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80节

    首先要填充比阳的常平仓。然后,还要补满邓州的常平仓,把这一次借调的粮食都还回去。
    光还还不够。冬天到了,流民的日子不好过了。要往邓州运送赈济的粮食。
    方城的量最大。
    今年虽成功抢了农时,种了一茬豆子。但方城许多田地抛荒已久,地力不是一下子能恢复得了的。豆子的长势并不好,大量的人口被集中安置在那边,起码今年冬天还做不到自给自足。
    但这一季豆子的种植本身也是促进田地回肥。
    这一茬豆子收完,明年种下粟米,情况会比今年好一些。
    叶四叔留在比阳城,叶三郎和叶四郎押着粮车车队在弟弟们的取笑声中回家看媳妇……不是,回叶家堡去练兵、送粮。
    临行,叶三郎嘱咐他爹:“遇事不决,听六娘的。”
    叶四叔把眼一瞪,恼火:“什么时候轮到儿子教老子了?”
    三郎一笑,夹马带缰。
    粮车浩浩荡荡,往邓州去。
    第61章 回家
    亲兵营都留在了比阳。
    叶碎金早已经决定, 亲兵营以后要全部脱产,成为专职作战的士兵。若想练出精兵,不脱产不行的。
    叶三郎带回去的都是屯田兵。现在赶回去, 还能帮忙收豆子, 种冬麦。
    这些兵丁中亦有人悄悄问上官:“所以第三次大考, 我们这算是通过了录正了吗?”
    “当然,蠢货。”上官笑道,“现在还活着, 就算录正了。”
    队伍先去的是方城,因方城原就属于唐州。
    方城县令秦怀鲁原是内乡县的县丞, 因精于实务, 被何舟荐给了叶碎金。叶碎金把他委派到方城做了主官。
    初到时,方城简直是白纸一张。待埋的尸体很多,县衙里的活人一个没有。
    幸好来之前已经被告知了这边的情形,还能说什么呢, 卷袖子干活。
    当时叶家数个郎君都在方城善后,还有杨先生, 大家齐心协力,把方城收拾了出来, 紧跟着就接收流民。
    但叶三郎被调回去得早,因他被委派去了南阳。
    因此秦怀鲁与叶三郎没有与别的郎君,譬如赵郎君那么熟, 但好歹有份香火情。
    粮食送来, 秦怀鲁大大地松了口气。他抚着一袋子一袋子的谷粒, 快要把脸贴上去了。
    “这下就安心了。”他无比满足地说。
    叶三郎失笑。
    待一起坐下用茶, 秦怀鲁当然要问问叶碎金那边的情况。
    叶三郎道:“如今实控的有上马、慈丘和比阳。都清理得十分干净。”
    什么叫清理, 什么叫干净。没人比秦怀鲁更理解了。
    方城被“清理”得多“干净”啊!
    十室九空了可以说是。
    现在方城的人口, 全是外地口音。也看不到什么老人,大多是青壮。
    如果叶三郎认为是“干净”,那表示叶家军队该地的实控力很强,当地应该是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实力。
    秦怀鲁伸了一根手指头向上指了指:“那……”
    叶三郎居然看懂了他的意思。
    秦怀鲁是邓州人,不像比阳那些人,被叶碎金一枚假印给糊弄了。他是很清楚,皇帝给叶碎金的任命里,只委任她领邓州一地的。
    所以他很明白叶碎金现在在唐州的作为其实是不告而取,先斩后奏。
    秦怀鲁的心一直悬着。
    因为方城比慈丘还靠北!他才是唐州最北端!
    再往北,就是皇帝的实控范围了。
    他能不提心吊胆吗。当然是害怕叶节度使不告自取触怒了皇帝。
    “不必担心。我们和那边……”叶三郎大拇指朝北比划了一下,“已经商量好了。”
    不是和皇帝,而是和“那边”,还用了“商量”这种词。说明都是台面之下的操作。
    底层官员出身的秦怀鲁秒懂。
    “哎呀,哎呀。”这事不好公开谈论,但他搓手的动作表达了清晰的喜悦的情绪。
    叶三郎感受得很清楚。
    他离开了方城,进入邓州境内,先去平南阳的常平仓——这次调动的粮食,主要调的就是南阳的常平仓。因南阳离唐州是最近的。
    所以当然也要先把南阳的常平仓补平。
    叶敬仪看到他也很高兴。
    上下打量一番,很肯定地说:“又斩杀了许多人。”
    叶三郎诧异:“那么明显吗?”
