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第164节

    总而言之,必然是一段君臣佳话,而不是告老辞呈。
    “陛下,老臣绝无要挟之心。是臣老了,治世理念跟不上。”
    王绾声音带着一丝落寞、无奈和释然,“再居高位,总会令陛下为难。老臣会等郡县令彻底推行,再宣布告老还乡,臣的事物,这一年也会慢慢交给继任者,还有……”
    嬴政闻言一怔。
    他的怒气渐渐消散,从这番有条不紊的话便能知道王绾考虑了许久。
    嬴政甚至都能猜出王绾想辞官的理由。
    王绾是支持分封制的标志性人物,只要他还屹立在朝堂上,拒绝郡县制的力量就不会减弱。
    但正因为此,嬴政更加无法接受王绾的结局。
    他声音缓和下来:“王丞相,你若不想理会朝政,不如前往博士学宫,整理天下书籍,教化天下。”
    王绾虎目隐隐渗出泪,他知晓嬴政希望他留下来,甚至还给他名垂千古的机会,但越是如此……
    王绾坚定道:“陛下,老臣老了,不敢误人子弟。”
    嬴政又说了几句,王绾油盐不进,但嬴政并没放弃,而是拉着王绾开始追忆往昔。
    这副君臣相宜的温情场景,张婴很是习以为常,他在王家还见过陛下更肉麻的一面,比如和王翦抵足而眠之类。
    但从未见过嬴政这一面的四位公子都看呆了。
    等嬴政又一次劝说失败时,公子寒忽然上前一步,向着王绾鞠躬,拱手道:“若王丞相不弃,寒愿为丞相执弟子礼,再拜王丞相为先生。”
    嬴政察觉到公子寒的小心思,但他没阻止,这也是一个能将王绾留在咸阳的好办法。
    王绾平静地摇头道:“寒公子,老臣三年前便不再收弟子了。”
    公子寒正准备再出招,没想到公子胡亥也跑了出来,像是幼儿抢玩具一样拱手道:“王丞相,还有我还有我!您之前答应过我,若再收,会优先考虑收我!”
    公子寒:……
    这个讨厌的学人精。
    王绾只用一句回复怼住了胡亥:“胡亥公子,老臣当年收弟子时出了一道题,莫非你知晓如何解决野人问题了?”
    胡亥:……
    公子寒见拜师借口彻底用不上,便想用别的方式笼络王绾,比如拉扯亲戚关系,比如激将对方不继续为大秦效力就是忘恩负义,再比如拿后嗣的兴衰来刺激王绾,
    奈何这些手段都是被王丞相玩腻的,王绾仅仅说了几句话,便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令公子寒与公子胡亥哑口无言。
    嬴政沉默地看着,他冷不丁道:“阿婴,你想说什么?”
    张婴:……
    好在之前他就想过可能会被cue,心中有些准备。
    张婴看向王绾,道:“王丞相,你能告诉我,商鞅当年为何变法郡县制,废除井田制吗?”
    王绾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问题。
    他眸光微动,看向小小的人儿,道:“因为耕牛出现,农具改进,农户有余力种植公田之外的私田,渐渐的出现‘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公田渐渐荒废的状态,所以才……”
    张婴惊讶地看着王绾,他本来以为还要多费口舌说一下,生产力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没想到王绾讲得一点都不比后世的专家少。那就更好办了。
    张婴歪了歪脑袋道:“那若是回到分封制,黔首们会愿意回归井田制吗?”
    “当然不能……”
    “可若是分封地的君王命令黔首们施行井田制呢?”
    “那必然会再次出现公田荒废……”王绾话语一顿,他
    猛地看向张婴,犹豫了一会后道,“所以小郎君的意思是,治世理念并非由上面决定,而是应该由农耕、粮食的亩产来决定?”
    张婴目瞪口呆,我去,这位大佬反应太快了,有点超前了啊!
    他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张婴会突兀地提这个,并不是他有什么答案,只是为了挽留下王绾而给他出一个难题罢了。
    毕竟古代的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世之争,可是两千年来,无数顶尖聪明人的争论焦点,依旧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但他纵观朝代更迭的历史,最大的感悟是,只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和不受性命压迫,就不会反。
    王绾却没有因为张婴的回答失望。
    他反而上前一步,饶有兴致道:“小郎君,你认为粮食决定一切?若人人都有余粮,有衣穿,你认为他们一定不会反?”
    “人又不全一样,还是有个例!”
