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71节

    他看了一眼叶碎金, 见她蹙眉凝视着那高墙, 不由失笑:“在你看来当然没意思了。住在那里面的女子, 可不是你和十二娘这般的。你们都习惯了自由自在。十二娘三天不出门,就要上房揭瓦了。”
    叶碎金长长吐出一口气,眉眼舒展开来。
    “三兄,我这辈子,绝不会让自己被关进这样的高墙里。”她说,“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叶三郎笑道:“谁敢把你关起来?谁能把你关起来?”
    寒风起。
    叶碎金的心却很热。
    对,不存在这样的人。
    很想对雄伟宫城大神喊——
    是的!这辈子没人能把我叶碎金再关起来!
    我不会再做劳什子皇后!
    我不会再被困在后宫里!
    在旁人看来,京城之行就是叶碎金的一次心血来潮。
    她带着叶三郎去尝了许多京城的特产,让他见识了京城风物。虽然现在的京城在她眼里,颇有些破败模样,但也比邓州繁华得多了。
    而且运气很好,他们还见到了皇帝出行。
    皇帝亲卫军身上都是锃亮的铁甲。
    叶三郎的眼睛都看直了。
    上一次晋帝赐了邓州二十副铁甲,他们都直呼皇帝豪阔,一出手就是二十副铁甲。哪知道今日亲见了才晓得什么是真正的天家气派——长长四列亲卫军,俱都是高头健马,锃亮铠甲。
    整整齐齐!
    叶三郎长这么大,头一回一次看到这么多铁甲,根本移不开眼睛。
    一直到回程路上,他都还对那些铠甲念念不忘,一提起来,满眼都是羡慕神色。
    叶碎金笑道:“别急,我们迟早会有的。”
    邓州已经招募了一些工匠,有了军匠营。之前更是为了赶制兵器,几乎把整个邓州的铁匠都临时征调了。各县县库库存的武器和铁也被她全部收缴。
    这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所有新兵都配备属于自己的武器。
    但甲胄,只能是下一步了。
    所有这些,都得一步步解决。叶碎金即便是重生的,也没法一口就吃成个胖子。
    他们回到了慈丘,已经是十月下旬。
    四郎打包票道:“附近但凡还有一个小毛贼,取我项上人头给你们当球踢!”
    因唐北堡改造,需要很多劳力。四郎吃过俘虏劳力的甜头,便带着弟弟们将慈丘、上马都扫荡得干干净净。
    管你什么小贼,但凡撞在了叶家军手里,就别想跑了。
    也不杀,也不打,就是捆起来带回去做苦力去。
    另受了唐家族人那事的影响,叶四郎如今开窍了,这些人若有家人的,也允许赎买。毕竟修整那么大一个坞堡呢,一砖一石都需要花钱。
    叶四郎和他亲爹叶五叔父子俩忽然就理解叶四叔了。也天天扒拉算盘算账,一文钱恨不得掰开成两半花。
    还常兴叹:养兵,真花钱啊!
    二人问起此次去见关将军的事如何了。
    杨先生捋须微笑:“准备准备,收了比阳吧。”
    顿时所有人都摩拳擦掌。
    十郎更是嘿嘿嘿:“我和九哥都过去溜达好几趟了,只没有六姐的命令,不敢妄动。”
    要先打哪伙人,后打哪伙人,他们都已经看好了。
    如今北边的边界和关将军已经划好了,就可以放心的吞下唐州。
    叶碎金既回来了,便把唐北堡交给杨先生和叶五叔,她带着兄弟们整兵南下,往比阳挺进。
    只是杨先生送这些昂扬少年们离开了坞堡,望着长长队伍远去,却驻望良久。
    叶五叔:“先生?”
    杨先生回神,才转身和他一起往回走。
    叶五叔问:“怎了?”
