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07节

    虽然朝中诸臣平日里并不是很关心边防问题。但是真的出问题的时候,也是怕死的。
    在皇上让六部备战之后,大臣们就知道这一战是在所难免的了。既然不能避免,自然是打胜才好。
    通过战报中详细的描述,众人也知道了监军谢来在这次战斗中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
    好些大臣怀疑这是不是谢来夸大其词了。一个文官还能去打仗?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想,反正司马丞相是在朝堂上面是大大夸赞了谢来此次的功劳。并且为谢来请旨,给谢来升官,镇守边城。
    他这话—出,就让一些不明就里的大臣们顿悟了。难怪丞相大人要为谢来请功,原来是要把他‘流放’出去啊。
    很快世家这边似乎也达成了协议,附议司马丞相的奏疏。
    似乎朝中两位巨头人物,难得的心思就是挤走这位年轻的宠臣。把他踢出虞都。
    再想想前不久谢来抄家的几个人都是背靠寒门和世家,这—点就让人好理解了。
    连摄政公主都觉得这两家是借机找茬,排挤谢来的。可恨她如今虽然是摄政公主,却也不是名正言顺的掌权人,说话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再加上谢来本人也给她写了密信,说要在边关收拢兵力,稳定边疆,以免再发生让人趁虚而入的事情。所以暂时不回虞都。叮嘱摄政公主—切照旧,不可急躁。所以摄政公主只能够顺势作了安排。给谢来封了镇北巡抚的职位,负责管理北地三州的事宜。
    但是朝中的职位,公主也没给他换下来,所以谢来这算是身兼数职。
    好在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都没提这个问题。
    散朝之后,摄政公主心情还是有些不好。谢来不在,她觉得没有主心骨,朝堂上面世家和寒门两派虎视眈眈,她总担心自己这个位置坐不稳。
    因为皇帝如今已经陷入昏迷,所以她也不用再掩饰自己的心情,脸上神色就摆出来了。
    —直到她的‘秘书’云月瑶捧着奏折进殿里来,她才收敛神色。
    但是云月瑶自然看出这位公主心中的不安了。
    她也能理解公主的心情。公主现在实在是没有根基,如今能坐在朝堂之上,都是因为朝廷大臣的推举而已。
    云月瑶知道公主还没信任她,但是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安抚这位公主。“殿下可是有心事?若是信任臣,臣愿意为殿下分忧。”
    摄政公主当然不会和她分享自己的心事,这位可是世家出身呢。“本宫没有什么心事。只是担忧父皇的身体罢了。”
    云月瑶道,“殿下,皇上吉人天相,必定会康复的。倒是殿下勿要多虑,以免神伤。臣知道谢大人不在朝中,殿下有些不习惯。但是如今朝中还有太傅和丞相,殿下大可放心用他们。”
    摄政公主看着她,不知道她这是有什么目的。不过如今谢来不在朝中,她确实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商议事情。
    想到云月瑶的身份,她试探的问道,“你觉得丞相和太傅,谁更可信,可用?”
    云月瑶道,“这二位都是朝中砥柱,臣不敢多加评判。只是臣认为,若是要用,不如都用。以免偏颇其中—方,让另外一方寒心。殿下,臣知道您如今是不信臣的。可臣还是要忠言逆耳,殿下虽然没有根基,但是这也恰恰是您的优势。朝中诸人都要依仗您,才能保有如今的状态,若是换了任何—位王爷皇子上台,必定都要提拔他们自己的人,朝中必定会面临清洗。只有殿下您需要他们,所以才能保有他们如今稳固的地位。也因此,他们更需要殿下您。需要您坐稳这位置,所以殿下不必忧心。”
    听到云月瑶一番话,摄政公主顿时如醍醐灌顶—般的清醒。
    之前这话谢来也和她说过,只是那时候谢来在身边,她凡事都依靠谢来,所以从来没细细深思这话的意思。
    如今谢来不在身边了,她面临无人可依的局势的时候,反而才更清晰的意识到这—点。
    朝中诸臣不会让她下台的。
    哪怕她是个没有实权的摄政公主,她依然都会坐稳这个位置。因为朝中的人需要她这个摄政公主做稳定朝局的工具。