    张婴摸了摸下巴,“比如荆轲、高渐离这样为了忠诚、大义之类的。但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几个,几十个,撑死几百个,只要没有黔首跟着,成不了气候。”
    王绾摸胡须的手一颤,直接拔下一根。
    四位公子目瞪口呆,完全没想到张婴敢直接提荆轲的名字,他们偷瞄嬴政,发现嬴政面无表情地坐着好像没听见,一时间也分不清该感慨张婴的好运,还是嫉妒他的受宠。
    王绾沉默了一会,道:“倘若是很有人格魅力的君王让他们反,去攻城略地?”
    “啊,仲父这样的吗?”
    众人:“咳,咳咳……”
    张婴一愣,他见嬴政一副神游天外仿佛什么也没听见的表情,就知道仲父处于默许状态。
    他歪了歪脑袋,继续道:“唉,王丞相的问题好多!阿婴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王丞相以后一定能告诉阿婴答案。”
    王绾一愣,诧异道:“为何?”
    “因为实践出真知嘛,就好像番薯产量高不高,得收获过才知道。”
    张婴认真地握住王绾的大拇指,“我长安乡西南区的黔首们,人人都快能吃得饱,穿得暖。王丞相,实践的基础阿婴可以借给你,您愿意来长安乡来实践问题吗?
    比如民众更关心用膳,还是更关心朝廷治世?比如试试用人格魅力能不能让他们拿起武器,造……”
    王绾下意识捂住了张婴的嘴巴。
    他脸上兴奋的表情又被一丝无奈给覆盖。
    王绾低声告诫:“安静,祸从口出。”
    张婴被捂住嘴巴没办法开口,只连连点头。
    张婴见王绾似乎还有些犹豫,他也迟疑了会,扯了扯王绾的衣角,示意对方蹲下来。
    王绾也耐着性子蹲下,便发现张婴凑到他的耳畔,要与他轻声说些什么。
    王绾先是平静地听着,听了一会儿后他猛地扭头看向张婴,眼底闪烁着激烈的目光,然后他一次将耳朵凑过去等张婴说话。
    又听了一会,王绾忽然回身,伸手捂住了张婴的嘴巴,并且注重低声强调道:“刚刚与我说的,我全都忘了。若之后有人问你,就说是劝我留下。”
    张婴眨了眨眼:“那王丞相留下吗?”
    王绾定定地看着他,皮笑肉不笑的扯了他一把脸,道:“我不敢走。”
    张婴一乐,‘那太好了’这几个字还没说出来。
    就听见王绾语气重重地说:“我得盯着你。”
    张婴:???
    ……
    ……
    王丞相从咸阳正宫走出来时,仰望天空,忽然有一种翻开人生新篇章,豁然开朗的感觉。
    “王丞相!”
    不远处的马车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
    王绾扭头看过去,竟然是冯去疾探出脑袋来与他说话,还拼命朝他招手。
    王绾大迈步走过去,距离马车越近,他越能闻到一股羊羹汤的香味。
    当他掀开马车车帘,恰好看见冯去疾一手拿着锅盔,一手捧着羊羹汤,正搭配着吃。
    王绾不解道:“你这是……为何在马车上用膳?”
    “还不是你!”
    冯去疾用锅盔指了指桌上,那里还摆放的一盘锅盔,和一罐羊羹汤,“等你这么久没出来,我不得先用膳填饱肚子。”
    王绾一愣,心里有些感动,顿时明了对方隐晦的关心。
    “何必等我!想为我收尸?”
    “呸呸呸。这话多不吉利!别说了……”
    冯去疾差点被一口羊羹汤呛到,也正好挡住之前鼻翼的那一声哽咽,等他一口干完,看向王绾道,“恭喜你啊王丞相,看来李廷尉明日要气死……”
    王绾闻言却摇了摇头:“你误会了!陛下并没有采纳我的意见。我也不打算再回朝堂。”
    “哐当!”
    铜碗掉在地上,冯去疾心里有些慌,他是知晓王绾一根筋的性格,这话岂不是要去赴死?
    他语速很快道:“王丞相,明日我帮你上奏,我还有一个点子,保证支持郡县制的……”
    “不用,我并不会去寻死。”
    王绾拍拍冯去疾的肩膀,“我会留在长安乡,帮陛下好好看着。”
    冯去疾一愣,有些惊讶道:“看什么?”
    王绾回忆起张婴说的实践出真知,以及耳语的某些话。那小不点应当会听从他的告诫吧,毕竟再如何,陛下就是陛下,不是什么话都能说的。
    他似是开玩笑道:“看着某人,不让他走弯路。”
    冯去疾:……
    ……
    ……
    与此同时,咸阳正宫。
    嬴政将几位公子都留了下来,让他们好好将之前王绾谈论的话,观点提取要点,进行分析,并且说出自己的是支持郡县制还是分封制。


上一章
返回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