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第44节

    等俩孩子适应新家后,燕薇提出送俩孩子去育红班。
    “志国进育红班可以学些学前知识,以后上一年级能跟上课。志军送到托管所,那里孩子多,有孩子陪着玩,性子能开朗些。”
    两口子生怕孩子不适应,最近一直带他们去上班,老这么下去不行,总不能耽误孩子上学。
    孟卫东:“是该上学了,要不把岳父岳母请来,让他们有空帮忙照看一下孩子。万一我出差,你自己管不过来怎么办。”
    燕薇一拍脑袋说:“完了,我还没跟爸妈说领养了孩子,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燕妈能怎么想。本来她就愿意让大闺女领养,现在听说领养的事军人后代,思想上很是支持,“挺好,以后家里有了孩子,能热闹些。以前家里太冷清了,我来了住不惯。”
    燕妈跟老伴商量好后,燕爸留在老家继续挣工分,燕妈在城里照顾孩子,每周燕薇歇班时,她再回去一趟,给老伴洗洗衣服做做饭啥的。
    其实燕薇想让爸妈一起来,可惜老两口舍不得那点工分,非不同意,直说:“等我们干不动了就不干了。”
    倒是冬天活不忙时,燕爸也会跟着来城里住段日子。
    志国和志军以前大概每年都冻手冻脚,燕薇特意给俩孩子做了两盒冻疮膏,总算解决了手脚钻心痒的问题。
    俩孩子在家吃好喝好,养了几个月,脸上总算见肉了,模样也白净了不少,看着像城里孩子了。知道底细的邻居都说两口子对孩子好,舍得给孩子吃穿。
    确实是,孟卫东有外快,两口子不差钱,吃穿上肯定短不了俩孩子。
    燕妈回到老家还跟丈夫嘀咕:“看志国和志军跟着小薇两口子多享福,天天吃肉吃鸡蛋。小荷家过得再好,哪有这条件,当初我说让她过继个孩子给小薇,她还不愿意呢。”
    燕爸:“她自己生的,肯定舍不得,宁愿让孩子少吃点肉,也不想把孩子送人,这才是亲妈该做的。要是为了点好处把孩子送人,我还不想要那种闺女呢。”
    当然,这话也就老两口私下说说,肯定不会跟俩闺女提的。现在大闺女已经领养了孩子,日子都过得不差,他们知足了。
    燕荷得知燕薇家领养了俩烈士孩子,撇撇嘴说:“他们条件好,赚得多,领俩孩子算啥,再养俩也养得起。”就是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养熟,别再养个白眼狼出来。
    恰好,志国和志军跟燕荷家俩孩子同岁。
    第71章 养娃不容易
    燕荷听说燕薇领养的娃送学校读书了, 她家老大孟兆祥还整天出去疯玩,不是下河摸鱼,就是上树掏鸟蛋, 春夏秋逮蚂蚱、知了猴、蛐蛐,冬天打溜溜滑, 淘着呢。老二孟兆瑞三岁,整天追着哥哥玩, 也是个在家待不住的。
    燕荷有了上辈子的记忆, 当然知道未来学历的重要性。本来她打算等老大八岁送他上一年级。因为农村没有育红班,都是直接上小学一年级,一般到孩子八岁左右才送去上学。孩子太小去了坐不住,尤其是男孩。
    可燕荷一听说燕薇家孩子要上学了,她挺不住了, 打算早送孩子去上学。这不过了暑假, 孩子七岁了,读一年级也可以了,燕荷去学校给孟兆祥报了名, 给孩子缝了个书包, 还买了铅笔、小刀、橡皮等文具, 很是支持儿子上学。
    期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忍的。
    孟兆祥在外面野习惯了, 根本就不想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 老师上课他走神,老师下课他溜得最快。等习惯了学校一切后, 偷偷翘课很顺溜。
    总而言之, 没有一个好的开始, 孟兆祥学习很差劲儿, 等期中考试考了班级倒数第五,语文不及格,数学还好,刚过及格线。
    其实孟兆祥第一次逃课,老师便告诉了家长。老师是本村的,大家都认识,说点事很方便。燕荷得知大儿子逃课,狠狠教训大儿子一顿,还告诉他:“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下地干活。”
    孟兆祥的认知是:下地干活咋了,大人不都下地干活吗,没啥不好的。他这么想,更不把学习当回事了,逃课成了家常便饭。
    等后来再次逃课,燕荷跟孟兆林上演“双重揍”都不管用,还让孩子早早起了逆反心理。你越揍我,我越不好好学。
    燕妈经常听燕荷说大儿子淘气,不好好学习,打也不管用。
    燕妈便说:“你好好教育他,别老打他。我看你姐从来不打孩子,都是跟他们讲道理,志国和志军可听话了,志国这次考试语文数学都考了一百分。对了,我看你姐和你姐夫平时也经常给孩子讲故事,教他们认字,你又不是没上过高中,自己在家教教孩子,说不定兆祥能改了呢。”
    燕荷虽然不服气燕薇,但听她妈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回去对儿子改用怀柔政策。只是她平时对孩子打骂习惯了,她一对大儿子好,大儿子还以为她妈脑子不对劲,对自己使用“糖衣炮弹”。
    这孩子平时可喜欢看战争电影,里面台词都快背过了,平时还经常跟小伙伴玩打仗游戏。
    孟兆祥对他妈说:“妈,你知道你现在像什么人吗,就像电影里的小鬼子,小鬼子对汉奸就很好,想让汉奸替他们办坏事。妈,咱俩用不着这个,你直说吧,想让我干啥?”
