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第56节

    燕开平不知打哪得知李文英又找了一个,快结婚了,顿时坐不住。他找上门质问前妻:“李文英,听说你快要结婚了,那以前我留给燕薇的财产还在不在,你不会带着那些财产嫁给别的男人吧?”
    李文英翻了个白眼,不客气地回答:“我才不像你那么没品。当初你分给小薇的财产,一直在她名下,钱也在她账户上存着,我一分没动过。”
    燕开平:“你没动过?你现在还在我给小薇的铺子里卖衣服呢,当我不知道?”
    李文英:“我用了那个铺子没错,但我给了租金,每年都给小薇账户上存一笔钱当租金,不是白用的。”
    没错,她一直给闺女租金,一是为了不让闺女吃亏,再就是防着燕开平找上门。果不其然,燕开平还是沉不住气,以前高看他了。
    前妻再婚,燕开平心里不舒服,他更不想便宜别的男人,于是继续说:“你说给了,我可没看见。”
    李文英给气笑了,“你在店里等着,我回家拿小薇的存折和房产证去,都给你看看,到底少没少东西。”
    结果燕开平还真等着,李文英拿存折回来,一笔一笔给燕开平看,“房租我都是按市价给的,我不会占闺女便宜,一分都不会少她的。另外,我每年还给小薇存了一万块钱,到现在存六万了。我还买了房子和铺子,以后也留给闺女。怎么样,看明白没,我留给闺女的东西只会比你多,绝不会比你少,你把心放肚子里吧,我可不会贪闺女的钱!”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31 20:01:56~2023-06-01 16:53: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hj 1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6章 意外
    最后, 燕开平悻悻然开口:“行吧,只要你不拿我给闺女的财产嫁人,其他随便你。”
    李文英开口赶人:“既然把话都说清楚了, 请你走人吧,以后没事请不要来, 有事也尽量别来,我跟你没什么好谈的。”
    因为燕开平找到店里来, 店里请的营业员都知道了老板的私事, 背后不免议论两句。
    营业员倩倩:“老板的前夫长相还行,就是眼光不咋地,咱老板年轻时应该很漂亮,也不知道他前夫又找了个啥样的,我才肯定没有咱老板漂亮有气质。”
    营业员丽丽:“我觉得也是。不过我听说勾搭老板前夫的那个怀了儿子。”
    倩倩恍然大悟:“哦, 怪不得, 他们离婚跟长相无关,跟传宗接代有关。看不出来老板前夫还挺封建。”
    “这种男人多得是,有点钱就不知道姓啥了, 还非得生儿子, 他再生的儿子有咱老板闺女聪明吗, 有咱老板闺女好看吗,有咱老板闺女能耐吗, 说不定以后宠出个败家子……”
    自从店员们得知老板女儿高考考了全省第二, 特别佩服燕薇。没想到老板闺女在乡镇上读书也读的这么好,连城里孩子都赶不上。
    他们一致认为:老板前夫竟然为了生儿子放弃如此优秀的闺女, 大概脑子有问题。
    李文英打电话跟闺女吐槽前夫:“你爸真是的, 生怕我把你钱花了, 看得出他真不了解我, 我能是那种坑闺女的人吗?”