    杨先生摆手:“没事。”
    杨先生回来太好了。叶五叔可真是被修坞堡的事整得头大,有杨先生在,他可以大大地松一口气,全心放在防务上。
    事情实在太多了,叶五叔忍不住掰着手指头跟杨先生一件件叨叨起来。
    杨先生耐心听着,只偶抬起眼看了叶五叔一眼。
    似乎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从他到唐北堡,陪着叶碎金去了关将军驻地,又到京城,这往返多日,直到叶碎金再次整兵出发……
    她一句都没有问过赵景文。
    的确现在大家都太忙,尤其郎君们都沉浸在打地盘的兴奋中。
    但旁的人想不起来赵景文也就罢了,叶碎金和赵景文可是夫妻。
    这不是“别人”。
    杨先生捻捻胡须,摇摇头,把这个事先放下了。
    到底对他来说,赵景文也不过是“别人”。姓叶的人才是他的主公。
    比阳是个大城,从前邓、唐二州刺史的治所在这里。城高墙厚,大户多,自兵乱之后,大户们出钱出力,互助自保,又发动百姓,把城防掌起来了。
    和上马一样,虽打不了仗,但若有事,也能关门自保。
    且和周边各股势力都多多少少有些联系甚至供奉。
    随着周围势力一股一股地消失不见,比阳城的人开始不安起来。
    十几家大户聚集在一起商议这个事。
    领头的那家姓李,自称祖上乃是陇西李氏,在比阳家大业大,各家都要看他家脸色。
    如今他家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正向各家通报。
    “是邓州的叶家。”李家家主告诉诸人,“他家仿佛向新朝廷投诚了。”
    北边晋国新立,但是晋帝忙着清理伪梁余孽,手还没有伸到唐州。众家都在观望。
    若是新朝廷的大军来了,他们自然也得俯首帖耳。可如今,不是新朝廷的大军还没来呢嘛,邓州的邻居先来了。
    那要怎么办呢?众人都看向李老爷。
    “不要慌。”李老爷道,“邓州的叶家也不是才冒出来的,这几年我也听说过他家,没什么稀奇。听说三年前换了个新家主,大约是年轻人终于坐稳了,这是想向外扩张了。”
    他捋着胡须笑道:“年轻人啊,真是有锐气。”
    “但他邓州叶家,终究也不是山匪流寇,也是要脸的人家。既然要脸,就能说话。不怕。”他道。
    李老爷不慌,大家就不慌,都点头称是。
    李老爷掸掸袖子:“一动不如一静,等他家上门再说吧。”
    差不多的时间,叶碎金正在和俘虏谈话:“所以,现在比阳主事的是这位李家老爷?”
    俘虏身上还扎着绷带,被教训得低眉顺眼地回答:“正是。我们的钱粮都是他给的。也是他叫我们一直在比阳周边行动。”
    待俘虏押下去,三郎几个都蹙眉。
    三郎问:“这李家听起来也是比阳有头脸的人物,为何要与这些宵小勾结?”
    “养寇自然是为了自重。”叶碎金见得多,玩味一笑,“你猜,比阳这些年有没有人在收税?”
    众人顿时被点醒。
    三郎颔首:“原来如此。”
    盘问过几股人的头目了,都或多或少地与这个李家接触过。
    四郎道:“这李老爷,狡猾得紧。”
    李家资助这些人,又挑拨这些人,使这些年比阳一带一直呈现出多股势力并存的形势。哪一方也做不到势力大到吞并比阳。
    叶碎金嗤笑:“平衡玩得挺好。”
    且还心狠手辣,做过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也叫叶碎金给刑讯逼供出来了。
    三郎握住了腰后刀柄,虽什么都没说,一双虎目却凛凛含威,隐隐有了杀意。
    自南阳之后,他对“地头蛇”三个字理解得太深刻了。
    叶碎金两指伸出压住了他的手腕,微笑:“三兄别急,有你动刀的时候。”
    三郎握刀的手松了松,又紧了紧,点了点头。
    比阳诸家再一次齐聚一堂。
    这一次是因为比阳李家,收到了邓州叶氏下给比阳的文书。
    落款是——
    【邓、唐二州刺史,使持节,都督二州,叶碎金。】
    这是叶碎金自己亲自执笔写的。
    她写的时候三郎就在旁边看着,他看到叶碎金写的,眼神有点一言难尽。
    她连唐州刺史印都做好了。晋帝可只给了她邓州的金印,她什么时候把唐州的(伪)印也做出来了?
    叶碎金吹干字迹,瞧了他一眼。
    “三兄,做人别太老实。”她说。
    “是,皇帝只让我都督邓州。那又怎么了?”
    “我现在把唐州写进去。比阳诸人,还能拿着这个去质问皇帝到底有没有把唐州也给我不成?邓州、唐州都不大,给我一个还是给我两个对皇帝也没什么区别。”
    “真的,三兄。”叶碎金真诚地说,“脸皮厚点不吃亏。”


上一章
返回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