    燕荷快被大儿子气死了,大声吼了出来:“我想让你干啥,想让你好好学习!”气得她又下手要揍儿子。
    孟兆祥是越打越皮实,他根本不会等这挨打,见她妈一拿树枝,见机赶紧溜,去爷爷奶奶家混饭吃。
    等孟庆林回来,燕荷跟他讲了这事,把孟庆林逗笑了:“行了,老大不想学就算了,反正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咱又不是不想供他,以后他考不上学也怨不着咱。”
    在这事儿上,孟庆林比燕荷看得开。他认为不上学不一定没出息,孟卫东不是一天学都没上过,现在还不是混到市里上班去了。兆祥不上学就算了,大不了以后让兆祥接他的班。
    反正孟庆林和燕荷是管不了大儿子的学习问题。他不想学,总不能压着他学,就算逼他学,他在那里磨洋工,也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只是燕荷不甘心,她知道八十年代后期很多单位破产,根本没班可接了。于是她把主意打到燕薇身上。她妈不是说燕薇会教育孩子吗,不如把兆祥送到燕薇家住段时间,说不定就能改了呢。
    其实以前孟兆祥跟姥姥去大姨家走过亲戚。他去大姨家两次,每次都还住过几天。当然,都是跟姥姥耍赖,才能跟去的。
    燕薇和燕荷关系不咋地,燕薇不至于跟个孩子计较,所以孟兆祥到了大姨家,待遇很不错,经常吃肉,还能吃点心、糖、水果等,比在自家吃的好多了,吃饱还能在附近公园玩,去百货大楼逛也很有意思。所以他很喜欢去大姨家。
    可惜他就去了两次,后来他妈听说他在大姨家吃得好,玩得好,大姨大姨夫对他也很好,却死活不让他去了。
    当初燕薇和孟卫东不是没孩子吗,燕荷小心眼,她怕两人把自家大儿子用好吃好玩的拐了去。
    现在用上人家了,燕荷却想把儿子送去让人帮忙教育一下。她要面子,肯定不会直接找燕薇,说你帮我带带孩子,帮忙教育一下。
    燕荷问大儿子:“暑假你还去你大姨家吗,等下次你姥姥回来,让她带你去,在你大姨家多住几天。”
    孟兆祥是不爱学习,相反他情商很高,“你不说不让我去大姨家吗,怎么现在又让我去了?”其实他早就摸透底了,知道他妈不怎么喜欢大姨,所以才不愿他去大姨家玩。
    燕荷:“以前你大姨大姨夫都忙着上班,哪有功夫照顾你。现在他们有孩子了,你姥姥帮忙照看,你去了你姥姥能照顾你,我还拦着干嘛?”
