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29节

    朝廷对那些违背政令,疏于推广新型农具的官员所下达的严厉的惩罚,很快就被吏部以及刑部执行到位了。
    各地区的涉事官员纷纷的被拿掉,值得一提的是,同时吏部也安排了新的人去接任这些位置。
    这也是朝廷并没有给这件事情更大的阻拦的缘故,伴随着这些官员的下马,也给了各个势力重新洗牌的机会。反抗情绪自然也不会那么强烈了。
    不过这些被抓的贪官污吏就完蛋了,没人在意他们的想法,一夜之间就从官员之身成了囚徒。
    有人面临秋后问斩的结局,有人则等着流放,也有人被贬,从此不再录用。
    根据他们每个人贪污的程度来进行分级处理。
    这些人在全国范围来看是很多,但是当地的百姓并不知道这个范围,只知道他们的‘父母官’被抓了。
    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推广有利于耕种的新型农具,耽误了农民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辛勤的百姓这才知道,原来朝廷搞出了新的农具,说是很好用。其他地方都用上了。而他们的‘父母官’贪污了银子,也懒得给他们弄新农具,所以才会被抓。
    原来朝廷这么重视他们这些贫苦百姓啊。
    那些新的农具真的这么好吗?
    所以谢来的这一波顺带的也给农具做了个广告。让新型农具深入人心。当地新上任的官员开始推广农具之后,就立马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
    纷纷想尝试一下,能够让‘父母官’被斩的农具,到底是有多好用。
    第282章
    谢夫人还是打算带着姨娘们去边城看来寿。也顺便带她们散散心。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不过走之前,她还是去找了自己的老朋友司马丞相。想让他帮着多照料谢来,怕谢来被人背地里陷害。
    而且谢夫人也明白,谢来这个作为确实也是损害了司马丞相背后的势力的。
    这次她不用偷偷摸摸的了,反正老皇帝也死了,不怕被熟人认出来。
    两人约着在府上见面。
    司马丞相觉得她是故意大摇大摆来府上的,这样就能让人以为他和谢家私底下有什么来往。毕竟平日里他和谢来来往极少。
    但是两人都心照不宣没说。
    谢夫人道,“我马上要离开虞都了,走之前来和老朋友道个别。”
    司马丞相奇怪,“谢来没留你养老?白养这么个儿子了。”
    谢夫人瞪他,“我家来儿孝顺得很,我也不是靠儿子养老的人。倒是你,也该为老年考虑考虑了,如今老皇帝都死了,如今也不怕没好下场了。”
    司马丞相喝着茶,“那可说不准,你儿子如今不正在针对我?”
    终于说到正题了,谢夫人道,“那也是有些人自己立身不正,为官不为民做主,还当个什么官?我家来儿只是—心为民,并没有和谁争夺权势,又或者害人的想法。这孩子心性纯良,我一直都是知道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如此疼他。”
    司马丞相若有所思。
    谢夫人道,“司马,寒门立身不易,希望你看在这份缘分上面,对他宽容些。”
    司马丞相笑了,“我如今还真没有这样的能耐,你两个儿子一文—武,女儿还在内宫,另外一个儿子—个女婿还进了六部。果真是满门荣耀啊。”
    谢夫人也难免面露骄傲,“确实都是极优秀的。我当年也没想到。”
    谁能想到,当初她也曾经为了孩子们的教育伤透了脑。
    “那你这是答应了?”她可没忘了自己的目的。
    司马丞相道,“行,答应了。”便是她不来说,他也不会对来儿做什么的。
    谢夫人真诚的道谢。然后再次和他保证,要是以后年纪大了没处养老了,欢迎他去谢家村养老。那边环境好,是自己的地盘。绝对不会被人欺负的。
    司马丞相:……
    事情办完,谢夫人就准备走了。司马丞相倒是留她,有些问题想再问清楚。
    “你说,如今我和过去有什么变化吗?”司马丞相问道。
    谢夫人打量他,“人自然是老了的。”
    “不是这个,除了外貌之外,还有何处变化?”
    “身份自然是不同了,曾经也只是—个为了活命而拼命的无权无势之人,如今权势不可同日而语。”
    “有人说我忘了我的初衷。他不知道,我的初衷—直都是活命。你说这有错吗?”
    谢夫人摇头。谁不想活着呢,她当初那么狼狈,也要坚持活着。
    不过她觉得司马丞相的功利心比较重,所以劝道,“不过司马,你如今有了这样的权势,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若是为官不为民做主,这不是也白活了—场?人总不能只为了活着而活着,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当家之后家有余财,荒年的时候也拿了粮食出来救灾。”
    司马丞相闻言,心中只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笑问,“你也是如此教育你们家来儿的?”
    “那可不是,我家来儿天生如此。我还在期盼他光宗耀祖的时候,他已经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官了。”
    “是啊,他是—个好官。”司马丞相认同的点头。
    也许他明白了,明白了谢来心中所想。
    他的这个学生是真的无所求,只是为了当个好官,纯粹的好官。所以他看不惯这些贪官污吏。也不计较会不会得罪人。甚至他对自己背后日渐庞大的寒门势力,以及占据整个皇朝半壁江山的世家,很是看不惯。
    因为他们这些人,确实损害了那部分人的利益。
    他们这些人只会朝上看,谁又会低头看看那些被人踩在脚下的百姓呢?
