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84节

    叶家堡大门敞开,三郎四郎十里相迎。
    “三兄。”叶碎金提缰上前,细细打量,点了点头,“你看着精神了。”
    三郎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兄妹对视片刻,三郎点了点头。
    叶碎金欣慰笑笑。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年前就让家里人都过去比阳的。
    但叶碎金从三郎身上开始反省自己——太急了。
    她用她二十年磨炼的铁硬心肠去强压着兄弟们成长,忽视了他们年轻内心的承受能力。
    三郎是长兄,他做的最多,承受的最多。
    他又从来不说。
    前世今生都不说。他便是这样的性子。
    他做哥哥的,坚持认为自己就该替妹妹扛着。
    第64章 败坏
    赵景文思考了很久, 还是认为现在还不能回叶家堡。
    若人被扣下怎么办?兵被扣下怎么办?
    道一句“夫妻不该分离太久”,就能轻轻巧巧地解了他的兵权,把他困在叶府里。
    那不行。
    这世间比求而不得更让人难受的, 是已得到又失去。
    尝过独自做主的滋味, 尝过手中有兵的滋味, 怎还能低眉顺眼地退回去只作一个枕边人。
    但怎么才能不回去?
    即便是说要驻守河口镇这块飞地,也不是非得三个人都留下,也不是所有兵都必须留下。
    怎么说都牵强。
    然而赵景文想不到的是, 前世,他有叶碎金的支持, 今生, 他依然有叶碎金的支持。
    叶碎金的令兵及时地找来了,将叶碎金的手书递送到了他手上。
    赵景文看完,差点要控制不住眉飞色舞。
    他把项达和叶满仓唤来,大方地把叶碎金的手书给他们观看:“娘子让我们坐稳此处, 待她腾出手来,打通邓州与这边, 到时候这里与穰县就连成一片,扩成邓州的领土。”
    他道:“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你两个, 不必担心以后。”
    实际上叶碎金的手书里根本没有提及项达和叶满仓。她手书的内容简单且清晰。
    但赵景文就能把它作出完全不一样的诠释:“娘子果然支持我在外面做事。”
    他嘴角含笑,眼睛有光,挺拔如玉树, 英武不凡。
    项达和叶满仓都忽视了手书里清晰简单的信息, 选择了相信赵景文的解读。
    他二人笑道:“大人主人自然是心疼郎君的。”
    又围着令兵问家里的情况:“……上次回来的人说, 仿佛往唐州去了?”
    如今家里, 收了唐州, 地盘扩大了一倍, 叶碎金一人执掌两州。她的威望在二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令兵是得到过特别的嘱咐的。
    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要遵照主人的命令行事就行了。
    他低眉顺眼地答道:“是,主人一直带着郎君们剿匪练兵来着。”
    至于剿匪练兵的成果有多大,全不提。
    剿匪练兵听在耳朵里的重点就是“练兵”,毕竟七月叶家堡才开始募兵。如今也就才几个月的时间。
    项达甚至还笑道:“以大人之能,必将新兵训练得十分好了。”
    三人自然想不到他们不在叶家堡的这短短几个月,家里的变化翻天覆地。
    既想不到,那看眼前,赵景文这里如今统共差不多五百人,单从数量上看,那是相当能唬人的。
    项达和叶满仓便有了一种“我们跟着赵郎君在这里做下的,拿回去都是响当当的实绩”之感。
    甚至二人隐隐也不是没生出过“不回去也不是不行”的念头。
    因为权力这种东西,对人的腐蚀力真的远超想象。
    在这里,他们二人是赵景文倚重的左膀右臂。不要说叶满仓不过是家奴管事的身份而已,便是项达从前在宣化军中,也没有领过这么多的人。
    那种抓在手心里的感觉真的是不一样的。