    “旁人看不看得出来我不知道。”叶敬仪说,“我反正能感觉得出来。”
    叶三郎没再说什么,只按住他的肩膀,用力握了握。
    叶敬仪搭住他的手臂,也用力握了握。
    人若是一起经历过什么,有时候无需语言,也能沟通。
    如今邓州已经布防,整个邓州境内十分安全。
    往内乡和穰县的粮不必三郎和四郎亲自送。车队分拆开,他们兄弟回了叶家堡。
    如今已经开始收豆子了。田里的人见到跟着他们回来的自家的男人们都十分高兴。因收完豆子,翻地,种冬麦都是大体力活,还要抢农时。
    男人们回来就太好了。
    有些人家的男人入了亲兵营,并没有跟着回来。那也没关系,既然划分了屯田兵,自然堡里会有安排。
    粮食可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回到坞堡之前,先过兵营。
    训练好的兵卒被叶碎金带出去大半,又不断有调动。但兵营的地窝子里又住进了新募的兵,正在训练。
    因天冷,地窝子门口的地灶一直烧着,地窝子里是暖的。
    如今邓州各县也在流民聚居之地修了地窝子。十分好用,保暖性远胜于流民自己搭建的窝棚。
    叶碎金把今年流民过冬的情况列为了县令们述职考核的硬标准,谁也不敢敷衍。
    军匠营离兵营不远,热火朝天,一日不停。
    实在没办法,因打造东西的速度跟不上扩兵的规模。
    如今也只能先保障武器。
    但以后都会更好的,叶三郎知道,也深信。
    离开兵营,没多久就看见了叶家堡的墙头。
    从小就觉得高大的堡墙,如今再看,感觉变了。
    “感觉矮。”四郎感叹说,“怎么变矮了呢?”
    三郎凝目。
    自然是因为他们见过更高的墙,拥有了更大的城。
    叶家堡,真小啊。
    既到叶家堡,与留在家里的长辈见过,交待了事情。长辈们笑眯眯地说:“去吧,都赶紧去看看你们媳妇去。”
    尤其是叶三郎,他的妻子身怀六甲,这时候丈夫不在身边,必定思念。
    四郎早就心猿意马,得了长辈的许,与三郎道:“三兄,咱回家了啊。”
    三郎道:“去吧。”
    四郎脚下生风地走了。
    叶三郎也回了自己的家。
    他的母亲四夫人和妻子早就在等他了。只男人们回来都得先去见长辈说正事,两个女人只能眼巴巴地在自家等着。
    好容易叶三郎终于回来了:“娘,我回来了。”
    四夫人拉着他的手细看,心疼:“晒黑了。”
    瘦倒是没瘦,人反而看着更结实了。
    只是当娘的看儿子看得细,凝目往三郎脸上看去,总觉得儿子面相上有什么地方与从前不同了,又说不上来。
    五官也没变,还是浓眉大眼,鼻梁挺拔,相貌十分地端正耐看。
    叶三郎笑道:“我们都晒黑了,独六娘和阿锦两个怎么晒都不黑,气人。”
    嘴上说着,眼睛却朝大腹便便的妻子看去。
    当娘的哪还不明白,小夫妻感情好是好事。四夫人笑道:“一路风尘仆仆的,在外面也睡不好吧。去吧,回去洗漱,好好休息。”
    只是当小夫妻行了礼要告退的时候,她却衣袖掩口大声地咳了两声。
    三郎:“怎了?受寒了?”
    四夫人:“没有,糖吃多了,嗓子有些糊。”
    三郎责备道:“少吃些。”
    三郎的妻子却垂着头不敢抬起。


上一章
返回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