    虽然孟兆祥怀疑他妈的口不对心,可去大姨家走亲戚对他而言诱惑太大了。于是等姥姥回来时,他还是如他妈的意,死缠着姥姥去大姨家玩了。
    虽然燕薇已经收养李志国和李志军一年多,但因为他们不经常带俩孩子回老家,孟兆祥又不来大姨家,所以几个孩子并不熟悉。
    燕妈把孟兆祥介绍给李志国,“志国,这是你们小姨家的孩子,他叫孟兆祥和你同岁,来你家走亲戚,你带他玩玩。”
    男孩子吗,又是同龄人,再者孟兆祥是个自来熟,很快跟李志国凑到一块去了:“我听姥姥说你考试考了一百分,真厉害。”
    孟兆祥自己不爱学习,但是对爱学习的孩子很是佩服。
    李志国早已听姥姥说过孟兆祥的各种淘气,他当然知道孟兆祥考得不好,没好意思问他的成绩,而是聊起别的,“爸妈有空会给我们讲故事,还教我们认字,背乘法口诀,学的多点,考试就觉得简单了。”
    “我爸妈不行,他们从来不管我学习,还想让我在学校好好学,最好跟你一样考一百分。他们也不看看人家爸妈是咋做的,他们又是咋做的。他们嫌我考不好,老逃课,就知道揍我,哼,他们越揍我,我越不学。”
    李志国把从爸妈那里听来的道理讲给孟兆祥听:“你是不爱学,还是因为反对爸妈不爱学,其实咱们应该好好学习。爸妈说了,只有学到手的知识是自己的,别人偷都偷不去。关键时候,学到手的知识会发挥很大作用。”
    孟兆祥没管李志国讲的大道理,他只说自己不学习的事儿,“我也想好好学,就是在教室坐不住,屁股上跟有钉子似的,老想跑出去玩。你不知道,我们那里好玩的东西可多了,夏天摸了蚂蚱和知了猴能烧着吃,冬天还能用草筛子扣麻雀,也能烤了吃。对了,我们还在河里逮鱼,冬天在河面上溜冰……”
    提起吃和玩,孟兆祥的话都说不完。李志国听的也挺带劲儿。毕竟他也是农村来的,自然知道农村孩子咋玩。不过那些事对他来说好像是很遥远的事儿了。现在的爸妈对他和弟弟这么好,他要好好听话,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爸妈的恩情。
    第72章 成长的烦恼
    李志国在老家时, 尤其是他爸活着时,日子过得跟孟兆祥差不多,也是无忧无虑整天只知道玩儿。可是他爸一走, 他妈也不要他和弟弟了,他觉得天都塌了。幸好很快被现在的爸妈收养了, 不然他和弟弟说不定还在老家受罪呢。
    在李志国童年发生如此大的变故,他不可能不做出改变。来到新家, 李志国小心翼翼生活, 不仅暗暗告诫自己要听话,还经常跟弟弟说听爸妈的话,生怕新爸妈不喜欢他们,再把他和弟弟送走。
    后来他见新爸妈对他和弟弟很好,于是很快改口喊爸妈, 虽然没有改名, 但他觉得喊了爸妈才是一家子,才有资格让爸妈疼他和弟弟。
    而李志国知道自己年纪小,能帮爸妈做的, 就是少让他们操心, 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爸妈想让他好好学习, 他便好好学,他也希望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将来能考上大学, 找个好工作,才有能力报答爸妈的恩情。
    这些事以前李志国从未考虑过, 他也从未想过考大学的事儿, 知道来到新爸妈家里, 听爸妈讲了很多事儿, 涨了很多见识,才确定自己的目标,该怎样做,才能获得新爸妈的关爱,以后才有能力报答爸妈。
    正因为李志国和孟兆祥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俩孩子认知大不同。
    燕薇回到家见大外甥来了,笑着跟他打招呼:“兆祥来了,在大姨家多呆几天,陪你志国哥好好玩玩,你俩同岁,肯定有共同话题聊。”
    燕薇总觉得李志国这孩子太懂事了,小小年纪的他不应该背负太多,孩子吗,还是有个快乐的童年比较好。所以邀请大外甥跟李志国一起玩。
    如果燕荷知道燕薇的想法,大概不会把儿子送到姐姐家来了。
    孟兆祥见大姨一如既往地对他和颜悦色,完全没有因为他妈迁怒他,便大着胆子问:“大姨,我能在你家过暑假吗?”
