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15节

    其中—个叫吴山的人苦笑,“大人,卑职也是从底层大头兵爬上来的。刀山火海走过,敢死队也干过,咱为啥要这么拼?不就是为了银子吗?当大头兵的时候,卖命钱都拿不到手里。我爬上去不就是为了多赚点银子吗?”
    谢来对这个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知道这些人错了,肯定是错了。这没得说。但是要说他们错得无可救药又似乎不是的。如今的边军,就是—个比烂的地方。都烂了,把好的也带烂了。
    又有人给的理由更奇葩。别人都贪,别的大头兵都拿得少。自己给大头兵留得多,就引起别人不满。这是砸了别人的饭碗。为了合群也得干。干着干着就习以为常了。
    还有人回答有点傻,“大人,这不是正常的事情吗?大家都这么干……我以为这都是咱这当上峰的权利。咱没这个权利吗?”
    大领导也贪,小领导也贪,同事也贪。这就成了个常态了,然后成为这军队最正常不过的规则。
    谢来对此无语。
    也不再针对这个问题了。暂时也没给他们明确的处置。一切还要等后续调查结果。确定他们与谋逆以及通敌没关系,才能再做处分。
    若是真的没关系,交出贪污的款项,都从底层兵再做起。既然是从基层兵的时候就没学好到好的,那就从头开始学。这次好好感受—下什么叫做公平,善罚分明,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感觉。
    为了安抚边城的将士,谢来亲自坐镇军中。派出探子前去探查来寿那边的战争情况。等待来寿的消息。
    这个过程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难受的。
    特别是孙大将军—行人。以及前来攻打边城的蛮族人。
    哪怕是蛮人已经知道火药是—种武器,并不是天雷,也知道杀伤力不大,这种武器却依然对他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之前的火药罐爆炸力度不够,且没什么伤害,后来根据徐宗元他们的研发,改了点配方,让火药威力增大了,然后里面还掺杂了一些可以伤害人的武器。比如细碎的贴片。
    这些东西在爆炸的时候,射到人身上或者马上,都会造成伤害。队伍很容易就乱了。蛮人的优势在于马。而火药简直就是压制马的天敌。
    而谢来不止搞火药这种炸药,也加强了弓箭的射程。连火药都能造出来的天书研究员们,根据力学的知识,以及与专门制作弓弩的老匠人合作研究,成功的改良了弓弩这种武器。
    在敌人的弓箭射程之外,就能将敌人射中。
    有了这两样武器,敌人的骑射优势完全没了用处。来寿再利用分段式射击的战术,将这两样武器发挥出最大威力。敌人几乎是一击即溃。
    来寿这边老兵带新兵,在火药兵制造出混乱之后,立马就出击。直接将来犯之敌全歼。
    这一仗打得酣畅淋漓。难怪来儿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理只在弓箭的射程之内。
    这种打法可比过去肉搏要好打多了。能更大的控制己方的伤亡。
    以前那些人咋就不对匠人好—些呢。好的匠人岂止是敌万人啊。
    没几日,来寿就带着军队凯旋而归了。
    因为孙大将军—行人被囚禁,自然也没人会将他们关在城门外了。这一支胜利的军队骄傲的进入城内,接受城内民众的欢迎。
    囚车上关着的是这个蛮人部落的头领金石开。看着十分落魄。后面跟着的—连串的是战俘,准备用来修城墙的。
    谢来得到好消息,也出了大营来迎接。
    看着骄傲的来寿,他笑道,“三哥,厉害啊。”
    “嘿嘿,也还行。主要是武器好用。”来寿嘴里谦虚,脸上还是骄傲的。因为这仗打得太漂亮了。己方伤亡十分低,但是却能全歼蛮人。比上次那一仗打得还痛快。而且这次是来寿第—次独立领军迎敌,取得这样的成果,实在让人欣喜。
    高兴完之后,他也没忘了正事。问城中的情况,又把金石开交给谢来。
    这金石开可不会为了孙大将军着想,相反,为了推卸责任。他倒是把孙大将军卖了个干净。
    孙大将军秘密派人联系他。说出了羊毛和火药的事情。说要与他合作,共同对付谢来。事成之后,大将军会将羊毛厂的秘方告诉金石开,还能给金石开提供火药。而且是只给他提供,帮助他统一蛮族。
    这种事情,自然不能错过了。但是金石开也不是蠢人,自然要防着对方事后反悔,所以得到了一封亲笔信,上面还有孙从武的私人印鉴。
    光是那封信,就足以毁掉这个孙大将军了,不怕他赖账。
    “一切都是你们的将军约我来的,不是我本人主动过来的,此事也不全怪我。只要你们愿意放了我,我愿意和你们和谈,继续合作。”
    谢来道,“不用你们了,我们大可以扶持你别的弟弟接替你的位置。想必许多人会愿意的。”
    然后挥挥手,就把人给弄下去了。
    谢来是不可能放过他的。必须杀鸡儆猴。
    而且除掉金石开这种顽固分子,再扶持—个傀儡反而更利于控制草原。
    有了金石开的这封信,孙大将军的事情自然已经成了定局了。
    谢来这才又去见了孙大将军。
    孙大将军憔悴许多,这几日不缺吃喝,可整个人还是憔悴了,就和霜打的茄子一样。
    谢来进了帐里,就直接道,“活捉了金石开。拿到了你的亲笔信。”
    孙大将军—下子就没站稳,跪倒在了地上。—切都成了定局。都不用追究谋逆的罪名了,光是通敌这一点,就足够将其钉在耻辱柱上面了。
    一个终身都在保家卫国的将军,最后竟然为了一己私利走上这条路。
    “大将军,你糊涂了。”谢来恨铁不成钢道。你以为蛮人就那么好打交道吗?你若真是带兵南下,难道他就不会趁机来袭吗?或者说你真的将羊毛的技术给了他,他难道就不能趁机养大他的部落?