    只当想到叶碎金“邓州节度使”的身份时,二人才清醒些。
    眼前虽有五百人之众,将附近能吸收的散兵和青壮都吸收了,但真正能令行禁止的还是叶家堡原装正品的那一百人。
    杂牌将军的兵,真的不咋地。搁在项达眼里,都得重头训。
    看着这二人都踏实下来,赵景文的心才跟着踏实下来。他将叶碎金的手书收起来,对那传令兵亲切地道:“你好好休整一下,吃个热乎饭,明日回去把我们这里的情况跟娘子好好说说。”
    项达和叶满仓也都眼含期待。
    如果必须、迟早要回去的话,还指望着这些军绩晋身呢。
    传令兵自然应“是”,又从包袱里摸出一沓子信,笑道:“大家伙离家好久了,家里都托我带了家信。”
    他摸出来一封:“满仓管事,这是嫂子让带过来的。”
    叶满仓啧道:“蠢婆娘,我又不识字,花那钱干嘛。”
    他娘子也不识字,信定然是在街上找的书信先生代写的。他还得找人给他念,无非是一些碎碎叨的破事。
    令兵笑道:“嫂子还想让我给你带件袄过来。可大家都想带,我一个人可没法拿那么多。主人便不许拖累我速度,说赵郎君定能解决。”
    “正是。”赵景文颔首,“已经在本地征调了。”
    正说着话,忽然有人进来:“郎君,不好了!”
    众人话音戛然而止,都看过去,那人道:“镇上百姓抬了个闺女来,已经咽气了,说是让咱们的人给祸害的。”
    赵景文脸色十分难看,匆匆出去了。
    项达跟着出去。
    叶满仓唤了个人,指着令兵道:“带他吃饭。”
    交待完,也匆匆去了。
    管事的人都离开,被指派的兵丁窜过去:“有没有俺的信,快,给俺瞅瞅!”
    原都是认识的。
    令兵笑着捂住:“去,先给我弄碗热汤去!”
    二人勾肩搭背地去吃饭。
    听说是家里派来的,许多叶家堡的兵都围过来。出来几个月了,也都想家了。
    有惦记家里婆娘的,有担心自己不回去农事没人干的。
    令兵嘴里叼着饼,发音含糊地给大家分家信:“二毛的,有根的,徐老七,哪个是徐老七,哦,原来是你……”
    大家自然又问家里的情况,令兵只说:“还好还好,跟从前一样。”
    “莫担心,地里的事,堡里都有安排。你虽不在,家里还有这许多新募兵呢。”
    “信?没有。话?你婆娘没让我带话。我瞅你头上要绿哈哈哈哈哈。”
    令兵一边嬉笑着,一边也打听这边的事。
    多少人手,怎么驻扎,什么情况,诸如此类。
    他瞅着大家身上都穿上了冬衣,虽然驳杂不齐,有布袄的,有羊皮袄的。好在叶家军的青衫罩在外面,倒也看不出来,还是挺整齐的。
    大家都纷纷扯开衣襟给他看。
    令兵笑着问:“还担心你们挨冻呢。什么时候准备的冬袄啊?”
    有人回答:“赵郎君九月的时候就开始张罗了。”
    从这里往邓州去,几日便可抵达穰县。
    赵郎君九月就开始张罗冬衣,是那时候就已经预知了要在这边过冬了吗?
    怎就知道不用回叶家堡?
    令兵不动声色,抬手招呼一个人:“二宝,你娘叫我给你捎话哩,等我吃饱了跟你说。噎死了,有没有汤?”
    二宝端了汤给他,笑道:“你晚上跟我一起睡。”
    令兵接过汤碗,答应了。
    才咕咚喝了两口,有人进来喊了一嗓子:“赵郎君要行军法了!”
    大家纷纷问:“咋?出了啥事?”
    那人道:“四贵那傻子,跟几个外人一起去祸害人家一个大闺女,咽气了!”
    大家听完,纷纷面露怒色。
    “龟孙!早跟他说别跟这些人一起混!不是好东西!”
    “走,看看去!”
    呼啦啦走了一大群人。
    令兵和二宝眼神对撞了一下,把剩下半个饼全塞进嘴里两口吃完,又咕咚咚灌了几口汤,二人一起跟过去了。
    赵景文脸色铁青。
    镇上德高望重的乡贤宿老和苦主家人、街坊邻居一起,用门板抬着咽了气的姑娘一起来嚎哭。
    一老者上前,含泪行礼:“将军!将军要粮,我们给了粮。将军要屋舍,我们腾了宅院。将军要冬衣、冬被,我们都竭力而为了。可将军不能纵容军爷们祸害百姓家啊。”


上一章
返回

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