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七零娇知青

七零娇知青 第102节

    顾鹤庭震惊了,“大石头他才七岁!”他扭头朝厨房望了一眼,不可置信道:“大石头才比灶台高半个脑袋吧,怎么拿勺子炒菜?”
    “站凳子上炒,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顾莞宁语重心长,“二哥你至少会煮个面条啥的,省得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饿肚子。”
    顾鹤庭摆摆手,“饿不着,在部队有食堂吃。”
    “食堂大过年的也开吗?”顾莞宁反问。
    顾鹤庭看着她,“那去你家吃啊。”
    顾莞宁:“……”
    是的,竟然该死的是个非常可行的办法。
    “那要是我跟程砚洲不在呢?”顾莞宁问。
    顾鹤庭:“为什么不在?”
    脑筋快速转动,顾莞宁道:“比如,我跟他回来探亲,那你怎么办?”
    “我也回去探亲,要么就吃食堂。”顾鹤庭一副‘这有什么难的,很好解决’的表情。
    顾莞宁沉默了。
    顾鹤庭简直油盐不进。
    他就是不想学做菜!
    “你不会有那种什么‘君子远庖厨’的迂腐古板的想法吧?”顾莞宁憋不住问。
    睨了她一眼,顾鹤庭道:“有没有可能,我就没做菜的天赋?我煮个粥能把水煮干了,炒个菜能把锅桶烂了。”
    顾莞宁彻底不说话了。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粥里的米那可是最金贵的粮食,为了让顾鹤庭学做饭再浪费了可咋办?还有铁锅,买铁锅得要票呢,又贵又稀罕,不值得!
    大不了等只有顾鹤庭一个人的时候,她提前给备上十天半个月的干粮。
    桌上摆着花生,顾鹤庭抓一把捏来吃,“咱爸妈就没那个天分,我这还是遗传她俩的。你忘了,爸只会煮粥,妈也只会煮饺子。”
    顾莞宁:“……”
    她想起来了。
    得亏她家对门住的就是大舅和大舅妈,隔壁住着外公,楼上楼下的邻居也都热情和蔼,不然她和顾鹤庭估计长大都困难。
    晚上又是一顿大餐。
    这几个月来程家三天两头见荤,还不是肉星,而是大鱼大肉。别说孩子吃得满足,吃得脸上的肉胖嘟嘟的,个子也往上窜不少,就是大人也觉得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吃完饭收拾桌面碗筷,一家人都没出去,而是围着桌子闲聊。
    程砚洲问顾鹤庭,“明天还进山吗?”
    “进。”顾鹤庭道:“明天你俩把行李收拾好,后天一早得走。”
    听见这话程砚江说道:“顾兄弟,还有老三,路上吃的干粮你们看要备多少合适?还有给战友们带的东西,家里地窖里的山货不少,你俩过去瞅瞅带哪些。”
    杨碧兰也说:“早前娘就让备着老三带的东西,先前老三打的野鸡野兔都腌好了,还有咸肉咸鱼,拿袋子裹上就行。”
    只是这样听着,顾莞宁就觉得要带的东西不少。
    顾鹤庭也没想到程家把他的东西给准备上了,更难得的是,程砚洲的大哥大嫂也没什么意见。
    程砚江和杨碧兰确实没什么意见。
    程家二老,冯秀芝和程长河就不是什么计较的人,也没说更偏心哪个孩子。
    刚嫁进程家的时候杨碧兰还不习惯,总觉得公婆有些过于讲道理,既不偏向以后给自己养老的老大,也不偏向最嘴甜的小儿子,更不重男女。
    程家这四个兄弟姐妹里头,数大房最不显。
    杨碧兰也不是没为自家盘算过,但是见不管公婆还是弟妹都不往心里去,久而久之她就看明白了。
    程家不兴搞心眼子。
    公婆也不是藏私的性子。
    四个兄弟姐妹也是真感情。
    分家前是,分家后也是。
    不像她娘家,没分家的时候几房哥嫂在爹娘跟前争奇斗艳地争宠,等一分家哥嫂几个使出浑身解数推辞养老。
    这情况倒也常见,好歹她大哥是个有良心的,给她爹娘好吃好喝的供着。
    所以争啥斗啥啊?还能缺你口饭吃?