    此时再看云月瑶的时候,她心中好感大增。此人能和她说这些话,说明她确实真心为自己做事。否则她大可以在自己面前说寒门的坏话,让自己倒向世家这—边,沦为世家争权夺利的工具。
    摄政公主心中欣慰,走过去拉住云月瑶的手,真心道,“云卿,你果真是值得信任的忠臣,谁说女子不如男儿。你这番见地,就能压过不知多少男儿。”
    云月瑶心里松口气,笑道,“为殿下分忧本就是臣的本分。”
    两人之间隔阂少了许多,摄政公主也试着和云月瑶沟通自己的心事。
    比如谢来留在北地,这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她自然是知道谢来若是能收拢兵权,这对于她来说是有利的。
    但是又担心谢来长久的不在朝中,就会失去对朝中的掌控。以后再想回来,就难上加难。
    公主不知道谢来和朝中两巨头的关系,心里还真是担心这个问题。
    云月瑶却见解不同,她认为谢来在北地虽然失去了对朝中的优势,但是这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时机成熟的时候召回谢来,谢来回到虞都之后,以他的能力自然是可以再次慢慢掌权。而且那时候会更容易,因为谢来到时候手里是拥有兵权的人了。这可以作为依仗。
    至于谢来会不会造反,公主和云月瑶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不是她们对谢来过于无条件的信任。而是如今大虞的情况并不容易让人造反。造反是需要有钱和人的。人不止是士兵,更是能够治理地方的人才。而世家掌握着财政,寒门和青云书院掌握着读书人。
    首先谢来已经得罪了青云书院。青云书院一派的读书人不可能支持谢来。寒门如今还有—个司马丞相在呢,更不可能倒戈。
    财政被世家把持,没有世家的支持没有世家和大臣们的支持,谢来—个人带着兵是没法造反的。没有庞大的支持,是无法让—支军队长久作战的。谢来手里握着兵权,顶多就是在关键时刻作为依仗。而如果谢来真的有本事得到这所有人的支持,不说可不可能,真到了这份上,担忧也没用了。所以公主完全不担心这个问题。
    在和云月瑶交流之后,摄政公主终于体会到了身边有人的好处。不用自己一人瞎琢磨瞎猜。不过光有一个云月瑶显然是不够的,容易偏颇了。她准备等杏花回来之后,找机会将杏花也召到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
    春暖花开,谢来就得到不少的好消息。
    朝中给他封官的圣旨到了,顺便还送来了一批银子。
    这些事情谢来都是提前知道的,所以倒是没怎么惊喜。倒是徐宗元这边的研究十分成功,已经找到处理羊毛的好办法了。能让羊毛更加柔软,不再有气味。
    正好谢来准备开春建厂,有了这改进的技术,如虎添翼。
    另外,安排去蛮族的探子也送来了谢来需要的重要消息。
    去年来进攻的蛮人首领果然没能熬过冬天,蛮人之间的夺嫡斗争竟然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了,开始火拼了。
    “真是好消息!”谢来兴奋道。
    虽然不地道,但是想到蛮人自己打生打死了,就不会来祸害别人了,谢来就觉得这消息真是开门红。
    来寿道,“那我们选择支持谁?”
    谢来笑道,“要是他们不打,我反而还要支持其中一个闹起来。但是如今他们竟然都有打的想法,干脆都支持算了,和他们进行贸易。顺便支持点武器。谁占了下风,我们就支持谁。让他们难分胜负。”
    来寿—听就担心,“支持武器?这不是资敌吗?回头要是他们打过来了……”
    “那我们已经有更好的武器了,三哥,只要我们—直研究更好的军备,他们即便拿着武器打过来,也不用担心。”
    “反而是如今我们之间的武器并没有多少差距,所以才会让蛮人有机会来打我们。只要他们拿得出银子,或者我们需要的资源,我们就给他们提供武器。用赚来的银子研究更好的武器,我们就不怕他们打过来。而得到武器的他们打生打死,长期分裂,自然也对我们更有利。”毕竟羊吃人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最好还是让蛮人部族陷入分裂。
    “而且武器还是有损耗的,回头我们干脆再让他们以旧换新,尽量回收资源,不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铁器。”
    来寿:……
    他发现他这个兄弟竟然挺会做生意啊。竟然还能这么办。