    她语气有点愤愤不平,总觉得自己被污蔑了。虽然她发家确实靠闺女帮忙,正因为如此,她更不能乱动闺女的那份财产,以后还要多给闺女留家底。
    其实李文英现在还真不稀罕燕开平给的那五万,可她没想过还回去,那是燕开平该分给闺女的一份。其实李文英认为当初她给闺女要少了,燕开平离婚后挣的财产,以后肯定没闺女的份。
    李文英知道闺女也不一定稀罕那五万,甚至房子铺子也不稀罕。可该得的就应该拿到手,不然更亏。万一以后燕开平非让闺女养老,他给的那些财产折成现钱,不知道够不够燕开平的养老钱。
    李文英想想都糟心。哎,当时太年轻,没心眼,才找了那么个男人。当初离婚后,闺女劝解她的话现在听听有点道理。比如说天底下三条腿的□□不多见,两条腿的男人多的是。还有,睁大眼,遇到的下一个男人会更好。
    现在她不就遇到好男人了吗,从很多方面来说,李建军比燕开平强不少。李建军是忙工作,帮忙做家务的时候不多,但当过兵的人一般比较自律爱收拾齐整,他本人会做饭拖地洗衣服,有空也会收拾家里。
    不像燕开平,在外面赚几个钱回家,跟大老爷似的,还得自己做好饭盛上端上桌放到他跟前让他吃,衣服得给他洗,鞋得给他刷,想想那时真傻。每次夏收秋收干点活,燕开平都会抱怨,总觉得地给她种的一样,明明那几亩地是一家三口的地。
    现在看来,当初离婚还是她解脱了,没有燕开平,她还有闺女,比以前过得更好更富有更自在。
    李文英想着想着,忍不住又想如果跟李建军结婚,不知日子过得怎样,想到再婚以后的日子,她不免忐忑。
    然而她又想起闺女劝她再婚的话:“妈,你再婚是为你自己结婚,不是为我,不是为别人。如果婚后过得幸福,说明你选对了男人;如果过得不幸福,大不了离婚再恢复单身呗。”
    李文英又觉得闺女说的对。现在想太多没用,一起过日子,琐事太多了,能不能合拍一起过,得婚后才能体会。就跟买鞋一样,鞋子合不合脚,得穿上试试才知道。
    很快老家发生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儿,让李文英没时间瞎想。
    张桂香——也就是孟卫东这辈子的亲妈,她后找的男人突然得急症去世了,据说是脑梗脑出血之类的病,躺下后没有及时送医院治疗,很快便没了。
    这不,还没等那男人的丧事办完,张桂香的继子继女便把她从家里赶出来,还说她克夫,不会照顾人等,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话。
    张桂香肯定不甘心就这样被赶出来,但她自己又干不过人家兄妹好几个,只能狼狈被赶出家门。
    到张桂香这个年纪,她娘家爸妈已经老了,靠哥嫂养老,做不了主接收她,也不愿接收这个倒霉闺女;娘家嫂子更不愿她回娘家,怕沾染晦气不说,更怕小姑子没地方去,赖在家里一直不走。
    张桂香这人,年轻时是村里长相比较出挑的姑娘,不然不会嫁给当兵的孟父。只不过运气不好,先后找的两个男人都没了。
    先前孟父是为国牺牲,要说她克夫,明理的人一般不会那么认为;后找的男人到了五十来岁,突发的急病不是没有,要说她克夫,也有点勉强。
    可嘴长在别人身上,说流言的人多了,有些人还真信了,流言的厉害直接导致张桂香熄了三嫁的心思。
    可她不嫁人,娘家人又不让她进家门,她的去处便是个问题。儿子还在上大学,她可不敢也不好意思去学校给儿子丢人。
    张桂香这人大毛病没有,就是不爱干农活,只想干家务活,养家的事儿全指望男人,她连去外面做零工赚钱都不愿意。要不前头男人刚去世,她就琢磨再嫁,因为她知道靠自己,连自己不一定养得起,更供不起儿子读书。
    当然,她心里不是一点没有儿子的地位,不过比起她自己,她更爱自己罢了。孟卫东摊上这么一亲妈,只能叹运气不好。
    其实如果当初张桂香不二嫁,有孟卫东撑起家业,她早能跟着享福了。本来孟卫东做生意赚钱后,给他妈提过,自己出钱,让她在集市上摆摊做点小生意赚钱,花钱更方便些。可张桂香说什么不干,说怕麻烦,自己干不来,操不了那个心……
    自从孟卫东便不再提让他妈赚钱的事儿。总归他会出钱给她养老,随便她吧。
    张桂香没去处,能怎么办?只能给儿子打电话让他给出个主意了。她手里攒了点钱,可住不起旅店,得尽快找个地落脚才行。
    孟卫东接到他妈的电话,听说她的遭遇,“妈,你去市里找李文英阿姨,让李姨帮忙安排地方住。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找李姨,就去燕薇外婆家让她舅舅带你去市里找人。”
    张桂香频频点头:“我知道了,我等下就去找李家舅舅。她给我安排地方住是好事,可我靠什么生活?”
