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266节

    有了码头,自然也衍生出了许多的生计。比如扛大包的,卖小吃的。还有卖茶水的。
    谢来坐在茶水摊子上面,喝了口茶。
    “老人家,这码头每日生意如何啊?”
    “能勉强糊口。穷苦人舍不得喝,都是来往的商人渴得受不了了来喝一碗。”老汉虽然如此说,但是脸上满足。
    “这县里如此热闹,家中生计如何,听说之前还闹水灾了。 ”
    老汉笑了,指着一个汉子道,“那是我儿子,之前我是佃农,每日里种点粮食也不够糊口的,家里就我和我儿子。如今儿子出来扛大包,赚点粮食,闲的时候再回去种几亩地。等赚了银子了,去衙门买几亩荒地开荒种地,也能给他找个媳妇。我到时候也去养两头羊,给家里补贴补贴。日子倒是也有盼头。”
    谢来闻言也忍不住笑了。
    百姓的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只要给他们指明一条道,他们就能不畏艰苦的走下去。
    他起身离开的时候,给老汉多付了点银子。
    老汉说什么也不收,让他拿回去。“这碗就是老汉请您喝的,大人。”
    谢来心一惊。
    “老汉和儿子从外面逃荒回来,见过您。老汉知道您要办事,不声张。”
    谢来紧紧的握了握他的手,“那更应该收,不能拿百姓一针一线。”
    柱子赶紧儿将茶钱放到了摊子上面。
    谢来道,“好好赚钱,种地,过好日子。”
    说着起身离开。
    卖茶的老汉擦着眼睛,将茶钱小心的收了起来。
    “这辈子就见过这么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上了马车,杏花道,“来弟,你这也太容易被人认出来了。”
    谢来也在感慨呢,“当初我演讲的次数大概有点儿多。”
    杏花道,“我看还是你这长相太过出众,见过的人忘不了。行了。接下来的路我给你打听去。保准让你知道你那些政策有没有在当地实施。百姓日子有没有着落。”
    谢来道,“只能如此了。”
    后面他们又去了之前受灾严重的县乡,杏花装成路过的商户,打听养羊的情况,顺便了解一下大家的生活。
    当地人一听她是收羊的行商,都很热情。也找她打探外面的行情。
    他们也对下面的县衙官府有些不信任。
    听杏花是东州府来的,从东州府得来的消息,心里的石头这才落地。
    杏花问他们这阵子过得如何。大家也是畅所欲言,“日子还过得,能干活的出去修修码头,修修路,节省了家里的口粮,还能赚点银钱回来补贴家用。大人又给咱们弄了个什么犁,省了事儿了。”
    “这两年不用担心赋税,心里踏实。”
    “听说今年冬天还要送煤,也不怕冷了。”
    “要是能赚点银子,买点田地,那可真是最美的事儿了。”
    第224章 离别
    谢来从下面县乡回来,又特意去查看了水坝的修建情况。
    李文进是个干将,为了修建水坝,他如今都住在工地边上了,和来修水坝的工人同吃同住。这次谢来都差点没认出来。
    “身体是为官的本钱啊。”谢来道。
    李文进红了眼睛,“大人,我现在就和做梦一样的,整天就担心梦醒了。”
    “谁说的,这么多人都在这呢。”
    “下官担心要是拖的时间长了,大人要是离开东州府,或者其他变故……咳咳,下官还是想早日修好,也让东州百姓早日能享受到这水坝的好处,安心种地,早日恢复……不,是超过往日的繁华。”
    谢来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
    李文进又激动的给谢来讲解了这个水坝的好处,干旱的时候有储存的水,等以后洪水的时候,又可以泄洪。
    谢来开始的时候对古人的施工质量还有点儿没信心,等看到了做出来的成品之后,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真的不能小看了。
    难怪那么多流传千年的古代建筑啊,哪怕是后期修缮过了,那也得保存下来啊。在修建工事上面,真的让人敬服。
    谢来是个外行人,自然不好指手画脚了,这事情交给李文进,比他自己亲自来做都让人放心的。
    杏花这一路也是开了眼界了,“来弟,你可能放心了?”
