叶雪衍转头看周萧文:“你们这香鱼可以呀,养得很不错,都是海洋种吧。”
    叶雪衍用的是陈述的语气,周萧文点头:“我们这也不敢碰陆封种啊,这么珍贵的鱼种,无数双眼睛明里暗里盯着呢。”
    叶雪衍笑:“我就是说你这香鱼养得很好,比上一批更好,等养成了,品质应该也会更好。”
    周萧文眉开眼笑道:“那就借你吉言了,今年我们在上面花的心思更多了,连喂鱼的藻类都是亲自种的。”
    香鱼的鱼苗以浮游生物为食,大一点之后会吃藻类,现在这批香鱼正好到了吃藻类的年龄段。
    周萧文说着,把种的藻捧出来给叶雪衍看:“我们花了大价钱,专门从首农大引进这种藻类,专家说这种藻类的适口性好,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养出来的鱼会比较肥美。”
    叶雪衍对藻类不算太熟悉,不过也能判断出来这种藻类非常不错:“你这藻类在哪种的?”
    周萧文:“就河里的大石头上,这种藻类长得比较快,我们每周能采收一次,这周还没采收,你们要去看吗?”
    叶雪衍:“要是可以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周萧文:“当然可以,我们的藻类种在外面,谁想看都可以看,没什么秘密的。”
    叶雪衍笑笑:“那我们现在去吧。”
    周萧文拿了草帽,当即要带他们去看藻类。
    谢醒和叶雪衍跟在后面,谢醒轻轻碰了碰叶雪衍的手臂:“想什么?不太高兴?”
    叶雪衍摇头,低声道:“没有。我就是在想,周师傅养的香鱼真好,比我养的还好。”
    谢醒:“你又没有养香鱼。”
    叶雪衍:“可我养了带鱼。养带鱼那么久,带鱼在海洋牧场里的变化还不如香鱼在周师傅池塘的变化,我在想,中间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第97章
    叶雪衍去年将厚肉银带带回海洋牧场里养的时候, 就希望能将带鱼白色的图鉴转化为绿色的图鉴。
    好几个月过去,厚肉银带都快长大了,他手里的图鉴也还是白色的, 并没有转化为绿色的迹象,好像哪里总差一点, 就隔着薄薄的一层窗户纸,但是他怎么也捅不破。
    现在看周萧文养的香鱼,他好像弄明白了。
    他养厚肉银带的时候, 是厚肉银带适应海洋牧场的环境,周萧文养香鱼,则是改造饲养环境来养香鱼
    周萧文对香鱼的上心程度高于他对带鱼的上心程度,双方对自己养殖对象投入的精力和感情等,也有区别。
    周萧文带他们去看石头上种着的藻类。
    可能因为天气暖和了的关系,这些藻类长得很好, 绿油油地包裹着石头,配合着蓝天白云, 简直像水陆缸里面的造景,精致又美貌。
    叶雪衍忍不住再次发出赞叹:“你这些藻类养得真好。”
    周萧文:“我们这里的环境好,引进的藻类也好, 长起来就比较简单。”
    叶雪衍:“你在里面投入的时间精力也不少, 我要向你学习。”
    周萧文:“哈哈哈,互相学习,互相学习。”
    叶雪衍有香鱼的绿色图鉴, 对香鱼的了解很深, 正是因为如此, 他才知道, 周萧文在香鱼养殖中究竟做得有多到位。
    对于这样一位养殖户, 他打心眼里佩服。参观完后,他很诚恳地提出了几点小建议,都是周萧文之前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想过的地方。
    周萧文恍然大悟,连连感谢他们,要请他们吃饭,还热情地表示要带他们出去玩,被叶雪衍婉拒。
    他现在对养殖带鱼有了新的心得,他要趁周末还没过完,赶紧回去调整一下。
    周萧文见他们有正事,也不好强留,只好给他们捎上一堆特产送他们离开。
    谢醒的司机过来接他们,他们当天傍晚就赶回家了。
    帮他们照顾海洋牧场的同事们没想到他们这么早就回来了,还有些意外,叶雪衍谢过大家,只说回来调整一下海洋牧场的环境。
    同事们点点头,把空间留给他们。
    海獭就在海洋牧场里,看到他们回来,欢快地游过来,从水里冒出个胖乎乎的脑袋。
    随着叶雪衍的出差变得频繁,海獭好像渐渐明白,他们这种出差也是迫不得已的,也可能习惯了,总之现在海獭面对好几天甚至好几十天见不到他们的情况,也没那么生气了。
    从水里冒出来后,海獭看了他们好一会,从胸前的肉袋里掏出两个大海贝递给他们:“嗷。”
    叶雪衍一下就笑了,伸手揉了揉海獭的脑袋:“你自己吃,我们不吃。”
    海獭呆呆地看了他们好几秒,将大海贝又收回自己的肉袋里,爪子举到胸前,愣愣地看着他们。
    叶雪衍又撸了海獭厚实的毛一把,跟谢醒一起看海洋牧场的环境。
    海洋牧场的条件非常好,海水很清澈,底下各种藻类很多,还有大量食物链各级的海洋生物,这里甚至形成了渔场。
    对于大部分生活在这里的海洋生物来说,这都算得上是好地方,对厚肉银带来说也是。
    也正是因为这样优越的环境,让叶雪衍忽略了某些海洋生物的独特性。