    程砚江下头三个弟妹都是有出息的,都比她家有出息,还孝顺。因为她跟大江伺候着公婆,三个弟妹没少补贴。
    单说老三回来这趟,这天天大鱼大肉都是他弄的,不过是拿点山货而已,随便拿!
    程砚洲不光拿了给战友和领导的份,也拿了顾莞宁爱吃的几种。离开地窖前,余光瞥见角落里的山核桃,程砚洲拎了一布袋上去。
    顾莞宁在跟大嫂杨碧兰商量要做什么干粮,“糖包、馒头、包子,我想再炸几瓶肉酱,路上带着吃。”
    “成!”杨碧兰撸起袖子,“辣椒酱也炸几瓶吧,家里晒了挺多干辣椒。”
    “嗯嗯!”顾莞宁不停点头,“里面加花生碎,夹在馒头里面肯定好吃!”
    顾鹤庭不会做饭倒是挺会吃。
    他靠在厨房门口,偶尔插嘴:“撒一把白芝麻才香。”
    程砚洲提着东西过来,放在厨房地上,“再煮一兜鸡蛋吧。干粮不用太多,天气热路上不好保存。火车在春市大站经停两个小时,车站对面有国营饭店,到时候再买后半路的干粮。”
    杨碧兰去橱柜里头翻鸡蛋,剩下的不多了。
    程砚洲道:“明天我去县城买回来。”
    天差不多晚了,顾莞宁跟程砚洲回家。
    洗漱过后,程砚洲不知道从哪翻出来个小石磨,坐在檐下拿水清洗。
    顾莞宁好奇地过去,“这是要做什么?”
    “磨核桃。”程砚洲道:“试试喜不喜欢喝。”
    “那就是核桃露了。”旁边放着装核桃的袋子,顾莞宁挑出一个用力捏了捏,真让她捏下一小块来,“我要加蜂蜜。”
    “买蜂蜜不要票。”程砚洲抬头看她,“阳市郊区有个养蜂场,夏季才过,蜂场每月都给百货商店供货,到时候买几瓶。”
    歪头沉思,顾莞宁问:“一瓶有多大?”
    “草莓罐头那么大。”程砚洲问:“一瓶省着吃能吃半年。”
    顾莞宁肯定不会省着吃的,但是她道:“那就先买两瓶吧。”
    得学着省钱啊。
    “我们带的行李是不是很多。”顾莞宁掰着手指计算,“你看除了路上要吃的,还有一大兜山货,咱们三人的衣服,再就是那么大一个棉被。”
    “要不要放邮局寄两个包裹?”
    程砚洲停下洗石磨,他想了想说道:“我跟二哥的行李不多,棉被也好带。”
    顾莞宁抿着嘴角,看程砚洲:“你的意思是,我的衣服太多了。”
    虽然,确实很多。
    但那是一年四季要穿的所有衣服。
    “那好吧,我的衣服寄过去。”
    “可以留下一部分,到了阳市再买。”程砚洲道。
    顾莞宁摇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成衣太贵了,买布料我又不会做。”
    程砚洲:“可以请人帮忙做。”
    “营区制装厂的老师傅会帮人裁衣裳。”
    “还是不要了。”顾莞宁揉捏着核桃,“我的衣服又不少。”
    “那也行。”程砚洲点头。
    次日,冯秀芝和程长河从县城回来。
    大清早,顾鹤庭跟人进山。
    程砚洲的家门也被敲响。
    第64章
    ◎出发◎
    程砚洲过去开门, 把冯秀芝和程长河迎进来。
    顾莞宁裹着大衣到厨房,睡眼惺忪,不停打着哈欠, “爹, 娘。”
    起床后她看了眼时间, 现在才不到六点。说实话,是不是太早了?
    看出了她的想法,冯秀芝道:“不早了。真收拾起来一天都嫌不够呢, 快去洗把脸精神精神。”
    不过干活前得先吃饭。
    昨天焖灶灰里的叫花鸡拆了,带了一半过来。
    程砚洲在外头磨核桃花生, 冯秀芝上灶煎馒头片, 又炒了两个小青菜。
    花生核桃露在小锅里咕嘟咕嘟滚着,醇厚的香气在小院上空飘散。
    等饭吃得差不多时,程砚洲盛出核桃露来,倒上蜂蜜, 四人跟前一人一碗。
    这东西可稀罕了。
    纯天然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核桃露,顾莞宁也是第一次喝, 而且这一碗少说得有五六个核桃,又香又甜。
    就是喝多了有点齁。
    锅里还有多的, 程长河端回家给三个孩子分着喝了,补脑子。


上一章
返回

七零娇知青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