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

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 第229节

    苏楠问他有没有这个信心。
    苏柏道,“这没问题啊,我们跟着市里的工程队一起干了不少这种项目了,我们熟悉。”
    苏楠放心了,这事儿交给自己哥当然是最放心的。
    青春年华现在外地的加盟店已经不给苏柏管了,因为距离太远,苏柏这边也关不上。但是附近的加盟店都是苏柏装修的,修得很好。没出过问题。
    苏楠自然也希望把这次建设交给苏柏。
    苏柏下午就特意来了一趟厂里,了解厂里的建设需求。
    厂里的人虽然提了意见,但是对于建设这一块儿还是外行,苏柏一来就不一样了,指着这块荒地就能开始规划,这些功能型的厂房如何规划比较好。
    苏楠笑道,“哥,你现在可真是专业了。”
    苏柏道,“毕竟要吃这碗饭呢,你给我那么多资料看,我自己也找来许多。现在也在进修。”
    苏楠惊讶,“你在哪里进修?”
    苏柏道,“我现在在上夜大。”
    苏柏是高中毕业,所以可以直接报也大。
    “都没听你说过。”苏楠高兴道。大哥能念书,这真是让人高兴的事儿。
    “也不是什么大事。”苏柏反而还有些不好意思了。“主要是觉得一些专业知识光靠看书和问人也不行。还是得参加学习。夜大的老师挺好的,我们专业老师还是安阳大学的教授呢。”
    这倒是正常的,因为师资力量不够,所以很多教授都是带着几个学校的课程。
    苏楠真替他高兴,以前她哥总是要考虑别人,现在可算是能为他自己考虑,追求自己的梦想了。“晚上去家里吃饭,让奶奶开心一下。”
    苏柏笑着点头。
    晚上回家吃饭,苏奶奶听到孙子上夜大的事情,果然眉开眼笑的。
    “也是现在念书机会多,我们那会儿哪里有什么夜大。一个城市也就几所学校。”
    老太太又要忍不住念叨新社会的好了。
    只有经历过的旧社会的人,才更深刻的知道新生会有多好。
    吃完饭之后,苏柏又和苏楠谈论起了自己的事业。
    他现在手里有几只工程队了。之前倒是正式城里了一个工程队,也是属于安阳市工程队的编外人员。
    现在他也想正式成立自己的单位。
    这些工程队的人不属于公司的正式人员,毕竟他们也不是长期干,经常是干一两个月就要回老家去种地。
    所以对于苏柏来说,这个公司里面正式的也就请三四个人就行了。
    比如设计的,工地内场管理的。
    所以苏柏这个单位是可以合法成立的。
    就是注册需要厂里。
    所以苏柏打算在城里边缘地段买一块地建设房子,以后楼下办公,楼上住人。这比自己买房子住方便。
    苏楠想着,大哥不愧是搞建筑的。别人想着城里买房的时候,他就想着自己买地建房子。
    不过这次和上辈子又不同了。
    上辈子这会儿还没发展得这么专业。
    苏柏还有个打算,自己在这附近建设房子,到时候如果钱够了,还能多买点地放着。接爹妈进城的时候,爹妈就能自己种菜了,舒坦。到时候还能把奶奶接过去。要是不愿意种菜,那些地也不会浪费。以后有钱了建厂房卖出去。
    当然了,这只是他心里的一个想法,暂时是不准备说了。
    担心自己妹子又给他操心钱的事儿。
    扩建厂房毕竟是自家妹子的事儿,苏柏可不耽误,和苏楠说清楚之后,第二天就带着设计师过来设计图纸了。
    这设计师也是他找的兼职的。
    人家可是省里建筑设计院里面的专业设计师。但是苏柏舍得给钱,一单一单的结算,自然有人愿意干这个。
    光是设计图就商量了好几天,苏楠又召开开会几次,才确定定下来。
    厂里才开始正式开工。
    开工当天,苏楠铲起了第一铲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可是她手里建设的第一个厂房啊。
    可算是又走出一大步了。
    这么好的宣传机会,苏楠可不愿意错过。在报纸上面写写文章宣传。向大家证明,青春年华如今红红火火,势头猛,实力强,是一家有实力的知名服装厂。
    陈副市长一早就看到了报纸上的信息了。