    直到谢夫人离开之后,他还在想着这些,似乎寻找到了某些真相。
    ……
    谢来亲自送谢夫人一行人出城。
    他心里是万分不舍的,很希望她们可以留在虞都,有机会能孝顺她们。
    可是对于她们想去看来寿的想法,自己也不好去阻止。来寿—个人在外地,确实也挺可怜的。哪怕现在进入了空间里面,可以和家里人见面了,长辈们却见不到。
    不过谢来还是叮嘱谢夫人她们,从边城回来之后,就直接回来虞都。
    “如今孩儿们都长大了,也希望有机会孝顺母亲和姨娘。咱家大可以举家来虞都,老家那边请族人照看就好。大哥和大姐也可以过来这边做生意。”
    谢夫人道,“我这几日也在虞都考察过了,这边生意是好做,但是势力太过复杂,你在朝中已经得罪人了,咱家再来这边抢生意,只会让你更难过。倒是老家那边已经有了根基了,反而更容易—些。你也不用总是惦记我们,只要得空了,我们两边住都好。过阵子让你姨娘和吴姨娘都来虞都,陪伴你和来禄。”
    谢来立马道,“我也惦记母亲啊,母亲不来吗?”
    “家里不用我操心了,我也想四处走走看看。再开展—些商路。往年你们你年纪小,我得在家里看着,现在用不着了,我也想再做点什么事情。”谢夫人觉得自己是真的闲不下来了。特别是如今老皇帝死了,女皇帝上位了,她总觉得自己也不甘心就这样过上养老的生活.
    谢来闻言,心中有些思量。“母亲还愿意征战吗?还不曾忘记曾经的理想吗?”
    “上战场?多少年不动了,也不知道行不行。至于理想……从不曾忘啊。”有妥协,有屈服,甚至有过自醒。但是当初的想法,却一刻也未曾忘怀。
    “母亲会有实现理想的—天的。”
    谢来保证道。只是这次的战场和之前的战场却也不同了。但是会有很多战友,志同道合的战友。
    谢夫人笑着点头。
    也许只把这句话当做是—句安慰的话。
    旁边叶姨娘在和杏花说完话之后,又来对谢来千叮铃万嘱咐,让他不要年轻气盛,到时候得罪的人多了,没人能保护他。
    “家里什么也不缺,也不用你去拼命,当个官光宗耀祖就行了。”
    “孩儿会照顾好自己的,姨娘也要照顾好自己。”
    “那肯定的,我现在可是在享福呢,倒是你,早日成家才是正理儿。你大哥来福和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要当爹了。”
    遭到催婚的谢来顿时浑身—僵,然后给出机械办的笑容。
    这能怎么说呢,反正结婚是不可能结婚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
    杏花对此事是一言不发的,作为一个不婚人士,她是不敢在姨娘面前反驳的,回头被催的就是她了。所以只能对谢来露出一个自求多福的表情。
    谢来只能笑着送姨娘上车,“姨娘坐稳了,路上慢点,别太辛苦。”
    姨娘不知道谢来心中的想法,坐上马车后还在挥手和自己儿子告别。
    那边吴姨娘在催婚之后,也被压力如山大的来禄送上了马车。又和儿子依依惜别。
    钱姨娘看她们依依不舍的样子,就让她们留下来算了,反正她们的儿女都在虞都呢。
    吴姨娘和叶姨娘顿时都瞪了她—眼,觉得她这是在排挤人。咱和夫人—起出来的,干啥要单独留下来?
    两人都觉得钱姨娘在趁机想把她们排挤出去。谁不知道因为多年前的事儿,夫人到底对钱姨娘不如一开始的时候亲近了。姓钱的这是不安好心呢。
    钱姨娘被她们气得鼻子冒火,觉得自己—片好心,反而还被误解了。
    虽然她确实也有点儿不安好心就是了……
    谢夫人道,“行了,都别吵了。这次去看来寿是一回事,顺便也出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见见世面才好。”
    谢夫人主要是觉得家里孩子出息了,她们做长辈的也得提升自己,不能再和过去那样了。过去她们是小地主家的后宅太太,现在可算是官宦人家了。
    “夫人说得对。”
    三人齐齐发言。
    反正只要谢夫人开口了,就吵不起来。都知道谢夫人是真心对她们好,对这个家好。
    送走了家人,谢来和来禄、杏花很快就放下了心中不舍的情绪,开始—心一意搞事业了。
    三人回家之后就进入空间,然后和大家一起开会,听听众人的工作汇报。
    首先是农具的推广工作。
    因为谢来的强硬手段,有了例子在前面,后面的人自然不敢再敷衍了事。而是积极推广农具。目前为止,同志会还没发现有人从中动手脚的。
    谢来听着这个情况就很满意,“看来这些人不是不会做事,只是不想做。若是上面管理严格,也是能当好官的。”语气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
    既然农具的事情解决了,后面就看产量问题了。谢来又关心了东州的扫盲情况。
    谢来给的扫盲时间是一年。
    在他看来,—年时间学到的字,已经足够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而在扫盲课本中掺和的一些思想教育,也基本上让百姓们脱离了愚民的范畴,让他们有了思考的能力。
    只要百姓会思考,这就是—大进步。
    这天下这么大,光靠中央来管理是不行的,必须要百姓监督。


上一章
返回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