    孟卫东只好说:“我会让李姨每月给你生活费,你有事可以找她帮忙,其他等我放假回去再说。”
    这种事儿孟卫东都不好请假,只能打电话托付给李文英帮忙安置他妈。需要多少钱,也得等放假回去再结算。
    钱倒是小事,就是怕张桂香事多不好安置。
    李文英无奈接下此事,挂断孟卫东的电话后,对张桂香此人有些无语。明明儿子有出息有本事,张桂香非得嫁人靠男人,也不知道咋想的。再说了,就算孟卫东没本事,她作为亲妈,不该努力赚钱养儿子吗,现在尽给儿子添乱了。
    一想到闺女将来有个这样的婆婆,李文英有些头大。因为张桂香,她都不想让闺女嫁给孟卫东了。因为她太知道有个不靠谱的婆婆会遇到多少糟心事了。
    可闺女要是一门心思嫁给孟卫东,李文英觉得自己也拦不住。为了闺女的将来,她只能好好安置张桂香。
    作者有话说:
    小宝送去爷奶家了,今天多码了一章,加更补偿一下。
    第97章 住下
    李文英知道, 闺女和孟卫东自初中开始便孟不离焦,焦不离孟,俩孩子关系处得比亲兄妹还亲, 将来有很大概率在一起,她只能接手张桂香的到来。
    李文英隐约知道, 之前孟卫东和闺女周末好像忙着做生意赚钱,具体赚了多少不知道, 但她知道孟卫东凭自己的本事在市里买了房, 还跟她住的地方是同一个小区,闺女也在同小区买了房出租。
    李文英才刚知道不久,闺女上大学前才交代买房出租的事儿,还把收房租的事交给她了。那时她才知道两人不只学习好,赚钱能力也不差。以为他们只是小打小闹, 没想到市里房子都买得起。
    孟卫东和燕薇在市里买的房子都是两室一厅的小户型, 便于出租,因为他们知道以后大概率在市里常住,买小户型房子好出租, 以后也好卖。燕薇买的租出去了, 孟卫东买的房暂时自住, 也可以说他买这房子是给他妈养老用的,他妈一个人住足够, 即便是请个保姆也有地方住。
    大概孟卫东早就意料到他妈会被宋家子女赶出家门。因为他妈二嫁的男人比他妈大十几岁, 不出意外,早走一步是意料中的事。看如今, 宋振东刚走, 他妈就被人赶了出来, 孟卫东早意料到会有这一天, 只是没料到宋振东会得急病早走。
    孟卫东把自家备用钥匙放到这边一把,就是以防万一,没想到还真用上了。他当初买的是一楼,就是为了养老住方便,不用爬楼。
    李文英回家后,直接去孟卫东家打扫卫生,看有没有需要添置的东西。
    她看家里已经装修过,跟燕薇买的房子装修风格一致,基本家具齐全,沙发、茶几、床、衣柜都有,厨房里打了橱柜,装了煤气灶,看着比自家装修的还齐整,只是厨房缺了锅碗瓢盆等。
    孟卫东和燕薇装修,当然是按照后世流行的风格装修,只是现在条件有限,再加上以后自己不会常住,没装太好,但这也比时下流行的装修风格好看太多,关键是橱柜打的多,实用性强。
    李文英住的房子是她后来自己买的,但她按时下流行风格装修的,那时燕薇还在镇上上学,周末忙着赚钱,没来得及给亲妈在装修上出主意,亲妈已经找人装修完事,只能凑合住了。
    李文英看到孟卫东家的装修风格,再次后悔当初装修没问闺女的意见。
    她先把卫生打扫一遍,看家里只有一套被褥,是卫东用过的。张桂香来住的话,还得再买一套被褥,不然不够用,卫东放假回来总得住这边吧。再就是买锅碗瓢盆等厨具了。
    李文英先去附近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了锅碗瓢盆筷子等,拿回家后,转头又去附近的地下商城,买了两床被子、床单、枕头等,好不容易弄回家。跑了两趟,还买了不少东西弄回去,可把她累着了。
    现在基本居住条件已经满足,只等人入住了。
    结果第二天九点多,李大舅便带着张桂香找上门。
    张桂香站在事业有成,容貌依旧美丽的李文英面前,正常情况下,应该有点惭愧自卑。
    但张桂香好像没有意识到似的,略带着急地问:“妹子,我儿子让我来找你,他到底把我安排到哪里住?”