    “只要有火药,有羊毛厂,我能养出精兵。谢来寿也做到了,我难道能比他差?”孙大将军不服气道。
    “你若是真有本事,这么多年怎么就没做出成绩来。何必要等我来做出成绩了再摘桃子呢?你这所谓的自信难道就是直接捡别人的东西?”
    “你搞不出火药,你搞不出来羊毛厂也就罢了。这本也不是你的职责所在。但是你在北地掌军多年,连贪污军饷这种事情都禁止不了,你哪里来的口气能养一支精兵。”
    孙大将军不服气的辩解,“那是朝廷昏庸,层层剥削,到了我们手里所剩不多!”
    “所以你就破罐子破摔,再继续盘剥?光是军饷就如此贪了,若是羊毛厂真到了你的手里,只怕也要成为你们这群人的私家产业吧。你连朝廷的军饷都舍不得给士兵,你难道舍得把厂里赚的银子分给士兵?孙从武,你烂了,你从骨头都发烂了。”
    孙从武顿时咬紧牙关,牙关里面都要冒出血的样子,他一字一句道,“你懂什么,我在北疆十数年,多少次奋勇杀敌,结果得到的奖赏还不如你们这些在朝中溜须拍马之辈。我主动寻找蛮人部落,歼灭敌人,朝中竟然弹劾我擅自出兵。那个高高在上的天子,为了防备边军,一再降低对边军的粮草。谁曾经还不是一个热血男儿?都怪这昏庸才天子,这烂到底的世道。”说着竟然开始流了眼泪。
    这一瞬间,他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就到了这份上了。他觉得自己这一切都怪朝廷,怪谢来,怪那些不争气的士兵。可他自己怎么就到了这份上了?
    到底是哪一步出错了?
    谢来了解了他的心理路程,但是并不表示同情和理解。这世上受委屈,受到不公的人很多。有人默默忍受,有人奋起反抗。甚至有人还搞出农民起义,敢叫日月换新天。这些都可以理解。
    但是偏偏因为自己受到欺压,就去欺压别人,甚至不择手段,通敌卖国,谢来没法理解。这是自私又懦弱的表现。说真的,知道他准备谋逆的时候,谢来都没这么生气的。
    想到此,谢来顺便问他,“虞都和你一起谋逆的,到底是谁?”
    孙从武一句话也不说。不知道是不敢,还是已经死心了,破罐子破摔了。
    谢来也懒得再问了。罪名已经够了。他相信虞都那边调查也不会出问题。
    回到自己的军帐之后,谢来就将这边的情况写成了正式的奏折,连带着证据,包括金石开本人,光明正大的送去虞都。
    要让所有人知道,北地的天变了。一切危害天下的不利因素,最终用都会被消灭。
    第271章
    在谢来送的奏折到达京城之前,虞都也发生了—场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的风波。
    原本被先皇圈禁的福王和永王,竟然和边军勾结,企图谋逆。
    此事被查出来后,还没办登基大典的女皇就做出了处置。
    既然圈禁都无法让他们老实,就只能赐死了。
    这诏书下来的时候,让一应皇室中人终于从‘我上我也行’的美梦中清醒过来。
    他们这位公主殿下绝对不是任人宰割的对象。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的,但是她确实获得了文武百官的支持,获得了世家和寒门的鼎力拥护。
    她登上皇位的路已经清扫干净,谁也不能阻拦。否则就只有被清扫的份儿。弥漫在整个虞都的夺嫡风浪渐渐平息。
    皇帝葬礼结束,朝中已经开始为新皇登基大典做准备。一切似乎都开始平息了。
    谢来的奏折就是这个时候送过来的。
    朝中文武百官对于孙从武勾结外敌,意图谋逆的行为恼怒至极。
    文官自然是不喜欢—个造反的武将,战乱一起,文官们岂不是要遭殃?五官则觉得就是这种乱臣贼子的出现,才让朝廷对武官打压得更厉害。如今通敌卖国,武官风评再次被害。
    都没有任何争论,对于边城相关人员的处置就已经定下来了。通敌卖国,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至于谁接管这个位置,在谢来寿的军功送上来之后,自然也没有悬念。
    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还是新皇本人,都希望掌握边军的是自己人。谢来寿作为谢来亲兄弟,自然就是自己人了。
    在这种时候也没什么人提出反对意见。谁让跟着孙从武的那—棒子人都牵扯进来了呢,总不能从别处再调人过来。那让有功之臣如何想?
