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第63节

    “我是你先生,总不会害你。”
    赵高见到胡亥依赖的神色,表情也缓和下来。
    “但先生,张婴对我有敌意。”
    “不必慌。昔日对秦国有敌意的国家多了去了。”
    赵高一点扶起胡亥,慢慢地往马车走去,“陛下仅用一手远交近攻,便破坏了六国的合纵联盟。公子也可以如此化用。一,分裂张婴与其他公子的关系;二,雪中送炭;最后笼络张婴。”
    “那要如何做?”
    “公子你……”
    赵高本想说,公子寒负责的兵器收缴遇到了阻碍,扶苏隐隐有偏向王丞相政治的可能性。
    光在这两个皇子身上就能做文章,更别提还有备受赵太后宠爱的公子如桥,这也是一枚极好用的棋子。
    但当赵高看到胡亥单蠢的脸,深吸一口气,道,“且安心等待,奴会告诉你时机。”
    “哦,哦。”
    ……
    ……
    咸阳宫
    御花园前方的方形球场。
    左边是的嬴政、扶苏和张婴,右边站着公子高、公子寒等十来位表情诡异的皇子。
    所有人都身穿束腿短袍,头发束得很高,彼此泾渭分明地站着。
    他们中间摆着几个皮革裹着毛发的实心蹴鞠球。
    嬴政单手拎起一个蹴鞠球,低头看向张婴:“你就这个要求?”
    “嗯嗯。”
    “再给你一次改……”
    “仲父,最厉害!阿兄第二厉害!”
    张婴嘿嘿一笑,左手握着扶苏,右手牵着嬴政,“你们联手,天下无敌嘛!!”
    扶苏和嬴政同时一怔。
    对面的公子寒“啧”了一声,眼底闪过一抹诧异。
    这小子不愧是神童,就是太亲近扶苏,先试试拉拢,若是不行,那就得……
    这时,他的肩膀忽然被旁人搭了上。
    公子寒扭头一看,竟是公子高在偷笑。
    “
    那小子是把陛下和大兄当傻子吗?”
    公子寒闻言有些诧异。
    二兄真是长进了,居然能看出张婴那小子想缓和嬴政和扶苏之间的关系。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见歧途,哪有那么容易缓解。
    公子高见公子寒没回答,自问自答道:“那边才两个人,怎么可能赢得了我们七八个联手?还天下无敌?哈哈哈……嗯?三弟你为何不笑?”
    公子寒:……
    ——对块朽木期待的自己,也是个傻瓜吧。
    ……
    这场宫内蹴鞠,耗时出乎意料的久。
    嬴政和扶苏的胜负欲很强。
    两人行伍出身,扶苏正是当打之年,嬴政有“拔虎须”的特殊功效,身体状态也很不错。
    踢着踢着,竟一度用比分将对面压制住。
    对面皇子也不乐意了,作为王族,谁会没有一点血性和胜负欲。
    双方就这么杠起来。
    你来我往,踢得非常的精彩。
    就是作为观众的张婴很累,到了后期,他直接爬到附近的马车上入睡休息。
    然而张婴不知道,秦人爱护马,非常照顾马匹的轮休和营养。
    所以这些马车在送过贵人后并不会原地傻傻地等。
    而是会被送回太仆寺吃草料,或者去肥沃的平原草地散步,休息。
    换另外一批马去工作。
    张婴人又小,睡得又沉。
    这马车慢吞吞向外面挪动时,并未惊醒他。
    ……
    ……
    嬴政又一次准确地踢球得分,获得周围一片喝彩声。
    他余光瞥见捧着竹简的赵文,挥挥手,撩起衣袖简单擦了把脸,向着赵文走过去。
    “何事?”
    “是赵杰在查……时,得到的消息,加急送过来。”
    嬴政来到回廊举着火把的地方,翻开竹简。
    先翻开的是有关六国余孽的消息。
    数日前,有六国余孽刻下联络朝中官吏的暗号。
    这其中,有三名官吏主动前往少府揭发。
    还有两名官吏犹豫不决,虽未去赴约,但也没有主动揭发。
    还有一名官吏前去酒楼赴约,此人已经被扣押,正在进行审讯,可惜并未抓住联络他们的余孽。
    据那名官吏交代。
    六国余孽的目标,似乎是新颁布的某一项政令。
    他们或有把柄挑起民怨,借机生事。
    在中书令进一步调查后发现,“郡县制和诸侯制”“天下兵器”皆有可能。
    这其中,“郡县制和诸侯制”因丞相王绾,更有冲突的可能性。
    嬴政看到这里微微蹙眉,他随之打开另外一份竹简。
    丞相王绾。
    于今日下午,再次亲拜博士学宫,商议,如何能让标下推行诸侯治式?
    博士叔孙通提出,从古来看,天下太平之时,天下正是推广诸侯制,而七国乱世时,才有国家陆续推行郡县制。
    现在大秦已经一统,没有战乱之祸,自当摒弃战时治国之道,回归天下安定的正道,就是诸侯制。
    丞相王绾又道:陛下雄心壮志,不愿复辟旧王治,还得再做商议。
    博士叔孙通继续说:并非复辟,这是正道,天下大道理,近在《吕氏春秋》也有做出记载。
    丞相王绾闻言露出笑容:《吕氏春秋》有建议过诸侯之制?
    众多博士应道,有。
    鲍白博士高声诵念,在《吕氏春秋·慎势篇》,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王者之封建也,弥近弥大,弥远弥小,顾,海上有十里
    之诸侯……多建封,所以便其势也。”1
    丞相王绾随即哈哈大笑,彩!
    众人欣然点头,商议等写好奏章,下次朝会,一同上书给陛下。
    ……
    嬴政看到一同上书几个字,嘴角一抽。
    他将帛纸收拢,轻叹一声。
    王绾老秦名士,年少入仕经历四王,当年奉吕不韦之命,来到他身边做太子府丞,在他亲政后王绾也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身侧。
    嬴政很认可王绾的能力,否则对方做不了十年丞相。
    但王绾与他之间,始终不像和李斯那样合拍。
    理由很简单,两人信奉的政治理念不一样。
    王绾信奉《吕氏春秋》,而他信奉《商君书》。
    就好像甜豆腐和咸豆腐,这两本书不说截然不同,但迥异的地方也不少。
    说真的,嬴政并不介意下臣有别的政治理念。
    只要不在朝堂上当面顶着搞事,他还特别愿意有不同角度,理论的建议。
    可这一回,王绾摆明是宁可越界得罪皇帝,也要公开反对,坚持己见。
    王绾已到知天命之年,文臣做到极致,安分守己便能荣归故里。
    眼下他屡次联合博士上书诸侯制,于他自己,百害而无一利。
    换言之,王绾不为私礼,也不是想复辟六国旧制,他是真的认为诸侯制比郡县制更适合秦国,他就是一片为安天下的善心。
    就是这般“善心”才最棘手,最难办。
    嬴政又叹了口气,他看向赵文。
    “去带阿婴过来。”


上一章
返回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