    李文英看张桂香着急看自己住的地方,也不客气招待她了,便起身说:“桂香姐,走,我带你去看看住的地方,在同一个小区,不同的楼上,你记住我家地址,以后有事来找我。”
    李文英给张桂香说了自家住几号楼几单元几楼哪一户,等张桂香记清楚,才带着她下楼。李大舅因为好奇也跟在二人后面去看了房子。
    张桂香一进门,裂着嘴角说:“哎呀,妹子,这是你借给我住的房子吗,这房子修的真好,我从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
    她真以为这房子是李文英借给她住的,虽然她不知道儿子跟李文英家什么交情,但能借房子给她住,应该处得关系很好。
    “妹子,你放心,我一定爱惜这房子,不给弄脏弄坏了。”张桂香转了一圈看了看,惊喜地发现:“前面还有个小院子,我看能种点菜,要是行的话,买菜都不用花钱了。”
    张桂香这人,不怎么爱打扮,有衣服穿就行,但她爱吃,有点好吃的便想吃到自己嘴里,熟悉的人都知道她嘴馋。总结来说,就是这人懒、馋,比较疼惜自己。外面的活不爱干,但是种点菜吃她还是愿意的,可以省下买菜钱。
    李文英跟张桂香不熟,不知道孟卫东的打算,没直接明说这房子是卫东买的,而是说:“桂香姐,你看还缺什么用的东西不,等下我再带你去附近的菜市场看看,以后买东西你知道去哪里买。”
    李文英突然想起,她只买了锅碗瓢盆,但没买米面菜油调料等。她一直知道卫东她妈嫁人后没上班,估计手头不富裕,一会儿带她去买了吧,说不定以后还是亲家,不差这点钱了。
    张桂香:“我看被子啥的都有,我自己带了衣服,不用买别的了。”
    “行,那咱们先去菜市场买米面啥的,其他要是有需要的,想起来再买。”
    说完三人去了菜市场,李文英负责买,李大舅负责拿,只有张桂香闲着。
    张桂香看李文英给她买那么多吃的,特别心满意足,她根本没想自己出钱,只等儿子跟李文英算总账。反正是儿子让她来住的,她只管住便好。
    等买完所有东西,眼看快中午了,李文英又请大哥和张桂香在附近的饭店吃了一顿。李大舅知道妹子不缺钱,没跟她客气。
    张桂香一个劲儿说:“妹子,你太客气了,你看还得让你请问吃饭,真不好意思。”
    可等吃饭时,数她吃的最多。
    这两天张桂香属实在小镇旅店过得不容易,她生怕没地方去,钱不敢乱花,吃饭在介绍凑合买个烧饼包子啥的,能吃好才怪。现在有人请客,她可不得好好吃一顿。
    等吃完午饭,李文英把张桂香送回去,又交代她:“你安心在这住着,我每月给你送生活费,电费啥的你不用操心,我帮你交,有啥事等卫东回来再说。”说完递给她五百块钱:“桂香姐,这钱你先用着,不够再找我拿。”
    张桂香接钱时才感到不好意思,拽着衣角说:“妹子,我花的钱你先记着,等以后让我儿子还你。”
    李文英交代完,带着大哥回了自家。张桂香兴奋地在新房子里赚了几圈,心里美滋滋的。没想到自己也有在市里住上楼房的一天,真好,多亏了在自家儿子。下次给儿子打电话得问问,他跟李文英家啥关系,怎么人家能让她住这么好的房子?
    李大舅问妹子:“那房子是你借给她住的,还是别人的房子,我看里面弄得挺好,比你那都好。”


上一章
返回

女主她有靠山[快穿年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