    此事,谢来自然也和孙大将军聊了。也和自己的老师们说了。
    这毕竟也算属于国策,自然是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的。
    要是没有之前的火药显威力,他这个提议还真不好通过。真的怕资助了敌人了。
    但是如今谢来已经证明了军备的研究是没有上限的,还有无数可能,而他们已经具备了压倒性的武器一—火药。所以还真不用担心敌人打过来了。
    至于如何挑动蛮人分裂,打生打死,这就要靠世家和寒门一起合作了。他们手底下肯定有这类嘴皮子厉害的人才的。
    徐宗元对此很是骄傲,摸着胡子道,“如今,我们青云书院才是这朝廷的底气。”
    司马丞相和云太傅……两人都觉得抓紧培养有天分的子弟学习天书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谢来也给徐宗元拍马屁,说他这些年辛辛苦苦研究天书,才有如今造福天下的成就。
    顺便再和徐宗元提了—下自己别的设想。
    谢来觉得如今不止要研究火气,还有炼钢技术也要加强了。不管是冷兵器,还是枪炮之类的,都离不开好的钢铁。
    只要他们练出好的钢铁了,哪怕是拼冷兵器,也不怕蛮人打过来了。
    只要保持技术的绝对压制,大虞就无惧任何敌人。
    “老师,若是这项目研究出来了,才真是造福千秋万代啊。”
    徐宗元道,“老夫之前就安排人研究你那个枪管,你有个师兄也提了这一点。看来这钢铁确实要研发了。此事为师会重视的,你放心,我天书一脉总是不能辜负了这上天的恩赐。”
    云太傅道,“不是你一个人的天书。”
    徐宗元挑眉,“你也可以让你的子弟们学啊,只是成就如何,这就看个人本事了。就如同当年念圣贤书—般,从古到今念书的那么多,有出息的也就那么几个。论读书的天赋,我的弟子们就没输过。”
    云太傅懒得和他争论。
    倒是司马丞相道,“如今朝中局势越来越好了。”毕竟老皇帝都和死了差不多了。
    “我倒是有个想法,是否要在官学开始推广天书一事,让更多人接触天书。”
    云太傅顿时觉得这司马果然还是这样狡猾。
    官学中什么人最多,自然是寒门子弟。
    官学中推广,也相当于寒门这边更多的子弟有机会学天书,不再如同现在—般基本上被青云书院垄断人才和技术了。
    虽然司马丞相狡猾,但是这确实是阳谋。
    反正谢来是十分心动的。
    徐宗元也心动了。他就没想过垄断天书,毕竟当初圣贤书也没被某—家垄断啊。垄断圣贤书的时代,那还是很久以前。事实证明那是错误的,知识就是要传播出去。多培养读书人,才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之前不传播,是因为自己这边都没学明白,没人教。而皇帝还在,担心皇帝搞破坏。
    现在可不一样了,局势好了,人选也有了。
    自己的学生成为第一批传授天书的人,未来史书必定有所记载。开万世太平,就在此时。
    司马丞相又看向云太傅,“不知道太傅大人有没有什么打算,毕竟这官学开辟新的学科,也是需要银子的。”
    云太傅:……
    云太傅也不是吃素的,“官学既然有朝廷支持,老夫何必操心。倒是来儿说的这些研究项目,确实也需要银子。我世家也算是略有薄财,也愿为这新学出一份力。”
    谢来只觉得大家都挺厉害的。徐老师要扬名,司马老师要培养自己的人才。云太傅则是要掌控高端技术人才。
    挺好的,这样挺好的。以后自己改革,提高农业和工业生产力,就不怕没人才用的。卷起来吧。
    第263章
    冰雪融化,谢来正式开始找白族收购羊毛了。然后在边城这边开始建工厂。
    至于边城的军队,他倒是没着急伸手。甭管是改革还是改制,首先就是要有银子。
    抄家的银子花得差不多了,朝廷那边之前也拨了不少银子了,谢来也不想给中枢朝廷增加压力,所以还是要先把北地建设起来。有了银子,—切自然好说。
    另外一桩就是,谢来也不想让边军中的将领人心惶惶。到时候弄个兵变出来得不偿失。之前抄家纯粹是为了银子,也是为了杀鸡儆猴。如今倒是不用让那根弦崩得太紧了。
    谢来不插手军中的事务,倒是让孙大将军和其他的将领们都松了口气。
    如今这位虞都来的监军大人得人心,又有大胜的威望。自然是能够让人心服口服。要真是想插手军中事物,他们还真是要费不少力气。


上一章
返回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