    越看,这眉头越挑起来了。脸上也挂着满意的笑容。
    青春年华发展越好,这越发的证明他当初的路线是没错的。
    要不然安阳服装厂早就倒闭了。
    他忍不住和身边的秘书道,“苏楠这个同志能力不错。”
    可惜就是不愿意当国营厂厂长。
    开早会的时候,陈副市长还特意的在会议上面提起了青春年华如今的成就。
    谢书记道,“还是要稳重为主。”
    陈副市长道,“谢书记,我们现在是严格按照政策来的,绝对不违反规定的。”
    谢书记点点头,没怎么吭声了。
    在这种政策上面的事情,他极少的开口。
    会议结束之后,谢书记就进了办公室里面,然后忍不住给妻子的秘书陈秘书打电话。
    询问谢蔺的消息。
    刚刚在会议上听着苏楠这个年轻人在生意上的成就,他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谢蔺。
    因为他当初是极不赞成谢蔺从商的。总觉得以后不稳妥,要出问题。
    但是这个儿子倔强的离开了回来没几天的家庭,一意孤行。后来回来越来越少,现在甚至不联系了。
    好歹是亲儿子,他怎么可能不惦记呢。
    陈秘书一脸为难的表示自己也联系不到谢蔺了。
    自从谢蔺去了南方之后,就很难联系到了。好不容易打听到电话号码,还被换掉了。
    现在人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只知道是在做生意。具体做什么生意,也没人知道。
    谢书记挂了电话,心里有些闷气,有有些无奈。
    这孩子不像他。
    太桀骜不驯了。这样在外没事要吃亏的。
    被人惦记的谢蔺正和孙武刚一起从南方回来。
    孙武刚是去给服装厂在南方进新设备的,上次这个事情也是他负责,现在南方这一块的业务,包括纺织厂这边的对接工作,差不多都是他负责。
    这次熟门熟路去买了机器,回来就和谢蔺约好了一起回来。
    谢蔺回来就是为了开店的事情。
    安阳这边交通便利,市场也很大。所以除了南方的几家店之外,内地第一家直营店,谢蔺就准备开在安阳了。
    作者有话说:
    么么哒。
    第176章
    ◎光明正大上门◎
    苏楠见到谢蔺也挺惊讶的。
    “你怎么突然回安阳了?”苏楠笑着道。
    谢蔺道, “回来看看市场行情,毕竟是老家, 这边的市场不能丢。”
    苏楠道, “现在安阳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这倒是没错,因为做生意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了。摆地摊的,开小店子的, 开饭店的都有。
    市场日渐活跃起来了。
    苏楠还特意请谢蔺出去吃饭,倒是没喊孙武刚, 因为孙武刚急着回家看老婆孩子。
    两人就在服装厂附近的饭店吃饭。
    “这是私人开的饭店, 新开的, 味道还不错。我平时请人吃饭就在这边。”
    这家饭店可和苏楠之前自己开的食堂不一样,人家这是真本事。祖传手艺。
    吃了一些之后也不算饿了, 两人就聊了起来。
    谢蔺这次回来主要是开直营店的。他打算把这边的市场打开了。
    他也打算用苏楠的这种加盟模式。要想进货,店铺就要用他的招牌,价格也要统一, 不能乱来。另外还要承包售后工作。
    这种加盟模式能最大限度的去限制产品的销售价格。
    以前那些国营大厂之所以能够在各大商场统一价格, 是因为他们有政府支持,不担心混乱价格。
    而他们这种私人的单位,没有政府支持,自己鞭长莫及, 只能这个办法了。
    到时候谢蔺还准备在当地报纸上面宣传销售定价, 并且留下投诉电话。
    这样一来, 人民群众就是他们的监督队伍。
    苏楠笑道, “你这办法好啊,我现在都是让人亲自去店里抽查。”
    谢蔺笑着摇头, “别笑我了, 我这完全是没办法。想在各地打开市场, 人员和成本也不够,只能这么做了。”


上一章
返回

创业从离婚开始[八零]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