    燕薇笑呵呵地说:“只要你妈同意,我这里完全没问题,你可以呆到开学再回家。”
    孟兆祥高兴地差点跳起来,他强忍着兴奋说:“谢谢大姨。”
    孟兆祥总觉得大姨比自己妈更讲道理,但到底不是自家,他可不敢肆无忌惮说话做事,像怼他妈那样跟大姨说话。
    之后,孟兆祥在大姨家过得乐不思蜀,他和李志国一起跑步、打拳,锻炼起来很是带劲,李志国把孟兆祥当成好朋友,好兄弟。这个好朋友学习太差,不行,好朋友得共同进步,于是他带着孟兆祥一起做暑假作业,遇到孟兆祥不会的题,他会讲到孟兆祥学会为止。
    燕薇看李志国和孟兆祥一起玩耍,一起锻炼,一起学习,慢慢都在影响对方,而且是往好的方面影响。比如,李志国变得越来越开朗,孟兆祥学习不那么打怵了。
    孟兆祥在大姨家吃得好,玩得好,大姨还给他买了一身新衣服,还有学习用品,所以这个暑假他过得乐不思蜀,都不想回家了。
    等暑假快要结束时,孟兆祥依依不舍地跟李志国告别:“志国,等我放寒假再来找你玩。”
    李志国:“好,那你要记得好好学习,看下次成绩有没有进步。”
    俩孩子商量好了共同进步,孟兆祥不想失信,笑着答应:“我肯定会好好学,下次肯定能考及格。”
    燕薇:大外甥这学习要求可真不高。
    孟兆祥回到家,他妈就问他:“暑假作业做完了吗,过两天可就开学了,做不完作业小心老师罚站。”
    孟兆祥哼哼两声,挑着眉毛说:“我当然做完了,不信你给检查一下。”
    燕荷拿过去粗略检查一下,还真做完了,正确率还很高,难得夸奖大儿子一句:“不错,竟然把作业做完了,看来你在你大姨家过得不错。”
    “当然不错了,我大姨对我可好了,从来不打我,还经常给我们买零食吃,我在大姨家天天能吃肉,她还给我们讲故事,教给我认识几种常见的中草药,大姨夫还带我和李志国锻炼身体……”
    说起大姨家的好,孟兆祥是滔滔不绝,恨不能插上翅膀再飞去打大姨家住,可惜他知道不可能,只好叹了口气,“要是我能一直住大姨家好了。”
    气得燕荷又想收拾他,“做啥美梦呢,你是我儿子只能住咱家。要不是看你学习不上心,我才不会送你去你大姨家。”
    孟兆祥这才知道亲妈送他去大姨家的目的,之前他还以为他妈烦了他,打发他去大姨家玩。他眨巴眨巴眼问:“我要是好好学习,你以后还让我去大姨家住吗?”
    燕荷到底了解自家儿子,她知道她要是说不可以,这孩子能立马撂挑子不学,于是忍气说:“只要你好好学习,以后放寒暑假你都可以去。”
    孟兆祥高兴地蹦起来吆喝:“嗷嗷嗷,放假我还要去我大姨家。”
    馋的他弟弟孟兆瑞也跟着喊:“去大姨家,去大姨家。”
    燕荷忍无可忍训他们:“别吵了,我刚把小新哄睡着,你们别把他吵醒了。在家就老实点,不行就出去玩。”
    原来,几个月前,燕荷刚生了三儿子孟兆新。儿子多了名声是好听,可是皮小子不好管,每天三个儿子花式淘气闹得她头大。
    孟兆新怕学习太差,新伙伴李志国会嫌弃他,不跟他玩了,还要面子的他开始认真学习。李志国给他补课倒是起了作用,再加上一年级学的内容本就不多,孟兆新又有点机灵劲儿,上课认真听讲,放学按时完成作业,慢慢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后来考试不说回回考第一吧,但是班级前几名还是能占上的。
    燕荷见大儿子确实改了,知道认真学习了,她倒是如约让大儿子寒暑假继续去大姨家住。因为燕薇已经收养了两个儿子,她不怕燕薇跟她抢孩子了。而且大儿子去燕薇家住,好处多多,儿子在那里不仅能吃好喝好,还能学习,长见识,比在家强多了。
    所以,就算大儿子经常念叨大姨好,燕荷为了孩子也忍了。再说只有她对不起燕薇的份儿,没有燕薇对不起她的,她不忍也没办法。
    燕荷生怕大儿子学舌,都不敢当着孩子的面嘀咕燕薇了。
    其实,孟兆祥有次听他妈嘀咕大姨:过得好又怎样,还不是没亲生孩子。他知道这是他妈背后说大姨不是,气得他为了大姨跟亲妈顶嘴,好几天没理他妈。后来还跟大姨学舌:“大姨,我妈嘴太碎了,还说你闲话,气得我都跟她吵了一架。”
    几年下来,燕薇彻底了解了燕荷的脾气,两人见面又不多,才不跟她一般见识,但她还是好奇地问了句:“你妈说我啥来着。”


上一章
返回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