    谢来笑着点头。
    该放心了,这天下也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差劲儿。
    见识了底层的工作能力,谢来现在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计划更是有信心。只要政策好,切实对百姓有利益的,自然会得到百姓的支持。
    在古代很多变法失败,其实也有脱离实际,无法让百姓真的受益的缘故。
    百姓不能受益,这变法就相当于是无根之萍,再被中间的人抵制一番,自然失败。
    天气越发的冷,谢来手头上的工作也渐渐的交给了祝桥了。他也进了空间,和两位老师商谈后面的计划。
    一是安排什么人来接受谢来的知府的空缺。祝桥已经提升了一次了,不可能短时间之内再提升。那肯定是要外调的过来的。
    谢来就担心来个人,到时候把祝桥架空了。
    司马丞相是安排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员能过去,正好和祝桥联手。
    云太傅就不乐意了,上次谢来提拔了祝桥,没提拔云长玉,还能说是云长玉不适合做同知,他尚且能忍。但是要是东州府知府再安排一个寒门过去,那不就什么好处都给寒门了?
    而且说不得来儿就要和寒门一系更亲近了。
    “还是安排一个世家子弟吧,这种地方父母官,还是要看远见卓识。这一点,出身是很重要……咳咳,老夫也不是说来二,你是为师的弟子,又是天纵之资,自然是什么都好。”
    谢来道,“云老师,学生没什么想法。您不要担心。”
    云太傅笑道,“来儿就是懂事。那这东州府还是安排一个世家子弟过去吧。”
    司马丞相笑道,“过去了又是贪腐吗?”
    云太傅道,“难道你寒门就没贪腐吗?江州之前那个巨贪可是出身寒门。”
    “但是却是跟随着你们世家,近墨者黑。”
    云太傅这么会装的人,都忍不了了。两人争论起来。
    谢来道,“二位老师还是不要为了学生的事情争论了,两位老师如此分析之后,学生倒是觉得都不合适了。学生不想东州的官员互相争斗……也不想互相过于亲密。这都对百姓不好。要不,还是另选一不相干的人吧。”
    两人互相看了眼,眼神都是冷冰冰的。
    只是司马丞相眼神里还带着几分讽刺的嘲弄。
    谢来一看这状态就知道他们之间的矛盾越发的尖锐了。他硬着头皮的周旋在两人中间。
    “学生知道老师们都是为学生好,东州是学生待的第一个地方,学生真心想让东州府更好。”
    司马丞相考虑了一下,笑道,“为师本意也是为你分忧,既然你有打算,那自然是按照你的来。”
    云太傅也笑道,“为师也是同样的意思,来儿,以你的意见为先,你也大了,该有主见。”
    听到两人的话,谢来松了口气。
    心中也很愧疚。
    他之前就是担心两人往这边塞人,所以索性先提了这个事儿,然后利用两人之间的矛盾,把这个决策权最终回归到自己这边来。
    没办法,不管是哪位老师的人,都不适合来。
    祝桥如今算是和他一边的了,要是来一个寒门的人,没准就是祝桥的师长,到时候祝桥极有可能被架空。
    他不想看到那个局面。
    至于世家的人更是如此,来了就只会争权夺利。
    而如今的东州也不是真的需要一个新的知府来实行新的政策,所以只需要一个平庸之人来暂时过渡而已,待几年后祝桥就可以顶起来了。
    谢来发现自己手底下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
    学堂里的那批人也还没长成。
    看来是该去朝中升级一下官职,才能有机会找到更多能用的人才。
    要不然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府,哪个有抱负的人愿意信任和托付前程?
    谢来的调令是年底就来东州府了。
    皇帝体谅他冬日路难走,所以让他可以明年开春,冬雪融化之后再赶路。
    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祝桥还是伤心不舍。
    “大人,再见不知是何年。”
    说着呜咽出声。
    谢来太理解他的心情了。这年头因为赶路不容易,分开之后,还真就是几年才见一次。
    而且如果祝桥一直在地方上调动,没准一辈子见不着也有可能的。
    谢来道,“放心吧,总会有见面的一天的,到时候也许你还要嫌见多了。”
    “绝对不会,下官希望时刻都能聆听大人的教诲。这些日子在东州府,下官真是受益匪浅……”
    祝桥一番洋洋洒洒的称赞,说得泪流不止。
    这次连云长玉和刘连青都没有讽刺他了,都还有些感伤。
    哎,终于是要跟着大人回朝啦。不用整日里看着这座桥梁显摆官威了。
    大人当初果然没骗他们,当这个同知还真没有和人回虞都好。
    谢来拍拍祝桥的肩膀,“别哭了,不是还没走吗,等要走的时候再哭。”
    祝桥闻言,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赶紧擦干了眼泪。“大人说的是。那下官先去忙公务了。”说完转身就走了。
    谢来:“……”真现实。
    谢来要走,自然也要做一些准备。


上一章
返回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