    比如厚肉银带,它们在海洋牧场里也活得很好,可根据它们的天性而言,它们最喜欢的食物、海水深度等,跟海洋牧场这边有着微妙的区别。
    现在是它们适应海洋牧场,如果要让它们活得更好,则要考虑改造海洋牧场以适应它们。
    叶雪衍在海洋牧场里转了一圈,感慨地对谢醒说道:“这次看出来的东西还挺多,有点不可思议,以前都视而不见的。”
    谢醒:“因为你能力又提升了。”
    叶雪衍想了想:“好像这次出去治理海洋污染,促进了我对龙族天赋技能的理解,我现在更习惯以龙的视角去看问题了。”
    无论为海洋环境的恶化感到深切的忧心,还是对海洋生物抱有浓厚的关心,他会有这些想法,出发点都更倾向于他是龙,而不是一个人类。
    正因为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他一条龙,他才会把这些事情当成自己的责任。如果他只是组织里普通的一员,他未必会有那么深切的忧心。海洋太大了,人类个体又太小了,他几乎不可能将这个世界性难题直接揽到自己身上。
    谢醒轻轻揽着他的肩膀:“好事。你越清楚这个世界的本质,迷茫就会越少。对于我们这种生命漫长的神明来说,还挺重要。”
    叶雪衍笑了笑:“我会继续加油。‘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我还有不少路要走。”
    谢醒:“我陪你一起走。现在有什么打算。”
    叶雪衍:“改造一下海洋牧场,让它更适应我们这边的环境。”
    叶雪衍环顾四周:“我之前觉得我们海洋牧场里的海洋生物已经足够多,食物链各级的海洋生物应该都不缺食物,就忘了海洋牧场归根结底还是人工造物,里面的物种并不平衡。”
    海洋牧场里有大量的海龙、带鱼、旗鱼、鲍鱼、龙虾、青蟹、四鳃鲈等,放到自然海域,这些生物要是密集到这个地步,就称得上泛滥,是需要治理的事情。
    在海洋牧场里,它们能够和谐共处,只是因为它们身处的水层和食物链的层级都不一样,叶雪衍还会通过使用防护网,投放饲料等人工干预。
    但是这种干预本身就是不自然的,里面的海洋生物也不可能跟真正的野生海洋一样。
    他之前的养殖模式太粗放了,养带鱼跟养鲍鱼一样,顶多投放的饲料略有区别,而实际上,二者的差别极大。
    鲍鱼是软体动物门的生物,带鱼是脊索动物门的生物,带鱼和鲍鱼的区别比带鱼跟人类的区别还大。
    想要养好带鱼,首先得琢磨这些不一样的地方。
    叶雪衍跟谢醒说道:“我想先调整海洋牧场里各种海洋生物的比例,先引进一批虾试试。虾在带鱼的食谱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之前都没有意识到。”
    谢醒问:“想好引进什么虾了吗?”
    叶雪衍:“对虾怎么样?”
    对虾是华国的优势物种,他们本地也产对虾,便宜量大好养,养起来应该比较省心省力。
    谢醒问:“你已经提前做过功课了?”
    叶雪衍笑了笑:“没。只是认识几个养对虾的养殖户,现在正是对虾的繁殖季节,买起来比较方便。我这几个月那么努力,做的功课也不是白做的嘛。”
    谢醒:“这方面你是专家,你觉得可以就可以。”
    叶雪衍于是拍板道:“那就养对虾,我去联系人。”
    野生的对虾属广盐性,广温性的一年生大型洄游虾类,野生对虾每年会在近岸、深海及南北来回游动,比如冬天,它们就会游去深海避寒。
    叶雪衍要是养这些对虾,肯定不太合适,他要养的是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去掉了洄游性的人工培育品种。
    新品种对虾可以在一片海域当中待两三年,个头能长到比手掌还大,养出来后肥美鲜嫩。对于厚肉银带来说,应该是正好入口的食材。
    最妙的是这些培养出来的对虾十分皮实好养活,它们几乎什么都吃,既可以食用动物性饲料,也可以食用植物性饲料。
    叶雪衍平时会给海洋牧场里的海洋生物补充饵料,这些饵料吃不完,对虾还可以打扫一下,免得水体被污染。
    叶雪衍说干就干,当场联系几个熟悉的对虾养殖户,以优惠的价格买了30万条虾苗。
    这个数量虽然多,但是放到500亩的海洋牧场里,再加上旁边面积差不了多少的海洋医院,就完全不显眼了。
    再者,海洋牧场里的肉食性鱼类还挺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消耗掉一部分。
    要将那么多对虾放到海洋牧场里,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比较多,叶雪衍特地请了个假来处理这些事来。
    同事们都很理解,越观今还体贴地问他需不需要他们过来帮一下忙。
    叶雪衍谢过大家,婉拒大家的帮忙。
    对虾十分皮实,不需要他们花费太大的心思,有龙力滋养,足以让这些对虾都活下来。


上一章
返回

作为龙,组织派我守海[种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