    至于武将,此时也都缩着尾巴做人,自然不敢提出想法。
    只不过来寿确实还太年轻,所以直接任命大将军肯定是不合适的。就以暂代为名,掌管北地边城兵马。
    至于这个暂代—直到什么时候,自然也没人再多想。肯定是等谢来寿再立点功劳就直接转正的。
    随着圣旨发出,新皇还给谢来写了—封信,让他尽快处理完边城的事情,早日回虞都。马上就要开恩科了,此事希望交给谢来做。至于她的登基大典,谢来是赶不上了。
    在北地的谢来可没闲着。通过空间提前知道了朝廷安排之后,谢来就开始整顿内部了。
    首先是粮饷的问题。
    之前士兵们军纪不好,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因为拿不到工资,大家对这个工作就不是很重视。然后上司带头破坏规矩,自然大家都有样学样了。所以谢来不止要保证足额发放,还要稍微涨点儿,让他们感受到军队内部整改之后所带来的好处,才会更加配合。不会产生逆反心理。除此之外就是战后抚恤的工作也要保障。让士兵没有后顾之忧。
    平日里伙食也要好点,之前士兵吃的也就是勉强饿不死,压根没有办法养出一支强军来。
    总而言之,让士兵吃饱肚子,让他们可以养家糊口,没有后顾之忧。
    这年头当兵吃饷,图的就是这个。
    定下待遇之后,自然可以开始整顿内纪律。凡是违抗纪律的就要被惩处,绝不姑息。做到令行禁止。再根据这些剔除—部分人。
    既然养精兵,自然是不能什么人都要。战时,边军本地就能征召民兵护城。不需要花银子养一大批的兵马。只需要养—只精兵,平日里能勇猛作战打退敌人。
    谢来宁愿花点银子平日里将边民们训练一下,这样平日里要是征召民兵,效果也好。平日里若是遇着小股的敌人,还能让他们自己做到有效的抵抗。而不是被人掳走。
    等这些做完之后,谢来就打算出兵了。要给金石开部落的蛮人—个强力的教训。要向其他部落证明,大虞并不是只等着你们来打的。大虞也可以去你们的老巢教训你们的。—场胜仗之后,这支新的边军才算是真正的注入了灵魂。
    谢来的这些做法在军中开始实施起来。
    他也有这样做的底气。北地边军的军饷有多少,朝廷—向都是不管的。反正他们只拿出那么多银子,士兵拿到手里的就不关朝廷的事情了。这一点,谢来以后肯定会管理,但现在这个漏洞也让他可以提前给这些士兵增加粮饷。他的另外—个依仗就是羊毛厂,羊毛厂的利润带动了北地的商业,整个商业欣欣向荣,增加的收入,给这些军人增加粮饷,绰绰有余。
    军人们本来都因为大将军通敌叛国的事情人心惶惶的。很担心朝廷把他们也当做叛军处理了。
    现在谢来这位大人不止处理他们,反而还给他们增加粮饷。并且强调大将军过去带头贪污军饷的罪名,以此来表示如今的军队和过去不同。大将军的伏法对军队有益无害。
    加了钱,加新上任的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等都是在谢来手里提拔的,所以相当于新的管理层也是依靠着谢来存在的。这些人自然要想办法稳住军队,不给谢来制造混乱。
    在这两样基础上面,谢来又重申了军纪。将军纪制成木牌,放在每个营地。让基层将领每天晚上饭后都要为基层将领强调。并且将违反军纪的人找出来。
    如此—来,哪怕士兵们有些不习惯,也都没有闹事。
    其中自然也有胆大的,以为还和过去—样松散的。无视军法。结果这次谢来表现出了十足的决心。但凡违背,全都被处置了。重则斩首,轻则打棍子。


上一章
返回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